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專版:Jenny 陪讀母親的義無反顧

【僑報記者張帆紐約報道】隨著中國留學生的低齡化,越來越多的母親加入陪讀媽媽的行列,不少女性放棄自己在中國如日中天的事業和舒適的生活,飛到人生地不熟且語言也不通的美國來陪孩子讀書,Jenny黃就是其中一員。

Jenny有兩個女兒,大女兒Tracy,小女兒Alice。Jenny和丈夫是生意人,主要經營國際貿易,就是Made in China。Jenny說,自己年輕時就一直想來美國看一看,可惜一直沒機會,為了圓當年的夢想,她先把大女兒送到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讀本科,後又把二女兒送至位於長島亨廷頓的私立天主教聖安東尼高中讀書,而他們夫婦則做了陪讀父母。

Jenny說,夫妻二人都來美國陪女兒讀書,是因為聽說Alice剛來美國讀書時,在寄宿家庭過得並不好,住的是洗衣房,且寄宿家庭家長不按時做飯,家中孩子們也習慣了不按時吃飯。出於對女兒成長的擔心與關懷,年近花甲的Jenny夫婦遠渡重洋來美,在學校附近租房陪女兒讀書。目前,Alice也將於今年秋季步入新澤西州立羅格斯大學。Jenny說,女兒長大了,要上大學了,也就不需要父母的陪同了,她打算近期回國。

由於簽證的限制,一年中最多隻有一半的時間Jenny可以陪伴在女兒身旁,另一半時間就把女兒託付給同在美國陪讀的另一位母親。Jenny說,很多來自中國的母親隻身一人來美陪孩子讀書,不懂英文,長島又像是一個大農村,交通也不方便,因此許多陪讀媽媽會感覺非常寂寞。她們通常早晨與國內親戚視頻聊天,然後就去商場購物以打發時間。Jenny是幸運的,有丈夫相陪,兩人除了照顧女兒日常起居外還經常自駕遊,遊覽美國景點,體驗美國生活。Jenny用的是國際駕照,她說在美國規規矩矩地開車,警察是不會找麻煩的。但前提是得有車且會駕駛,因為不僅去旅遊需要駕車,在長島連去買菜沒車也是寸步難行。

Jenny認為,美國的空氣和食物都不錯,但住久了還是會想念國內的親戚朋友和熟悉的環境,孩子們也是一樣,未來一個人在美國闖蕩打拼太孤單,讓她放心不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