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11週年:每一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

汶川地震11週年:每一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


我們的一生中,不會有太多的11年。

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在這11年裡,平靜地上學、畢業、工作、結婚、生子。可能會遇到一些人和事,令我們稀鬆尋常的日子裡多一些始料未及,或是比從前更好,或是比從前糟了一些,但終歸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變得毫不起眼。

今天是512汶川地震11週年,趕上“母親節”。“母親節”源自美國,本意是提醒人們關愛母親。但舶來後,國人們便開始在這一天趨之若鶩地用朋友圈愛母親,商人們在這一天用各類大促清倉來愛母親,彷彿如果不這麼做,那麼便沒有誰記得母親,記得如何愛母親。

11年前的那個中午,救援人員在搜救過程中,發現了一位母親。發現的時候她已經沒有生命體徵了。人們發現她時,她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蜷曲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禮,只是身體被壓變形了,以至於看上去有些詭異。直到人們發現她身下還有一名嬰兒,才明白她為何會呈現出那樣的姿勢。


汶川地震11週年:每一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



那名嬰兒是她的孩子。孩子旁邊有一部手機,屏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短信:

“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


那名孩子後來如何,我們不得而知。而這只是那個中午萬千催人淚下的故事中的一個。11年前的那個中午之後,有人的一生因此徹底改變。很多幸存者與參與救援的志願者在那之後的數年內,或患上PTSD,或因無法承受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這場災難帶給人們的影響是巨大的,親歷者們的傷心與悲痛,會永遠地跟在他們身後,不管這廢墟上的新樓有多高,不管自己離開那兒有多遠、有多久。

常掛在嘴邊的,未必是真心,而關鍵時刻出現的,一定不假。相比做一期並無新意也無深意的舶來節海報,我們更願意與11年前的那場災難站在一起,我們更願意將我們的愛與關懷,送給所有在那場災難中失去親朋、失去家園的同胞,以及所有在那場災難中義不容辭挺身而出的志願者。


汶川地震11週年:每一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


我們本就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五四”距今不過百年,新中國成立僅70年,駐前南聯盟大使館被炸才剛過去20年;而就在兩天前,新一輪中美貿易戰中美方正式實施加徵關稅……我們不承認這是一個娛樂至上的年代,因為我們分明看到了那麼多有責任、有擔當的中國人。還記得2008年5月19日天安門前自發聚集的人們高唱國歌的場景嗎?有多少人用歡聲笑語粉飾太平,就有多少人願為家國強大負重前行。


汶川地震11週年:每一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


汶川地震11週年:每一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


汶川地震11週年:每一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

512汶川地震11週年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