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日本人在甲午海戰後將清軍沉入海底的旗艦定遠號打撈上來,運回日本作為定遠館展出的行為?

宋怡婷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原因很簡單,定遠號是日本海軍成立以後,第一個征服的大目標。

在甲午戰爭爆發之前,定遠號是東亞唯一的鐵甲艦,也可以說成是今天的戰列艦。

日本直到黃海海戰,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鐵甲艦。

所以,日軍如果派任何一艘軍艦去和定遠號單挑,基本不可能獲勝的,根本無法擊沉定遠號。

所以,早在定遠號多年前訪問日本時,日本民眾就被震驚了。

就像今天美國核動力航母訪問中國,很多中國人也會被震驚一樣。

當時無論日本海軍還是日本民間,都有一個口號,就是“擊沉定遠”。

這個擊沉定遠,逐步成為一個國家的信念,類似於收復臺灣一樣。

甚至日本國內小學生做遊戲,也分成兩撥,一波叫做定遠。

到了黃海海戰時,日軍也是用盡全力試圖將定遠號擊沉。

實戰中,定遠號中彈100多發,受損嚴重,但就是不沉。

日本海軍著名的段子是:日軍旗艦“松島號”上一個身負重傷的三等水兵三浦虎次郎,臨死前抱著炮彈流著淚嚷道“定遠為什麼擊不沉啊……”。戰後,三浦虎次郎的“英勇事蹟”被日本編成軍歌,名叫《勇敢的水兵》。

所以最終甲午戰爭勝利後,一八九六年由日本打撈定遠艦。

日本的軍國主義者,前日本香川縣知事小野隆介出資兩萬日元,從日海軍軍部購得被視作戰利品的定遠艦艇殘骸,拆卸了大量材料,在自己的老家建造了這所名為“定遠館”的別墅,目的在於鼓舞日本人的士氣。


薩沙


定遠艦是一等裝甲艦,是清朝政府委託德國建造的,花費大約140萬兩,是7000噸級別的一等鐵甲艦,雖然花費不少,但是在當時的價格已經算便宜,這還得益於德國想刺激軍工。

1885年,鎮遠和定遠駛入大沽口,被稱為亞洲第一鉅艦。

這裡還有個插曲,清政府雖然買了這麼大的鐵甲艦,但是卻沒有修建為其保養維修的船塢,所以1886年定遠,鎮遠,濟遠,威遠曾經到日本長崎進行補給維護,定遠和鎮遠的噸位引起日本朝野的恐慌。而當時中國的士兵休假上岸因為嫖妓和購物與日本人發生衝突,造成多人死亡,後來在西方的調停下才互賠損失告終。

從此以後,日本就以定遠,鎮遠二艦為假想敵,全力發展經濟和軍事。到了1894年甲午中日海戰,定遠艦已經下水接近30年,當時的世界海軍發展日新月異,不亞於現在的手機的發展,30年前的亞洲第一鉅艦已經像我們現在看第一代智能手機,雖然功能和噸位還在,但是性能以及遠遠不如日本新的鐵甲艦。

定遠艦作為主力戰艦,在遇到日本海軍以後先發制人,多次命中松島艦,而日本艦隊射程近冒著槍林彈雨前進,到達射程後集中火力攻擊定遠艦,定遠艦的信號系統被破壞,孤立無援。最後被魚雷艇偷襲擱淺,但依然用炮臺擊毀了日本第九號魚雷艇,也是甲午海戰中中國艦隊擊沉日本的唯一軍艦。

最後丁汝昌下令自毀定遠艦,以免資敵。

定遠艦殘骸被日軍帶回日本在福岡修建了定遠館。

日本之所以這麼做,一是為了炫耀,日本經過明治維新後打的第一場海戰以勝利告終,這是在向中國和世界宣示自己的實力。

第二就是提高日本國民自信心和自豪感,30年前定遠和鎮遠給日本上下帶來的陰影被一掃而光,日本人就是把定遠拿出來展示,讓日本國民對日本軍隊有足夠的自信,不在害怕清朝,日本國雖小,但是卻很強大。事實也證明日本這樣做的效果非常好。


歷史百家爭鳴


有關甲午戰爭、中國近代海軍的問題問我就對了。

這條問題本身有一些錯誤,“定遠”艦並沒有沉沒海底,所以也就不存在日本人打撈“定遠”艦運回日本的事情。至於位於日本福岡的“定遠”館則是真實的存在,只不過“定遠”館在建築上使用了一些“定遠”艦的艦材,並不是說把“定遠”艦當成了“定遠”館。

(位於日本福岡太宰府的“定遠”館)

日本人採用“定遠”艦的艦材做了定遠館,這個行為本身有多層含義。首先是一種紀念甲午戰爭戰敗中國的象徵性行動。其次,“定遠”艦對於當時的日本國民來說有特殊的意義,打敗“定遠”意味著日本終於超越中國而從東亞崛起。

第一層含義我們較容易理解,第二層則值得稍微多說一些。

“定遠”曾經是中國壓制日本侵略野心的實力象徵

在我們近代海軍史上赫赫有名的“定遠”號鐵甲艦,有個不太為人知的背景情況,其實這艘軍艦和她的姊妹艦“鎮遠”,是當時清王朝為了剋制日本而專門訂造的,顯示了中國對日本的制衡。

19世紀60年代後,中日兩國先後走上近代化道路,日本明治政府選擇了通過擴張侵略而實現國家快速崛起的戰略,其中的第一戰就是1874年出兵侵入中國臺灣,史稱臺灣事件。這件事件平息之後,清政府痛定思痛,認為小國日本之所以敢於向中國挑釁,主要原因是日本當時的海軍比中國強,尤其是日本擁有鐵甲艦“龍驤”“東”,而當時中國一艘鐵甲艦都沒有,於是從1875年後責成北洋大臣李鴻章以日本為假想敵建設北洋水師,尤其著重於獲取鐵甲艦。

(“定遠”曾是日本人心目中既愛又恨的一艘中國軍艦。圖為日本漫畫家宮崎駿創作的“定遠”艦漫畫中的一幅,表現的是1891年北洋海軍訪問日本時,日本人看到“定遠”艦時的羨慕嫉妒恨)

在這種背景下,“定遠”和“鎮遠”於1885年建成歸國,編入北洋水師。二艦是當時亞洲最具實力的戰艦,號稱亞洲第一鉅艦,裝備的火炮口徑也在亞洲稱雄。這兩艘軍艦回國後,中日間的海軍實力對比瞬間變化,北洋水師的裝備實力超越日本。此前,日本先後針對中國發起、挑動過1874臺灣事件、1882朝鮮壬午兵變、1884朝鮮甲申事變,但自從“定遠”回國後,日本明治政府就變得偃旗息鼓,甚至於一度在日本國內還出現了“恐定遠症”的社會病。“定遠”就這樣成為了當時中國超越日本,壓制日本侵略野心的一種實力象徵。

“定遠”沒有沉沒

等到19世紀90年代,日本海軍建設超越中國,乃至發動甲午戰爭後。對於昔日中國製壓日本的象徵——“定遠”艦,日本有必須除之而後快的決心,日本海軍也喊出了一定要打沉“定遠”的口號。

(“定遠”艦中雷的同時,擊毀了發射魚雷的日本“第九號”魚雷艇,該艇是甲午戰爭中北洋海軍擊毀的唯一一艘日本軍艦。照片拍攝於戰後,在艇體中部可以看到有一處巨大的破口)

但有些尷尬的是,1894年9月17日的黃海惡戰中,“定遠”中彈上百處,但絲毫沒有傷筋動骨,反而獲得了“不沉的‘定遠’”的別號。到了1895年威海保衛戰中,日本海軍10艘魚雷艇在2月5日凌晨進入威海灣,對“定遠”艦發起魚雷攻擊,最終“第九號”魚雷艇發射的最後一枚魚雷擊中“定遠”(“定遠”同時擊毀了“第九號”魚雷艇),不過“定遠”雖然中雷,但是並未沉沒,只是艦體內嚴重進水而已。

根據海軍提督丁汝昌的命令,重傷的“定遠”之後艱難地蹭到劉公島東部東泓炮臺附近擱淺,充當水炮臺。之所以這裡要用蹭字,是因為“定遠”的吃水為6米左右,而從其中魚雷的地點到東泓炮臺附近,威海灣的水深只有4、5米。

(日軍佔領劉公島後拍攝到的“定遠”艦。因為擱淺在先,“定遠”雖然經過自爆,仍然是一派永不沉沒的姿態)

丁汝昌原計劃以“定遠”的305毫米火炮支援劉公島東部炮臺作戰,可是“定遠”艦內進水過多,導致鍋爐熄火,巨大的305毫米火炮失去了主動力源,無法單純依靠人力來旋轉使用。鑑於劉公島防禦形勢惡化,丁汝昌遂下令將“定遠”自行炸燬,以免資敵。

由於“定遠”是擱淺在先,即軍艦的艦底已經觸及海底,艦體很大部分仍然露出海面之上。所以自爆之後,該艦也只不過是中部鍋爐艙、彈藥艙炸燬,整個艦體仍然是“擱淺”狀態,並沒有沉沒。

日本人最終如何對待“定遠”

(東京祝捷會上,漂浮在上野公園不忍池湖面的“定遠”艦大比例模型)

“定遠”自爆,且仍然是擱淺在海灘的狀態,讓日本海軍非常懊惱。不僅擊沉“定遠”的夙願無法實現,甚至“定遠”居然真的成了永不沉沒的戰艦。為了給自己找尋一點顏面,日本政府之後在東京上野公園舉行日清戰爭祝捷會的時候,特地製做了兩條巨大的軍艦模型,即“定遠”和“致遠”,漂浮在上野公園的不忍池上,最後舉行儀式,縱火焚燬,高呼“終於打沉‘定遠’了”。

(拆解中的“定遠”艦)

至於殘留在劉公島海灘上的“定遠”艦艦體,日本海軍最後招標發售,以3萬日元的價格出售給了日本香川縣知事小野隆助,而後由小野隆駐出資組織拆解人員來到威海,在1898年之前將“定遠”艦露出海面之上的部分全部拆解,大部運回日本鍊鋼,其中的火炮武器上繳給日本海軍軍方,拆解過程中獲得的一些裝飾件和零散部件,則由小野隆助四處分送,另有部分用在福岡太宰府建設了名為日清戰爭紀念館的建築,即後來所稱的“定遠”館,建“定遠”館這一舉動,也體現出了日本人當時對這艘中國軍艦的“在意”。


海研會


日本建立定遠館,用的是定遠艦的殘骸。剛開館的時候,人滿為患。但是後面便沒人去了,原因是夜深的時候經常聽到北洋水師的喊殺聲!


糾糾烈士,天地難泯!對於中國來說是恥辱,但對於日本來說,確實幾千年來第一次打敗中國。大有一種換了人間的意思,也就是表明日本已經是亞洲的代表,而不再是中國。

把定遠艦帶回去,大有一種羞辱的意思。就像刻碑紀念一樣,表明某某年,日本打敗中國。這種紀念意義,在二戰時期日軍也做過,他們將從太平洋,南洋,中國,朝鮮收集來的古建築大理石建造了一座塔,上面寫有“八紘一宇”,意思就是讓天下都處於一個屋簷下。

所以定遠館也是日本為了紀念戰勝中國而設立的,同時也可以提高民族自豪感和榮譽感,掃除民族幾千年來的自卑感。

這就和“從此中華民族站起來一樣!”都有宣告,都有提高民族自信力。


小司馬遷論史


文史頻道第79期之不沉戰艦



定遠號是北洋水師的主力戰艦,有亞洲第一鉅艦的稱號。

定遠號是由德國人修建,清政府出資購買的大型鐵甲艦,經過4年的時間竣工。

1885年定遠艦交付給清政府的北洋水師,李鴻章非常高興,下令訓練由定遠和鎮遠為旗艦的水師編隊。

經過10年的時間,北洋水師成為了亞洲第一,海軍實力在列強中有了一席之地。

當時的日本經過明治維新,海軍發展速度非常快。

他們制定了一個稱霸亞洲策略,第一個目標就是打垮北洋艦隊。

1894年9月16日,日本不宣而戰,在中國黃海偷襲北洋艦隊。

北洋艦隊在丁汝昌的帶領下,和日本艦隊進行了一場海戰,戰爭的結局是北洋水師全軍覆滅,李鴻章數十年的心血毀於一旦。

定遠號由於船身被魚雷擊中後擱淺,只能充當固定炮臺。

緊急時刻丁汝昌下令炸燬定遠號,防止落入日本人的手裡。

甲午戰爭結束以後,北洋水師一蹶不振,日本人控制了制海權。

在定遠號沉沒地,日本人打撈了定遠號殘骸運到了日本。

日本人運定遠號殘骸的目的,就是要讓全日本人知道,他們打敗了天朝上國清政府。


日本的民族自豪感得到了提升,因為在他們的眼裡,中國曾經是不可戰勝。

甲午海戰後,日本人看到清政府腐敗無能,加快了對中國的侵略擴張。

作為中國人,我們要牢記歷史,知恥而後勇。

—End—



文史頻道


歷史背景很多人講,這裡具體不說了,最近崔永元老師直播日本福岡的定遠館,我也來湊熱鬧就這個話題說幾句。

定遠館這座建築是當時福岡太宰府天滿宮的祭司也是日本參議院議員小野隆助,徵得政府同意,投入私財打撈定遠艦的部分組成部分,花費一年多時間建成的。戰後館主經由民營企業後又被太宰府天滿宮回購,現在作為神職人員的宿舍使用。

如今距離甲午海戰都已經100多年了,不知道為什麼還有人對前朝發生的事情上綱上線。如果非要較真的話,請問漢族的朋友們,清朝難道不是民族屈辱史嗎?元朝不是嗎?具體對定遠館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崔永元老師的直播。


司馬看日本


定遠號鐵甲艦,清朝北洋水師旗艦,堪稱“亞洲第一鉅艦”,曾於1886年8月停泊日本長崎補給、維護,定遠號的強大引起起日本朝野一片恐慌,長時間內是日本海軍超越的目標、假想敵。

1894年9月大東溝海戰後,北洋水師大敗退守威海衛軍港,被日本海軍堵死在軍港中,為了避免被敵人俘虜,水師提督丁汝昌下令由北洋水師自行炸燬定遠艦。最終定遠艦的殘骸被攻佔了威海衛的日軍拆卸帶回日本,在福岡建了一座“定遠館”。

日本人建這座“定遠館”實際上和日本一直也來就有的“小中華思想”很有關係,是為了表明日本終於戰勝中國,提振民心士氣用的。

自古以來日本就在學習中國、模仿中國,仰慕中國,追隨中國並以“小中華”自居。17世紀中葉滿清入關建立清朝,統治中國以後,日本認為中國已淪為夷狄,而日本才是中華文明的傳承者。但當時日本國力遠遠不如清朝,也不敢說什麼。

19世紀以後隨著西方列強的入侵,清朝不斷大敗虧輸,喪權辱國;而日本經過明治維新,國力迅速增強,特別是甲午中日戰爭日本勝利後,日本民族自豪感空前膨脹。中國不再是日本學習的對象,而是征服的對象,日本開始以中國領土、中華文明正統繼承人自居,這也是後來日本侵華的理論基礎之一。


當狗容易做人難


我覺得中國也要支持日本的行為,讓定遠艦成為一個愛國主義和重視國際規則的重要基地。

日本對中國的感覺在定遠艦事件之前都是正面的,定遠艦事件後,日本才發奮圖強,最後在甲午戰爭中擊敗滿清,為中國漢人的獨立自主奠定了基礎。

定遠艦事件是司馬懿和霸權主義集合的惡劣事件。李鴻章基本篡奪了滿清的軍政大權,清朝的直隸總督,朝鮮總督,海軍提督,政府首相都在李控制之下,要更進一步就要有更大的功勳。李想到了日本。於是指使定遠入侵日本尋隙滋事,最後日本喪權辱國賠款道歉結束。

後來日本的軍閥和少壯派也學定遠艦,到中國倚強凌弱,為自己的私利撈取功勳,對本國和中國人民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中日兩國應該以定遠艦為戒,強大了不能仗勢欺人,侵略鄰國。更加要防止本國的權臣軍閥利用外戰的勝利為自己篡位奪權增加籌碼。


天堂160590167


毫無疑問,甲午戰爭後日本海軍將原中國北洋海軍主力艦定遠號運回本國展出,這完全是一種針對統治中國的大清王朝和中華民族的精神侮辱。而這對中華民族的傷害遠比物質搶劫更為嚴重!

近代的日本軍國主義者認為,西方列強入侵亞太完全是文明人的舉動,日本人不僅應該站在文明人一邊,而且還要和文明人一道獵殺和分享包括中國在內的除日本以外所有亞太野蠻國家。因此,從文明人角度來講,殺野蠻人就沒什麼道理可講。

因此,明治維新後的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日本陸軍就著手製定了征服中國的計劃以及征服後如何處置的計劃。

同時為了給其野蠻的侵略披上一層文明正義的外衣,日本一些政客處心積慮的找了一堆離奇的理由,認為清王朝奪取的是屬於明王朝的中國,但是由於清王朝不能為中國帶來文明的復興,那麼這個歷史重任就該由同文同種的日本人來承擔。同時為了區別於清王朝,應該將偌大的中國分割成若干部分便於日本的管轄。

1894年,蓄謀已久的日本帝國主義終於發動了對中國的戰爭,理由是:對把中國帶進野蠻社會的清王朝實施十二分懲罰!

戰爭結果以清王朝戰敗雙方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澎湖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2億兩白銀以及3000萬兩贖遼費而告結束。不僅如此,日本將在戰爭中全軍覆沒的清朝海軍北洋艦隊旗艦定遠號打撈上來連同被俘獲的一部分艦艇全部拖回日本,或用於展覽供國人參觀,或放置於海港民用碼頭,供漁船停泊時人員和貨物登岸的躉船。目的就是要永遠的羞辱清王朝和野蠻的支那族!


大將軍威武K


甲午之前,在日本國內,聞定遠和鎮遠,小兒夜不敢啼,這兩艘軍艦在威懾日本的同時,也招來了嫉妒和眼紅。日本國內全民籌費,就為了挫敗這兩艘軍艦,所以戰後將軍艦撈出回國炫耀,一來炫耀戰功,告慰民心;二來煽動民眾,為推行軍國主義和侵略戰爭做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