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覺得旅遊那麼累,為什麼還有很多人願意出遊?

海森堡也養貓


我總覺得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去自己嚮往的地方旅行,累並快樂著!該工作的時候好好工作,有假期的時候抽出時間去旅行,看看外面的世界,欣賞不同的風景,也可以開闊視野,放鬆心情。

當我計劃去一個地方旅行的時候,我會提前查詢往返機票,當地特色酒店,做好旅遊攻略,哪裡好玩,哪裡有好吃的當地美食。尤其是住宿,我會一一查詢對比,看酒店環境,地理位置,住客評論,就算很麻煩,我也是懷著激動的心情做好出行前的攻略。

如果有合適的跟團遊,我也會選擇報團,但是我不喜歡鬧哄哄的大團,我喜歡人少的小團。


旅行過程中,雖然走走逛逛遊玩景點很累!但是隻要看到美好的風景,吃到當地的特色美食或者時令新鮮水果,體會到不一樣的民族風情,我就覺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美好風景都值得長途跋涉。


尤其是出去旅行,逛當地古城的時候,才開始逛的時候很開心,不停的拍照片,看古城的特色小店,走著走著就覺得逛古城真的很累,腳都走疼了。我就會找家文藝小店,喝喝下午茶,吃點點心,小坐一會兒,休息休息,看看我一路拍的照片~也可以選擇性發點朋友圈,記錄自己此刻的心情。

旅行結束以後,身心俱疲的我回到家,洗洗躺在床上,回憶我一路旅行的地方~就算累點,心裡也是快樂的。好好工作掙錢,期待著下一次的旅行!我們這一生,總會想去看看大海,看看大草原,看看不同美好有趣或者一切自己期待的風景!


我是愛旅行的小蘇,專注雲南旅遊,歡迎愛旅行的朋友們關注我,一起聊關於旅行的事兒~


小蘇愛旅行


旅遊和在家宅著相比,肯定是旅遊比較累,但這種累是身心愉悅的累,和上班、帶娃、做家務的累是不一樣的,這就是為什麼有這麼多人會為這種“累”來埋單。

我媳婦就說我,只要出去旅遊,多累都不嫌累,起早看日出,貪黑拍星軌,在我看來根本就不算什麼,記得2016年夏天我和我同學兩家人自駕呼倫貝爾,從滿洲里到恩和,由於當時修路,我們到了恩和已經八點多了,吃了晚餐我們還喝了點酒就很晚了,第二天我約了騎馬約了騎馬看日出,三點就得起床,我同學非常的佩服我精力旺盛,其實我自己也很疲勞,也想多睡一會,但大老遠來的,能看的我都不想放過,累就累點吧,這種累也是一種快樂。

我是一名旅行愛好者,這些年來在旅行途中也經歷了一些磨難,初次到西藏高反頭疼了一路,只要睡醒頭就開始疼,一疼就是一天;再次到西藏遇到了爆胎,海拔4500米換輪胎那叫一個酸爽,到大西北自駕途中感冒,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走完了全程,這些經歷已經超出了累的範疇,但並沒有阻礙我再次出遊的腳步,旅行中的見聞,美景,經歷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我想這也是大多數人樂此不疲去旅遊的原因吧。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

我會不斷分享旅遊資訊和我旅途中的見聞


愛玩的老朱同學


旅行哪有不累的呢?用身體的疲憊來換心情上的愉悅,我覺得這筆買賣賺了。去年在中國窮遊半年,沙發,帳篷都住過,哪便宜住哪,交通方式也是最便宜的火車,和搭車,有的時候旅行是一項體驗和另一種的挑戰,累嗎?說不累是假的,背著巨大的登山包走在公路上,但我卻樂此不疲,因為當我到達了我想到的目的地,那是種釋放!每個人旅行都會有個疲憊期,我的疲憊期可能在40天左右,這個也跟長跑一樣,頭幾圈都是累的,當過了那個點就好了,我的那個點就是60天,過了這個時間點也累,但累雖累,其實你無形中已經習慣這種感覺了!白天風塵僕僕,晚上回到青旅拿起手中的啤酒,聽著各地的朋友講述他們的故事,無形中我們所處的就是一“江湖”,大家為了各自心中的最後一點執拗相聚一起,把酒言歡,這是一種在路上的緣份,又誰能不愛呢?


驢行天下


會提這個問題,說明題主對出遊還是有一定理解的。

旅遊其實真的是挺累的一件事。


第一累:制定行程

如果你是跟團還好,只是交了錢,跟著走就可以了。如果是自由行,有些人在製作行程階段就已經快累死了,特別是有選擇困難的人。這裡也想去那裡也想去,也不太考慮真正能夠走多少地方,總之把一切想看的地方都寫進去。看了許多許多的攻略,日夜不停地看,然後越來越暈。還沒出發就已經累倒了。


第二累:旅行本身

不論你是跟團還是自由行,旅行本身真的就是一件累的事,要走比平常的路多,要睡在睡不習慣的床上,要坐飛機坐巴士坐火車坐船,許多許多不舒服在裡面。有人暈車暈船,這些都不是能讓他們覺得旅行舒服的體驗。

旅行的時候,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要早起的,喜歡睡懶覺的人都是困難的。旅行團的巴士基本上早上9點也要發車了,酒店退房有的10點就要退了,你要吃酒店早餐都還不能起得太晚。那種睡到自然醒的休假,聽起來在旅行中是不太可能實現的。


第三累:購物

現在去旅行,誰不購物呢?

跟著旅行團購物那我是見識過的。半個小時一個小時,巴士把人放下來,“10分鐘前集合哦”,丟下這麼一句話,導遊就算是讓你自由活動了。你們不知道東南西北,奔去找商店,看見百貨就進了,然後買買買,買完了說要免稅,一看退稅的隊伍排得比舞龍的還長。退稅辦了大半個小時,終於辦完了,也該衝回集合點了。看著都覺得累。

自由行就會舒服點吧。或許吧,一天能逛幾條街?帶著一堆清單,沒幾樣是自己要買的,專門給別人跑腳,東邊一家西邊一家,目的地可清晰了,街上的風景,店裡的裝璜,找到街頭巷尾的咖啡店喝杯咖啡都辦不到。別說什麼當地文化了,連百貨都沒敢多看兩眼,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快捷。看著也挺累的。


但是,然而

可是儘管旅行很累,我們都有隱忍不了的好奇心,忍不住地想了解外面的世界。人類不僅僅有好奇心,而且還特別容易忘卻,所以需要時不時地提醒自己,不僅僅是因為那些未知的,也是因為旅行中的那些累。那些雖然累,卻讓你痛並快樂著的日子。

制定行程可能很累,但是你可能看了許多許多漂亮的照片,覺得想去的地方越來越多,這一次還沒有出發,已經想著下一次要去的地方。因為想多瞭解一下將要去的地方,可能會讀一些相關的資料,甚至一些書,又多吸收了一些冷知識。在旅行的路上可能很累,可能要早起,可能睡不著,可是或許會遇上一些善良的人,會看見平時賴床永遠看不到的日初,或者注意到平時總是錯過的天空與雲彩的色彩。購物很累,但是花錢帶來的快感,幾乎是解除壓力的最有效的方式。所以,儘管不是買自己的東西,也有許多人沉迷於購物,或許代購行業的起源就來自於此。不能花自己的錢買,幫別人買花別人的錢也能享受到這份解壓感吧,還能順便掙點錢,何樂不為。


旅行本身就是一件痛並快樂的事,與活著一樣,儘管痛也要活著,也想活著,儘管累也要去旅行,也想去旅行。


夏目蛍


旅遊確實累,而且花錢,花時間,但是有失必有得,旅遊得到的東西,遠勝過失去的,所以人們才喜歡旅遊,那旅遊可以帶來什麼,我來講講幾點,扯扯淡。。

1旅遊可以帶來開心,旅遊要徒步,要運動,可以刺激分泌多巴胺,給人帶來快感。

2旅遊可以從或平淡, 或繁雜的工作中走出來 ,觀賞風景,降壓解乏,休身養性,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莫道山中無供給 ,清風明月不要錢。江山如畫,江山如此多嬌,為繼續更好的工作,充電加油。

3旅遊可以增長見識,地球這麼大,我想去看看,錢包這麼少,又能走多遠。開個玩笑。名人故里,名勝古蹟,都有一篇篇文章,一段段佳話,一個個故事,一個個風土人情,。聞所未聞,聽所未聽。不經意間,也許有所啟迪,有所發現,有所意會。四大名樓,其實就是靠四篇文章樹起來的,來到武侯祠,感受三顧頻頻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

4各地美食,美不勝收,西安的臊子面,北京的烤鴨,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沛縣狗肉,盱於的龍蝦,陽澄湖的大閘蟹,東北的殺豬菜,四川的火鍋,寧夏的蘭州拉麵,揚州的早茶,廣州的龍虎鬥,生猛海鮮,

5旅遊可以增進朋友感情,聯絡客戶關係.一起抗過槍,一起下過鄉。

6特別加深男女愛情,吊橋效應,男女獨處,什麼事都可以發生哦。!

7旅遊出國,可以體會異國風情,美景,巴黎鐵塔,日本富士山,美國大峽谷,俄國的克里姆林宮,太多了,不可勝數,

8購買免稅產品,購買外國特產,俄國的套娃,日本的藥妝,歐洲的奢侈品,泰國的乳膠枕頭。

謝謝大家。





天天扎心13君


看到這個問題,喜歡旅遊的酷妹兒立馬想起一句話:旅行,累並快樂著。

累,是身體;快樂,是內心。

當一個人精神疲憊的時候,反應出來的現象是無精打采,身體隨之疲勞不堪。而一個人快樂的時候,做什麼都是精力充沛,激情四射。

旅行中的累,多是因為路途中身體上的累,更多的是體力消耗。

旅遊,就是讓可能疲憊的精神重新煥發,即便是身體累,也是讓人樂此不彼。

這個累,睡一覺,人又會生龍活虎。

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

酷妹兒的理解,就是不能讓身體和精神同時負重,無法前行。

或者活動一下身體,鍛鍊一下筋骨;或者放空一下大腦,舒緩一下神經。

這兩者,總要有一個在某個時間讓它放飛。

我們很多人可能都有一種感覺,當我們身體極度睏乏的時候,我們睡一覺就精神了。

可當我們感覺心裡煩躁,因為工作生活壓力而身體倦怠的時候,怎麼睡覺休息都緩解不了。

體力勞動的勞累,能讓我們睡的更香。

旅行中的累,更多的是體力勞動的疲憊,途中的心累不足以超過旅行獲得的快樂。

旅遊,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或是欣賞美景美色的心情愉悅,可以是體驗民俗風情的激動興奮,也可以是探古探幽到滿足與寧靜。

一趟旅行,再苦再累,總有讓我們念念不忘的事,總有讓我們記憶深刻的東西,哪怕只是暫時逃避了一下,這些,都是我們快樂的源泉。

因為旅遊,我們內心獲得的快樂,遠遠超過了身體疲累的小麻煩,所以旅遊那麼累,我們還是樂此不彼。


酷妹兒圈


我是安妮巴頓 分享遊聞趣事

為什麼旅行那麼累😩還有人樂此不疲!那是因為:

旅行是種毒,越“吸”越上癮!

因為旅行有一種欲罷不能的感覺,所以喜歡旅行的人越來越上癮,而不喜歡的人嘗試幾次也就放棄了。

旅行滿足你不斷提升的新奇感!

每一次旅行都會有截然不同的風景,碰到不同的人,經歷不同的事,收穫不同的體驗,因此,旅行滿足各式各樣的好奇!

與收穫相比累😩無足掛齒

與旅行帶來的收穫相比,累真的不算什麼。累只是旅途中短暫的,而旅行經歷卻可以伴隨一生,這樣相比,那幾天的累又算得了什麼?

因此,旅行,累並快樂著!




安妮巴頓


家在旅途

 

人啊,在小小的四方天地裡待久了,就會很好奇,那種“永遠在路上”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旅行,是對一個地方的丈量,有時用腳,更多的時候用心。行吧,那就走吧,而且,要走,那就走得遠一點。在行走中一天天變成更好的自己,沒有什麼能比未知世界帶來的驚喜,更能讓人忘記悲傷的過去。束河,這是一個可以讓記憶純粹起來的歲月驛站,也是一個可以讓生命豐滿起來的度假天堂。女人的心,或許容不下一個曾經讓你撕心裂肺的人,但卻可以在一場旅行中,容下天涯。詩人白居易說:“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又說:“無論海角與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到束河的時候,天色已晚,涼月初升,大研古鎮和束河古城,如同兩位風格迥異的美貌女子。如果說大研古鎮是光彩照人,驚豔四座的風情美人,那麼束河則屬於楚楚動人的淑女,她猶如深谷幽蘭,暗香浮動……在這樣月華如水的夜晚,沒有人不醉。下了飛機,我片刻都未停留,直接去了束河。在束河,你會發現,這才是時光本來的樣子。到了束河,弟弟阿木帶我去小米的客棧“粗茶淡飯”吃晚餐,小米是一個矮矮的,看起來象個男孩子般的女孩,小米家的飯菜端上桌時,看起來可真是“粗茶淡飯”,土豆餅,炒野菌,土雞湯,還有一個綠色時蔬,但是吃起來,味道可好了,尤其那鍋湯,鮮得掉眉毛。

邊吃邊環顧四周,看到旁邊一對老人,靜靜面對著細嚼慢嚥,不時對視微笑著,流露出平靜的滿足。我離開時走過他們身旁,笑著看著他們,想得到他們的一個回應的微笑,但是沒有,他們熟視無睹,平靜如常。我的一廂情願卻讓我知道,當男女之愛放在整個生命進程加以審視,莫過於在老態攙扶之時,仍能薄酒一杯相視一笑。可是,這需要一生的鋪墊。沿著石板鋪的小路,遠遠看到客棧的名字“家有傻犬”,我就忍不住笑了。“知道老姐喜歡狗狗,竟然找了這麼家客棧”。至於院落,更是別具風格,豬槽更是被利用到了極致。照片裡這些種著垂掛綠色植物的木槽都曾是豬槽,這些冷漠無靈的物體,就這樣在不同性情的人手裡被賦以了靈性,“家有傻犬”。當然少不了狗狗。阿明家的狗叫“QQ”,就是“傻”字上代替“一撇”的那條狗,兩眼睛一黑一白,像極了“QQ”,它平時呆在酒吧,有空時就到客棧來轉轉,我常逗它玩,不過它每次都很忙,來去匆匆。

束河不是一條河。束河而居,處處有意料之外的驚喜。若是跳出時空之外,就可以看見——整個束河鎮,就凝在這條河裡生息。我喜歡很多民族的東西,例如衣服,兼具民族與傳統、厚重與輕靈等不同美感,印染和刺繡,色彩絢麗,花紋深遠,處處藏著民族裡的靈氣和精魂。清晨,柔軟的陽光灑滿古鎮,行走在被馬幫和路人踩踏得溜光平滑的青石板上,耳畔不時傳來簷下風鈴的脆響,讓人有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古橋上納西族老人彈奏的美妙的納西古樂如仙樂入耳,嫋嫋升起的炊煙,讓漂泊的旅人倍感親切,古鎮中飄蕩的空氣都洋溢著生活的純粹和輕盈。趕集的日子,這裡是束河最熱鬧的地方,束河人,甚至周圍村鎮的人都來到這裡買賣日用品。集市廣場的四周均為店鋪,古老的木板門面,暗紅色油漆,還有店前黑亮的青石和腳下斑駁的石坡路面,那些閒坐的老人則是獨自坐在太陽底下抽著煙。在束河,所有一切都流露出古樸的本色,那麼自然。

所以在束河,我喜歡串門。喜歡去陌生的鄰居家拜訪,看看不拘一格的裝修,和細節處極盡心思的擺設。有時候,不過是後山的一叢野花幾根枯枝,略花點心思,竟也能叫你眼前一亮。店主們幾乎清一色是外來者,大都是來了後就決定租個院子留下來的。生意倒是其次,大多還是為了住的舒心。一個地方,兩三個朋友,一杯茶,一本書,和一段光陰而已。也許就是這樣的一種偷得浮生半日閒吧。

虎妞是“家有傻犬”客棧裡的一個服務員小姑娘,胖胖的,臉黑黑的,是納西族的,我在客棧裡的照片都是她替我拍的。人純樸得可愛,那天,我告訴她明天早上的早餐吃“米線”,她說好的,只是不好意思地對我說:“姐姐,我煮的米線味道不是很好的。”看著她忐忑的樣子,我寬慰她說我愛吃她做的米線,好吃又好看。第二天,我早起到外面逛了一圈回來,看到她就讓她把米線端過來,沒想到她的臉一下子成了關公,支支吾吾欲說不說,我試探著問了一句:“你把姐姐的米線吃了?”她紅著臉告訴我,早上聽到姐姐起床的聲音,就去前面的酒吧給我燒米線,沒有想到端回客棧時,看到我的房門已經上鎖了,還以為我像往常一樣早上出去要到晚上才回來,想著不能浪費,所以就自己吃了,真是個實在的好孩子,我忍不住笑了,擺擺手說沒關係,我更喜歡吃米腸。看著她轉身蹦蹦跳跳去廚房拿米腸,我的心情也更好了。所以,如果想要得到快樂,就要把自己展示出來,快樂與美好,應該如風中的花粉,帶給別人一縷愉悅,你自己也暗香盈袖。

每一座城市,都是一個驛站。哪個驛站最讓你流連忘返?流離並不失所,遼闊蒼穹,茫茫人海,總有一個處所會讓自己的心變得踏實。我有一個朋友,她多年來一直忙於奔波,曾說想有個家,卻至今單身。我想,一個總是在旅途中的人,是否會對現有的生活秩序既厭煩又迷戀,如煙癮般欲戒而不休?或許,旅途就是他的家人,“目眯塵沙,心疲計算,欲有之而有所不暇”,既然紅塵眯了目,疲了心,何不遁入江湖,給自己足夠的閒情和閒心,遁入此間,一杯清茶也來慣看春花謝了春紅。 

 











心海墨客的閱讀時光


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

有人說:沒有誰比剛度假回來的人,更需要度假。這是句誅心的大實話。記得《心流》中,有段這樣的描述:“所謂心流,就是當你特別專注做一件目標明確而又有挑戰的事,而你的能力恰好能接住這個挑戰時,你就會忘記時間的流逝,體察到所有相關信息,不管工作多複雜都毫不費力,而且有強烈的愉悅感”。



旅行這樁事情,是最講究體驗感,也是最容易進入“心流”狀態。但我的感受是,主動式旅行會更容易產生心流,而被動式旅行則不然。

何謂被動式旅行?例如:“馬上放五一假了,同事們都出去玩了,我也趕緊問問旅行社,有什麼合適又便宜的線路,推薦一個,報名去玩玩”。這樣的出行,沒有任何明確目的,只能隨大流,上車睡覺下車拍照,難道還能有更大期待麼?一趟行程趕下來,身體和精神沒有任何放鬆休閒,反而疲憊不堪,當然會說,出門旅行真累,比上班還累~



說說我對主動式旅行的一點經驗。基於自己的喜好,不跟風去網紅地打卡。定一個自己感興趣的旅行主題,出行前,做好攻略準備,包括但不限於和目的地相關的紀錄片、書籍、有趣的野史雜文甚至傳說故事。旅途中,放鬆心情,全然的體驗在地風情,少去景區,多去體驗當地人的生活。回來後,整理一下旅行照片,寫寫旅行筆記,把住過的酒店房卡、明信片、某些個人小趣味的紀念品等等做成一本強烈個人色彩的旅行冊子。我自己帶回來的零碎就有:維吾爾文的餐廳賬單、沙漠鹽鹼地的鹽粒、草原撿的羊毛卷成的戒指......整理這些的過程就像是又旅行了一遍,我保證你是笑眼彎彎,心情愉悅的做這個功課。



正因為這個觀念,我帶小朋友出門旅行,每次都會商量一個大家喜歡的主題,然後再確定目的地和行程。



我們自駕去內蒙,主題是看大草原。從“草原天路”到東烏珠穆沁旗,小朋友想看牧羊人家,我們就在某片草原巧遇一個牧民爺爺家,去他家做客,跟著他學甩鞭子趕羊,小朋友還知道現在放牧不騎馬是騎摩托車的。



我們一家去新疆,是因為,小朋友們喜歡《西遊記》,我非常敬慕玄奘法師,看過斯坦因拿著《大唐西域記》一路從西域挖過來,直達神秘的羅布泊。那我們定的主題是小朋友們的西遊記和大人的絲綢之路。小朋友們一路聽著西遊記的故事打卡,從東海邊的水簾洞一路到新疆的火焰山,中間還能插播兩集別的動畫片—葡萄溝的阿凡提。我們大人,則是照著玄奘的西行路線,從西安護國興教寺的玄奘塔開始,在瓜州小城追憶一下當年玄奘法師出境前的磨難,過高昌古城考證一下“御弟哥哥”的出處,一路到喀什。



類似這樣的大小旅行還有很多,每次都是幾千公里到一萬多公里的行程,是我自己開車,當然會很累。但是,這樣的旅行很有趣呀,有個詞很形象——樂此不疲。


然然家


有人說:“人生至少要有兩次衝動:一場奮不顧身的愛情和一段走就走的旅行。”


我想在每個人的青春年歲裡,都曾有過一段關於旅行的憧憬,一段說走就走的旅行。可是在現實裡,因為種種的原因,這個美好的希冀變成了每個午夜夢迴的美好夢想。當你聽到別人說旅行好累啊,其實不過是舟車勞頓的汗水、行程規劃上小小的不足、人情世故的小插曲、以及理想和現實的反差而已。

人就應該去旅行,在年輕的時候,趁著有脾氣裝瀟灑,有本錢耍個性,離開睜眼閉眼看見的城市,逃離身邊的紛紛擾擾,找一個讓心裡安靜和乾淨的地方,自己變得跟水晶一般透明,然後拍一些美得想哭的照片,留給老年的自己。


而且有句老話說的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在行走的路上你能用眼睛看到不僅僅是那些美不勝收的景色,還是許許多多的書本上看不到的東西。這些可以用手去觸摸,用鼻子去聞,用嘴巴去品嚐,這些可不是一些文字堆積到一起,光靠看憑空想象就可以體會的。還有一些旅行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會在人生這條路上給你啟發和明示。

所以,不管多累,不要管那些汗水和淚水,走出去,享受旅行帶來的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