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歷史 走進村莊】賈莊有個武進士

賈莊有個武進士

【回望歷史 走進村莊】賈莊有個武進士

翻看雞澤不同年代的縣誌,均有歷朝雞澤籍進士名錄,金朝、元朝寥寥,明清均有不少。比較有名的如明朝萬曆甲辰進士、康馬昌村人康應乾,萬曆丁未進士、亭自頭村人王夢蛟,嘉靖丙午丁未進士、駙馬寨村人劉錫,清朝丙午壬戌進士、東柳村人齊祖望等。他們是雞澤歷史上的驕傲,值得我們大書特書。在作協組織的採風中,對雞澤歷史頗有研究的夏俊山說,賈莊有個武進士,我們抽時間去了解一下吧。

我查閱了有關資料,對武進士有關內容進行了瞭解。武進士,是一種選拔武官的出仕制度,是明清時武舉殿試及第者。殿試經欽定御批,分為三甲:第一甲賜武進士及第,第一名為武狀元,第二名為武榜眼,第三名為武探花;第二甲賜武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武進士出身。分配官職為:武狀元授御前一等侍衛,武榜眼、武探花授二等侍衛。再從二甲中選頭十名,授三等侍衛。其餘全在兵部註冊授於守備等營職。

賈莊的武進士叫王長庚,是在光緒三年,即1877年考取的。這一批及第的進士中,雞澤還有一個叫範元善的。王長庚的成績不靠前,只能在地方做守備,可是,他沒有到其他地方,而是直接回到老家賈莊。令人不解的是,在雞澤歷代縣誌中,並沒有記下王長庚的名字,我們是從《廣平府志》上找到他的。

王長庚在賈莊的王氏宗譜中為第十六世,他有七個兒子,七個兒子又生養了很多子孫,王家人丁興旺,以致現在,他們的直系後代能佔到整個村莊人口的四分之一。

我們來到賈莊,經打聽,找到了進士府第,這是一處有著180年曆史的老建築。院門起著屋脊,院門的門楣兩側各有鏤花,屋脊的正中有個像寶葫蘆樣的造型,屋脊的兩端像飛鳥。我對古建築知識貧乏,不知道其具體名字,有何寓意。

【回望歷史 走進村莊】賈莊有個武進士

進了院落,有一影壁,上有一大大的“福”字,是康熙的字體,福字四周,有四個蝙蝠。我仰望了正房的屋脊,正中也像個寶葫蘆樣,但是有三個角。屋內沒什麼擺設,只有兩把太師椅,顯示著年份的久遠。

【回望歷史 走進村莊】賈莊有個武進士

屋門的一側放著一塊石頭,石頭中間有個槽,手能抓進去。我想,這是練武用的吧。果不其然,王長庚的後人、二十一世的王瑞雪告訴我,這是先人王長庚練武用的石礩子,原來有兩塊,現在剩下一塊,練功的時候兩手各抓一塊,將其提至胸腹,然後再左右翻轉。我問它的重量,王瑞雪說是180斤。那麼,兩手舉起的重量就是360斤了。同為二十一世的王福堂告訴我們,王長庚練功除了石礩子外,還有兩把大刀,一把120斤,一把90斤。

【回望歷史 走進村莊】賈莊有個武進士

出得院來,遇到他們的同輩王富亭,他已有八十四歲的高齡,他精氣神好,看上去不過七十來歲。他指著東邊一處斷垣殘壁和周圍幾處宅院說,這裡原來都是進士的院落,院與院相連,正房總共是十八間,廂房有四五十間。有一年,我父親出官差回來,母親為他做飯。母親一手抱著我弟弟,一手拿著刷鍋的黍子,後來黍子掉在屋裡,不知怎麼的就被燃著了,不大一會,火光沖天,將這三間屋全燒光了。說到這兒,王富亭彷彿回到了當年,他長嘆道,那場火好大啊!怎麼也撲不滅,燒得乾乾淨淨,連在屋內藏著的點主匣子和皇上頒給的牌匾也燒沒了。

我問他當時幾歲,他說七歲。一推算,是77年前的1942年。

面對整個宅院,我聯想到前幾年參觀過的幾個進士府第,與他們的相比,這裡要小得多。這其中的緣由,多半是因為武進士不如文進士受器重吧。

事實果然。清朝以鐵騎勁弓得天下,前期幾個皇帝都很重視講習武藝,然而,由於受到漢文化的不斷浸潤,朝野上下重文輕武之風盛行。同時,武舉本身就讓人質疑。它的考試內容分內、外兩場,以外場為主。外場試學射、步射、技勇等。所謂"技勇",就是測膂力。頭項拉硬弓,二項舞大刀,三項是拿石礩子。內場默寫武經,最初是考策、論文章,到嘉慶年間,改為按要求默寫《武經七書》中一段百字小文。這就像現在高考招特長生,文化課成績佔的比例較小。雖然都是二本、一本,許多人看來,給只考文化課被錄用的大學生比,含金量不同。

【回望歷史 走進村莊】賈莊有個武進士

更何況,鴉片戰爭之後,頻繁的禦侮戰爭中,再好的拳腳,再好的大刀長矛,都抵不過堅船利炮。光緒二十七年(1901),武舉制度終於被宣佈廢止。

王長庚為什麼直接回到家了呢?根據一輩輩口口相傳的敘述,王長庚是遺腹子,他沒出世,父親就去世了。他娘被人看不上,村裡人要攆走她,可是她到老也沒有再嫁。後來,村裡人為她樹了貞節牌坊。由此推斷,王長庚是為了老孃,毅然放棄了做官的念頭;也正因此,縣誌上沒有記載。

他回到了家鄉,擔負起守護家鄉一方安全的職責。他的大名威懾四方,不管是土匪,還是強盜,誰也不敢進賈莊及附近村作惡。有一次,一個響馬要進村搶東西,王進士手提一把羅圈椅,坐在了村口,在他的身邊,插著練功用的兩把大刀。響馬看到這陣勢,心中驚慌,問:你是哪個?敢擋我的去路!王進士不緊不慢、一字一頓地說,我是王長庚。那響馬聞得他的大名,扭頭就跑了。

王進士在村裡開了個糧店,常從河南、山西販糧。他長得高大魁梧,推一個獨輪車,每次要比別人推得多,還總是跑在最前邊。王進士的名聲好,有時候帶的錢不夠,外地人照樣讓他先拉走。

王長庚對孩子管教嚴,只要他們在外邊惹了事,不管對錯,都要先訓打自己的孩子。他還會親自登門去給對方道歉。他對孩子們說,咱不能仗著人多,去凌弱欺小。

怕孩子們惹事,他總是找事給他們做。每當到了冬季,下了大雪,他就把七個孩子全趕出去,讓他們拿著鐵鍬,揹著蘿頭,把幾條街上的雪全部剷除,然後背到村外的麥田裡。有一年,下了一場好大好大的雪,積在街上有兩尺多厚。賈莊村雖不大,但他們背了整整三天,手凍僵了,腳凍麻了,個個喊累叫屈。王長庚便犒賞他們,烙餅給他們吃。孩子們的飯量一個比一個大,尤其是老三連科,是個武生,平時一頓能吃五斤卷子,幹了力氣活,吃得更多。王長庚和夫人郭氏烙了一天的餅,吃得光光淨淨。

有一天,外村一個惡霸,牽著幾頭牲口,來到賈莊的麥田裡啃麥青。村裡人鬧哄哄的,要去教訓他,進士的幾個孩子也抄起了傢伙。王長庚呵斥住大家:你們誰都不要去,我一個人去就行了。別人以為他會拿著大刀,沒想到是兩手空空。他先向那人行了個禮,自報了姓名,然後讚揚那幾匹馬,說它們膘肥體壯。那人正眼不看他一下,臉上滿是鄙夷神色。王長庚沒有發作,對他說,這裡的麥田全是我家的,馬可以隨便吃。那人的鼻腔發出哼的一聲,意思是你敢管嗎?這時,王長庚話鋒一轉,說,我要好心提醒你,南邊那塊地你千萬不要去,那是鄰村郝舉人的。惡霸一聽,眉毛倒豎,你是進士我都不怕,難道還怕他一個舉人?話沒說完,就吆喝著幾匹馬往南竄。這個郝舉人可不是好惹的,是個很兇猛的人。剛進地邊,郝舉人就出來了,幾個拳頭揮過去,把他打得鼻青臉腫流鼻血。這人還要招架,郝舉人飛起一腳,把他的胳膊踢折了。

賈莊的街道上矗立著一塊石碑,上有“敬告鄉親”的太上曰和朱子曰。在這裡摘錄幾句:

【回望歷史 走進村莊】賈莊有個武進士

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不履邪徑,不欺暗室。忠孝友悌,正己化人……

朱子曰:見富貴而生諂榮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施惠勿念,受恩莫忘。長幼內外,宜法肅辭嚴。

與其說是太上曰和朱子曰,毋寧說是王長庚進士的為人處事準則。王長庚雖然是武進士,但卻有文人的氣質和風度;他文質彬彬,講究禮儀,做事沉穩,不事張揚。他倡導的家風,影響著王氏家族一代又一代。夏俊山總結說,武進士,文家風。

在我們收集王進士資料的過程中,接觸了王富亭、王福堂、王瑞雪,以及他們的晚輩王力濤、王戰箱等人,他們安靜平和、溫文爾雅、舉止得體,看不到一絲的輕狂和張揚。王瑞雪幹了一輩子的郵電,挎了一輩子的綠帆布包;王福堂在村裡當了20多年會計,算盤珠從沒有錯位;王戰箱現在是村支書,樸實得就像高粱花。

斯人已去,音容猶在,家風長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