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組織揭發達國家“垃圾回收”:吹噓轉運和偷埋

60多個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港口存放了6年之久的集裝箱將在10天之內從菲律賓運回加拿大溫哥華港,這些集裝箱裡裝的滿滿都是垃圾。

6年前,這批垃圾運抵馬尼拉附近的一個港口,加拿大企業將集裝箱貼上可回收塑料的標籤,實際除了三分之一是可回收塑料,其餘都是一般的家庭垃圾,包括電子產品、廚餘,甚至成人紙尿褲。

環保組織揭發達國家“垃圾回收”:吹噓轉運和偷埋

環保組織揭發達國家“垃圾回收”:吹噓轉運和偷埋

環保組織揭發達國家“垃圾回收”:吹噓轉運和偷埋

菲律賓指責加拿大違反了旨在遏制越境轉移危險廢料的《巴塞爾公約》。上個月,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威脅說,如果加拿大不收回這些垃圾,他就要向加拿大“宣戰”。

菲律賓與加拿大之間的垃圾官司,是來自美歐發達國家的“洋垃圾”為禍全球的又一個例證。去年中國宣佈拒絕繼續進口“洋垃圾”之後,發達國家不是尋求有效的回收利用之道,而是試圖將它們運到其他地方。

“洋垃圾”轉向東南亞

綠色和平組織與全球垃圾焚燒替代聯盟(GAIA)日前一項報告顯示,富裕國家向東南亞出口了數百萬噸塑料垃圾,那裡的回收系統不堪重負,導致了廣泛的汙染問題。

“對於第一世界的人來說,自己的垃圾被回收讓他們感覺良好。但現實是,這些垃圾最終被傾倒在了無法處理它們的國家,”GAIA塑料問題活動家鮑·貝康吉斯(Beau Baconguis)說。

中國曾經是全球最大的廢塑料進口地,過去中國每年進口全球56%的塑料垃圾,這一切隨著去年1月正式實施的塑料“洋垃圾”禁令徹底終結。

中國的環保新政讓全球的塑料垃圾貿易被迫重新洗牌,美日歐等國開始為其垃圾尋找新的接收者。他們在東南亞找到了,地點包括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印尼。

綠色和平組織與GAIA的報告分析了2016年至2018年間——中國實施“洋垃圾”禁令前後——世界進出口塑料垃圾最多的21個國家和地區。

綠色和平組織的報告說,每年300萬噸塑料垃圾轉而運往東南亞,包括馬來西亞、越南和泰國,這佔到發達國家出口塑料垃圾的一半。

根據綠色和平組織的報告,美國、英國、德國和日本是全球塑料垃圾最大的出口國。綠色和平組織表示,雖然富裕國家吹噓其先進的回收系統,但塑料最終往往會被出口,被焚燒、在垃圾填埋場掩埋,或者乾脆任其汙染土地和海洋。

澳大利亞時事新聞節目“60分鐘”上個月指出,澳大利亞國內的塑料垃圾根本沒有進行循環利用或者回收,而是直接運往包括馬來西亞在內的東南亞國家的非法加工廠丟棄、掩埋和焚燒,基本上將馬來西亞變成了“澳大利亞的垃圾場”。

過去20年,澳大利亞依賴中國對塑料垃圾的進口,每年向中國出口12.5萬噸塑料垃圾。中國去年實施“洋垃圾”禁令後,澳大利亞開始向東南亞傾倒垃圾,特別是馬來西亞。報道稱,去年12個月,僅澳大利亞一國就向馬來西亞傾倒了7.1萬噸垃圾。

深受澳大利亞垃圾之害的還有印度尼西亞。據澳大利亞新聞網報道,2018年澳大利亞向印尼東爪哇省傾倒了5.2萬噸廢塑料、紙板等垃圾,較2014年猛增了250%。

富國在窮國中尋找“排廢”的縫隙

德國之聲網站上個月援引世界銀行發表的一份報告稱,富裕國家向低工資國家所出口的垃圾中,只有10%真正被回收加工,90%的垃圾被燒燬或拋棄在非法垃圾掩埋場,造成環境汙染。也製造了傳染病病源、引發當地居民肺部疾病或動植物死亡。

作為回應,許多東南亞國家正在對塑料垃圾進口實施限制,而發達國家則轉而將垃圾出口至印尼和印度等監管較少的市場。

“一旦一個國家收緊塑料垃圾的進口,這些垃圾來源國就會轉向缺乏監管的國家。”綠色和平組織高級活動專員凱特·林( Kate Lin)說,“它們沒有足夠的能力處理如此大量的進口外國廢料。所以,對當地環境有一些汙染。”

眼下《巴塞爾公約》新一輪會議正在瑞士日內瓦召開,這次會議將要討論將“控制危險廢物越境轉移”擴大到塑料垃圾的建議。這項簽署於1989年的公約旨在“控制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公約要求有害廢棄物轉運時必須先得到輸出國和輸入國的批准。

2018年9月,在日內瓦召開的《巴塞爾公約》不限成員名額工作組第11次會議尾聲時,挪威提出了一個新的建議,將塑料廢物列入受該《公約》貿易管制的廢物清單。這個建議,得到了廣泛支持。

但是,這一努力仍然面臨很大障礙。今年2月《巴塞爾公約》會議在菲律賓馬尼拉召開,就1995年提出的修正案進行討論,這一修正案希望禁止所有有害廢棄物的跨境轉運,即使是為回收再利用也不行,但是作為廢棄物主要輸出國的加拿大等國卻拒絕簽署這一修正案。

據加拿大通訊社報道,加拿大環境部的發言人說,“加拿大和其它一些簽約國,諸如日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不同意簽署修正案,是因為我們認為那些對環境無害的廢棄物轉運是有積極意義和效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