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芯+法國皮”,這支澳大利亞“準未來步槍”不簡單!

EF88突擊步槍是澳大利亞軍隊最新式的制式步槍,2016年起正式列裝,用於取代原先的F88系列。同時,該槍作為“準未來步槍”,已接替F88成為澳大利亞士兵裝備現代化項目——“陸地125”計劃的基礎平臺。不過嚴格來說,EF88並非全新設計,而是F88的輕量模塊化改進版,而後者實際又是澳大利亞特許製造的奧地利斯太爾-曼利夏AUG步槍。讓情況變得更加複雜的是,這些新槍是從法國泰雷茲澳大利亞分公司採購的。為何其中關係如此複雜,還需要從頭說起。

“奧地利芯+法國皮”,這支澳大利亞“準未來步槍”不簡單!

採用508毫米長槍管的標準型EF88突擊步槍

“奧地利芯+法國皮”,這支澳大利亞“準未來步槍”不簡單!

澳軍裝備的早期型F88突擊步槍(圖中為採用短槍管的卡賓型)

AUG由斯太爾-曼利夏公司於1977年推出,1979年裝備奧地利陸軍,是史上首款正式列裝的軍用無託步槍。由於外形新潮、性能優良,先後被愛爾蘭、法國、德國、美國等多個國家採用。澳大利亞軍隊從1985年開始裝備AUG-A1,並經奧方特許在本土的利特高工廠生產,稱之為F88突擊步槍。隨著皮卡汀尼導軌的興起,澳大利亞也將F88與瞄準鏡合二為一的提把換成了頂部導軌,以安裝ACOG、Aimpoint等各種光學瞄具,這一改型稱為F88S-A1。隨後的F88S-A2不僅可以下掛榴彈發射器,在槍身右側還新增了一小段導軌,用以加裝激光指示器或戰術手電,但全槍的平衡性受到影響,重量也直線上升。

“奧地利芯+法國皮”,這支澳大利亞“準未來步槍”不簡單!

下掛M203榴彈發射器的F88S-A2

“奧地利芯+法國皮”,這支澳大利亞“準未來步槍”不簡單!

2015年7月參加“護身軍刀-2015”演習的澳大利亞皇家輕步兵團2營士兵,手中是F88S-A1。

經歷阿富汗的實戰檢驗後,軍方意識到F88系列已難以適應現代戰爭需要,有必要再次升級改造。但因當時的澳大利亞總理約翰·溫斯頓·霍華德大力推行私有化政策,國營利特高工廠在2006年作為試點項目之一,被歐洲最大的跨國軍火集團——法國泰雷茲公司收購,改名為泰雷茲•利特高工廠,隸屬泰雷茲的澳大利亞分公司。因此,升級任務雖然還由利特高工廠承擔,但名義上已交給了法國泰雷茲公司。

“奧地利芯+法國皮”,這支澳大利亞“準未來步槍”不簡單!

從上至下分為卡賓型EF88,加掛ML40AUS榴彈發射器的標準型EF88,加掛M203PI榴彈發射器

利特高工廠的技術人員在廣泛蒐集F88的使用反映基礎上,吸收了最新的材料技術成果,進而研製出煥然一新的現代化版EF88(E代表“增強型”)。與F88相比,EF88的槍管與上機匣採用一體化設計,成功減重0.54公斤,結構更加緊湊,並提高了射擊精度,同時重新修改了槍托/下機匣組件,加之標準北約三導軌系統,方便安裝多種附件,此外該型號還能夠在數秒內裝上較M203輕1.63公斤的新型側裝填榴彈發射器。整體來看,該槍具有適應性強、升級成本低的特點,完全符合澳軍方的預定要求。

“奧地利芯+法國皮”,這支澳大利亞“準未來步槍”不簡單!

2012年底,正在進行對比測試的F88S-A2(左)和EF88(右)

此前澳大利亞曾以F88為基礎,結合“金屬風暴”榴彈發射器,計劃研製“先進單兵戰鬥武器”,不過這一項目因技術跨度較大,始終進展緩慢。因此EF88的出籠,多少起到了緩解“青黃不接”窘境的作用。但如果僅把它看作是一種“縫縫補補又三年”權宜之計,顯然是低估了泰雷茲澳洲分公司的水平,因為EF88身上切實體現了科技進步的力量,具備了“準未來步槍”的四大共性特徵:

“奧地利芯+法國皮”,這支澳大利亞“準未來步槍”不簡單!

EF88的拋殼口可選擇設置在槍身任意一側,快慢機、拉機柄等位置佈局也更加緊湊、合理。

一是採用模塊化設計,具有多任務能力,適應面廣。EF88全槍分為上機匣/槍管、槍托/下機匣、槍機、發射機和榴彈發射器等五大組件,結構十分簡單。其中,機匣/槍管組件將上機匣、護木和皮卡汀尼導軌作為一個整體來設計和加工,以提高部件的堅固性、可靠性,同時提高射擊精度,這也是各國新一代步槍的典型做法和重要特徵。EF88重新設計了與之配套的ML40AUS榴彈發射器,通過其頂部導軌與EF88機匣下方導軌連接,不與槍管直接接觸,它的最大特點是裝填時發射管向左側開啟,方便裝入較標準榴彈更長的特種榴彈,拓展了武器用途。此外,EF88的設計貫徹了“有增有減”的原則,除了不再採用槍管提把外,更取消了對普通步槍來說作用不大的快速更換槍管功能,改為固定結構,並在槍管表面增設了散熱槽,在大幅減輕重量的同時提高了槍管剛度,並且有助於散熱。

“奧地利芯+法國皮”,這支澳大利亞“準未來步槍”不簡單!

側向打開結構的ML40AUS榴彈發射器(上)比前後推拉結構的M203PI榴彈發射器(下)操作更加方便

二是瞄準裝置以光學/光電瞄具為主、機械瞄具為輔。由於彈藥技術的飛速進步,對西方常用的5.56毫米、7.62毫米兩種步槍口徑而言,前者對付點目標的最大有效射程目前已達500米,而後者為800米,均已大大超過肉眼有效辨識以及機械瞄具能夠精確瞄準的範圍。藉助光電瞄具和各種夜視器材增強人眼識別目標的能力,拓展在各種不良條件下的觀察能力,自然成為提高武器效能最快捷有效的途徑。相對於F88而言,EF88變化最大之處是安裝瞄具的機匣部分,不僅整體“長高”了一截,更加長了頂部導軌長度,足以滿足安裝機械瞄具、光學瞄具、串聯夜視鏡或紅外指示器等需要。機匣右側的導軌也相應延長,安裝戰術手電等附件綽綽有餘。同時,機匣底部還新增了一小段導軌,用以安裝榴彈發射器或可拆卸前握把、兩腳架。

“奧地利芯+法國皮”,這支澳大利亞“準未來步槍”不簡單!

EF88的光學瞄準鏡集成了榴彈發射器的曲射瞄準功能

三是大量採用新材料、新工藝。AUG是第一支廣泛使用高強度合成材料的步槍,直到將近20年後G36出現,期間再沒有其他量產的軍用步槍能夠如此成功地大量運用合成材料。EF88更進一步加大了高強度聚合物的應用比例,在一定程度上成功緩解了因加裝光電器材而導致系統重量增加的問題。同時這種材料更方便槍托和上機匣等部件的一體化加工,降低生產成本和使用維護要求。EF88和F88一樣,槍身處理成澳洲地理環境中最常見的綠色和沙漠色兩種顏色,其金屬部分為沙漠色,而合成材料部件則為綠色。正是因為材料、工藝的進步,EF88能夠在全長802毫米,特別是保持了西方現役步槍中最長的508毫米槍管的情況下,全重仍控制在3.39公斤的水平。

“奧地利芯+法國皮”,這支澳大利亞“準未來步槍”不簡單!

ML40AUS榴彈發射器的圈形扳機直接向後伸入EF88的扳機護圈中,射手手指不需大幅移動即能夠到。

四是重視和強調人機工效。當年的AUG就是人體工程學在槍械設計上的一個應用典範。EF88在升級過程中也非強調人機工效特性,重點對加裝各種光學、光電器材後的武器外形進行優化,進一步提高武器使用舒適度和士兵攜行槍械時戰術動作的靈活性。最典型的是對槍托/下機匣組件的修改。EF88加大了護圈尺寸,並在護圈前方加設了一個三角形區域,以方便射手握持。ML40AUS榴彈發射器採用圈形扳機,直接伸入EF88的扳機護圈中,手指不需大幅移動,向前即能夠扣到,使用非常方便。槍托上在槍管位置兩側各開了一對方形散熱口,以加速槍管散熱。EF88還在保險上增設了快慢機功能,除保險外,加上了單發、連發2個位置,這樣就不必擔心新兵因緊張扣住扳機不放而提前打光槍彈了。此外,應軍方要求,EF88還增加了空倉掛機解脫鈕,設在槍托左側、快慢機後方。

“奧地利芯+法國皮”,這支澳大利亞“準未來步槍”不簡單!

一支EF88在測試中分4組發射了2.4萬發槍彈,其間只出現了兩次小故障。

進入新世紀以後,軍事任務日益多樣化,對步兵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即使是AUG這樣的優秀設計,受當年工業水平和軍事思想限制,在多個方面也已落後,對其進行換裝升級,賦予現代化作戰能力,是提升步兵在未來戰場地位的必然趨勢。類似EF88這種直接購買國外先進設計,再利用科技進步成果在現有基礎上逐步改進的辦法,無疑最為穩妥和廉價,進展也最為迅速,同時可以大幅度降低新槍使用的訓練難度,儘快提升軍隊的戰鬥力。

“奧地利芯+法國皮”,這支澳大利亞“準未來步槍”不簡單!

表面處理成亞光黑色的EF88突擊步槍,主要面向警察和特別行動部門用戶。

當然,實現這一目標的手段依各國需求和國情不同而異。但EF88的成功對同為無託槍的中國95系列的改進不無借鑑價值。雖然95-1已經在這一方面進行了有益實踐,但在新材料水平、人機工效特別是接口標準與國際接軌方面,還有相當的差距。EF88的成功雖然有基於AUG平臺高起點的原因,但更多的是立足實際、循序漸進,對精度、可靠性、全壽命費用和士兵接受度等主要因素統籌考慮的結果,為95式等第一代無託槍進行現代化升級提供了現實的參考路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