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敕勒--中國古代民族部落之一

敕勒:歐亞大陸古代民族,屬於寒溫帶森林漁獵遊牧部落,又稱赤勒、高車、狄歷、鐵勒、丁零(或者說是丁靈)。敕勒人最早生活在貝加爾湖附近,屬於以歐羅巴人種白種人為主的民族。漢朝擊潰北匈奴之後,敕勒的地域開始南移,與中原的漢人交往。公元 4世紀末至6世紀中葉,繼匈奴、鮮卑之後,敕勒人和柔然人活動於中國大漠南北和西北廣大地區。敕勒族又名丁零、高車、回鶻,是今天維吾爾族的主要族源。4世紀中葉,生活在陰山一帶的敕勒人大都已鮮卑化。

5-1敕勒--中國古代民族部落之一

又或者說:敕勒和鐵勒應該是一個詞,他們是同一個族群,遠在漢朝時候,這個族群被漢人稱為“丁零”。到五胡十六國的時候,被稱為“敕勒”或者“赤勒”。因為他們遊牧遷徙時候使用一種輪子很高的車子,因此臨近邊關一帶的漢人俗稱他們為“高車”,這也是史書上出現高車部的一個原因,到隋唐時通常鐵勒,並在史書中有詳細記載。所以從“丁零”到“敕勒”再到“鐵勒”是一個一脈相承的部落。這些部落共有袁紇、薛延陀、契苾等十五部。

北魏時,鐵勒一部袁紇遊牧於伊犁河、鄂爾渾河和色楞格河流域,處於突厥汗國統治之下。隋朝稱韋紇,隋大業元年,袁紇部因反抗突厥的壓迫,與僕固、同羅、拔野古等成立聯盟,總稱回紇。

回鶻是鐵勒諸部的一支,北朝後期開始處於突厥汗國統治之下,東突厥汗國瓦解以後回紇取得獨立,和鐵勒其他部落一起隸屬於唐。天寶三載(744年),以骨力裴羅為領袖的回紇聯盟在唐朝大軍的配合下,推翻了後突厥汗國,並建立起漠北迴紇汗國,王庭(牙帳)設於鄂爾渾河流域,以外蒙古鄂爾渾河(Orkhon)河畔為核心,勢力進入天山地區和中亞,居民仍以遊牧為主。788年,回紇取“迅捷如鶻然”的意思,改作回鶻。

5-1敕勒--中國古代民族部落之一

840年,回鶻汗國因長期統治無道被所屬部黠戛斯打敗,其後回鶻貴族與部眾大部分南遷,其餘部分西遷。南遷的回鶻貴族有烏介可汗、特勒十一人、內外宰相八人、尚書兩人,還有可汗姐與回鶻公主。

5-1敕勒--中國古代民族部落之一

而西遷的回鶻貴族只有相一人、龐特勤一人。南遷的回鶻包括烏介可汗率領的近可汗牙十三部、特勒嗢沒斯及相愛耶烏率領的五部、特勤那頡啜及相赤心率領的約九部。 漠北地區回鶻汗國因此分為四部,一為烏介可汗為首的南下部分,從河套南下,由於侵擾唐朝邊疆被滅,部眾多數融入華北漢人;二為於宋、遼、金時代勢力強大之甘州回鶻與沙洲回鶻;三為西州回鶻(居高昌之地,即今新疆吐魯番),虔信摩尼教與佛教;而最為強大的一支西遷至七河流域,和當地天山的回鶻以及葛邏祿等鐵勒部落建立了威震中亞的喀喇汗王朝。其中,西州回鶻又向西發展,以高昌(今新疆吐魯番)為中心,建立了高昌回鶻政權。西州回鶻後來改稱為“畏兀兒”,也就是如今的維吾爾族。

5-1敕勒--中國古代民族部落之一

南遷的幾十萬回鶻人與唐朝發生衝突,被唐朝張仲武、劉沔、石雄等人打敗、俘獲。歸降的南下回鶻人,被漢人和其他草原部族。如契丹、奚人同化。遼國曆代皇后皆出自蕭氏,被稱為契丹後族,其中蕭氏中的述律部就是歸附契丹的回鶻人後裔,包括著名的蕭大王…… 還有一部分回鶻人仍留在漠北草原的西部,他們暫時歸順了黠戛斯人。公元866年,當西遷回鶻首領僕固俊奪取了吐蕃人控制的庭州,西州,建立以吐魯番盆地為中心的高昌回鶻汗國後,自稱卜古可汗後,這些回鶻人也脫離黠戛斯人的控制,成為高昌回鶻的臣屬。

公元924年,契丹人的遼帝國遣大軍西征,逾流沙,克北庭,高昌回鶻被迫臣服於遼。而漠北草原西部那些回鶻人也同樣脫離了高昌回鶻的影響,直接成為遼國的臣屬。遼國稱他們為“粘八葛人”。

這些粘八葛人到了金朝和蒙古崛起時期,就被成為“乃蠻部”,在其部族傳說中,仍將高昌回鶻建立者“卜古可汗”僕固俊當做他們的英雄先祖。

公元1204年,乃蠻部首領“太陽汗”拜不花,在和蒙古部鐵木真的草原爭霸中敗北,於納忽崖之戰敗亡,連他的繼母古爾別速太后,也被鐵木真收入後宮做了嬪妃。乃蠻王子屈出律出逃西遼,被西遼皇帝招為駙馬。公元1211年,屈出津篡奪西遼政權,自立為帝,其治下部族紛紛反叛。公元1218年,蒙古大軍西征,屈出律戰敗被殺。而此後源出回鶻的乃蠻人,也都被蒙古人所融合同化,再無蹤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