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月的寶寶總是掏耳朵要不要幫他掏一掏呢?

聰茂聽力(助聽器)德陽中心


建議家長自行先檢查寶寶耳朵有沒有紅點,是不是溼疹?還是有耳垢?寶寶抓耳朵的原因有很多種,但是不管是哪種,不建議幫寶寶掏耳朵

 

 

為什麼不能掏耳朵?

 

如果家長看到寶寶耳朵裡有一大塊的堆積物是不是特別想幫定寶挖出來?又有種想挖又不敢挖的糾結?還擔憂是否會傷到耳道?或如果真的挖出來了,是不是特別有“成就感”?那麼寶寶的這些堆積物到底能不能挖出來?我們該怎麼做?

 

1.一定不能挖

 

家長們要記住,一定一定不能用棉籤、手指、掏耳勺等東西,伸入寶寶的耳朵,這樣雖然能掏出部分的耳垢,但可能會讓藏在深處的耳垢被堵的更深,造成真正意義上的堵塞,萬一操作不當,還有可能損傷耳道和鼓膜,嚴重時甚至會影響寶寶聽力

 

2.耳垢有什麼作用

 

■對耳朵的清潔、健康起著重要的保護作用

 

■使耳道免受水的刺激,預防耳病

 

■可以粘附圬垢,阻擋灰塵、細菌侵入

 

3. 如何護理

 

■耳垢會在耳道逐漸聚集,變幹並自行排出,無需特意清理

 

■媽媽們可以在每次洗臉、洗澡後,用溼潤的毛巾或溼棉籤,輕輕擦洗寶寶的外耳,但不能伸到耳洞裡面

 

 

4.什麼情況下需要就醫

 

■如果耳垢過多,引起寶寶耳朵不適,有疼痛感,干擾寶寶聽力的情況下,比如寶寶可能會揪自己的耳朵,表示不舒服,並且有哭鬧

 

■發現寶寶的外耳道出現紅腫,甚至有黃色的分泌物時


三個智寶


我寶寶十個月的時候,也總是抓耳朵,剛開始我還不讓她抓,後來抓的越來越頻繁,就帶她去醫院,醫生說是外耳道炎,後來又中耳炎,那段時間我都快煩死了,經過醫生開藥治療,差不多半個月才好,就不再抓耳朵了。

一、寶寶溼疹,在耳周外部皮膚會發現有紅色脫屑狀皮疹,伴有癢感,在周圍環境溫度增高時,溼疹會明顯加重,經給予局部應用小兒溼疹膏或含激素類藥膏時會明顯消退,但會反覆出現。第二、中耳炎,會有耳內流膿或耳痛等表現,多在抓耳朵前一週左右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表現,要及時帶寶寶到五官科進行檢查,給予必要的抗感染治療。

建議:

1:給寶寶洗澡的時候,耳朵不要弄到水

2:不建議自己拿棉籤去給寶寶試探,因為孩子小,會動來動去,很容易傷害耳膜

3:我們能做的就是,一定要去醫院專業治療,還要治療去跟,否則以後留下病跟,就很容易就範了,還會影響寶寶聽力呢,所以不可忽視。


我有小棉襖chy


最好不要,寶寶的耳朵不能隨便掏。

首先、寶寶的外耳道皮膚非常嬌嫩。耳朵也是非常脆弱的,耳朵裡的鼓膜,是非常薄的比紙厚不了多少,如果掏耳朵時孩子亂動,稍微不注意,掏耳朵就會傷及鼓膜或聽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響孩子的聽力。其實寶寶自己不會掏耳朵,可是很多家長喜歡給寶寶掏耳朵,殊不知經常給孩子掏耳朵容易使耳朵皮膚角質層腫脹,阻塞毛囊,利於細菌生長。不知大家有沒有觀察過,不掏耳朵的人,耳朵很乾淨,反而是越掏耳朵,耳屎越多。


其次、耳屎是耳朵的忠誠護衛。其實耳屎是耳道皮膚正常分泌物結合皮屑等形成的,耳屎長住耳朵裡,是耳朵的忠誠衛士,它的油脂能捕獲入侵灰塵,細菌;耳屎的苦味還能驅逐飛入耳朵的小蟲;如果耳朵癢除了有耳病之外,可能就是耳屎和灰塵,細菌或小蟲爭鬥時的反應,家長可能會擔心耳屎塞耳朵裡會降低聽覺,其實不會的,耳屎多了也不要擔心,它會隨著人的頭部搖動以及講話,吃飯時咀嚼,然後自己掉出來,相信也有不少人,說話著感覺耳朵一癢頭稍微偏一下就有耳屎就掉出來了。


最後、如何正確的給寶寶掏耳朵。如果寶寶總是掏耳朵,家長可以選擇肉眼看得到的耳朵口附近的耳屎處理掉,但不能去掏耳朵太裡面的耳屎。掏耳朵時,要用棉棒,輕輕的在外耳道轉動,然後牽拉耳朵使耳屎自己出來,千萬不要用指甲,鐵質耳勺等尖銳物品掏耳朵。


想要寶寶耳聰目明,就要好好保護。不要隨便給寶寶掏耳朵。


果果愛媽咪


建議用手電筒觀察外耳道,沒有明顯的耵聹塊狀物可以用棉籤給孩子轉一轉耳道,不要太深哦,如耵聹塊很大很多,建議到醫院清理。


廈門海之聲助聽器中心


建議用手電筒觀察外耳道,沒有明顯的耵聹塊狀物可以用棉籤給孩子轉一轉耳道,不要太深哦,如耵聹塊很大很多,建議到醫院清理。


海之聲tj助聽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