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培養出一個有主見的孩子?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


前兩天去一個青少年論壇,活動結束之後主辦方給孩子們提供了獎品。其實獎品本身大小价格都差不多,只在設計外觀和顏色上有一些不同。有些孩子看看這個,看看那個,老是猶豫不定。

有個小女孩,也就7,8歲的樣子,扎個馬尾辮,過來不到一分鐘,就選中了一款金色的。直接跟工作人員說:阿姨我喜歡這個金色的,請您幫我裝起來吧,謝謝!

這乾脆利落勁兒吸引了我的注意,讓我忍不住多看她兩眼。她看見我在看她,禮貌的衝我笑一笑,特別的篤定和大方,我很喜歡。

其實跟孩子們接觸多了,有沒有主見是非常容易看出來的。有主見的孩子,更自信,更篤定。有自己的想法。對自己的選擇也能果斷說出個123來。

跟這樣的孩子相處,輕鬆自在,但也意味著你得需要像跟大人一樣,和他們平等交流。

看起來這是孩子有主見之後的結果,但其實這又何嘗不是讓孩子有主見的原因呢?你想讓孩子有主見,你就得儘量平等的跟孩子交流。

該讓孩子選的,就放手讓孩子去選。孩子寫完了,大人能不干涉就不干涉,你尊重他,他就會感覺被信任。下一次,就能爆發出更大的活力。

怕就怕,形式上讓孩子選,孩子選完家長又要說東道西的。孩子剛想表達點什麼,家長就在那兒批評,嘲諷甚至打壓。

你不給孩子空間,不給孩子選擇權,不讓孩子承受,又怎麼能奢求讓孩子有主見,自己做主呢?

有主見的孩子背後,一定是家長的尊重,一定是平等。試試看吧。


小公主變形計


怎樣才能培養出一個有主見的孩子?

為人父母,要想讓孩子聽話,也想孩子有主見,這就需要父母把握好尺度。

小時候,面對長輩給紅包,我們會不由自主地把眼神投向父母,徵求他們的意見,他們點頭,我們就高興地接過來,他們搖頭,我們就堅決地拒絕。

那時候的我們太小,沒有成熟的“三觀”,所做的決定都得依賴父母。

長大後,我們理應獨立自主,做一個有主見的人。

我有個朋友李瑋,從小父母對他就一個要求——好好讀書,其他什麼的都給他保障到位,補習班給報好,飯菜給煮好,衣服給買好,甚至朋友也給他選好:告訴他哪個朋友可以交,那個朋友不能交。

養成習慣後,他買件衣服,要問父母意見,哪種風格的合適他;他買零食會向父母彙報,允許吃的才能買,不允許的就不會買;他要結婚時,自己都拿不定主意,還要回家聽父母的安排,父母看中,他才能說好。

妻子後來也經常抱怨他沒有主見,去吃飯不知道選哪家餐廳,對比半天還是猶豫不決,最後妻子是在看不下去自己選了家。

為人父母,要防止孩子產生過度依賴心理。

01.適當放權。

應該適當的放權,孩子能自己決定的事情,就不要插手,放開讓他自己做決定。孩子能幹的事情,讓他自己獨立完成,比如洗衣服、買生活用品等。

02.注意培養。

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遇到不大的困難也讓他們自己想辦法,這就會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思維模式。

03.加以引導。

當然,畢竟孩子在心智上都不夠成熟,看問題不夠全面,所以是處理事情或做出選擇的時候,可能會出現一些不良的傾向,影響孩子價值觀的形成。那麼這個時候,父母就要注意,適當進行干涉,採取積極地方式進行教育引導,幫助孩子看清問題的本質,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一個人主見的形成除了教育,還來源於後天的學習、見識和閱歷,要想做個有主見的人,就應獨立自主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努力完善“自我”人格。

願你的孩子做一個有主見的人,自信從容,進退有度。

要相信,真理總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裡的!


阿黎心理,助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阿黎還要悄悄告訴你:“點贊加關注,每天有進步哦!”

阿黎心理


什麼樣的父母才能養出有主見的孩子?


我是一個80後,小時候的我是一個十足的乖孩子,聽話懂事,父母讓做什麼,就做什麼,哪怕這件事自己不喜歡也不會反抗,父母不讓做的堅決不做。

所以,雖然我從小就非常受老師和長輩的喜歡,可我知道自己其實並不快樂。

回想小時候,我是在父母的打壓式教育下長大的,批評,指責是常態,要從父母嘴裡說出來一句讚美的話,不知道有多難!

父母習慣於幫我安排好一切,事事包辦是他們的樂趣,殊不知這樣做剝奪了我自己做選擇的權利,也扼殺了我作為一個孩子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

長大後的我,變成了一個沒主見的人。無論遇到什麼事,自己都難以作出決定。每每站在選擇的分岔路上,就會依賴父母和長輩為我做決定,我不敢選擇也不會選擇。

平時去外面吃飯,吃什麼?糾結。 去買鞋子,哪個顏色好看?糾結。 想做什麼樣的工作?不知道。 最後,連自己想過什麼樣的生活都不知道。

沒有主見的人難以掌控自己的生活,也很難體會到幸福感。

現在我做了媽媽,我從來沒有把聽話當作對女兒的要求,她完全可以有自己的主張和選擇。我和他爸爸在大部分情況下都會選擇尊重女兒的選擇,給她足夠的自由。

聽話不是好孩子的必備品質,獨立思考才是。與其讓孩子聽父母的話,不如父母選擇多去聽聽孩子的話。

在生活中,通過一件件小事,讓勇敢孩子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每天晚上我都會問女兒:“明天早上想吃什麼呀?” 她每次都會先想一想,然後告訴我說:“媽媽,我明天想吃蛋糕。又或者是:“媽媽,我想吃豆沙包。”

哪怕是早餐想吃什麼、穿哪件衣服這種小事,也是鍛鍊孩子選擇的好機會。給孩子自由表達自己意願的機會,孩子就能感受到來自父母的尊重和信任,便可以發展出自己的思考力和判斷力。

有主見,說到底是擁有選擇的能力,而有主見的人在面對人生重要的時刻時,更容易做出合適的選擇。

人生的路道阻且長,一路上需要做出無數的選擇!父母無法代替孩子,因為每個人的路,都要自己去走!而這些選擇,也終究需要自己來決定!


辣媽簡小妞


孩子目前六歲半,我平時買東西的時候叫他二選一。決定哪個就是哪個。吃飯前,問米飯還是麵條,不允許說隨便。當我問別人,對方想都不想就說隨便的時候,我特反感這麼敷衍的回答!只有認真回答問題,才能得到別人認真的對待。生活中就是這麼在各種選項裡,看似隨意的鍛鍊著孩子的主觀意識。

有一次,經他的選擇買的玩具,玩了十分鐘就報廢了。我之前已經強調了這個不結實,推薦他買另一款。他拒絕了我提議。十分鐘以後看著慘兮兮的玩具碎片。我就告訴他。既然你自己選擇了認為是對的。就要面對自己的決定。我給你的提議,你可以參考,你也可以自己去悟。後來他得出結論,塑料的東西,摔了會壞,哭鬧了幾分鐘也就沒事了。然後我們商量好,凡是購買學校門口的塑料玩具,就用他的零花錢買。現在路過的時候連看都不看了。希望他不只是因為害怕花自己的錢,重要的是知道合理的規劃自己的零花錢,買一些適合自己的東西。

馬上就要進入小學,看到他對畫畫有點興趣,就去試聽了一次。他很開心,決定要繼續學習。我就跟他談話,決定好了就不能半途而廢。否則咱就不要去。你真的確定你可以嗎?他認真的說會堅持學習,想以後拿起筆就能畫出想要的圖案。上課100分鐘,認真聽課的樣子真是最帥了。

今天放學以後,他找我談話。說我規定的作業給他壓力了。(因他剛看了一本關於壓力的書)還問了別的小朋友回家並沒有那麼多作業。我說20年以後你不要因為生活給你的壓力,而埋怨自己的媽媽為什麼小時候不叫你努力讀書。那麼你現在就可以去玩手機,去看電視。他自己想了想。大概是覺得我說的有道理。選擇了去做題,開發腦筋。

也許是書看的多了,孩子思想有些成熟。目前觀察還算有主見,看以後發展吧。


西梅子9


這麼多專家回答的問題也讓我有了興致,我也試著答一下。

我兒子今年本命年,我覺得他是個很有主見的孩子,他會把自己的事安排好,不用我過多的擔心。

我記得他小的時候,有很多好習慣,他看電視的時候精神很集中,看完動畫片,會出去玩,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寫作業,這個好習慣一直到他初中畢業。

他回家寫完作業也會玩遊戲,玩一會兒就會上床睡覺,早上上學的時候,從來不用擔心他會睡過點,他每天起的早,上學沒遲到過。

他不會跟著別人的意見走,身邊的朋友都願意跟他一起玩,我一直覺得他還是個孩子,可是他說起話來很有條理,思路清晰,表達完整。

在家裡,大家經常問他有沒有女朋友,他說沒有,他說找女朋友要找善良,有責任心,不虛榮的,可以不漂亮,他說漂亮的女孩子追的人太多了,他這種沒有能力的人賺不來錢,會讓女朋友跟著受苦。

兒子上大學的時候,我問他要不要電腦,要就買一部手提電腦,我看見上了大學的學生都有,也想給他買,他卻說不要,沒用,都在玩,直到現在我們家也沒有電腦。

兒子三歲之前我都跟他在一起,不打他也不罵他,他做錯了事,我只要做出生氣的樣子,他就知道自己做的不對,下次就不會做了。

他做對的事,我都表揚他,做錯了立刻糾正,我不贊成打孩子,孩子小,不可能像大人一樣做事考慮周全,孩子要多鼓勵,而不是打罵,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讓他敢於說出自己的心裡話。

孩子不斷的在成長,家長要跟孩子多溝通,孩子遇到事,要先徵求孩子的意見,再說出自己的意見,讓孩子選擇對錯,然後再告訴他正確的做法,這樣堅持下去,孩子會越來越有主見的。


玉芳話情感


怎樣才能培養出一個有主見的孩子?

感謝您的提問。

如今的很多孩子常常會出現不清楚自己想吃什麼、想要什麼、想玩什麼、畏首畏尾,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等種種沒有主見的表現,這確實會讓家長們為之擔心。

培養一個有主見的孩子,家長可以嘗試從以下3點做起:

<strong>

放棄比較

很多人調侃有一種孩子叫做“別人家的孩子”。即便如今很多的家長對於這一點已經有了察覺,但在內心深處把自己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卻仍然是常有的事情。

心理學家指出:孩子與成人有一點最大的區別便是——感知力強但表達能力弱。

<strong>

所以縱然如今很多家長已經把比較變成了心理活動,但孩子們仍然能夠對此有所察覺。

長期生活在比較的陰影下的孩子,久而久之便會喪失自信,一味的模仿別人、喪失自我的同時,又會因為自己永遠達不到“別人家孩子“的水平而容易放棄。

輕言放棄而又沒有自信的孩子,自然無法成為一個有主見的孩子。

對此家長需要做的是:

  • 從內心深處真正的接納孩子:不管ta是表現的天賦異稟,還是在某項技能的成長中顯得笨拙,ta都能感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和接納。只有這樣的孩子才會擁有肯定自己、相信自己的勇氣。
  • 在陪伴孩子獲得新技能的過程中,注重引導孩子看到自己的努力所帶來的收穫,而不是著眼於別人做的怎麼樣、有多好——因為在人生的賽道上,主演應該永遠是自己。

教會孩子小步前進

我們都瞭解嬰兒學走路的過程:從最開始為扶著沙發背站起來而興奮不已、到小心而緊張的走出人生第一步、再到蹣跚前行、接下來不厭其煩的享受走路的樂趣、然後是學會跑、學會跳......

那是一個有點漫長並且需要不斷練習的過程。

沒有父母因為孩子走路學的慢而大發雷霆的;但卻有很多父母因為孩子不肯收好自己的玩具、寫作業效率低而對孩子批評、指責甚至打罵......

實際上,收拾玩具、寫作業的專注、時間管理這些技能的學習,和學習走路的過程是一樣的:新技能的掌握,都需要有一個過程,一步步的前進。

所以家長們要記得,剛出生的孩子就是一張白紙。有些事情不需要我們教他們便能學會,一方面是人類的本能,另一方面是他們通過自學可以掌握。

但並非所有的技能孩子們都可以通過自學而習得,這時就需要家長們悉心的教授並允許他們在小步前進中慢慢成長。

有選擇的放手

很多的父母,平日盛好飯、夾好菜之後把碗筷遞到孩子嘴邊;出門前從裡到外的衣服為孩子準備好甚至幫ta們穿在身上;開學前各種文具一應俱全的準備好.......

說如今很多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毫不誇張,甚至有些父母的做法有過之而無不及。

每次看到這些,我就想起我小的時候:每個學期開學前,我都需要自己列清單採購文具、自己一點點的將每本書的書皮包好——儘管我包的書皮書邊都是斜斜的(那個時候用掛曆紙包書皮,小手指沒有那麼大的力度和精確度將書皮的邊折的那麼直).....

此外衣服自己洗;放假在家還要幫忙爸媽做午飯、晚飯...等。


我要說的不是我所處的那個年代的孩子與現在的孩子不同;而是想強調那個年代和這個年代的父母的不同:那個年代的父母無論出於何種原因,都要比現在的父母更懂得對孩子 放手。

當孩子有更多選擇的機會時,ta才會有更多思考的機會。選擇的多了,思考的也就多了,主見自然在這樣的過程中便也形成了。

所以父母對孩子有限的放手,才會為培養孩子的主見提供成長的土壤。

<strong>

總之,植根於內心的自信和堅持、踏實穩步的不斷獲得新技能、擁有獨立思考的空間和機會,具備了這些條件的孩子,自然會成為更有主見的孩子。


我是梅子,歡迎關注@梅子說育兒瞭解更多育兒話題。歡迎將此文轉發給身邊更多需要的朋友,非常感謝!

<strong>


梅子說育兒


培養一個有主見的孩子,我相信這是所有父母的心願,作為兩個孩子的父親,我也同樣熱切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做到有主見、有想法、果斷、堅決。

不過,有主見的孩子並不是那麼容易培養的。

哪些做法會導致孩子變得畏首畏尾、缺乏主見?

當下的社會環境下,很多家庭都是421結構,六個成年人圍著一個孩子轉,給予了孩子過多的關注和干預,容易剝奪孩子的學習、鍛鍊機會,導致孩子變得缺乏主見,常見的有以下一些做法。

一、替孩子代勞

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在過度寵溺孩子的家庭中,給孩子餵飯,幫孩子穿衣,送孩子上學的時候幫孩子拿書包,但凡覺得會讓孩子累著的事情,都會想方設法的代勞,這樣的做法,剝奪了孩子自我鍛鍊的機會,孩子不會做,也就不敢做了。

二、幫孩子拿主意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會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和選擇的機會,這種時候,往往需要進行必要的判斷和決策,但是某些家長會不給孩子拿主意的機會,直接幫孩子決策了。這種事情發生發生的多了,孩子自然而然的會認為,我就不用自己拿主意了,反正父母都會幫我決定。

三、否定孩子的想法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逐漸擁有自己的想法和訴求,但是有些家長,習慣於按照自己的標準和價值觀來要求孩子,動不動就否定孩子的想法,認為孩子太幼稚、不懂事,也就很少會對孩子的想法給予正面的支持,這樣的做法,很容易導致孩子變得沒有主見。

四、訓斥打擊孩子

這也是很多家長的通病和最拿手的做法,往往因為孩子的表現不如自己的預期,或者僅僅因為自己不順心而遷怒於孩子,動輒對孩子進行訓斥,打擊孩子的自信心,這麼做,會在孩子的內心中埋下屈辱的種子。

五、無視孩子的努力

孩子往往是希望父母能夠看到自己的努力,給予自己必要的褒獎的,但是有些父母,認為孩子的努力是理所應當的事情,無視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付出的艱辛,甚至冷言冷語,這麼做,也容易讓孩子涼了心。

缺乏主見的孩子存在哪些問題

我見過不少這類孩子和他們的家庭,這類缺乏主見的孩子,通常容易存在以下這些問題。

一、自主性不足

這類孩子不喜歡自己拿主意,凡事喜歡聽父母的意見,自己很難表達出有見地的觀點出來。比如孩子考高中、大學的過程中,對於自己想要去什麼樣的學校,想學什麼專業,未來想從事什麼工作,沒有任何想法,父母讓自己報什麼,自己就報什麼。

二、後勁不足

這類孩子通常比較聽話,但是缺乏足夠的奮鬥動力,會表現出後勁不足的問題。我們家對門的鄰居就是這樣的情況,他們家的女兒非常的乖巧聽話,從來不會違逆父母的要求,小時候的學習成績也很優秀,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進入高中後,學習的後勁明顯不足,對於自己未來希望考什麼學校也沒有想法,最後勉強考了一個三本的學院去就讀了。

三、遇事猶豫不決

缺乏主見的孩子,在遇到一些突發、緊急狀況的時候,容易慌張、沒有想法,或者是需要在進行覺得時候猶疑不決,瞻前顧後,延誤了時機。

四、缺乏闖勁和探索精神

缺乏主見的孩子,習慣了在熟悉的領域環境中學習生活,對於陌生的領域缺乏勇氣和探索精神,因此,在成年之後,這類孩子往往很難有大的作為。

怎麼做,孩子會更有主見?

一、給孩子實踐鍛鍊的機會

從小給孩子學習鍛鍊生活自理能力的機會,讓孩子多參加社區的活動,跟小朋友們一起玩耍,讓孩子自己學習鍛鍊社交能力和決策的能力,即便孩子遇到了困難和阻力,也不要急於幫孩子解決問題,讓孩子自己嘗試去尋找辦法。

二、鼓勵讚賞孩子的行為,而不是表揚結果

對於孩子的努力,不要過於看重結果,而應該對孩子的行為進行積極的表揚和肯定,對孩子努力的過程進行讚賞。

三、給孩子表達個人意願的機會

讓孩子更多的參與到家庭事務當中來,給孩子表達意見的機會,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和勇氣。

四、培養孩子的質疑精神

對於孩子的質疑,積極的鼓勵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讓孩子養成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

我是元寶爸爸,教育實踐家,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育兒、教育知識!歡迎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未經本人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元寶爸爸聊育兒


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主見有出息。那麼,怎麼做才能培養孩子有主見呢?作為一名老師和心理諮詢師,我來說幾個方法。

第一,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

是的。有的家長恨不得從頭到腳都幫孩子打理齊全,生怕孩子吃苦受累。家長這種心情也能夠理解,現在的家庭孩子都很寶貴,自然捨不得孩子做這做那。

有些孩子長到18、9歲,連自己的襪子都沒洗過。

想讓孩子有主見,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他們自己去處理事情。

比方說,做家務。做家務,是好事。一是讓孩子知道如何照顧自己,知道生活中很多事情該如何處理;二是培養孩子勤奮整潔的習慣。

再比方說,孩子跟其他小朋友發生了矛盾,家長第一時間跳出來指責別人家孩子,給自己孩子支招。

其實這樣很不好。孩子的世界,有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兩個孩子這一秒在吵架,下一秒可能又玩到一塊去了。

所以,當孩子與其他人鬧意見的時候,家長不妨在旁邊觀察,先看自己孩子是怎麼面對、處理的,不要插手干涉。

等到事後,家長再跟孩子好好談談,教他們更好的方法。

第二,聽聽孩子的心聲,讓他們自己做主。

有些家長總是擺出一副我是你老子的架子。遇到不滿意的事情,家長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孩子訓一頓。

其實,這樣做並不好。時間長了,孩子容易變得沒主見。

家長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理解他們的想法,可以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

尤其是生活中的小事和孩子自己的事,儘量讓孩子想方法、拿主意。

時間長了,孩子會越來越有主見。



我是柳柳很忙,您身邊的教育專家、心理諮詢師。

請關注我。更多教育、心理、人際關係前沿知識推送給您。

有什麼問題可以直接給我發信息,樂意為您答疑解惑。

歡迎您點贊轉發。您的點贊轉發,都是在幫助他人。


我是柳柳老師


有主見的孩子,會表現出哪些特點

1、善於思考,遇到問題或者事情,習慣於自己先想辦法,而不是就喜歡問別人怎麼辦。

2、有自己的想法,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

3、相信自己,有自己的堅持和判斷,不會輕易受別人影響而否定自己,不會隨波逐流

4、敢於質疑

有主見對於孩子來說到底有多重要

有主見就是能夠幫助孩子獲得更多成長,更容易成功的非常重要的品質。美國前總統夫人米歇爾奧巴馬在自己的親筆自傳《成為》中寫到了家庭對自己成長中的影響,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她的母親從小就教她要敢於發出自己的聲音。不管是成為哈佛法學院的高才生,成功人士米歇爾,還是後來的第一夫人米歇爾,在她的身上都能看到這一點,有主見。


童話大王鄭淵潔在《鄭淵潔家庭教育課》中這樣寫到:

作為家長,應該清楚什麼樣的人才能取得人生成功。不盲從權威,敢於質疑,有自己的主見,不隨波逐流,應該是一個人能獲得人生成功的基本素質。能擁有以上素質的人,是從小日積月累形成。


那麼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如何培養自己的孩子有主見呢

有主見,是一種能力。這些能力不是突然就會有的,也不是長大就會有的。而是跟我們掌握的很多技能一樣,是在不斷的練習中獲得和提升的。要想孩子有主見,從孩子小時候開始,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中,每一次互動中,有意識的去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我們可以這樣做


1、不要把聽話作為對孩子的一種表揚掛在嘴邊,也不要把不聽話作為一種批評。人性的本質是渴望被欣賞。而孩子最渴望得到的是父母的肯定。他們會把表揚當成認可,然後努力去保持媽媽喜歡的這種行為。如果聽話是能得到表揚的,他們就會把聽話當成一種追求,就會通過聽話的去得到肯定,不斷的讓自己表現出聽話的行為。


慢慢的,聽話會變成一種習慣,聽父母的話,聽別人的話,只會聽話。如果想讓孩子有主見、有想法,就先從自己開始,不要把聽話就是媽媽喜歡的行為,就是能得到肯定的行為這樣的信息傳遞給孩子。

2、鼓勵孩子積極的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從家裡開始練習。從孩子的時候開始,就真正的把他當成家庭的一份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不管是家裡的事兒,還是孩子自己的事兒,引導孩子,鼓勵孩子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部分對錯,都要表現出尊重,尊重孩子發言的權利。對於不傷害他人,也不傷害孩子自身的事情,尊重孩子的決定。


從兒子上幼兒園開始,我們家裡但凡大小事,我都喜歡邀請兒子一起參與討論,讓他說出自己的意見和想法。跟他有關的事情更是如此。這個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練習的過程。離開家,走到外面,即使面對別人,交流的過程中,他也能有條理的表達自己的意見,也敢於表達自己的意見。

3、遇到問題,鼓勵孩子自己去思考,啟發孩子去思考。在孩子遇到問題時,不要急著拋出答案,不要著急去擺平,不要總是否定孩子的想法,而是把機會留給孩子,鼓勵他們自己去思考,自己想辦法,鼓勵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問題,不要盲從別人,也不要只相信自己的眼睛。


4、鼓勵孩子敢於質疑,從質疑父母開始,不盲從。米歇爾奧巴馬在自傳中,講了自己小時候的一件事。她很不喜歡吃雞蛋,可是她們家的早餐就是吃雞蛋。她就問她的媽媽為什麼要吃雞蛋?她媽媽說為了補充蛋白質。她就跟媽媽說花生醬也可以補充蛋白質啊。為了爭取自己的利益,由此引發了一場關於早餐補充蛋白質的討論。最後媽媽改變了自己的立場,她的早餐不用再吃雞蛋了,可以吃自己喜歡的塗抹花生醬和果醬的三明治。


有質疑才會有問題,有問題才可能有改善,有改善才能有進步。要想成為更好的自己,就要做到不人云亦云,不盲從。

培養一個有主見的孩子,從生活小事開始,從父母和孩子的每一次互動中開始,從家裡開始,不斷的給孩子創造機會,讓他不斷的練習。


小晗晗愛閱讀


想讓孩子有主見,首要工作是提高孩子的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是一種從多角度觀察,謹慎推理來辨析真假的能力,擁有這種思維能力的孩子能夠更好地建立並用證據支撐自己的觀點。下面讓我們和專家一起更細緻地瞭解一下,能幫助孩子培養主見的批判性思維。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508dc749f398b27072c54e8f68d6d55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