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公司去年存貨超營收,不乏業績不佳或存問題者,對此你怎麼看?

琅琊榜首張大仙


存貨多少很多時候決定了公司的經營狀況,存貨越多,說明公司資金佔用越多,公司經營更為苦難。

2018年年報顯示,3477家公司存貨11.53萬億元,較2017年小幅增長。值得注意的是,剔除地產、建築等公司後,存貨超過營收的公司中,不乏業績不佳或者存在問題者。

作為企業,如果不是囤積居奇的等待漲價,產品需要售出去才能換回來現金流進,才能實現利潤。產品生產出來,囤積於倉庫,是不能換回來真金白銀的利潤的,反而會佔用大量資金,導致企業週轉苦難,增加巨大財務費用,嚴重者會導致資金鍊斷裂;一旦市場風雲路轉,產品價格下跌,或者產品賣不出去需要降價促銷,也會形成巨大的跌價計提,造成巨大的財務虧損。如果某些別有用心者利用存貨反覆計點,還有可能虛構利潤,

這是巨大的財務風險點!需要足夠的重視。

遠離高庫存的上市公司

目前除了地產行業以外,服裝業是一個高庫存的行業,服裝是一個週期行業,一旦生產出來的服裝,沒有在相應的季節賣出去積壓下來,更多的時候只能是大降價處理,其價格下跌是難以預測的,一些服裝業高庫存遭遇市場巨大質疑,沒有響應的存貨計提損失,未來存在業績大變臉的憂慮,有關部門也給與足夠的重視,發出一些問詢函關注函之類的,但是由於行政約束力的限制,有關單位還是可以有足夠手段應付的,但投資者投資不可以掉以輕心,鉅額存貨總有一天需要處理,一旦出現計提存貨損失,意味著公司業績可能出現一些比較大的變化,引發股價比較大的波動。

一些上市公司存貨是銷售額的數倍,這些公司需要引起足夠大 警惕,至少說明公司產品銷售不暢,像園城黃金去年底存貨1.03億元,相當於同期營收1207.90萬元的8倍以上,81家公司存貨超過一年營銷,最高是800%,說明一個令人極為擔憂的問題,那就是企業不生產,營銷不增加,企業庫存銷售就需要1-8年,有多少產品有8年的保質期。而且庫存高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於建材、消費品、中游製造業和園林行業,都是充分競爭的行業,很有可能就是激烈競爭下,企業產品競爭力大幅下滑,銷售出現了瓶頸,這與宏觀經濟結構性矛盾高度相呼應,園林行業是一個重資產行業,去年以來就有園林行業陷入資金鍊斷裂的尷尬。

高庫存容易引發財務造假

高庫存的公司也容易出現財務問題,尤其是雙高的公司,那就是高庫存和高借貸,像康得新賬面有150億元現金,可是還不起15億元的債券,導致債券違約,最後是股價暴跌,背後是大股東資金佔用問題。

東方金鈺有88.10億元存貨,可是存貨是一些難以準確計價的翡翠原石等等,最後是翡翠存貨中43.84億元的原石被法院貼上了封條。

最近300億元財務差錯的康美藥業,也涉及到2017年的存貨少計195.46億元,公司財務差錯性質沒有定論,可市場質疑的聲音高漲,管理部門也開始介入核查有關單位,股價已經是連續跌停了,投資者損失慘重。

高庫存雖然不一定代表就是財務造假,但後市面臨庫存消化大問題,公司未來業績還是存在很多不確定性的,投資者還是應該謹慎看待投資機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