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編制是否意味著學校自定學費?不會又來一個事業單位,工資自己找,且學費國家定?

80594二連


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高校和公立醫院取消編制,保留事業單位屬性。許多人擔心,高校取消編制後,學費會不會上漲,高等學歷教育的壓力會不會進一步增大。其實,這種擔心是完全不必要的。高校雖然取消了編制,但事業單位的性質還在,事業單位收費、管理、考核等,都由專門的部門核准,而且有專門的管理部門管理,高校在學費這方面,並沒有多大的自主權。

取消編制,實行人員聘用制管理,是高校為了進一步增強專業技術人員的自主性和流動性,提高高校之間的競爭力,實現高校人員按勞分配、多勞多得,打破“大鍋飯”機制,改變幹多幹少一個樣、乾和沒幹一個樣、能力大小一個樣的專業技術人員發展困境。專業技術人員應該憑本事吃飯,可是受計劃經濟影響,現行專業技術類事業單位實行的旱澇保收的薪酬體制,和“鐵飯碗”式的人事管理體制,使專業技術人員失去了上進的動力,兢兢業業教學,按部就班地工作,幾乎都成了稀缺人才,再加上職稱評定的限制,許多人靠老資格、靠非專業的行政職位等因素,不斷提升自己的職稱和地位,而真正埋頭致力於教學、科研工作的,反而得不到應有的待遇。

專業技術領域的腐敗,和管理僵化,是對科學技術發展的最大的障礙。屠呦呦能得到諾貝爾獎,卻得不到院士的頭銜,是院士水平比諾貝爾獎獲得者還高嗎?顯然不是!其中原因,就在管理體制。你沒有符合某一個硬性規定,你就得不到應有的待遇,這就是規定,非常生硬,而又合理合法。如果專業技術人員之間沒有良性的競爭,沒有合理的流動性,沒有和能力匹配的社會地位和待遇,造成的影響,是深遠而巨大的。

高校和公立醫院改革,正是對專業技術領域管理體制的破冰,是對新的人堵管理模式的嘗試。高校人才可以自由流動了,高校有了對專業技術人員的自主聘用權力,這是對人才最大的尊重。試想一下,如果一個高校優秀教學人員,在本校得不到應有的尊重,他肯定會不停地流動,找到認可和適合自己的崗位,而不是受編制限制,死死地守在一個地方,一輩子不能動。如果一個職稱高但教學能力不強、專業技術水平不高、工作態度不積極的老教授,因為聘用制,不得不面臨失業,他還會對工作懈怠嗎?


真寧腔調


國家怎麼了,那些所謂的專家,接接地氣好不好,醫療搞成什麼樣了,還要把教育推向何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