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到底該不該讓孩子上補習班?

經典事兒媽90


1、孩子上不上補習班,還是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做出抉擇,首先要看孩子對於上補習班是一個怎麼樣的態度,要是願意去,那是最好了,如果自身不願意,家長首先要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不然上補習班,孩子心不在焉,也不會取得什麼更好的效果。

2、上什麼樣的補習班也很重要,儘量不要報過多的補習班,這樣可能會消磨孩子的學習耐心,有針對性的對孩子進行弱科補習是首要的。

3、除了補習班,孩子也需要有時間來進行一些娛樂活動,比如:逛公園、和同學一起出去玩兒。尤其是要控制孩子在假期玩兒手機、電腦的時間。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同樣,這種事也得由錢做決定。在農村,別說上補習班,有些孩子連9年義務教育也沒讀完,就出門打工給家庭掙錢了,滿滿都是辛酸和遺憾。相比於他們,城市的小孩子就幸福的多,因為經濟條件好,除了9年義務教育外,父母還會給他們報各種補習班,有的甚至請家庭教師。所有這一切,就是為了不讓他們輸在起跑線上,日後可以出人頭地,成龍成鳳。

至於到底要不要給孩子報補習班這個問題,答案當然是報比不報好。花了錢有名師指導,即使智力再差的學生也總會有點收穫。

如果孩子是學霸,是神童,讓孩子自己解決學習上的問題;如果孩子是普通學生又想讀好學校,建議要多花時間在學習上,比如找人輔導;如果孩子是普通學生而又對成績無所謂的,補不補都無所謂。要明白的是: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隨隨便便就可以成功的,學習也一樣;或者說要想成績好,讀書就是苦差事,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而對於成績無所謂的

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如果是孩子自己主動和家長說,想上補習班。那麼,家長心裡應該是很欣慰的。不管孩子的學習成績如何,至少,孩子的內在動力是有的。孩子想要通過補課提升自己的學習成績,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真正的有效學習就是內部有一種動力推動自己去學習。如果是這樣,家長就可以按照孩子的意願,交錢讓孩子補課。不用過問很多,主動提出要求補課的孩子,一般在補課之後,學習動力基本上都是非常足的。不過,家長可以暗中觀察,如果孩子在補課時很用工努力就不用說話了。一旦有些異常,還是要關心,及時教育孩子的。

如果孩子學習成績確實太差或者偏科厲害,家長就要主動和孩子溝通,說服孩子,利用假期時間,把學習上的漏洞補回來。家長只需把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說出來,看看孩子有什麼反應,如果孩子同意了,那自然好。

如果孩子是在不想補課,家長要追問孩子,不補課有什麼辦法彌補,如果孩子說出的看法不錯,家長就可以不給孩子補課了。如果孩子實在不想補課,那麼,家長就要和孩子說好,在學校一定要認真聽講,好好學習,不能浪費學習時間,要提高學習效率。

其實,上課必須認真聽講,是最重要的。補課只是一種查漏補缺的方式。最終,自然是希望不論同學採取哪種學習方式,都可以成績優異,真正成為祖國的人才!



三和大神進化體


所以說我的經歷吧。

我的孩子並不聰明,但也不是很笨的那種,初中上的是所名校,剛進學校的時候我是這麼想的:他們學校的老師都很厲害,都很出色,沒必要去外面上課。同時我也希望孩子能在學校裡面把他遇到的問題都能解決掉。 這樣也能省掉一筆不菲的補課費。

從初一到初二,孩子的成績總是在中下游徘徊,因為性格的問題(孩子比較文靜),不敢追著老師去問問題,所以他的學習上的問題也不能夠在學校裡面完全解決。

初二的那個暑假,我決定給他去上補習班。經過老師的一個假期的總結和疏導以後,到初三的第一次月考,他的成績就衝到了年級的中上水平。最後於如願以償的上了重點高中。

大家知道高考是一個競爭很激烈的考試,所以我吸取了初中的教訓,從高一開始就給他上補習班。剛開始給他上的是小班,就是十來個人的那種。可是發現效果並不怎麼好,於是又給他上了一對一,孩子是學理科的,這個時候我發現孩子的理科思維真的不足,高中的課程不像初中那樣具,有難、廣、深的特點,我的孩子在學習上很努力,但也很吃力。

總結一點點小經驗供你參考:

1、初中的課程,因為比較簡單,所以在初一的時候,儘量的鼓勵孩子去找老師解決問題。讓孩子養成在學校裡解決自己問題的習慣。

如果你的孩子絕頂聰明,這一點我想不是問題,因為聰明的孩子往往比較自信,老師也比較喜歡,去問問題的時候很容易得到老師的重視。

如果你的孩子性格比較開朗,這一點也能做得比較好,所以也不用擔心太多。

如果你的孩子跟我的孩子一樣,性格比較內向,也儘量鼓勵他這麼做,讓他可以得到一定的鍛鍊,最晚可以在初二的那個暑假開始補課。

2、一定是在尊重孩子的意願情況下去補課,而且孩子不願去上補習班,你壓著去沒有什麼用的。

3、找一個孩子喜歡的老師很重要。當時我就是這麼想的: 一個師範類的大學畢業生,工作一兩年以後,總可以幫到你的孩子。如果孩子很喜歡這個老師,他就能夠專心的去學習,相反,如果一個老師的水平很高,但是孩子不喜歡也沒有用。

4、進入高中以後,課程的難度和廣度深度都增加很多,如果以前孩子的學習方法不對的話,在高一的時候就會被拉開距離。

所以進入高中的時候不能夠放鬆,這一點我做得並不好,我的孩子在高一的時候參加了很多的課外活動,系收課程被落下很多,而課程一旦被落下,後面的新的又跟不上,孩子有畏難放棄的心理。

高一結束以後,你基本上就知道孩子在高中的一個學習的狀況了,如果感覺到有困難還是有必要去上補習班的。在選擇老師上,可能會有一點點區別,這個時候就要選擇高水平的老師,讓孩子儘量的去適應老師。在這一點上,我做的也不是那麼好。

剛開始我也選擇了一些水平比較好的老師上課,但是孩子跟老師之間的互動很少,效果不是非常的好,所以性格內向的孩子還是要找到他喜歡的老師,這樣就有點矛盾了,所以有“性格決定命運”這一說。

5、仍然要鼓勵孩子在學校裡面要跟緊老師的節奏。不要指望把所有的問題都帶到課外的補習班去解決,這樣會很危險的,因為學校裡面的老師都是經驗豐富的,他們對高考方向的把控是非常好的,而外面的補習班的老師只能作為一個補充。

再好的老師上課的時候面對的是五六十個學生,他不能夠照顧到每一個人學生的知識層面,對於重點高中來講尤其如此,老師會重視學習靠前的學生,對於落後的學生來講,他雖然不能夠說放棄,但是關注度肯定會少很多,因為任何一個學校都要靠前面的尖子生來打造品牌,其他的學生只是奠基石而已。

課外輔導有他存在的理由,對於那些成績一般的學生來說是保持提高自己競爭力的一個途徑。不至於一開始就被排除出競爭者的行列。

但說句實在話,補課費真的好貴!

高考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次重要的考試,能幫就幫他一下吧,實在是幫不了也沒有辦法,這個社會上個人的狀況不一樣,量力而行就行了。

同時我也經常跟我的孩子講,這次考試並不能夠代表你一生的成就,你如果想繼續奮鬥那麼從進入大學的那一天開始,你就要明確的知道你的目標在哪裡,大學四年同樣能讓你縮短跟高考尖子生之間的距離,甚至超越。


南寧牙醫莫主任


大家好,我是一個小學語文老師,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假期最該補的是習慣 臨近暑假,各種培訓班、輔導班的廣告鋪天蓋地,宣傳的文案也足以讓人心動。

家長為什麼會熱衷給孩子報班?大概無外乎以下幾個原因:

1、孩子期末成績太差,想利用假期好好補補,最終實現彎道超車。

2、孩子平時成績還不錯,想利用假期時間拔高一下,希望開學能夠有更大進步。

3、假期父母都要上班,孩子處於無人監管狀態,天天在家睡覺,玩遊戲、看電視。與其讓孩子在家浪費時間,不如送到輔導班,好歹也能多學點東西。

4、別人家孩子都在補,如果自己的孩子不補,怕開學就落後了。

5、利用假期時間,培養一下孩子的特長、愛好。

孩子忙碌了一個假期,最終效果怎樣呢? 有些孩子整個假期都在輔導班之間穿梭,暑假過得比上學還累。每天去上輔導班都是一場戰爭,去還是不去,是每天都要爭論的話題。

有的孩子補了一個假期,開學還是老樣子,會的還是會,不會的還是不會。 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往往會感慨,付出這麼多,為什麼還是沒有效果呢? 那是因為家長只是一味地給孩子補知識,而忽略了更重要的東西。

小學的知識比較簡單。為什麼同在一個教室,同樣的老師教,學生最終的成績差距卻很大呢?拋開智力因素來說,更多的是學習習慣上的差距。

假期需要從哪幾個方面來補習慣呢?

1、認真讀題的習慣。很多孩子卷子發下來都會感慨,這些題都會做,就是看錯題了。這看似小問題,實則是孩子習慣上的欠缺,需要在平時的作業和練習中進行刻意練習。假期寫作業的過程中,要刻意引導孩子去讀題,圈關鍵詞。否則,一味地以完成作業為目的,最終收效甚微。

2、認真書寫的習慣。書寫可以看出一個孩子的學習態度。如果說平時學習忙,沒有太多時間練字,那麼假期時間就比較充裕。

3、閱讀的習慣。有些孩子學習跟不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理解能力差。假期可以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尤其是那些平時忙於作業,無暇看書的孩子,假期更是要多花時間閱讀。

4、獨立思考的習慣。有一部分家長在孩子的學習上不敢放手,孩子寫作業、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一點困難,沒等孩子去思考,家長已經提供瞭解決方案。這種做法致使一部分孩子有了依賴思想,只要遇到不會的題,就習慣性等著有人來幫助。可是,考試的時候誰能幫助他們呢?

5、檢查的習慣。很多孩子都以為作業寫完就結束了,往往忽略了檢查這個環節。檢查的時候可以再重新讀題,看有沒有審題錯誤。可以看看草稿紙,有沒有計算錯誤,有沒有忘記帶單位或者抄錯數字等等。

6、整理反思的習慣。面對作業和考試中的錯題,很多孩子只是單純改錯就完事了。其實拿到作業和試卷,可以花幾分鐘時間,看看錯了哪些題?為什麼錯?有沒有什麼好的方法?這次作業全對,那這一類題的做題方法是什麼?我是怎樣做到全對的?可以總結一下經驗教訓。 同時還可以把一些錯題、典型例題整理在錯題本上,把經驗和教訓總結在旁邊,經常看一看。這樣可以把方法內化成自己的,以後做題出錯的幾率就小。

7、合理利用時間的習慣。很多孩子學習不講究效率,大把的時間被浪費了。假期時間充裕,如果不合理規劃,兩個月的時間轉瞬即逝。可以讓孩子的假期生活有規律,時間安排相對固定,這樣孩子知道什麼點兒幹什麼事。另外,為了提高效率,可以讓孩子自己計時,每一項任務花費了多長時間,而不是任由他們無休止地耗下去。

8、生活習慣。其實生活中的小習慣,看似跟學習沒有太大關係,實則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的學習,乃至以後的生活。假期可以從細節入手,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

其實孩子的習慣培養遠不止這些,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韋寶媽育兒手記


我是初二孩子家長。首先,我娃在外面補課。

首先,現在學校尤其小學在校時間短,作業量少,課程簡單,大多時間都是玩耍。但上了初中突然課程難度和內容都增加了,小學不補課,基礎不牢固,初中基本跟不上。

其次,名校資源優勢明顯,孩子如果想進入名校,小學必須上奧數。就是再改革,分是王道,排名是真理。不上奧數,基本連上名校的希望都麼有。

第三,很多奧數知識點培養孩子數學思維的同時,重點很多為初中數學打基礎,甚至很多奧數題就是初中知識點,比如完全平方,平方差,立方差,ST圖,三視圖,勾股定理等等都為初中數學奠定基礎。如果小學不學,浪費時間不說,數學思維沒培養好,初中數學思維,解題能力,運算速度都跟不上。

再說到了初中情況,基本上學霸是輔導機構補課補出來的,有很多家長請名師一對一,提前在各輔導機構上課,初二基本把初三課程都上完了,由於補課多,見得題型多,解題速度快,樣樣牛掰。

初中生基本都在外補課,只不過是補幾門的問題,但家長根本不分享,明明到處補課,對外說孩子不補課。

對於該不該補課,因人而異。如果學習不錯,就補課,通過補課加速強化提升。對於學習一塌糊塗,孩子毫無興趣,補課也像聽天書,那就別浪費。但很多天才孩子因學習習慣不好,進了初中,學習沒目標,沒規劃,沒效果,成績也每況愈下。這樣天賦較高的孩子,家長要根據情況,最好養成良好的習慣,同時請名師一對一夯實基礎,逐步提升。

另外,補課也好,學校上課也罷,重點是孩子聽課效果,專注度,吸收率,對知識點的梳理鞏固應用糾錯能力。為啥同一個老師上課,別人家孩子學霸,你家孩子就不理想,得問幾個為什麼。

最後一點,輔導班老師不一樣,一定要找優秀的有經驗的老師輔導。很多家長圖省事,隨便報班,最後浪費時間浪費錢財。

像我娃語文英語輔導都是名師。


拉忽爾嘮嗑


我覺得不是家長該不該讓孩子上補習班的事,而是,孩子需不需要上補習班的事。

如果,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一定要分析一下原因到底是什麼,是學習態度不端正,敷衍了事、不愛學、不想學?還是儘管努力了,成績也不理想?

如果是前者,孩子厭惡學習,不好好學習,那麼,就不是上補習班的問題了,應該從調整孩子的心態,培養和調動孩子學習積極性上入手,讓孩子對學習不排斥,才能學進去、學得好。

曾聽一個朋友說,暑假的一天,她去一家餐館吃飯,這家餐館附近有好幾家補習學校,餐館裡,好幾個孩子在玩手機、ipad。

老闆小聲對朋友說,這幾個孩子都是被家長送去補習的,但是,因為不愛學、不想補課,常常是家長把他們送到補習班,家長前腳走,他們後腳就溜出來,並不補習,而是在餐館玩遊戲,混到下課時間再回家,應付家長了事。

餐館老闆很痛心地說:這些孩子就是在糟蹋家長的錢!

的確,如果孩子沒有學習的意願,只是家長單方面著急、焦慮想通過補課,讓孩子提高成績,只能說,是家長一廂情願,浪費金錢,也浪費孩子的時間和精力!

因此,該不該給孩子上補習班,一定要仔細分析孩子的情況,對症下藥,才能收到滿意的效果。

你怎麼看?歡迎評論留言!


我是親子心理師徐婧英,更多育兒乾貨,歡迎關注!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從現在的教育環境來看,上補習班已經是一件必要的事情了,學生難以做到自主選擇。

孩子的教育在一個家庭裡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幾乎沒有什麼可以撼動,家長們總是時刻在為孩子的學習操著心,為了孩子的學習去報名參加各種各樣的輔導班,這已是我們日常生活裡的一種常態。

試想一下,當別人的孩子都在忙著參與各種各樣的輔導班時,你能安下心來看著自己的孩子無所事事嗎?

答案肯定是不會。

那麼參加輔導班真的有用嗎?這恐怕是大多數人最關注的問題了。

拿我身邊的一些事情來說。我有一個同學學習不是很好,尤其是化學科目,每次考試的分數只能剛剛勉強及格。

於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他參加了學校外的輔導班,專門補習化學知識。由於他報的班是屬於一對一的教學,輔導班給他配備的也是最好的化學老師,然後那個老師講課也有他自己的一套方式方法,很適合他的學習,幾個月過後,他的化學成績逐漸的有了起色,而且穩步提高著,再也不像以前那樣做什麼題都好像是在蒙的狀態一樣。

可見輔導班的作用還是有的,你可以遇到不同的老師,看到不一樣的教學方式,沒準它就適合你的胃口。

現在的社會無論你是學習好,還是學習不好,全部都在忙著參與各種各樣的輔導班,很難有人能做到獨善其身。所以與其思考著去不去的問題,不如直接參與進去,求得一份心安,然後再努力的去鑽研進去,你總會有收穫。


行止將將


孩子上不上補習班,其實家長心裡都明白,那就是看情況,還有一個就是看補習班的教學質量,當然最關鍵的還是看自己的荷包裡面有沒有錢。

社會發展到今天,大多數家庭的孩子都開始上補習班,無論是知識方面的還是興趣方面的,輔導班的孩子幾乎沒有,哪怕在一些農村學校,我們見到放學之後,很多孩子走到村裡裡面也有一個輔導班,這些孩子們會窩在一起,然後寫寫作業,其實類似於一個看護孩子的場所,作業輔導的話基本上談不上,畢竟孩子的作業寫作,這些都需要一個時間和一個專門的輔導。

因此我覺得對於家長來講,特別是工作忙的家長會出現第1種情形,那就是隻要是個輔導班就可以對於孩子的成績之類的就沒有要求,關鍵是家長自己沒有時間去接孩子,沒有時間去輔導孩子,這樣的原因就造成了孩子對輔導班的要求不能夠太高,否則太高的話,人家不去接送孩子,那又有什麼用呢?

有些家長的家庭比較好,對於孩子的學習要求比較高,他就會有選擇的去選擇一些輔導老師,這種輔導老師的收費就要高一些,甚至有的家長必須有一個專門的人來接送孩子去上輔導班,這種輔導班才是現實意義上的真正輔導班,孩子在這樣的輔導班中,大多數是可以得到成績的提升的,但是不否認在高年級或者某一個特殊階段,孩子的成績在這樣的班級內也無法得到提升。

總之孩子上不上輔導班,第1個是看家長的時間,又沒有,第2個是看家長對於孩子的一些成長需求。最關鍵的還是看家長荷包裡面有沒有money。


宜城老師


不能一概而論。

該不該上補習班,家長心裡有桿秤。知子莫若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瞭解自己孩子的人。自己的孩子能不能在課堂上掌握消化知識,需不需要課後上輔導班幫助孩子消化,想讓自己的孩子沿著什麼方向發展,父母才是最瞭解的人。

每個家長的認識和目標不同,結果也不想同。輔導班確實有很多問題,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需要上輔導班。但是不可否認,任何存在都有一定的理由。輔導班也一樣,存在,是因為有需要。作為家長,我們心裡都明白,輔導班存在,確實解決了有些家長的難題。

所以,最為家長,我覺得我們除去浮躁與不安,平心靜氣的去思考,一定都會有自己的答案。公道自在人心。不是所有孩子都有必要上輔導班,也不是所有孩子都不需要上輔導班。


若如我心


這個問題我認為是因人而異的。如果孩子的接受能力強,每次課堂上都能夠吸收消化老師所講的內容,下課後能舉一反三,做作業得心應手毫無壓力。這樣的孩子上補習班完全沒有必要。因為孩子已經掌握了學習的技巧。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習的方法如果沒有掌握,就算告訴孩子題目的答案也沒有任何意義。我們培養孩子的目的是讓他們能夠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為了考試成績的分數好看。如果他已經掌握了這種學習方法,就沒有參加補習班的必要了。

當然,有的孩子不善於歸納總結,不能夠有條理的把知識點融匯貫通,這就需要名師的點撥了。為什麼名師出高徒?是因為好的老師可以分享他的人生智慧,讓孩子們少走彎路。這樣的班只能稱為進階班。就好比金庸筆下的郭靖,如果只是做一般的武者,江南七怪教的那些就夠用了,但是要想華山論劍青史留名,不拜洪七公為師,不學降龍十八掌。怎麼可能有機會?楊康他都打不過。

您說呢?歡迎關注兒科恩銘,一同為寶寶的健康成長加油助力。


兒科恩銘


每年放寒暑假的時候,所有學校門口幾乎都被培訓班發傳單的人佔領了;每年的這個時候也是所有學生家長最亢奮最糾結的時候。因為望女成鳳望子成龍已經成為了這個急功近利時代最強有利的產物。那麼家長到底該不該讓孩子上補習班呢?現在我把自己和孩子這些年的學習經驗和補習經歷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幫到還在糾結中的你做出正確的選擇。

與其花費大量的金錢去盲目的補習,家長還不如利用與孩子相處的機會培養他好的學習習慣。我的孩子讀小學的時候從不補課,但他每天回家做的作業我必須認真檢查。發現錯誤,並不是馬上讓他改正過來就了事,要讓他清楚自己錯在那裡,為什麼錯。老師佈置的作業堅決完成,那怕是預習讀幾遍課文,都要認真而徹底。家長的認真和堅持,會在潛移默化中讓孩子養成認真學習的習慣。雖然開始需要化費家長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養成了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在學習上對孩子有很大的幫助,也會讓家長在今後的教育中省心不少。比如,補課,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你花再多的錢都沒有效果;養成了好的學習習慣,即使你的孩子不補課,只要努力學習,他也會很優秀。

謹慎選擇培訓機構,不誤入傳單的陷井,正確分析和了解孩子的弱項,有的放矢,不挫傷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也不浪費自己白花花的銀子。我的孩子進入初中以後,幾科平衡得失,我們覺得他的英語要差點,每次都在130分左右,衝不上140,我決定送孩子去補習英語。真的是欲速則不達,我被一家培訓機構的宣傳單迷住了。高昂的補課費不說,有一次和朋友吃飯的時候,我遇見了那個培訓機構的英語老師,我朋友私下裡給我說那個並不是什麼英語老師,是某校長的侄女,幼師畢業不久,和校長聯手辦了好幾個培訓班,發達的很。回家看見孩子做完作業,還打著哈欠做培訓班的作業時,我決定從此以後把孩子送到他們學校教英語的老師那兒去補習。平時加強練習,現在孩子終於全部都在140分以上了,我心釋然。

又到暑假了,我的孩子進入了初中最後的衝刺階段,我決定讓他利用暑假好好的複習和鞏固初一初二的知識,然後再預習初三的新課。根據他每學期考試都在年級前十的份上,補課就算了吧。我還要抽時間讓他去爬山看日出,打籃球,還有他最愛看的動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