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玉米播種時,年底售價有人能預估嗎?

大美西域胡楊57312731


現在是2019年五月初,正值我國最大的玉米主產區,東北地區的玉米春耕準備時節,從目前的情況來看,2019年底,我國玉米價格從整體較去年同期上漲100到150元每噸左右,如果想要更高的上漲空間,個人以為難度非常大。

總體來說,2019年產玉米到年底之後再賣的價格肯定要比去年高出很多,為什麼這樣呢?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2019年全國玉米普遍種植不知去年

在不久前,國家統計局曾經做過一項調研,最終得出結論,2019年全年期間,我國玉米種植意向郊區年出現明顯的下降而導致這一現象的最的罪魁禍首就是2009年我國將大力實施國產大豆振興計劃,其中明確提出,對國產大豆種植體進行高額補貼,在東北地區給予總金額在200元每噸以上的大都種植補貼,在華北,黃海地區給予150元每噸的大豆輪作補貼,而這一補貼的發放,將是最終導致今年我國玉米種植一項大不如前

第二,2019年我國玉米總產量將不及去年

上文中剛剛說過,今年我國的玉米種植面積將會較去年出現小幅下降,而在我國,近幾年玉米產量常年保持穩定,並不會出現太大,畝產變化的情況下,種植面積的下降也就意味著最終產量的下降,不久前,國家糧食糧油信息中心發佈預測數據,本年度我國玉米產量將會比去年略有下降幾百萬噸,雖然這雖然下腹下降比例比較低,但是今年我國玉米整體減產已經是一個必然趨勢

第三,2019年我國玉米市場消費量達到歷史新紀錄

熟悉我國玉米市場的朋友都應該知道,從2017年開始,我國玉米市場價格逐步復甦,現貨價格逐步走高,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國玉米消費消費量提高上來了,在2017年我國玉米供需基本實現平衡,到2018年我國玉米消費量達到一個新高度,導致當年度我國玉米供需缺口出現一百一千萬噸以上,而今年,我國玉米需求總量將達到驚人的兩億九千萬噸,而最終導致我國年度玉米供需缺口2500到3千噸以上,如果真的要為國產玉米今年上市之後的價格找一個藉口和理由的話,那麼這個原因是當仁不讓的最主要的原因

最後一點就是外部因素,就是來自進口玉米及一些替代品的影響

由於種種原因,2019年,我國肯定不會大量進口國外玉米或者是諸如高粱,大麥這樣的玉米替代品,所以今年影響我國新城迷價格上漲的外部因素將和去年相差不大,不會左右我的玉米價格行情走勢。

所以,我們可以自信的說,雖然目前全國玉米種植還沒有大規模的開展,但是2019年新產玉米上市價格及後期價格走勢一定,會好於去年,而且有很大可能會創下自2016年我國實施玉米收儲制度改革以來的最高值。但是,要想恢復至歷史最高值,幾無可能。


鍾情三農


又到了玉米播種的季節,我也有點擔心,今年的玉米還能種嗎?年底到底價格能不能好一點,心裡面是七上八下,走到村子裡,鄰居們也在談論今年種植什麼作物的問題,很多人都表示今年自己要減少玉米種植面積,一個是累人,關鍵還是覺得價格低賣不了錢。該種什麼呢?真令人發愁。


不過,我細細分析了一下目前玉米的走勢以及今年整體的種植情況,我覺得今年玉米還真能種,為什麼呢?就我身邊老百姓的表現來看,可以推測其它地區老百姓的種植心理,可能都會不同程度的減少玉米種植面積,加上東北地區提出的大豆振興計劃,對大豆種植進行補貼,並且今年還會在政策方面調整減少玉米種植面積,所以玉米最後上市供應量可能會出現大幅減少的局面;另外,由於受去年的非洲豬瘟影響,養殖戶豬的存欄數目前是大幅減少,現在仔豬、豬肉的價格逐漸在上漲,這必然會導致養殖戶補充存欄量,對玉米飼料的需求在後期會持續增加;加上後期國儲糧、地方儲備庫啟動收購、玉米深加工企業的需求上升,所以今年玉米的價格會比較好,雖然不會有大漲,但是我覺得最起碼能夠保持在1元的價格。有人也說,美國、烏克蘭等外國的玉米不是已經在進口嗎?比我們自己種植的還便宜。這種情況也確實是真的,不過現在的進口都是有配額的,是有數量的,進口的這些玉米對國內玉米市場價格形成不了威脅。


我決定種植玉米,我認定今年的玉米是不會出現賠錢賺吆喝的問題。雖然目前玉米價格還是前景不太明朗,還處於輕微調整下跌的趨勢,但是從這幾年的情況來看,玉米每年都是在調整中趨於上漲的這麼一個局面。所以,今年的玉米價格絕不會太差。


鄉村新天地


農村人說農村事。走馬嶺上春耕忙,水稻玉米似往常!謝謝大家,我是@嶺上走馬 ,頭條三農的新農人,敬請大家幫助指正!

很高興在此為大家解答問題。但對於廣大農村種植戶來說,這卻是一個稍顯沉重而又無奈的問題——今年玉米行情怎麼樣,會漲嗎?

首先,我不是專家,也沒做過精準的大數據分析(當然,很多專家的分析也僅供呵呵而已)。只是作為一名資深農人,憑藉經驗和近年行情以及外界形勢作個粗略推算,如覺不準,尚請多加指導!

可以肯定的是,玉米價格是不大會漲的,更不可能大漲,能穩定持平就不錯了。為什麼說呢,理由有三。

其一,去年南北氣候雖略有不調,但還算穩定,對玉米產量沒什麼影響。特別是北方主產區,玉米收成還不錯,只是對玉米成色,水分有些微影響。去年價格普遍一元左右,甚至低到七八毛,所以很多老百姓心疼惜售,賣得並不多,囤積觀望。但今年玉米已經種下了,再不賣不僅挪不開地方,而且會影響品質。所以他們最終還是會忍痛賣出的。農民庫存大量傾售,價格不大降已經很不錯了!

其二,國家儲備糧和一些地方儲庫包括一些企業存糧都已飽和,每年都會開放對外出售。不管他們今年能調配多大存額出來,這在客觀上每年都或多或少影響價格上揚已是不爭的事實。

第三,現在人們普通生活條件好了,玉米作為食用品已漸漸淡出了市場。除了極少燉玉米,做點玉米糊之外,生產澱粉是食用的大頭了。但這對整個玉米市場來說無疑九牛一毛。所以玉米的最大市場就是用作飼料了。大家都知道的,養殖界老大——生豬飼養受非洲豬瘟影響一直低迷,很多疫區根本不讓養,其它地區也多有觀望之勢。所以飼料需求必然降低,最終導致玉米價格持續走低。

當然,還有一些局部的影響,包括各地區情況也不盡相同,但基本趨勢穩中略降是很可能的。

自古農民種糧難。氣候不好沒收成,收成好了穀賤傷農。中國曆來是農業大國,在國家、政府日益重視三農的今天,種地的仍然逃不過這一劫。物價飛漲,糧價不漲反降。一斤糧食換不回一瓶水的現實已大大打擊了糧農的積極性了。

為自身更好發展,農民只有客觀分析,理性種植,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全方位尋求出路。同時希望有關部門對我們農民的關愛支持不止停留在政策層面、口號上面,而是積極調整,給予我們最真切最實際的幫助!







嶺上走馬


拿我們黑龍江來說玉米百分二十水去年賣六毛五,今年我估計今年能稍微長點,因為國家要大量種大豆,不過我也不看好玉米價格,現在農民不是早些年那樣只要豐收就好。可當今農民不止希望豐收更希望增收!在國家儲蓄和外國轉基因糧食進口的夾縫中的中國農民增收也是微乎其微的這些年大家有目共睹。


手機用戶10724600938


友友好!不請自來!

目前國內糧價倍受打壓,風險無法預知。

賣不出、買不起的奇葩現象無法消散,其主要原因不言而喻!

種玉米不是問題,問題在於銷售渠道和銷售方式。


星河探秘


玉米不會漲價,每年都差不多的!


黔翠花


又是一個個五米播種期,對價格上漲不敢預估。但對於所處的地理位置和種植結構的調整。漲價不漲價都得種。


中農服李躍峰


種玉米是保本的,不是賺錢的,種莊家永遠不賺錢,不賠錢就是好收成


焊工小磊


看這兩年行情,建議少種玉米,玉米一下來就賣,有水分的時候賣 價格在6-8毛左右,轉過年3月份玉米沒有水分了,打出來才賣5毛多。根本不掙錢。 希望採納建議


老張山貨行


最高不過九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