如何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

用戶65268786


這幾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碎片化學習”這個詞越來越火。

所謂碎片化學習,其實是相對於我們傳統的學習方式而言。在沒有互聯網的時候,我們是怎樣學習、閱讀的?那肯定是看書啦,買書或者借書,一本本看完。

但是互聯網的出現,改變了這個情況,我們有了更便捷更高效的獲取資訊的方式,或者說新的閱讀媒介,那就是手機。

然而手機畢竟不是專門用來閱讀學習的,它還有更多的功能,所以它會將我們的時間切的很碎,讓我們很難有整塊整塊的時間來閱讀。

而另一方面,互聯網上的內容也是百花齊放,但是這些內容也都是碎片化的。一篇篇文章,一條條音頻,一段段視頻,其實都是碎片化的,是沒有辦法給予我們知識體系的。

碎片化的學習也成了大家爭論的話題,一方認為這種方式高效而且符合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而另一方認為這樣的學習方式毫無意義。

這個話題我覺得可能因為不同的人生閱歷和學習經驗有不同的答案,但至少對我來說,我是支持碎片化學習的。我也相信,只要你掌握一些技巧,是能通過碎片化的學習來獲得知識的。

碎片化學習,就是零存整取

這就好比我們存錢一樣,試想一下,比如現在我準備存錢來買一輛車,我想大部分人的計劃都不是一次存齊二十萬元錢吧,而是計劃著每個月甚至每天存進賬戶多少錢,這樣到時候就能夠買車了。

這放在學習上,我覺得是同樣的道理。

既然生活、工作節奏快,沒辦法一下拿出那麼多時間來學習,那麼就只有通過碎片化的方式來學習啊,而且日積月累效果是一樣的。

就像玩拼圖一樣,我今天積累一個知識點,明天再來幾個,這樣一天天堅持下去,最終呈現在我腦海的會是一副完整的畫面。

所以在我看來,碎片化學習就是一個零存整取的過程。

碎片化學習,關鍵在於提取概念

當然,想要通過碎片化學習高效成長,必須掌握方法。

在我看來,最關鍵的一點是,要善於提取概念。

比如看完一篇文章,如果只是單純看完,感嘆一下好厲害,或者放到收藏夾,這其實沒有任何意義。也不是真正的所謂的碎片化學習。

真正的學習是,看完一篇文章,你要從中提取出概念。

所謂的概念,就是通過這篇文章,你學到了哪個點?這篇文章補齊了你的哪一個知識盲區?能給你的工作帶來什麼幫助?

如果你每讀完一篇文章,聽完一段音頻,你都能提取出這樣一個甚至幾個概念,你的成長絕對會飛速。

比如我們以學習寫文案為例子。(當然其實寫文案,即使是系統化的學習,也不需要多長時間就能達到初級的水平)

你看了篇文章,講文案標題怎麼寫,你如果能從中提取出概念,比如,如果標題中加入阿拉伯數字,能夠提高標題的打開率。某天你又聽了一條音頻,這裡面講到了描述產品價格的技巧,比如,你又從中提取了【錨定效應】這個概念。
……

就這樣不斷的積累,你腦海中關於文案的概念會越來越多,直到最後可能就直接形成了一個成熟的知識體系。

當然,這裡只是舉了個極端的例子,很多時候是我們已經有了大框架,而通過碎片化的學習能夠很好地填充補齊我們的知識體系。

所以,不要覺得碎片化的學習和閱讀都是毫無意義的,更重要的是,你要從中找到你需要的東西,只要能找到我們需要的東西,一切的學習和閱讀都是有意義的。


有事讀書


我就聊聊怎麼使用碎片化時間精進;

沒有特別好的方法,因為現在這個社會影響的因素太多了。

我們很難真的抽身,不停的有新的信息影響你,因為信息傳遞太快了。

我這裡有幾個小建議,你可以嘗試一下:

1,學會適應和使用碎片化時間;原因是如果真的一直沒有完整時間,那也不能放棄,而是要適應新影響。

碎片化處理碎片化,現在網絡發達正面信息傳遞快, 反面人的時間被擊碎。

我們只能學會適應和使用碎片時間。

網絡的好處就是可以隨時記錄,隨時調取不用耽誤你太多空間時間。碎片的記錄,碎片整理成完整信息。

2,帶著你的清單和目標

信息太多太雜,很容易影響人的思考。

有清單和目標,可以避免你淹沒在信息世界。清單上要做的事,可以提醒你,把你拉回軌道。

就好像寫作,如果你有清單大綱,知道自己大概寫什麼

。可以在有時間寫一個開頭,在寫一個結尾等等;最後組合成一篇文章。

有目標不迷路,有大綱可以讓你隨時開始和停止。

3,學習壓榨時間價值

時間不管怎麼使用,他都在不斷過去。

一天大部分時間都是被影響,但總有一點自己的時間,或者創造自己的時間。

記錄那時間是被影響的,避開這些不能控制的部分

。然後尋找可以供你使用的時間範圍,比如晚睡前,早起後,中午等等。當然也不建議,每天都壓縮的那麼死板。

給意外留一點空間,壓榨時間就是為了提高效率。


魚堂主愛思考


本文作者:學而思培優初中語文老師-杜虹丹老師。

很多孩子,新的一年開始時,總會定下學習計劃,比如計劃讀完幾本書。可是到了年底,制定的計劃還沒完成一半,要讀的書沒翻幾頁,那麼這個時候你會不會感嘆,時間都去哪了?

是呀,時間都去哪了?在你低頭流連網頁的時候,在你沉迷遊戲無法自拔的時候,在你看網劇嬉笑怒罵的時,時間已經在跟你揮手說拜拜了。你對時間的態度早已決定你將過一個什麼樣的人生。

如何規劃好零散時間,我有幾個小tips。

從起床開始,讓腦子轉起來

起床開始刷牙的時間,讓腦子清醒過來,想想接下來三十分鐘裡,自己的安排什麼,幾分鐘收拾好行頭,幾分鐘吃完早餐。上學路上背誦哪一篇古詩,還是記憶哪些英語單詞。思路清晰,目標明確,開始一天的學習生活。

課前的準備,讓知識點“活”起來

上課前的五分鐘,絕對不是休息放鬆的時間,現在應該從閒散的思維中收回來,大概的預習課堂要講的知識點,有疑問的地方紅筆勾畫,思維可以圍繞今天的知識點拓展想象,在課堂開始前整理好思路。

上課時集中,讓課後效率高起來

課上精力集中,認真對待老師講解的每一個知識點,老師重點勾畫的部分,用紅色筆標註記號。在這裡,有一個三色筆記錄方法,紅筆記重點,黑筆記次重點,藍筆記例子或非重點。再次瀏覽筆記時,條目清晰,重點非重點一覽無餘。

中午小憩十分鐘,下午再戰新知識

一上午的課程,消耗了大量的腦細胞,中午短暫的一小時,吃過午飯,應該讓自己閉目休息十五分鐘左右,養精蓄銳,再戰下午新知識。下午時間,在完成老師安排習題時,一定要結合著今天新學,讓腦子轉起來,高效率完成課後作業。有的題太難,沒有思路時可以適當的求助同學或老師,不要一味死磕,耽誤大量時間。

回家路上讀新書,課內課外兩不誤

一天繁忙學習結束,現在應該進行的是難度稍弱的閱讀,現在可以讀散文、小說或名著,學會講老師講的閱讀方法技巧運用到閱讀中,拓展課外積累,回家路上也在獲取知識。

睡前回顧,溫習舊知

高效準確完成課後作業以後,幾乎已經到了晚上休息時間,閉上眼睛回顧今天老師講的知識,還有哪些小板塊是自己沒掌握的,哪些板塊已經完全掌握,在回顧中,不知不覺已經沉入夢鄉。

零散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你稍微擠壓,時間就會匯聚小細流,幫你獲取更多的知識。抓緊每一分每一秒充實自己,時間會給你最美的答案。


好未來教育


碎片化學習,非常考驗個人對知識的整合能力和思考能力。純粹的碎片化學習幫助是很小的,這也是很多人覺得碎片化學習沒用的根本。

碎片化學習:首先,把你任何時間、地點,看到、聽到的任何有價值的信息,都記錄進手機或記事本上,或其它任何工具。記的時候不需要組織語言,記關鍵詞就可以,這樣最快。如果是微信或其他平臺看到的一些文章,你可以直接收藏或者保存鏈接、截圖保存。


然後,當你有空閒時間的時候,就可以對這些細碎的知識進行整理,分門別類地列到專門的文件夾裡。(最好是當天收集到的信息知識就當天整理,不要拖)

人腦不是計算機,存儲的知識最怕的就是遺忘,所以一定要學會定期回顧。回顧的這個過程是再認識、再學習的過程,如果你有什麼新的想法、感悟,就標註出來。

碎片化學習不能是孤立的,一定要有延生,也就是結合系統學習。當你有意或無意的瞭解到一個領域或知識,而你又對這個感興趣或者有需求。你要做的不僅僅是被動的等待著下次再遇到這個知識的更多信息,而是:

根據這個知識點去搜索瞭解,然後找這個知識點的基礎書、經典書閱讀。讀的過程或讀完後:一定要書面的或電子的整理記錄下來,比如用思維架構圖(一般電子檔的會更方便完善,比如你可以超鏈接);一定不要只是放在腦海裡,這樣是沒用的,你能馬上記住的只是一小部分。

然後以後碎片時間學習到的有用的碎片知識,再完善、填充到這個“知識架構圖”中。

碎片化時間,要學會藉助高效工具。這裡根據碎片化學習的特點,主要說一下快速閱讀和思維導圖:

快速閱讀是一種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訓練激活“腦、眼”潛能,掌握之後,在閱讀文章、材料的時候可以快速的提取重點,促進整理歸納分析,提高理解和記憶效率;同時很快的閱讀速度,還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遊刃有餘的做其它事情。具體的學習可以參考:精英特快速閱讀記憶訓練軟,我自己用過的。

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方法,也是高效整理,促進理解和記憶的方法。不僅在記憶上可以讓你大腦裡的資料系統化、圖像化,還可以幫助你思維分析問題,統籌規劃。前面說的“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軟件”中也有關於思維導圖的練習和方法講解,可以參考。

最後再重申一下:用碎片化的時間學習到的碎片化知識,不能讓它一直碎著,一定要學會整理、延生、思考。沒有整理、延生、思考的碎片化學習,再多的學習也不能對你有質的提升。


每天學習一點


如何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

那你可以試試記些小的知識點,這樣所需時間不需太長,一分鐘以內就行了,再配合快速記憶的方法,十幾秒就能學習記憶了,給你介紹下快速記憶的方法

公元1940年 百團大戰

聯想記憶:百團之中,依舊死您(1940),真悲催

四大名剎:靈巖寺、國清寺、玉泉寺、棲霞寺

聯想:靈巖=您演 國清=郭青 玉泉=羽泉 棲霞=旗下

記憶:您演羽泉旗下的郭青或 鄰國玉溪

2018-02-08 11:42:03

徐志摩《再別康橋》時,郁達夫正在北平感受《故都的秋》,朱自清則踏著《春》的腳步,享受著《荷塘月色》的美麗,來到《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找尋《綠》的《背影》,有幸觀看了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

九流: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

世界上面積居前五位的國家:

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

聯想記憶:額的家中美吧?

速算-乘法

如果兩個相乘的兩位數滿足下麵條件:

頭同,尾和等於10(十位數相同,個位數的和為10)

則計算結果:“頭*(頭+1)” 再與 “尾*尾”連起來

比如:47×43

首先 4*(4+1)=20

再7*3=21

最後相連就是2021

也就是47×43=2021

十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聯想:戊己=無忌 庚=跟 辛壬=新人 癸=鬼

記憶:甲乙丙丁不用說,無忌跟新人做鬼臉

五等爵位:公爵 候爵 伯爵 子爵 男爵

聯想:候=猴 伯=脖 男=藍

記憶:公猴脖子發藍

擁有卷福的記憶宮殿 打造自己的最強大腦

成為黃渤的記憶大師 改變國人的記憶思維

如何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如何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何利用碎片化時間學如何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如何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


記憶宮殿


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的關鍵詞是”學習“,而不是”碎片化“。

學習是一種有目的的行為,也就是說,首先要明確學什麼。因為,有些內容本身不適合用碎片化時間來學習。

比如,在上下班路上等公交的時候看高等量子力學就不是一個好辦法,試圖在擁擠的地鐵上學會蝶泳恐怕也不是個好主意,也很少有人會利用如廁的時間去研習菜譜之類的,所以碎片化學習也是有技巧的。

首先,要選擇適合碎片化的學習內容

對於理科教材、體育運動、樂器、菜譜等一些需要專注或者實地練習的學習內容,碎片化的學習方式往往會得不償失,過於專注在學習上可能會錯過公交、甚至導致交通事故,沒有實地練習,即使看完一本菜譜,恐怕也做不出來一道菜。

那麼什麼內容適合碎片化呢?外語單詞是個不錯的選擇,比如走在路上,可以記一下跟交通相關的單詞,在地鐵裡可以背一背跟服裝、人物、外貌、職業等相關的單詞。這種融入生活的實景化學習,會讓單詞記得更牢靠,也可以有效利用碎片時間。

其次,要有強烈的學習熱情來支撐

不管多麼適合碎片化,學習這事還是會讓人覺得累。累的時候還能繼續學,靠的就是強烈的學習熱情。換句話說,找自己最想學的內容來學,如果找不到,那不如看看風景、或者乾脆讓大腦休息一會。

最後,保衛自己的專注時間,儘量避免碎片化

在信息爆炸的現代社會,專注時間是非常寶貴的。五花八門的媒體、各種各樣的商家,都在搶奪大家的注意力。

比如睡覺前的時間,如果開著電視、玩著手機、還在身邊的人閒聊,那麼就會變成碎片時間,但是如果能夠關掉電視、放下手機、停止閒聊,那麼多出來一個小時的整塊時間還是很輕鬆的。

很多關鍵的學習內容恰恰是需要整塊整塊的專注時間的,所以與其拼命練習利用碎片化時間,不如努力保衛我們難得的專注時間。


如果您有感想,請留言多指教。


喬小海


我們每天都有大把的碎片時間,上下班期間、用餐其後、會議間隔時間等,都有不少碎片時間可以用來學習,怎麼學呢,我們不可能隨時帶著一些書本,基於視力保護的因素,也不適合用隨時用手機來學習,所以:

核心觀點:耳朵是最高效的碎片時間利用工具。

這裡有大神的73個營銷套路技巧,每個套路3到5分鐘,每個碎片時間瞭解或掌握幾個套路,這些套路全部掌握了,你也可以成為營銷高手,賣出更多的產品、文案,或者得到領導的提拔,同時,你也會知道,在過去,自己的錢是怎麼一步步進入別人的腰包,從而在今後進行有效的避免。

現在開始,地鐵裡、公交上,讓我們插上耳機,聽大神們的套路吧。

注:全部語音文件可以私信我後從百度網盤下,為某收費課程的錄音文件,版權歸屬為文件作者所有。


73個套路技巧,內容主要包括:

(一)

人均利潤116萬元,7-Eleven憑什麼?

8年不漲價的一塊錢饅頭,每年還能賣2000萬?

不燒錢怎麼“勾搭”用戶?

與營銷有關的5個神秘數字

產品優勢寫不精彩?用這2招,顧客一讀就心癢

初創企業如何把營銷從0做到1?

(二)

快速寫出廣告語的5個方法

喬布斯趕不上喬吉拉德?前奧美員工說了3點事實

如何抓住95後的心?統一的“小茗同學”幹了3件事

如何用奧格威的3個營銷智慧,讓您的功能產品賣到爆?

借勢營銷拒絕7秒記憶

營銷也要有溫度!

僅僅換個標題,閱讀量就能翻好幾倍?

(三)

如何把內容做的更有趣?

如何讓用戶開心地送錢上“門”?

其實,“把梳子賣給和尚”不是營銷

沒錢做營銷?不妨製造一個意外

用戶為什麼陪你一起玩?

(四)

為什麼羽絨服能“收服”硬漢普京?

新東方明星補習老師,咋不能年薪千萬?

都是賣鞋的,安德瑪為什麼還和耐克做鄰居?

岡本和杜蕾斯的“一夜情”PK,如何雙贏?

燒了不少錢,百事為什麼還是幹不過可口可樂?

消費者為什麼會討厭你的營銷?

你的營銷,是否還沉迷在花式自嗨當中?

潛規則都不懂,怎麼做好營銷?

(五)

免費不是想玩就能玩

開幾天就關門,入不敷出的快閃店到底圖啥?

宜家如何利用“郵件營銷”快速掘金?

直撲而來的朋友圈廣告,從還是不從?

(六)

視頻營銷的正確姿勢

學會這4招,玩轉影視跨界營銷!

移動音頻將成趨勢,廣告市場有了新玩法?

搞懂VP、PP和IP,就能玩視覺營銷?

小龍蝦如何成為了夜宵之王?

沙縣小吃怎麼就成了餐飲界的巨無霸?

(七)

負面新聞更討巧?營銷不是“負面”的擋箭牌

1500塊的砧板,怎麼靠網紅的心理賣成了爆款?

不好掙錢的公廁還能年賺3000萬?

打敗沃爾瑪的德國第一超市,靠的居然是價格戰?

海瀾之家靠什麼血拼優衣庫?

(八)

胖了也算工傷?有創意的事件營銷要這樣玩

好的媒婆也是營銷高手

好營銷的“無米之炊”

胡歌爆火,謀士其實是個營銷師

為什麼說鑽石是教科書級別的營銷騙局?

星巴克、711為何都熱衷蜂巢式佈局?

營銷如何成就了維多利亞的秘密?

10年外資公司管理諮詢顧問,職場技能(PPT彙報、邏輯思維、溝通表達)掰開揉碎,講給您聽,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

福利:私信“73個營銷套路”,並在評論區留言、轉發,即可獲取地址。


思維導圖PPT


過去一年,我利用上下班的碎片時間,看完了幾十本書,是看完不是聽書哈。

對於一本好書,我其實是不願意去聽書的,因為聽書由於撰稿作者本身的侷限,總有一些精華你是吸收不到的。


所以我一般更願意自己去看,不理解的地方,哪怕多看幾遍都可以,切忌聽一家之言,喪失了自己的思考。


關於在上下班地鐵上看書,我一般不會帶實體書。一是空間擁擠,打開顯得不太方便;二是太過於裝逼了。所以我一般就用手機看,調整成護眼模式,跟看實體書也沒有多大區別,而且比kindle方便。


就是這樣子的一個習慣,還導致我好幾次坐車回家的路上坐過了站,大概這算是在地鐵上看書的副作用了吧~~捂臉哭。


說起用手機看書,身邊很多人都說挺不習慣的。其實鍛鍊一段時間就習慣了,碎片化閱讀時代,看書就跟看知乎或者公眾號文章一樣,其實區別不大。


另外,是關於我為什麼能堅持這個習慣,其實我是帶有目的看書的。


很多人為了要節約碎片化時間而看書,實際上這樣的行為是比較漫無目的的。我看的書就是完全跟自己的工作相關的,不管是《社會心理學》、《影響力》還是《爆款文案》,這些書的內容能夠反哺到我的工作上來,能夠幫助我提高知識變現能力,雖然這樣說有點俗氣,但是就是這個單純的目的能夠讓我把這件事情一直堅持下來。


另外是針對少於10分鐘的碎片化時間,我個人其實不太建議看書的。


首先,人的精力集中需要一定的時間,等你好不容易集中精力的時候,時間又過去了。等你再次想把這件事情續接起來的時候,你會發現毫無頭緒。


這個時間我一般會給自己安排一些碎片化瀏覽:比如看公眾號文章、刷一刷知乎、看一看資訊或者靜下心來看看周圍的世界,儘量讓自己放鬆一下。


現代人生活在一個壓力特別大的環境下,甚至很多時候我們都沒有時間欣賞周圍的人和物,每個人都在低頭看手機,其實是一種特別不好的狀態。


這個時候,放下手機冥想一下或者簡單放鬆一下就好。真正讓你高速成長的時間,絕對不是這樣出來的,而是長期自律培養出來的學習方法和習慣。一個小時的高效學習,絕對比5個小時的低效學習的效果要好得多。


本文作者:小強,斜槓青年,知乎專欄作者,創業團隊運營負責人公眾號:小強職場說(關注後回覆:面試作品,可獲得我入職互聯網公司的面試作品)

小強職場說


到碎片化閱讀,今天幾乎每個人都有體會,甚至是很多人的痛點。

就像對著消防栓喝水,雖然水又急又大,卻也喝不到幾口,還被充的頭昏腦漲。

現在全民閱讀真正的重心幾乎都放在了朋友圈,就連電子書看的都少了。網絡上快速更新的文章,總是能煽動讀者的情緒,給人一種【原來如此,很有道理】的感覺。


但是這些文章所展現的僅僅是信息,而不是知識。信息要經過思考,才能變成知識。經過實踐,才得以成為自己的靈魂。

讀起來很爽,而人們在短時間內接受大量的信息,知識卻無法從信息當中提取出來。自己沒有獨立思考,反而損耗了本就稀缺的專注力。

一篇文章說,幾個月的時間,從小城市月入3000逆襲,成為如今月入10萬的自由職業者。 另一篇又說,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努力,你卻在想詩與遠方。 一篇說別管什麼,只管努力就行了,時間會告訴你答案。 再一篇說,再多的努力也沒有用,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越看越激動,越看越焦慮,恨不得馬上扔了手機跳下床來開始學習。可是,一會兒一個新方向,一會兒一個新點子。到後面才發現什麼都沒學會,倒是更加的焦慮恐慌。

所以,首先碎片化閱讀最大的危害就是讓人喪失了專注力,浪費了時間。以為有一種給自我欺騙的感覺,感覺自己學到了很多東西。

舉個例子 明明很餓,經過蛋糕房聞了奶油、巧克力濃香的味道,然後發現自己飽了。可實際上,並不是因為吃了東西的感到滿足,而是大腦錯把濃香味道的信號當做進食,發出的一個虛假的飽腹信號而已。信息並不等同於知識,不是越多越好。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我們只能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儘量的學到有用的知識,而不是把那些覺得看似有用的信息,這是不現實的,只會浪費更多的時間,讓人更加焦慮。



第二:喪失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之產生潛在的依賴性。

碎片化閱讀可以理解是碎片化知識,其實很多時候吸收的其實只是別人的觀點。現在網上的文章都不過千字,大多數還都是直接擺出結論,省去了大家思考問題的過程。

每個人只能活一次,所以站在個人角度上來講,每個人都有自我侷限性。作為一個懶於思考的青少年,我以前面臨人生的抉擇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會諮詢父母、老師、朋友,然後他們會站在他們的視角上綜合我給出的條件,告訴我們一個最優解。

現在好了,互聯網時代遇到人生問題,花5分鐘去閱讀一篇感覺“乾貨”滿滿的文章,感覺自己學到了很多解決方法。其實每次只是直接看結論,重複閱讀一個別人的最優解,這個最優解甚至都還沒有綜合你給出的條件。最後發現生活中現實的問題還是沒有辦法解決,然後就回網上抨擊一下雞湯不給勺。


智慧解文化


做為一名職業培訓師和諮詢顧問,已經逐漸成為高鐵俠和空中飛人,如何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有幾個方法供參考:

1.手機上裝幾個能提升效率的應用工具

手機已經變成我們手中的一個武器,如何正確使用手機,可以從中選擇幾個能提升效率的應用工具,適合自己的應用在任何碎片化的時間都能協助工作和溝通。

2.聽有聲讀物

等車,排隊的時候,你不能打開你的筆記本電腦工作,這個時候聽有聲讀物,播客是個不錯的選擇,解放雙手啊!現在音頻應用比較多.....各類音頻應用上面有海量內容,從營銷,創業,法律,培訓,諮詢到個人成長項目管理,應有盡有。

可以結合自己的專業和自己感興趣的方向,訂閱自己喜歡的欄目,隨時隨地來學習提升自己。

3.包包裡隨身帶一本書

包裡隨身帶一本書,養成閱讀的習慣。這個習慣讓我們終身受益。現在的明星企業家那麼忙,都有閱讀的習慣,比如姚勁波讀書有個習慣,看完必扔掉,從北京到廣州的航行,登機前就做好不把書帶下機艙的準備,他認為這種逼迫勁兒是行之有效的。據說他每次啟程前帶一本書,下機就把一本書讀完了,然後這本書丟在飛機上,行動教育的李踐老師,每次出行前行李箱都有很多書,在碎片化的時間閱讀。

裝本書出行,書也很開心,就算你不讀人家,總算也帶人家旅行。

4.寫點東西

寫東西的好處不言而喻,寫作有助於整理思路,提升邏輯思考和表達能力。

文學大家歐陽修先生雲:“餘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寫作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