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在沒有琴譜的情況下,只要歌曲會哼就能彈奏?

明天休息


這個問題聊的,我之前有個文章叫:人家聽兩遍就抱著吉他彈唱,你必須得看著譜,哪的毛病呢?先說一下,這篇文章基於很多人有的這個困惑,我做了一個分析,人家到底比你強在哪裡。而且並寫出了怎麼訓練才能達到不看譜,聽兩遍就有這能耐。

由於篇幅太大,我記得好像是寫了2千多,不到3千字。所以在這裡就不做過多的回答。只給你分析一下,原因,至於怎麼訓練,訓練後能達到什麼效果。可以去找這篇文章。

一個人在能自彈自唱以後(這裡包括鋼琴啊,吉他啊),會覺得,樂譜挺難記的,而且你的腦子記不了幾首歌。幾乎都是用力背下的和絃連接。

這個時候你需要了解一個東西,這是樂理方面的知識(看見了嗎?之前有人說學吉他不用學樂理,這下用上了)。這個東西叫做功能表。

以C調為例,C調的和絃被分為1234567級和絃,依次是C、Dm、Em、F、G、Am、Bdim(七級為減三和絃,暫不研究)

你看你瞭解了這些常用和絃,你就會一點點的總結出很多的套路,包括吉他界瘋傳的萬能和絃(其實沒什麼萬能的)4536251,你現在看看,在C調中就是F、G、Em、Am、Dm、G、C。

你看就是這麼簡單,首先你就不用背了,一首歌前半段一個套路,後半段一個套路,你也就記住兩排數,然後用你經常練習的節奏型去彈出來就是這首歌的伴奏了。

你長期用這個方法玩音樂,就能總結很多套路,時間長了,由於這些套路的熟練,對於音樂中的扒帶、配和絃,即興SOLO、包括作曲,你便有了膽量。

向問題說說的,屬於扒帶和配和絃的範疇,到哪時根本不是什麼大事兒。

學習功能表還有很多的好處,這裡不能一一舉出,可以去看我那篇文章。那也是我的第一篇爆文。裡邊圖片、舉例講的很清楚,包你滿意。

我是心靈腰花,一個專門教吉他的,歡迎大家一起交流。


心靈腰花


沒有譜,甚至不識譜也能玩樂器,這是我一直以為很正常的事,因為我過去見過很多這樣的人:我上小學、中學那會,正處文革時期,那時的音樂課,基本不教什麼樂理的,只是老師拉著手風琴或彈著腳踏風琴教大家唱歌而已。下鄉後,因沒什麼娛樂,我們很多知青就口琴、笛子、二胡、奏琴、曼陀鈴、小提琴的瞎玩,真正懂樂理的不多,但皆能成調。而我自己,則是在會唱一些歌曲,會奏一些樂曲後,再看見歌譜或曲譜時,才知道那些歌曲或樂曲在譜上是怎麼表示的,從而悟出了一些樂理,這純屬“野路子”呢。我的這種路數,在當時應該說很有代表性的。玩樂器靠熟能生巧,而沒有譜,不識譜也能彈奏樂器,我認為很多人都可以,除非天生五音不全之人。這談不上多大的天賦吧?





逍遙信天翁


我記得,我和音樂的緣分,始於8歲那年爸爸買給我的電子琴,現在想起來,那時的感覺,依然歷歷在目,我那時候,開心的坐在琴前,小心翼翼的敲著鍵盤,不知道坐了多久,我突然,在琴鍵上摸出《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曲子,當時我媽從廚房裡跑出來,驚呆了,高興的直叫我讓我再彈幾遍,誰知那時候,爸爸就已經給我報了鋼琴課,第二天,就帶我去見老師,那是一個冬天,我記憶猶新…後來,爸爸就給我買了鋼琴,本是不富裕的一個家庭,到現在我都慶幸,我有一個這樣的爸爸。說來,我天生,對音準的概念,就很好!在我記憶裡,一路走來,我的音準一直都很好,後來高中藝考參加了集訓,專項的視唱練耳訓練中,不覺得有難度!所以,我覺得,天賦還是很重要滴!


張瀟月


哈!問題有意思,俺要囉嗦一番,有興趣的看官當故事看,別笑話俺就好!

任何事物,就怕痴迷,到了對某一事物,吃飯睡夢中都想的程度,自有神來之技!老輩人說程咬金夢中學藝,醒嘍只記住三板斧你還不信,我信,俺還嫌他忘心太大呢!

我年輕時酷愛唱歌,不識譜,收音機唱什麼學什麼,時行歌曲戲劇,聽上幾遍即會,後來因倒腔不知休聲保養,把嗓子毀了,痛苦啊!

發現供銷社貨架上有京胡賣,五元一把。可吃飯都緊張,哪敢於父母要錢啊!村人有養兔者,討了一對小兔子,挖坑壘洞,盡心飼餵一年,小兔下了小兔,把兔爸爸揪著耳朵提到集上可可賣了五元。緊跑慢踮買了胡琴回到家是下午一點。也沒吃飯,坐到大門外豬圈頂上開拉 。一直到了子夜一點,摸熟了歌曲三首,又不識譜,直到今天,無不稱奇!

其間參加工作,文藝活動,這把二胡可就起作用了!轉眼百年,退休後二胡成了主業,培養出業餘歌手一大幫,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書接上回:老婆子唱歌,想學電子琴,陪她到樂器店一瞅,雅馬哈、卡西歐三四千!我滴個乖乖,倆月工資啊!

打住!回到家網上一查,國產好琴五六百,來一臺吧。也不識譜啊,細心講解,認真輔導,咦!連唱帶摸,半年有成!並且自彈自唱,這不奇了怪啦麼?不是她怪,卻是人們大驚小怪嘍!😁


西山逸隱


這是經過多年訓練才能做到的事情,聽音能夠一聽即出,同時一瞬間把伴奏的和絃配出來,再根據經驗,配對適合的演奏方式,完全憑藉條件反射去演奏。我做音樂編曲混音10多年了,跟同事們還有樂隊的人經常玩玩即興,就是靠的紮實的基本功以及聽力,還有樂理知識的量足,記得牢,用得熟。

能有這樣沒有束縛去玩音樂彈即興,那都是訓練來的。當年我跟我樂隊的貝斯手倆人,一個彈和絃套路,一個出旋律,16個循環以後交換。就這麼不停彈,一彈就4-5個小時,堅持了3年。練就的條件反射和快速構建旋律以及伴奏。

聽力除了正常聽鋼琴的視唱練耳,扒歌也是重要的訓練,最早在酒吧很樂隊演出的時候扒過的歌,用那種一個拳頭厚的文件夾裝,整整裝了7本,一面A4紙就是一首歌,一張2首,你說這是多大的量。

只有經過這樣的內容,大量洗禮,才有可能達到題主說的能力程度。絕對不是輕輕鬆鬆得來的。也不是你隨便摸摸琴,聽聽歌,看看書就得來的能力。


混音師天職老師


我不是搞音樂的,所以有些用詞不一定專業,僅供參考。我就是屬於那種流行歌曲只要會唱,就能馬上演奏的。不過不專業而已。

我認為,具備不看譜記譜演奏,可以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能夠感覺出絕對音高,能夠為演唱伴奏的。另一種是能夠感覺出相對音高,不能伴奏,但是可以轉調“獨奏”的。

長期玩以鋼琴為代表的西洋樂器,往往具備前一種能力,即聽出絕對音高。記譜方式是以五線譜為代表。我自身不具備這種能力,所以不太瞭解,不詳細討論。

而我是小時候長期玩笛子、二胡、口琴,所以能夠很容易鍛煉出第二種能力,即感覺出相對音高。別人隨便唱一句歌,哪怕我第一次聽,也能馬上翻譯成do re mi,完全不用思考,全靠感覺。這是以簡譜為藍本的,用123代表do re mi。但是C調D調這種調性我聽不出來。演奏的時候只用固定調性。

我用的笛子、二胡、口琴等屬於民族樂器,記譜方式以簡譜為代表。與鋼琴、小提琴、吉他等西洋樂器有很大的不同。笛子二胡口琴等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即屬於單旋律樂器,基本沒有和絃的概念。只演奏主旋律。像鋼琴,一開始學就必須用雙手和絃。用慣了主旋律演奏,就比較容易訓練出相對音高的感覺。對於旋律性強的流行歌曲,有很大的優勢。但對於旋律性不強的,半音太多的交響樂,則不太好感覺。

要是讓我在鋼琴上彈流行歌曲,我也是馬上就能彈,但是僅限於只用右手,而且只用C調。一轉調就懵逼了。不過沒關係,自娛自樂而已。哪怕一隻手彈,能毫無壓力(無需花時間熟悉譜子)即興彈出來,也能放鬆心情,自我陶醉,讓工作一天的壓力得到釋放。

我身邊和我差不多的人,基本都和我有相似的經歷,即長期玩笛子、二胡這類單旋律樂器。不過都是僅僅自娛自樂,和很多人玩手機遊戲(競技玩家除外)一樣,就是打發時間,釋放壓力。

個人認為,如果玩其他樂器,特別是五線譜思想的,練出這種感覺音高的能力,要難得多。不過如果練出了絕對音高,則要專業很多,也走得更遠。這就像打字一樣,一開始就學拼音,一兩天就可以打字了,如果一開始學五筆,則一個月後還打得慢吞吞。不過後者的後勁要大很多。


犍為真人


我就屬於這類型的人。感覺特別靠譜,就平常玩的簡單的樂器,像二胡、笛子,口琴拿起來三兩天就學會了,吉他比較複雜才用了不到三個月學會。全部都是自學,不按普來,只要會唱的歌就能從樂器中演奏出來,並且基本都是普上音調。說白了就是“摸音”,就像盲人演奏樂器一樣,也是靠聽,所謂的差距就是對音樂的敏感度。有人天生就開這一竅,而有些人用聲音唱歌音調都會跑到美國去。尺有所長、寸有所短。僅此而已。😄


手機用13450958


會哼就會彈其實是正常現象,咱們一步步的分解了來看,就會覺得這個問題並不難。

首先,咱們彈琴是不是要先學會識譜?你都會認了,寫下來應該也不難吧。

等你會認會寫之後,練習多了,就能聽記音樂了。其實這也不難,很多人不會識譜,聽歌也能學會,能把音唱準。既然大家都能聽歌就唱出歌詞,那會識譜的人當然可以聽歌就能哼出曲譜了,區別只是你哼的是詞,人家唱的是譜。也就是說會哼的曲子實際上是能寫出譜子來的。

譜都能哼出來了,那就好比已經能背譜了,你覺得他要彈出來還難嗎?那比看一首不會唱的譜還要來得簡單啊!


知臨教育


能把聽到的旋律反應成樂譜,也可以寫成書面樂譜,我們小時候叫“識譜”,也就是說你可以直接演奏或演唱從沒有聽過的旋律,只要有譜子就能直接演奏演唱。在任何場合聽到的旋律,到自己耳朵裡就是樂譜。回憶起來,這個能力在專業的學習過程中大約要半年多的時間。而很多愛好者學習音樂忽略了樂理“識譜”學習,這也是學習困難找不著頭緒的主要原因。學了幾年還是愛好者。我在優酷等等視頻網站發佈了三集《哨笛入門》的教程,不是推廣什麼“哨笛”,而是在教程中大量講解了樂理,希望有興趣的條友可以看看,真心希望能幫到各位。


威子83522860


閉眼。閉眼。閉眼。不背譜。重要事情說三遍。

心裡默想一首歌。是你最喜歡的歌。比如說,《我們一起學貓叫》,比如你吹豎笛。六個孔。七個音。你就一個音一個音找,哪個音像(我),哪個像(們),哪像(一起),哪個音像(學),哪個音像(貓叫)。然後再重複一百遍。這句歌就學會了。

再同樣方法學第二句。也是百遍。

整首歌都這樣練習。反覆吹百遍。

豎笛就學會了,而且達到出神入化,會唱就會吹的境界。為什麼?這個過程是訓練手與耳與腦與心的一致性。做到想要出什麼聲,手就自動往那個位置摸。

我用這個方法,三節課教會小孩吹葫蘆絲,而且達到出神入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