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母親節也快樂,說說我“成長型”的母親是怎麼成長的?

不是母親節也快樂,說說我“成長型”的母親是怎麼成長的?

母親不識字,但她是成長型的,原來說不識字哪裡也去不了,所以很少出村。後來,她可以獨自去一百多里外的我家幫我帶孩子。再後來,我來到了青島,離老家一千多里地了,母親經常感慨:閨女這下遠了,去不了嘍!上個月我做手術,她帶上父親風塵僕僕就趕了過來,看到她的那一瞬間,我的眼淚奪眶而出。父親三個月前出了車禍,還沒有完全康復,仍需要人照顧,她捨不得我沒人照顧,又舍不下父親,就帶上他一起過來了——母親又長本事了,只要孩子有需要,什麼都難不倒她!母親馬上七十歲了,為了我們,卻一直在挑戰自我,一直在成長自己。

“媽,明天母親節了,我祝您節日快樂,身體健康!”在視頻裡,我問候剛從這裡回去不久的母親。“放心吧,妮,不是節日也快樂,天天都快樂!”母親笑嘻嘻地回答。自從有了孩子,我才開始真正懂得母親。於是,我忘記了我原來說的話,我說過,長大了一定不像媽媽,不溫柔,每天忙,風風火火,不懂生活的美好。當我真正懂了她,我也成了她——樂觀、正直、勤勞、會愛這些都是”傳染“的。想起了母親,就禁不住想起了毛阿敏唱的《天之大》:天之大,唯有你的愛我交給了他,讓他的笑像極了媽媽。母愛,最偉大,也是最值得傳承的了。

母親說話從來不”算數“

不是母親節也快樂,說說我“成長型”的母親是怎麼成長的?

很少為母親寫東西,但母親一直在我心裡。我小時候,母親就擔心我遠離,她為我規劃的未來在鄉鎮上當個老師或者在鄉里謀個職,離她近近的,那樣她才不至於失去我這個”小棉襖“。誰知道,天不隨人願,我比她的兒子跑得還遠。上學跑到了一百里外,畢業了好多像我一樣的女生都跑回去政府上班了,而我卻越跑越遠。母親說,閨女養成了小子,腿硬氣了就拉不回去了。其實,我自己知道,我沒回去是因為母親沒有往回拉過我,她瞭解我的性格,從不想委屈我”野“了的心。

我找婆家前,母親又下了一道”命令“,無論怎樣你都不許走遠。她說,如果我能找一個離得近的老公,過年什麼的回家走動也方便。後來,我談了離我家200裡遠的對象,母親不太願意。當母親看到他對我非常細心、周到的時候,再沒提過遠的事兒。她說,我幸福就好,工作地點在中間,離她也不算遠。

萬萬沒想到,因為老公工作變動,我又”飛“遠了。老公創業來青島三年,我一個人帶著孩子在我所在的城市。看到我又工作,又帶娃的辛苦,每年冬天,母親幫著哥家帶孩子,她就”派“父親去支援我,幫我接送兒子上學、放學。後來,老公在青島安頓下來了,要接我們過去。與母親說起這事,這次她沒有再說”遠“的話題,而是說:”還是一家人在一起好!“但我在她的眼睛裡看到了失望。她老了,而我這次是真的遠了。

我知道,我違背了母親的心意,內心十分愧疚。

母親愛我不要面子

我結婚,母親很開心,有人照顧我了,她終於不用那樣掛念我了。另外,當她知道婆婆家在城邊兒,家裡沒有地有時間的時候,她高興我不用再像她一樣自己帶孩子了,家裡能幫助幫助我。於是,她主動攬了以後給孩子做棉衣的活兒——”只要你不作難,你婆婆給你看著孩子,我就給孩子做棉衣服。“老媽有點”傻“,自己總是往身上攬事情。

孩子出生後,一切卻沒有那麼順利。婆婆身體不好,隔三差五都是事兒,我上班後她待了四個多月就回去了。臨走扔下一句話:”我走了,將來你家就成了她孃家的了。“為了她的這個”擔心“,為了不讓她不高興,老公堅決找了保姆。白天保姆看,下班我來帶。週六單位有事,我就急得抓耳撓腮,孩子怎麼辦?最忙的那一段,老公是週一忙到周七,幫不上什麼忙。我曾經花錢讓幼兒園老師給帶過一天,有時候讓朋友來給帶一天,孩子不是物件,哪裡都能存放,每一次把兒子交出去,我心裡的滋味兒都難以形容。一方面是對兒子愧疚,一方面是不安定的焦慮讓我非常難受。母親知道了說,不用管其他的,只要需要就跟她張口,再忙她也過來救急。

來回奔波,受苦受累,照顧外孫,婆家人還不高興。母親不計較,她說:”誰不高興也好,沒有面子也罷,啥也不如我閨女重要。“兒子從小穿的棉衣,都是母親一針一針熬夜縫出來的。母親心靈手巧,雖然不在身邊,每次穿的衣服都是正正好。雖然很辛苦,但我內心一直有力量,那就是母親的愛給我的力量。

母親永遠”不知“累

不是母親節也快樂,說說我“成長型”的母親是怎麼成長的?

來青島後,我每次回去都勸父母,沒出過遠門,想接他們出來看看,母親總是拒絕。她要在家照顧她的蘋果園兒。這次說我要手術,雖然我一直在說是小手術,她還是急急忙忙趕來了,她怕老公出差後,我不能照顧好自己和兒子。

母親沒坐過火車,我怕她識不得站臺和車次,堅持說不讓她過來。她有的是辦法,她找了一輛家鄉往青島的順風車,坐了六個半小時車。到達以後,父親坐車坐得腿疼,母親卻十分精神。看《正陽門下小女人》時,蔡全無說徐慧真是”風一樣的女人“,我覺得我的母親也是。

來到這裡,我帶著他們出去轉轉,母親對一切充滿了好奇和熱情。她揹著揹包,乘地鐵,轉公園,爬山,那活力真的像個年輕人,好像永遠不知道累。看海時,她在石頭縫裡撿海螺,觀景時她四處都看,爬到山頂才算罷休。和母親在一起,永遠不覺得她累,也永遠不覺得累。

老公出差後,母親就成了家裡的”頂樑柱“。她一會也不閒著,買菜、做飯,變著花樣給我和父親這倆病號做吃的。我們在一起二十多天,母親做的東西幾乎不重樣兒。我還在想,母親哪裡那麼多的花樣做?有一次,看到母親在認真地看手機視頻,她讓父親給她百度願意吃的東西怎麼做。我這才懂,為什麼母親能做出那麼多好吃的——她在不斷的學習呢!母親快七十了,但仍然心靈手巧,認真看一遍視頻就能照樣做出來。我說她是”成長型“的媽,一點也不誇章吧。

母愛永遠都是寶

不是母親節也快樂,說說我“成長型”的母親是怎麼成長的?

愛是會傳承的,有這樣一個母親我覺得自己特別幸運,也特別珍惜。是母親告訴了我,什麼是真正的愛。

”老媽,無論什麼時候,你都是我的寶。“我跟母親撒嬌,母親會心地笑了。她說,她自己也有寶。我忽然明白她的意思了,她說得是姥姥。姥姥馬上九十歲了,腰不彎,背不駝,耳不聾,眼不花,她和大舅一家住一起。前段舅媽生病住院了,姥姥每天早起還能給舅舅、舅媽熬湯喝呢。舅說,發自內心的高興,因為自己的老母親有本事,到了這個年紀,自己還能喝上她煮的湯,舅高興的是九十歲的老媽給予自己深深的愛啊。當老媽說到姥姥,我覺得媽也和姥姥一樣。帶大了孫子、孫女,還幫我照顧兒子,她給兒女帶來的只有愛。想起了經常聽到的話:一個好女人,惠及好幾代,在我們家裡代代都在驗證這句話。母愛,也是一個傳家寶,一定要傳承好。

母親只是一名普通的家族婦女,我不想說她多麼偉大,卻是她用事實告訴了我什麼叫無私,教給了我什麼才是真正的愛。

現在每天都和老媽聊天,我告訴她:以前我離得近,回去多,卻很少住。現在,我決定每年的暑假,都帶孩子回去住一段。老媽說,這也是她要蓋新房的原因,她要我們回去住得舒舒服服的。我和她約好,每天晚上都與她視頻聊聊天。

不是母親節也快樂,說說我“成長型”的母親是怎麼成長的?

其實母親並不懂什麼是母親節,過節不重要,距離遠近也不是問題,我的問候只是想借過節的機會給母親一點儀式感。最重要的是人老了更需要愛,更需要內心的安全感。

我會像母親愛我一樣去愛她,也會愛我母親的母親——姥姥,我也會做一個像她們一樣的好母親。

母愛永遠都是寶,無關遠近,無關年齡。願所有的母親永遠都可愛,也能永遠擁有兒女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