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少貸款多"是說明資金流入股市、樓市嗎?大家怎麼看?

東震木


這個不一定。不過存款少貸款多一定是資金流入了資本市場,其中很可能是股市和樓市。

存款少貸款多一般意味著利率比較低,因此存款很難跑贏通脹,抑制了儲蓄率的增長,同時因為利率降低,流動性增加,融資成本降低,所以更多投資願意去貸款。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可以預想很多投資可以藉助貸款去投資風險市場,因為利率便宜了,我借銀行的錢去搞投資,就容易掙錢。因此流動性增加一定是利於風險市場的,這裡樓市和股市都是比較重要的領域。

首先,樓市方面,和你提問的稍有不同,樓市的資金流入不在消費端。雖然貸款購房的會增加,但是主要的貸款流入還是樓市的投資,也就是房地產商,新屋開工率增加,更多房子投入市場,並拉動消費端。而炒房,不好意思,那點份量根本對貸款額沒啥影響。

其次,股市,這有兩個方面,首先利率下降,存款幾乎沒有收益,更多人會傾向於風險投資,所以資金確實容易流向股市;第二是流動性增加的背景下,股市更容易上漲,比如年初到4月的A股就是,因此流入股市也是正常的。


諮詢師天生


提問官認識有錯誤,貨幣它是不斷進行傳導的,古代有窖藏銀元的現象,現代貨幣紙幣不可能窖藏的,存款和貸款是對等的,相差無幾,不存在貸款比存款過多的現象,只是你自己產生錯覺而已。坦率的講,我國流通的現金只有8萬億,隨著移動支付的普及,流通現金將越來越少,流通現金會逐步轉換為存款。也就是說,存款+流通現金=貸款。關於資金流向股市、樓市只是貨幣傳導的一個過程,它會流出去的,不會有人私藏的,因為資本是逐利的,不會造成總體存款減少的,只能說居民的存款減少,試想,如果江河湖泊的水都流入大海,如果不蒸發,陸地早就淹完了。


璞的自白


資金流入樓市是肯定的,流入股市的不會太多。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很多人都養成了勤儉節約的習慣,只要有一點結餘,都會把錢存到銀行。以備不時之需。所謂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當家庭遇到什麼大的變故,有家人發生重大疾病,婚婚喪嫁娶,孩子讀書等急需要錢的時候,就能夠從銀行取出錢來應急。

但隨著近幾年房地產的高速發展,國家新增貨幣的發放。物價也不斷上漲。特別是房地產的價格已經漲到了真正需要住房的人難以忍受的地步。大家也已經形成了一個共同的認識,錢存銀行只會貶值,稍微有一點投資意識,膽子膽大的人,都會從銀行取出了存款,並且向銀行貸款買房。身邊很多人已經有兩套房還是在貸款買房。這種情況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

但身邊敢於參加炒股的人卻只是極少一部分,因為炒股的專業性比較強,需要的知識也很多,還要有時間經常關注股市的變化,及時的買進和賣出。而且近幾年股市都不景氣,漲的少跌得多,更是絕大多數老百姓不敢輕易涉及股市的原因。所以說現在銀行存款減少,貸款增加。不能說明資金流向了股市,但資金流向樓市卻是肯定無誤的。


河邊居士118


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債務多,存款現金少。只能證明自身的槓桿率過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