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千億市值到暫停上市,賈躍亭與樂視如何走到這一步?你怎麼看?

東震木


成也牛市,敗也牛市!說實在的,樂視網在出事之前確實是一隻明星股,是一隻大白馬,甚至是一直優質股!無論從它的經營理念,還是從它的業績,甚至是從它的許多項目來看,都是一個前景非常不錯的上市公司!要不然也不會吸引那麼多的明星,大佬,基金紛紛買入佈局了!

但是在2014-2015年的槓桿牛市裡,樂視網的股價被爆炒了幾十倍,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泡沫,而在這個時候,賈躍亭也沒有意識到一個風險的存在,甚至進行大肆的擴張,那麼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資金斷裂,泡沫崩塌!

所以說,樂視網的失敗,其實和賈躍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也與熊牛的市場週期有一定的聯繫,可以說罪魁禍首是賈躍亭,而熊牛的週期是催化劑,加速了事情的發酵!

其實簡單的說就是,賈躍亭把樂視生態這個餅攤的太大了,在牛市的泡沫時期裡,大家會相信,甚至資金也足夠,但是一旦進入了熊市,資金縮水,許多投資人撤資,導致的就是賈躍亭的這個餅無法持續下去!

於是一個個的違約出現,一個個的項目未能達標開始,一份有一份的不信任產生,最終導致的就是一個蝴蝶效應的崩塌!

從賈躍亭畫出的一個樂視生態模式來看,我們可以歸類這幾個方面:從視頻網站起家,到樂視體育、樂視電視、樂視手機、樂視汽車。

2010年 成功登陸中國A股創業板,成為中國首家上市的視頻網站

2011年 創辦樂視影業

2013年 推出樂視超級電視

2014年 創辦視頻網站樂視網

2014年 推出“樂視雲”雲計算服務;同年成立樂視體育公司

2016年 推出樂視超級手機

2016年 樂視汽車LeSee概念車亮相

可以看到的是在樂視網上市的這幾年裡,賈躍亭瘋狂的進行了7大領域的擴張,並且幻想讓這7個子生態產業能在碰撞協作中彼此吸引,傳遞用戶,共享消費者。讓消費者從平臺、內容,到終端、應用都選擇樂視的產品,零切換,無縫對接。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殘酷,賈躍亭的樂視網根本沒有一個穩定的資金流來支持這個樂視生態,一旦牛市結束,泡沫崩裂,這些暫時的繁榮資金就會退潮,可是他沒有考慮的那麼周全!樂視多元化的生態模式決定了它永遠缺錢,要實現樂視生態只有一種可能:有永遠也花不完的錢,這顯然不可能!那麼失敗也就是順其自然的事了!


琅琊榜首張大仙


窺一斑而知全豹。從樂視網我們可以反思創業板高新企業和主板傳統企業的一些區別,進而更加深刻的認識創業板。

傳統企業的五官清晰、機能完善、收支分明,從公司正式運營的時候開始,就有明確的財務目標,就有賺錢能力,就有財務營收。

而高新企業則不然,高新企業通常過於依託技術,而其它組織機能卻還沒完善,所以更像是一個幼兒甚至胎兒,並不具備完全行為能力,需要有資金不斷的扶植,直到成年。

在這個新的時代,技術作為生產力慢慢受到重視,甚至直接作為了創業資本,能和資金爭奪話語權。但是,對於一個高新企業而言,技術轉化為生產力是需要時間的,在這期間需要不斷的資金輸血,直到技術轉化為生產力。而這個過程就存在著很大的風險性。

我們的證券市場從設立之初就是為了方便國內優質企業的融資補血的,對於那些高新企業來說,創業板開通的意義也就在於此。

投資創業板股票是有風險的,每個投資者在開通創業板交易的時候都有收到風險提示。我們不禁要捫心自問,我們真的準備好了接受這個風險麼?跟那些財務造假的上市公司比起來,失敗的創業板公司真的就罪無可恕麼?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歡迎交流。






白蘭地qq


這些事都不是常人能做到的,在中國能上市的公司從關係上講也是非一般的,看看那些貪官報出的數字,中國最有錢的人是誰?大家心知肚明


歡樂笑堂堂


賈躍亭抓住了移動互聯網的機遇創立樂視獲得成功,但成功後確只想資本運作盲目擴大。錢來得太快忽視了管理做好主業。失敗後一地雞毛樂視退市,投資者為賈躍亭買單。作惡者卻沒有受到懲罰,這就是現在資本市場制度不健全的現狀。不改革資本市場也難繁榮發展!


金融老陳


一個靠講故事吹起來的公司,出事是早晚的事情,高速發展的時代,競爭激烈,需要在專業裡精耕細作才能有一席之地!而樂視網在沒有核心競爭產品的情況下,多源發展,進入死衚衕是再正常不過的!


淺石論股


賈不是這時代的人,超前了,沒有適合他生長的土壤


小契機


該圈的錢早圈,沒什麼關係,又沒損失什麼,發個數學就圈來錢


手機用戶59366150699


正常!監管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