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遊記」北亞熱帶溫溼季風丨大雨過境馬鬃嶺,山色空濛雨亦奇

「皖·遊記」北亞熱帶溫溼季風丨大雨過境馬鬃嶺,山色空濛雨亦奇

旌陽丨攝

此刻 臨夏還有8天整

在海拔1671米的馬鬃嶺上

一場傾盆大雨過境,雲海翻騰,層巒疊翠,山嶺逶迤,氣象萬千

伴隨著夏日進行曲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像是收到一個突如其來的邀請函

在這臨夏倒計時的192小時,11520分鐘,691200秒內

及至山巔

馬鬃嶺的這場雨,撲鼻了四月的山嶺味道

「皖·遊記」北亞熱帶溫溼季風丨大雨過境馬鬃嶺,山色空濛雨亦奇

旌陽丨攝

山裡的陰天絕非大城市的模樣

城市的陰天是灰白的、壓抑的

但是在山嶺,烏雲密佈並不意味著天光慘淡

同樣光影婆娑

時常在大雨前,馬鬃嶺一頭風雲驟變、一頭霞光直射

露出雲層的群山似島嶼般一簇簇一抹抹的懸浮著

這場雨確切的說

只是送給此刻馬鬃嶺人的獨家禮物

「皖·遊記」北亞熱帶溫溼季風丨大雨過境馬鬃嶺,山色空濛雨亦奇

旌陽丨攝

初聞馬鬃嶺,曾幻想天馬振鬣行空

大地何其廣袤,而山其實更壯闊。初聞馬鬃嶺,只是為其獨特的名字所吸引。

幻想馬鬃嶺宛若一匹奔馳在群山峻嶺間的神駒之頭頸,那高低錯落的參天林木就是飛揚的鬃毛,山勢雄傑,如天馬振鬣行空。

「皖·遊記」北亞熱帶溫溼季風丨大雨過境馬鬃嶺,山色空濛雨亦奇

旌陽丨攝

再聞,相傳明末李自成起義威震大別山,崇禎八年滎陽大戰後,李自成率部東進,路過於此,因山高陡峻,影響部隊前進,闖王快馬加鞭,一縱而過,遂更名馬縱嶺,後取諧音"馬鬃嶺"。

「皖·遊記」北亞熱帶溫溼季風丨大雨過境馬鬃嶺,山色空濛雨亦奇

旌陽丨攝

而後覓得幾處寶藏,吊水巖瀑布、雲中小天池、杜鵑林、微波塔藏匿其中。在吊水巖瀑布,濃霧瀰漫,五步之內,不辨路徑。

雲中小天池一湖碧玉,十里波光,高踞於海拔2000多米的馬鬃嶺山之上,彷彿一面天賜的鏡子,水面上飄動著幾葉漁舟,只見漁竿和半笠,幽靜的水面上,野鴨子和水鳥星星點點。

「皖·遊記」北亞熱帶溫溼季風丨大雨過境馬鬃嶺,山色空濛雨亦奇

旌陽丨攝

上帝視角俯瞰此嶺,處處皆堪入畫

此次前來,於嶺上觀日出,看百變雲海流、觀神奇佛光飄。一場大雨過境,層層雲海,確是意外之喜。從天空航拍整個馬鬃嶺,如擇上帝視角,以上帝之眼俯瞰全嶺,處處皆堪入畫。

「皖·遊記」北亞熱帶溫溼季風丨大雨過境馬鬃嶺,山色空濛雨亦奇

旌陽丨攝

雨後放晴,水汽蒸發,摻雜著森林的味道環繞在山嶺中,森林的味道是什麼樣的呢?就好比食山珍海味數日,沏的一壺清茶入口;黑白素描已久,突然執筆水彩著色;一種浸透肺腑的清新感。

此刻無比羨慕山中仙人,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拋開了塵世的煩擾,在這雲霧繚繞的仙境度過餘生。

一路同行的遊者欲用圖像記錄下此情此景,遺憾的是,未能再次複製此時此刻的美妙。

「皖·遊記」北亞熱帶溫溼季風丨大雨過境馬鬃嶺,山色空濛雨亦奇

旌陽丨攝

這裡森林茂密,綠樹覆滿山,從嶺中開路,一條蜿蜒的觀賞公路盤旋而建,上空俯瞰似一條美麗的絲帶,纏繞山腰,越過山岡。有人曾感嘆此般景象,風悠悠空谷來兮,霧濛濛深澗生煙,俯瞰雲海波濤翻滾,遠眺群山繚繞飄渺...

「皖·遊記」北亞熱帶溫溼季風丨大雨過境馬鬃嶺,山色空濛雨亦奇

旌陽丨攝

在馬鬃嶺,總是逗留到天黑,耳畔沒有喧囂,只看光影流轉,風吹林澗。沒有夕陽霞光的日子,總有云霧作伴。在暮春前來,觀此絕景,不枉此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