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是怎樣死去的?

堅決為農民發聲


他是書無不窺的“智者”,是深謀遠慮的大明帝師,是博古通今的歷史寵兒,是未卜先知的神算子,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偉人劉伯溫,最後卻連自己的性命都沒保住,那麼劉伯溫是怎樣死去的呢?

劉伯溫助朱元璋消滅陳友諒生擒張士誠,立鼎應天,建立大明王朝。

作為軍師、智者、帝師,劉伯溫料事如神,他深知自己向來嫉惡如仇,得罪了李善長、胡惟庸等權貴,又深諳“伴君如伴虎”的道理。

待天下穩定,劉伯溫決定激流勇退,便請辭回鄉養老,歸隱田園,過閒雲野鶴,與世無爭的日子。

然而事態並未像劉伯溫想象的那樣發展,憂國憂民的他終因老不捨恩引來橫禍。

一、蟄居深山猶恤民,飛來橫禍招降罪,自汙自毀保病體。

劉伯溫蟄居深山,潛形息影,斷絕與官府一切往來,惟以飲酒下棋為樂,只過了兩年清靜悠閒的生活。

時逢劉伯溫歸隱家鄉青田,青田的“談洋”地勢險要,是私鹽販子、逃軍和躲避賦役之人的藏身匿跡之所。劉伯溫因關心家鄉父老的生活,叫兒子劉璉進京,奏請朱元璋,在“談洋”設立巡檢司,維持治安,讓百姓安居樂業,這一舉措得到朱元璋的支持。

不久,這裡發生了周黨山領導的山民暴動。劉伯溫叫劉璉把此事奏報皇上,劉璉越過中書省直接報告了朱元璋。

然而他不與人爭,卻有人與他爭,胡惟庸向來氣度小,對於當年競爭丞相時劉伯溫的那一反對票一直耿耿於懷。現已升任左丞相,權勢熏天,視權如命的胡惟庸被這事一激,更是氣極了,他眉頭一皺,計上心來。

胡惟庸悄悄派心腹去了青田,唆使一個和自己拉關係的地方官承上奏章,說劉基是看準了“談洋”有塊寶地的王氣,一心想佔有它作為自己百年之後的墓地。當地百姓不答應,他就叫兒子請求設立巡檢司,於是順理成章地驅逐了當地百姓,達到佔有“談洋”的目的,從而激起百姓反叛作亂。

胡惟庸還巧舌如簧地描繪“談洋”的祥瑞之兆,觸到了朱元璋心靈的痛點。朱元璋心為之一怵:劉伯溫能以神妙的術數輔佐我朱元璋得天下,他就有能力為自己的子孫留一條成大事的路!那樣一來,我們朱家的天下豈不是要變色?

朱元璋向來心狠手辣,對於有害於江山之人毫不手軟。寧可我負天下人,決不讓天下人負我,於是奪了劉伯溫俸祿,下詔降罪。

劉伯溫為了保全一家人的性命,不顧已經六十四歲的老弱身子,決定親自向皇上請罪,於是奔波兩千裡,長途跋涉五天,風塵僕僕,臉色枯黃的劉伯溫終於顫顫巍巍地站在了朱元璋面前。一見面便跪下老寒腿:“老臣罪該萬死,罪臣膽大冒瀆,惹得皇上生氣。”

朱元璋見劉伯溫不爭不辯,反自汙自毀,此情此景,心中怨氣消了,便暫時把這事放下了。體弱多病的劉伯溫這才設險過關,留下一條老命,為消除朱元璋的懷疑,劉伯溫只能留在南京,孤苦伶仃地度著風燭殘年,身體日益衰朽,終於一病不起。

二、胡惟庸暗下殺手,朱元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劉伯溫被假意的溫情害死。

劉伯溫至此失去皇上恩寵,留守京城無所事事,故鄉又不敢回,只得掩門獨坐,形影相弔,像個囚犯一樣,獨守空房,空自嘆息。

劉伯溫經過此次沉重的打擊,心冷至零點,更是百病纏身。鬚髮如霜,齒搖耳聾,頭暈眼花,一派龍鍾老態,連下床走動都困難了。

劉伯溫功成身退仍遭算計,心冷身乏垂垂老矣,即便這樣,胡惟庸仍然揪住他不放。他的病魔纏身,反而成了胡惟庸親近他的藉口。

胡惟庸做起好人假意溫情起來,時時去探望病情,噓寒問暖,精明的朱元璋看透了胡惟庸的心跡,便命他帶上御醫去給劉伯溫診治。

胡惟庸惡從膽邊生,藉機偷偷叫御醫在藥中摻進慢性毒藥。劉伯溫吃了御醫開的方子,病情不但不見好轉,反而覺得上腹生出一個硬塊,漲漲鼓鼓的,而且一天比一天腫大。飯菜一吃下去,更是飽漲得難以忍受,進食維艱。

皇帝朱元璋聽到劉伯溫的病情,只是不斷派御醫前去治療,並沒有深究其中的原因,對胡惟庸的突然變化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這樣,御醫換了一個又一個,但劉伯溫的病,卻一天重似一天,沒有一絲好轉的跡象。

三個月後,劉伯溫氣息奄奄,不要說下地,連說話的力氣都沒了,胡惟庸終於把心放進了肚子裡,朱元璋也如釋重負。朱元璋這才下詔命劉伯溫“回鄉安養”。

劉伯溫終於活著回到了魂牽夢繞的老家青田,但病入膏肓的人經此長途顛簸,更是致命一擊,歸鄉時,他已經是神智不清,氣若游絲。

那天,劉伯溫迴光返照,突然清醒,對兒子劉璉、劉璟囑咐道:“我死之後,不要成殮安葬。將屍骨用火焚化,骨灰撒到青田的山野,方能保全家全族平安,切記切記。”

說完,劉伯溫眼珠上翻,兩眼瞪得大大的,兩手一垂,如巨星隕落,一代智者謀臣,結束了他不平凡的一生,享年65歲。

劉伯溫為大明王朝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最後卻不能入土為安,實在令人唏噓不已。

劉伯溫雖料事如神,放下功名利祿,仍難逃被毒害的命運,真正驗證了那句古話:敵國破,謀臣亡!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劉伯溫的死看似離奇,實際上是一種必然。朱元璋以胡惟庸作為槍手,自己身居幕後,除去了一批元老重臣,最後連胡惟庸自己也被殺,株連廣泛,幾萬人被處死。

作為作為最重要的謀臣,朱元璋本來是信任劉伯溫的。但是,建立明朝之後,朱元璋就開始猜忌這些人。胡惟庸懂得朱元璋的心思,在劉伯溫想要激流勇退,請求回家養老之時,胡惟庸捏造莫須有罪名,使得劉伯溫被剝奪了俸祿。劉伯溫何等樣人,明白劉伯溫不過是狂吠的狗,而主人是朱元璋。本來就已經有病了,還是趕緊回到京城請罪,沒有皇帝的話不敢離開。可悲的是,即便如此,在別人眼裡他仍是木棍上的刺。胡惟庸假惺惺的帶著御醫,來給劉伯溫看病。

御醫開了一通藥,胡惟庸看著劉伯溫吃了,就滿意的走了。從此,劉伯溫的病情非但沒有減輕,反而加重了,每天疼痛難忍,好像是肚子裡吃了石頭一樣。過了幾天,見到了皇帝朱元璋,就間接說了這一情況。朱元璋臉上笑嘻嘻,安慰他好好養病。


劉伯溫徹底明白了,胡惟庸就派人把他送回老家。劉伯溫也不再找醫生吃藥看病,給兒子們交代後事,不久就病死在家裡,一代謀臣駕鶴西去。

可以看出,劉伯溫之死,明面上是胡惟庸挾私報復,毒殺之嫌,實際上就有朱元璋授意的影子。總之,伴君如伴虎,喜怒無常,像劉伯溫這樣的人,謹小慎微,明白局勢,都難逃劫難,可以作為我們後世做人的警示。

秦右史,原創通俗歷史,專注民間文化。


秦右史


公元1368年,朱元璋稱帝,建立了大明王朝,史稱明太祖。朱元璋放過牛,做過和尚,一無錢,二無勢,創業過程是十分艱難的。不過朱元璋足夠幸運,遇到了兩個人,一個是劉基,一個是李善長。在他們二人的輔佐下,朱元璋打敗了張士誠和陳友諒,又北上剷除了大大小小的地方勢力,最終一統天下。

自古以來,哪個皇帝都殺過開國功臣,這不是什麼新鮮的事情,但是把功臣都殺盡了的皇帝恐怕只有朱元璋一個人了。李善長和劉基也不例外,一個是退休後被牽連到謀反案中被殺;一個是當著皇帝面前說了句真話被毒死,兩個人都沒善終。


朱元璋當了皇帝,李善長勞苦功高,被封為了丞相。當上丞相的李善長居功自傲,處事變得驕橫,朱元璋看不慣他囂張跋扈的樣子,暗中物色新的丞相人選。

有一天,朱元璋和劉基走在一起,便問他朝中誰可以接替李善長的丞相之職。劉基放慢了腳步,馬上為李善長辯護,說丞相善於調和人際關係,又沒有太大的過失,不應該撤換。朱元璋不置可否,接著提了幾個人選,結果都被劉基給否了。最後提到了李善長一手提拔起來的胡惟庸,劉基評價說:“此人是一個無名小輩,才華又不足,就像一匹小馬拉一輛大車,實難勝任。”聽到此,朱元璋話鋒一轉,讓劉基頂替李善長的丞相之位,劉基連忙跪倒在地,堅持不受。第二年,劉基稱病,告老還鄉了。


李善長退休後沒過多久,朱元璋就任命胡惟庸作了丞相。胡惟庸新官上任,對劉基曾經在皇帝面前評價他的話耿耿於懷,於是就要趁機報復。

劉基隱居鄉里,從不出門,也不待客,更不談論天下大事,可謂是謹小慎微,不敢出一點紕漏。即使這樣,劉基因為買了塊墳地,胡惟庸就誣告他強佔有“王氣”的墳地。為此,朱元璋剝奪了劉基的俸祿,並讓他入京謝罪。

此事非同小可,劉基只得拖著帶病之軀去京城見朱元璋。剛到京城,胡惟庸親自帶著御醫去探視,第二天劉基的病情就嚴重惡化,很快就離開了人世。很顯然,胡惟庸一定是讓御醫在湯藥里加了些什麼致命的中藥,或者說了什麼侮辱誹謗的話語相譏諷,使劉基憂憤更甚,這才不明不白地死去了。


事實上,劉基之死看似是胡惟庸心胸狹隘的報復之舉,其實禍根並不在這裡。

當年朱元璋想要免除李善長的丞相之職,與劉基進行了一番對話,目的就是想讓劉基作丞相,這樣既扳倒了李善長,也給劉基樹立起了一個敵人,朝中就不會出現一權獨大的局面了。可是劉基態度堅決,就是不作丞相,朱元璋自然也就懷恨在心了。

對於胡惟庸舉報劉基強佔墳地一事,朱元璋當然清楚這是誣告,但是依然下詔讓劉基進京謝罪,顯然就是在暗中給胡惟庸撐腰。另外,朱元璋為了鞏固皇權,一直在想法設法的除掉有權利、有威望的大臣。所以劉基被毒死,很有可能也是朱元璋授意胡惟庸乾的。


妖嬈史話


大明第一謀臣劉伯溫於1375年死了,也就是洪武8年,怎麼死的,說簡單點,回到家病死的,但是歷史至今對劉伯溫的死撲所迷離,而最先挑起劉伯溫死因的就是朱元璋。

圖為大明第一謀臣劉伯溫畫像。

1387年,也就是洪武20年,朱元璋提起了劉伯溫死因,他對劉伯溫的次子劉璟說,當年滿朝都是胡惟庸的黨羽,只有你的父親不跟他們為伍,最後被他們殺了,你的大哥劉璉也是被胡惟庸逼死的,所以你父親是能分清是非對錯的明白人,原話是:如今恰光榮。後來你父親身體不好,吃了胡惟庸下的藥了,毒死的。

劉伯溫死後贈太師,諡號文成,陵墓在他老家,今天的文成縣。

我們都知道劉伯溫晚年身體不好,朱元璋曾派胡惟庸去探望劉伯溫的病,並帶去了太醫,後來開了兩副藥,吃了後肚子像長了塊大石頭,不出一個月就死了。雖然劉伯溫和胡惟庸有矛盾,但不至於是生死大仇,且當時胡惟庸已是丞相,而劉伯溫是告老還鄉的平民,最重要的是後來胡惟庸謀反罪下大獄時,有一條罪是毒死了劉伯溫,而當年看病時有右丞相汪廣洋在場,汪廣洋親口說胡惟庸沒幹這事,所以朱元璋說胡惟庸藥死劉伯溫不存在。

圖為劉伯溫故居老宅,恢復的蠻好。

有人說劉伯溫是朱元璋指使毒死的,這個也不成立,雖然朱元璋有大肆誅殺大臣的例子,比如胡惟庸、藍玉,那都是洪武后期,而劉伯溫死在洪武8年,還早呢,雖然朱元璋對劉伯溫有所猜忌,但那時劉伯溫已是風燭殘年的病老頭了,又告老還鄉了,朱元璋何必擔這個罪責呢。

但是在蘇州定園內也有一座劉伯溫墓,而且有板有眼,都是老物件,據說劉伯溫能觀天象,建了疑冢,這裡就是其中一座。

所以劉伯溫是自然病死的,史書記載劉伯溫年過60以後,手腳都已經不聽使喚,等於說半身不遂了,再加上心情抑鬱,回到家2個月就病死了。而朱元璋在劉伯溫死後12年對劉璟說這番話的原因是,當時朱元璋正在大肆屠殺胡惟庸案的黨羽,而借劉伯溫這個事製造正確的輿論罷了。


圖文繪歷史


劉基,字伯溫,是浙江溫州市文成縣人。這個劉伯溫啊,生於元末明初,當時是元朝的棄臣,也就是被人家嫌棄的人。之所以劉伯溫在官場被人嫌棄,這個跟劉伯溫的性格有很大關係。

劉伯溫這個人的剛正不阿,嫉惡如仇,關心黎民百姓。在元朝當官的時候,就因為當時要收拾鄉紳惡霸,被人家給整下來了。當時的元朝,吏治腐敗,朝廷裡是烏煙瘴氣,已經是末路了。這之後啊,就回老家去了。

相傳,劉伯溫這個人特別聰明,有過目不忘的本領,而且博覽群書,諸子百家無一不精,有一次,他去探訪程朱理學故里,知道這裡的六甲船山有一本《六甲天書》,便非要去找,誰知到了才發現。這裡藏著一個完整的明教社會,不僅找到了《奇門遁甲》,還結識了一批明教聖者,經過虛心學習,劉伯溫掌握了奇門遁甲之術。

在被元朝拋棄後,朱元璋看到了他,便禮賢下士找到他,封他做了軍事。他也不負眾望,幫朱元璋取得了天下。但是,劉伯溫的性格呢,還是老樣子,生平嫉惡如仇,雖然當了大官,深得朱元璋的信任。無奈在朝廷得罪的人太多,像李善長、汪廣洋、胡惟庸這些大臣被得罪完了。就這樣,這些人就天天在朱元璋旁邊說他的壞話,時間久了,朱元璋也開始忌憚他了。

剛好,那次劉伯溫得病了,朱元璋就讓胡惟庸帶著御醫來給他看病。誰知道,吃完御醫開的藥以後,更加難受了,劉伯溫就去找朱元璋,委婉的說明,胡惟庸帶的御醫,看完病更難受了。朱元璋聽了,就說,是劉伯溫自己想多了,好好養病,這時,劉伯溫才真正明白過來。要他死的人正是朱元璋。

後來,民間傳說,劉伯溫是天上的大將,奉命下界輔佐明君,手持斬仙劍,號令四海龍王,可是,龍王老了,就帶著龍王的九個兒子打天下。天下打定後,朱元璋想將龍的九個兒子留在人間,就偷拿了斬仙劍來號令九子,誰知道人家不買賬,朱元璋就用了個計謀留下了贔屓,其他八子不忍拋下兄弟,就一起留在了人間,但是發誓永不現身,劉伯溫知道後,就元神出竅,脫離肉身,返回天庭去了。


牧子鰫


怎麼死的你不知道,問我


眼睛謊話


根據史料記載,劉伯溫吃了太醫給自己開的幾副藥就死了。所以後世覺得是朱元璋毒死了劉伯溫。


我要大盤雞


參考史書記載,劉伯溫好像是被朱元璋害死的,具體細節待下回再說。


繁華絕代


被胡惟庸下毒害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