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春天不養肝又要等一年!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五臟對應自然界的四季,人應該根據季節的變換來養生,只有順應四時,善於養生,才會益壽延年。春天來了,萬物生髮,到處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人的身體隨著春天的到來,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也隨之加快,身體對食物和運動的需要隨之增多。主要負責解毒、代謝、造血、儲血、免疫防禦等功能的肝臟負擔就會增加。民間有“春天不養肝,又要等一年”的說法,足見春季保養肝臟對人體健康長壽的重要。

俗話說得好,春天不養肝又要等一年!

肝不好的表現

肝不好的外顯症狀多數是臉色蠟黃、疲倦、眼睛泛黃、口臭等。肝不好還會有胸悶、呼吸不順暢、腹脹不想吃東西、口苦等症狀。

怎麼養肝

《黃帝內經·素問》中記載:“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意思是說,春天的三個月,萬物欣欣向榮,人應晚睡早起,解開頭髮多到室外散步,讓情志得到舒展,這就是順應春氣,養護人體的法則。這也是傳統中醫春天養生的基礎。

俗話說得好,春天不養肝又要等一年!

01 心情要好

從中醫角度來說,怒傷肝。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寄情於琴棋書畫、植物花卉等,專注於或者培養自己興趣愛好,使淤積情緒有個合理的宣洩出口。心事鬱結於心,可以向家人或者知己傾訴,有些事說出來了也就過去了。

四川人最愛品茶,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通過飲茶品茗的方式,讓自己從快節奏的生活中抽離出來、慢下來,觀茶形、賞茶色、品茶香,享受當下人與茶合二為一的時刻,慢慢的梳理自己,心情就在不知不覺中好了起來。

02 生活要規律

每個人的體內都有個無形的“生物鐘”,控制著我們的晝夜作息。近幾年,先後已經有五位科學家因為研究生物鐘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而被授予諾貝爾生物學或醫學獎。研究表明當人體的作息時間表,跟地球自轉形成的晝夜更替、月缺月圓、四季輪迴等相一致的時候,是最健康的作息方式。

早在兩千年前的《黃帝內經·素問》就對健康作息做出了相關的論述,其原文是這樣闡述的“上古之人,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起居有常”,即日常生活有一定規律併合乎人體的生理機制。晚上11點到凌晨1點,是肝臟工作排毒的時候,需在人體熟睡的狀態下進行。所以,建議成人晚上10:30分之前入睡,睡前避免飲水過多和飲食過飽。

03 運動要適度

合理有效的運動可以幫助我們促進體內的氣體交換,加快體內的血液循環,讓我們的肝臟可以吸收到更多的氧氣跟養分,這樣是可以幫助我們保護肝臟的健康。日常生活中最簡單、有效的運動方式就是快走和散步,這兩種運動方式對於膝蓋的損傷比較小,不用受時間和場地的限制,比較適合中老年人和體質過於肥胖的人群。每天或者隔天快走、散步半個小時,以五千到一萬步為合適的範圍。快走和散步時的正確姿勢應該是挺胸抬頭,收腹提臀,曲臂擺動。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運動時最好隨身帶幾塊糖,防止發生低血糖意外。

俗話說得好,春天不養肝又要等一年!


04 飲食有節,多吃綠色蔬菜

從健康養生的角度來講,每天進食宜定時、定量,不偏食,不挑食,種類豐富,少油少油。吃東西要按季節、按時令選擇,以吃當季的時令蔬菜和水果為主,並結合自己的體質合理飲食,要順其自然。肝屬木,所以在萬物復甦的春季,最適合養肝——多吃綠色果蔬,多補充維生素。

四季循環,週而復始,再過幾天就要立夏了,“春天不養肝,又要等一年”,趕緊抓住春天的尾巴,好好養養自己的肝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