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有些公司上市就是為了圈錢,你怎麼看?

7狐狸


A股市場自開創的那天起,其主要功能就是要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所以,企業上市,說好聽點就是融資,說得難聽一點就是圈錢。當然,也有企業的上市意圖是能夠更加規範高效。但是,很多擬上市公司辛辛苦苦拼命擴張規模,最終的目的就是來A股市場圈錢。很少有企業說自己上市不是為了融資來的。

上市公司圈錢主要分成二個方面:一是上市公司通過IPO、再融資等從市場上圈錢。如果首發圈來的錢用光了,還可以通過再融資來圈錢。此時,上市公司往往會“獅子大開口”,圈的錢比首發時還要多。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再融資、定向增髮圈的錢遠比IPO要多得多。

二是,首發限售股解禁後,大股東往往可以通過減持手中股份的方式來套現,這也是能夠上市的企業另一種圈錢行為。我們常說,股市有三座大山,即新股IPO、上市公司再融資、以及限售股解禁。事實上,限售股解禁對股價造成的影響更大,因為連大股東都不看好後市,我們小股民憑啥還持有這隻股票的信心呢?

在我們看來,好的上市公司圈錢為了發展自己,讓企業更加規範高效,把賺來的錢真情回報給中小投資者。而垃圾公司上市,就是為了圈錢,而不考慮發展、不考慮發展、不考慮投資者利益。他們從市場獲得資金後,隨便亂投資,多數沒收益。甚至盲目擴張,最終導致負債累累,有的還要求助於當地政府,請求政府能夠給他們化解風險。比如,幫助其協調銀行化解債務風險。

事實上,在A股市場上好的上市公司並不多見,多數企業沒把上市當作發展機會,而僅僅是為了圈錢,所以目前的市場,真正稱得上好企業的上市公司,比重並不是很高,可能好企業的數量都沒有績差企業多。如今在A股市場主要是“牛”短“熊”長,這也與上市公司無節制的圈錢,不斷向市場抽血行為是分不開的。

對此,像老乾媽、娃給哈、華為等良心企業都不願意上市。因為,他們看到了上市公司不負責任、不講規矩,只知道圈錢的事情太多。這些不願意上市的企業擔心上市以後會影響到企業的影響力,社會形象反而變差,變成圈錢企業了。所以,如何提高上市的質量、形象和聲譽,必須要有優勝劣汰,去偽存真。讓優秀企業能夠融到資,讓只想圈錢的企業,不想發展的企業,難以融到資金。

目前的A股市場最重要的是如何整治那些圈錢的企業,那些浪費市場資源的上市公司,千萬不能讓的老鼠屎壞了一鍋好粥!A股能否走出強大的慢牛行情就看未來的退市機制能否到位,優勝劣汰能否落實,要不然,再多的資金進來,也是短期的行情。市場只能是炒作和跟風,中小投資者很難真正做到長線投資!


不執著財經


企業上市為了什麼,說好聽一點,是融資,說難聽一點,就是圈錢。尤其是成長型企業,更需要通過圈錢來加快發展。

需要注意的是,對上市公司來說,必須擺正圈錢與發展的關係,圈錢與規範的關係,圈錢與投資者的關係,圈錢與市場的關係。如果上市公司上市,就為了圈錢,而不考慮發展、不考慮市場、不考慮投資者利益。那麼,這樣的上市公司,從上市之日起,就具有了垃圾公司特徵,最終也會成為垃圾公司。

要知道,圈錢只能是上市公司的一個目標,或者說主要目標。圈錢的目的,應當是為了企業更好的發展,為了給投資者增加投資渠道,為了讓企業更加規範高效。如果為圈錢而圈錢,一旦錢花完了,企業也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而從現實來看,真正把上市當作新的發展機會的企業並不多,更多的企業是為圈錢而圈錢,所以,當從市場獲得資金以後,並不珍惜,而是隨便亂投。所投的項目等,多數沒有效益,甚至因為盲目擴張,給企業以後的發展帶來極大的影響。今年以來,就有多家浙江上市企業,因為圈錢以後盲目擴張,最終導致負債累累,有的只能求救於政府,請求政府收購企業或幫助其協調銀行化解債務風險,有的乾脆董事長自殺。可見,這些企業上市的目的是多麼的可笑而又可悲。

也正是因為多數企業沒有把上市當作發展的機會,而僅僅是為了圈錢。因此,對股市的影響也就偏負面。為什麼市場始終處於低迷狀態,很多人認為與散戶市關係密切。殊不知,只要市場環境好,只要企業質量高,縱然是散戶市,也應當不會出現大的問題。可是,目前的市場,真正稱得上好企業的上市公司,比重有多大呢?可能好企業的數量沒有ST企業多呢,而這些ST企業以及接近ST的企業,反而成為了市場更受關注的對象。顯然,就不可能給普通投資者帶來好處了。

為什麼老乾媽、娃哈哈等不願意上市,尤其是老乾媽的陶華碧多次表示,上市是害投資者,說白了,就是看到了上市公司中不負責任、不講規矩的上市公司太多,影響了他們上市的熱情,怕上市以後反而讓企業的影響力下降、社會形象變差。所以,如何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和效率、形象與信譽,才是當下最重要也最關鍵的問題。


譚浩俊


兩市3600多家上市公司,肯定存在上市只是為了圈錢的企業,尤其是私企這種現象非常普遍,畢竟一年的淨利潤可能只有千萬上億,減持股份後都能獲取幾億甚至幾十億的利潤,這是做多少年實體都不能獲取到的收益,導致這些上市企業為了圈錢的目的越來越明顯。

不過2018年開始到2019年監管就對上市公司違法違規行為進行了嚴厲的制度完善,導致很多上市公司被披星戴帽,很多上市公司受到了60萬元罰款,但因為違法成本太低,上市公司本來就有減持股份的權利,要實行真正的遏制這種圈錢行為並不容易。只要大股東不披露虛假信息,不從事內幕交易,還有不損害上市公司利益,減持是在認可的範圍。

從另一方面看待這種現象,A股市場處在發展階段,很多制度仍然不夠完善,導致很多股東忽悠減持行為出現,然後扔下爛攤子退市,最後股民損失頗多,加上為了讓市場更加健康和穩定,退市制度一旦加快改革,兩市就會頻繁出現業績雷或者違法違規行為,股民的損失需要得到賠償,否則不僅僅是上市公司被退市,股民也要承受大部分的損失,應該加快對賠償機制的完善,才是退市制度的實行,才是保護投資者。

所以,隨著前期IPO提速,還有IPO常態化後需要加強對上市企業的質量把關,避免再次出現前期那種一年378家企業登陸A股市場,次年就出現了業績大變臉的情況發生,這些解禁潮壓力還有減持壓力都會讓股市上漲承壓,跌了將近四年的A股,今年一季度的減持力度就超過了四年,可想而知市場存在多少解禁壓力,股市的上漲壓力會有多大,也會因為這些企業上市後頻繁的減持行為導致股民投資信心缺失,並不利A股走出一輪慢牛行情。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大部份是有這種目地,從歷年來出現的問題來看,確實如此。中國設立股市以來,有的上市公司無生產廠地,無生產設備,更無產品生產,屬三無公司,其實就是個皮包麼司,說好聽點就是個殼,就這樣競然還能賣錢。這樣的事股市中真還不少見,名曰殼資源,你說這不圈錢叫什麼。這幾年監管力度大了點,有所收斂,但又變法了,報表上有一百多個億,機構基金和個人投資者一看好傢伙,這麼有錢的公司有前途,紛紛買入,結果十幾億的債還不上了,一查一百多億沒了,帳戶金額為零,至今查無結果,被sT了準備退市。這樣的坑人公司還不只一家,找誰說理去,找誰理賠去。你說這是啥子事喲,是圈錢還是騙局?.....。


嶗山隱士3


這個問題需要辯證的看,從投資的角度來講,人家辛辛苦苦的弄了一個公司,努力經營,提升業績,然後上市融資擴大生產,實現自己價值的增加,同時也實現個人財富的增長,這無可非議。

這就好比是農民賣菜,10家賣蘿蔔,有一個老漢思維比較超前,自己的蘿蔔又大又好,而且還貼上了標籤:大鵬牌蘿蔔。最後,這些蘿蔔都拿到市場上去賣,大鵬牌蘿蔔獲得了VIP特許經銷權,價格是其他蘿蔔的10倍,你難道說大鵬牌蘿蔔就是為了圈錢嗎?人家也是付出了努力和艱辛,付出了一定的智慧,得到一定的收入,也算是合情合理。

這裡我不是提倡讓公司辯白,基本所有的上市公司在上市之初的願望都是做大做強,都有一顆上進的心。但上市之後,確實有一些公司在經營上走了歪路,在獲得了融資之後,並沒有應用於生產消費,而是用這些錢搞其他投資或者是揮霍消費,很多上市公司的創始人改變了初衷,把上市公司看成是賺錢的工具,吃相變得非常難看,給人感覺就是為了錢而上市。

同患難易,同富貴難,錢能使一些原來美好的願望發生異化,這同樣適用於上市公司的投資,因為這裡麵包含著人性,無可擺脫。


小散李大鵬


良心的企業上市是為了融資,但是黑心的企業上市就是為了圈錢!股市裡有一個歷史遺留問題就是,上市公司辛辛苦苦做了好幾年,每年的盈利也只不過是一套房子的漲幅,可是上市後拋售了原始股,卻能換回許多套房產!所以有些黑心企業家把上市定位了終極目標,上市以後卻不是一心在搞企業,而是在圈錢和變現!


圈錢和融資兩者看似都是在拿錢,但是卻有著完全不同的意義!A股28年裡的退市率僅為2%-3%,可以說是實足的上市容易退市難的窘境,所有許多心存邪念的企業家開始不斷的圈錢,但是卻不把這些資金投入到企業的發展,而是中飽私囊,因此公司業績越來越差!但奇怪的是越差的公司,越小的市值反而越容易被炒作,從而使得他們惡性循環,破壞了A股的良好環境!那麼自然而然的好的企業也被慢慢帶壞,壞的企業更是變本加厲!


所以目前的A股最重要的是如何整治那些圈錢的企業,那些垃圾的上市公司,千萬不能那麼多的老鼠屎壞了一鍋好粥!A股能否走出強大的慢牛行情就看未來的優勝劣汰能否做到位,能否落實,要不然,再多的資金進來都是徒勞,都是炒作和跟風,絕對無法做到長線投資!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什麼疑惑和投資建議也歡迎私信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琅琊榜首張大仙


上市公司有圈錢的也有不圈錢的不能一杆子打死一大片,股市初期上市的企業以國企為主,上市後增發,配股雖然也是圈錢但主要都用在了企業生產上了,現在的圈錢直接進了大股東的腰包了,企業在中國生存的很艱辛一旦上市通過減持套現獲得的收益企業家幾輩子都掙不來,不減持是傻子,再說每個上市公司的上市之路背後還有一堆基金啊,風投,股東等等他們參與企業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利,既然套現來的快何必再推辭呢?爾且合法,合規。做為股市的投資者對此的感受就不一樣了,原來有損失是為國家作貢獻了,現在則是造就了一大批億萬富翁,這種感受有切膚之痛,股市是來造就企業不是用來造富翁的,所以說發行新股的概念已經發生了變化,過去代表國家利益多一些,現在代表各種利益集團多一些,現在股市中的各種亂像怎麼那麼多。


老布衣147


幾年沒進過股市了,沒再看過股票,最近一看,我的天,什麼樣的公司都上市了,五法八門,形形色色,是不是想去股票市場圈錢的,只有他們自己清楚 ,怎樣拿到入市通行券的,管理層明白,上市公司明白,但有一條,你成功上市,就要用心經營,要比其它公司更規範 ,要有嚴格制度約束,對得起股民,給股民優質回報,不能上市後就萬事大吉,坐享其成,抱著圈錢心理,那是在吸股民的血,股民及監管機構也絕不答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絕沒有你的落腳地,絕沒有你的市場!



三馬圖文


確實。一些公司上市就是為了圈錢。樓主說到點子上了。正是因為圈錢不斷。股市走勢低迷不振。可是有的人還譽之為支持實體經濟。卻不知有的人借支持實體經濟為名圈錢。大言不慚令人心塞。

有的公司並不缺錢。大把錢投資理財。大把錢存銀行。或者大把錢突擊分紅。大把錢可以覆蓋募投項目。可是就是等上三年五載也要上市。不是圈錢是什麼。

拿到錢後。有的就修改募投項目。或者乾脆取消募投項目。把募投資金用於理財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可見支持實體經濟被濫用。

上市以後不好好經營主業。忙於併購。忙於跨界。忙於高送轉。限售股解禁一開始。就開始馬不停蹄的減持。甚至清倉減持。這是利用資本市場做大主業嗎。還是專門等待股權增值套現。

圈錢市不改。減持不斷。A股健康牛市就是奢望。更多的時候是利用一切機會割韭菜。


杜坤維


只能說大部分的上市公司是為了圈錢。而國有企業上市絕對是為了成為私企做準備。

國有企業成為私企一共就兩步,第一步把工人趕下崗,弄個子虛烏有的帳號甚至零投入就可以劃規個人。第二階段就是上市,往往這種公司業跡一直不錯,在藉口不營利劃規個人吃相太不好看,只能上市,也可以不用一分錢佔有大部分股份,實則也就是私人的了。

而最近菸草想要上市,就與兩桶油一樣是最可惡的了,私人佔有不說又由於是壟斷,可以隨意定價,大賺國人錢的同時將民眾血汗換來的利益送給巴菲特丶高盛等外國人。其實質不比漢奸影響小。

只有極少企業上市是為了壯大自身的。比如曾經的馬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