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古蹟----平羅大水溝遺址


賀蘭山脈在寧夏境內由北向南蔓延,抵擋寒潮的同時也容納了眾多的歷史秘聞,東麓北段有石嘴山武當廟群、平羅大水溝,中段有蘇峪口森林公園、古巖畫群,南段有三關口明長城、青銅峽一百零八塔等眾多歷史古蹟。

寧夏古蹟----平羅大水溝遺址

明西長城平羅段

去過大水溝多次,每次踏進這裡的山路,總能感受到一種出奇的寂靜。步行,腳踩路面砂石的嘎吱聲會在山谷間迴響,變得嘈雜刺耳,自己的呼吸聲清晰可辨,習慣城市噪雜的人一時難以適應,寂靜的有些可怕。

寧夏古蹟----平羅大水溝遺址

山中寺廟

放眼望去,遠處山勢險峻,藍天白雲在空中變幻移動,近處山丘土石地質層呈橫向擠壓而出,裸露的岩石面彷彿經過劇烈的戰火燒灼,黝黑黝黑。成群結對的岩羊在山間遊蕩,一絲響動都會驚擾它們跑的不知蹤影。漫山遍野的石頭悄無聲息地沉睡著,彷彿一場戰爭剛剛結束後倒伏下的屍體,山間的槐樹像撐著傘的哨兵,警惕地站立著。道路左側是一條溝壑,每年夏季發怒的大水會不斷沖刷這裡,像是遠去西夏王朝遺留下的歷史刀疤。

寧夏古蹟----平羅大水溝遺址

寧夏古蹟----平羅大水溝遺址

寧夏古蹟----平羅大水溝遺址

寧夏古蹟----平羅大水溝遺址

明西長城平羅段

2015年8月初,由於先前拍攝的照片操作失誤,需要補拍。我和兒子驅車再次來到這裡,得知由於暴雨引發洪水沖毀了幾段路基,管理站關閉了入口。在工作人員的再三告誡下,我們冒著落石的危險打算步行,一趟走了約八公里,再訪了這裡的巖畫古蹟,拍攝完從山溝準備返回,發現一處山石,上下石頭四四方方,稜角分明,鬼斧神工,十分奇特,我用相機記錄下了這個場景。

寧夏古蹟----平羅大水溝遺址

鬼斧神工的山石

山間有一段東西走向的明長城,延伸至山巔,多段土築牆體倒塌,一些地方內部被掏空,不同程度遭到損毀,一旁立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石碑。再往裡行約三公里,就是大佛寺,西夏離宮建築群遺址。一尊數十米高的大佛立於山間,大佛寺依山呈三層臺階式結構而建,寺廟後山旁有一處不老神泉,常年流淌不息。明代的大水溝題記就在不老泉高處的山體上,記錄了明朝萬曆年間此處廟宇的概況。歲月已讓刻記難以辨清,只有超長焦鏡頭才能拍到。寺廟前岩石上有一處巖畫,當時是在一個小和尚的指引下,才在門口山溝 一對亂石中找到。步行返回時,大水溝管理站的工作人員 告訴向東約五百多米也有一處西夏離宮遺址,沿路走過去爬上山丘,看到幾處石頭所築地基的痕跡,碎石瓦片散落在周圍,遺址已損毀殆盡。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和西夏離宮遺址的石碑立在山丘下。南面的一大片空地有廢棄廠房建築,查資料得知是西北軸承廠的前身所在地。

寧夏古蹟----平羅大水溝遺址

寧夏古蹟----平羅大水溝遺址

大水溝巖畫

寧夏古蹟----平羅大水溝遺址

近觀大水溝巖畫

寧夏古蹟----平羅大水溝遺址

寧夏古蹟----平羅大水溝遺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