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記得媽媽說過的最嘮叨的一句話,是什麼?

海藻微視野


媽媽說過最嘮叨的話就是“起床吃飯了!”“都幾點了,怎麼還不起床!一會飯涼了看你咋吃!”

上學的時候就盼著放星期天,因為這樣就可以睡懶覺了,哈哈。但是我媽就偏偏不讓我睡懶覺,週六週日早上七點就起床了,七點半差不多就做好飯了開始喊我起床吃飯,差不多能從從七點半到九點,中間我爸我媽能來五六次,輪番喊我起床,可我就是不起,睡醒了就是不想起來,他們叫我我就隨口答應了,然後就繼續玩手機看視頻,哈哈!每次我媽叫我總是不起床,生氣了,衝我喊:“一會飯涼了我看你咋吃!有本事今一天都別起來!”一聽我媽生氣了,就慢悠悠的起床,但是這話聽過了也就不怎麼管用了!九點多起床洗漱吃飯,坐在茶几旁,看著已經涼透了的飯,我媽說:“涼了也得吃,想吃熱的自己去熱熱去!”還有那時候我吃飯也挺慢的,因為電視機在旁邊,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吃到最後飯已經是涼透了,我想我現在的胃病大概就是那時候吃涼飯給弄的。但是現在突然想起這些,感覺自己還是有些可笑,現在還想讓爸媽喊我起床吃飯已經是不可能的了,還是挺懷念以前我媽喊我吃飯時候,那時候多好啊,可惜!

不知不覺好幾年過去了,前幾天騎車回老家,我坐在我媽後面,看到我媽長了許多的白頭髮,才突然發現原來媽媽真的是老了!每次從家走的時候,媽媽總是說這水果你帶去,這牛奶你也帶走,家裡的吃的喝的總是給我留著,爸媽總是捨不得吃捨不得穿,但是卻把最好的留給我,我挺愧疚的,發誓以後要好好孝順爸媽,讓他們的後半生過得更好!



禾木希


媽媽說過的嘮叨話很多。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人生經歷的改變,媽媽嘮叨的話兒也在變。

我記憶中未出嫁前,媽媽沒什麼嘮叨。或許是家裡兒女多,媽媽忙完農活又忙家務,整天像陀螺一樣轉個不停,沒時間跟我們嘮叨。或許是媽媽覺得言教不如身教。

長大後我嫁人了。才記得媽媽在電話裡說的最多的話就是;你要什麼?某某開車進城,我順便給你帶來……

說實話,直到女兒讀初中,我才不要媽媽的接濟。媽媽總說,城裡什麼都要錢買,而她的大米,辣椒,蔬菜,雞蛋,菜油……都是自家產的不值錢。

後來,不知道她從哪知道二胎政策放款,來電話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又變成了;再生個孩子吧。

我哥哥和妹妹都是兒女雙全,我跟弟弟都只生了個女兒。於是,媽媽不管是電話裡或是見面,老說;再生個孩子吧。一個女兒將來你們老了怎麼辦?

14年,我老公去世,我跟女兒去了廣州。

媽媽差不多兩天給我一個電話。說的最多的就是;你還好嗎?吃飯了嗎……

媽媽的嘮叨陪我度過了最痛苦難熬的那段時間。

15年我跟女兒來深圳。不知道具體哪天,媽媽在電話裡的嘮叨變成了;丫丫(我女兒的小名)有男朋友了嗎?

去年五一,我女兒結婚。至今,媽媽的嘮叨就是;丫丫懷孩子了嗎?

86歲,腿腳不便,眼花耳聾卻還擔心著晚輩的事。

以前,我的手機沒有錄音功能,老公的聲音隨著他身體的消失也漸漸的消失在了我的記憶裡。

如今,我將媽媽的嘮叨,通過手機通話錄音保存。期望媽媽的嘮叨,在她百年後仍能陪伴於我,

生而有媽是我最大的幸事。

我愛你!媽媽!



一葉草73


在我小時常常聽見媽媽嘮叼著說:“等你們大了就好了”,她除了照顧我們姊妹四個外,整天上地,那時土地剛承包,一家八口人十來畝地,都落在母親身上,父親在外打工(當時叫搞副業),母親幾乎每天就在那地裡忙著,那時我經常聽母親嘮叼:“等孩子們大了就好了”,後來隨著孩子們上學,家裡經濟窘迫,又常常聽媽媽嘮叨:“等你爸多掙點錢就好了”,可是隨著中考的結束又聽媽媽嘮叨:“但願老天有眼保佑兒子女兒順利”,那時的中考不亞於現在的高考,是爸爸媽媽心中的希望和救星,他們認為那是兒女們魚躍龍門的唯一機會,考試也關係著他們的悲喜。

隨著年齡的增長,媽媽又一天天嘮叨:“能攢米糠,不攢姑娘,女兒大了什麼時候能找個好婆家呀?”可是女兒剛出嫁媽媽又開始嘮叨:“兒子什麼時候能娶上個媳婦呀?”每個時間段都能聽到媽媽的嘮叨,當孩子們長大了,她又嘮叨孫子什麼時候長大,現在幾年她老了,已經70多歲,可又開始嘮叨盼我的兒子早日成家,她好看看外甥媳婦什麼樣,還盼望我女兒找個好婆家,她也看看去,母親一生的心呀操碎了,為了一代又一代,而且她還不忘勞作,還離不了那一塊塊的地,雖然兒女們不同意她再上地,但看著她面對塊塊地的眼神,也知道她對那生她養她的土地有著不解的深情,媽媽老了,可她還是有操不完的心。



當小時媽媽一直嘮叨的那句話:“等你們大了就好了”,可當我們都成人後,媽媽還是照樣操勞,為這個想想,為那個想想,一條兒女一條心,而且她的心又有了枝杈為孫輩開始操心,曾幾何時,我總覺愧對媽媽,因為總是想讓她過好日子,可媽媽依然勤勞,樸素和節儉,我真想讓媽媽不要操那麼多心,輕鬆過餘下的日子,可一離開她,她依就是老樣子,媽媽你老了,該清閒清閒了,為什麼還是操不盡的心,“等我們大了就好了”,如今都大了,為什麼你又操下一代的心呀?嘮叨的媽媽,其實那每一句嘮叨都是她那段時間的心願呀,我愛我的媽媽,聽慣了她的嘮叨,反而覺得她的嘮叨象她一生的追求,願我的媽媽永遠健康,仍就嘮叨。

大家好,我是沃土芳華,一個熱愛文字,喜歡用自己真實情感來表達的女子,希望大家關注、轉發與評論,謝謝。


沃土芳華666


我記憶深刻的是每次去外地上學出門時候,媽媽站在門口說好多遍最愛嘮叨的一句是:“東西都帶上了嘛?再看看有沒有落下的,有沒有沒拿上的。”

我家在西北一個小縣上的農村裡,我高中是在市裡的高中上,住在學校宿舍,週末才回一次家。每次回家後媽媽就給我做了好吃的,給我洗衣服,還捨不得讓我做家務,偶爾幫媽媽做農活。每次週末回學校前,媽媽總會囑咐我東西都帶上了嗎,帶全了沒?這樣的話每次我回校前她會嘮嘮叨叨說很多遍,可我不覺得那是嘮叨,那是她深深地愛。

我上了大學後,一個月或者半個月才回一次家,每次回家前媽媽總是在家做好飯炒好菜等著我回來,我回來後總能吃到她給我做的好吃的。我以為上大學了自己長大了,再不用媽媽囑咐我每次回校前拿好東西了。但是每次她還是會像高中時候一樣囑咐我拿好東西,把東西拿全。可能在母親眼裡,無論我多大,都是孩子。

現在想起這些真的是心靈被觸動,你媽媽最愛嘮叨的是那句?歡迎評論交流,我是馬兒啦,一個啥都懂點會點的媒體人,喜歡請點贊關注。


馬兒啦


別拖了,該結婚了,這幾年一直唸叨的,每每一回家都是跟父母嘮嗑到凌晨1-2點,這基本都成回家當晚的日常,雖然說的話沒隔幾分鐘又重複,但還是很願意聽,只要說要回家了先一個電話過來,幾點回來?過了個把小時,又一個電話過來,回到哪了?快回到時,又一個電話,我讓你爸給你先做點好吃的,那感覺雖然有點煩,卻是很開心,有兩老時時掛念你,記得有一次,我爸剛開始用微信,先是給我發了語音,幾點回來?我說:下午下完班5-6點吧,接著他電話就過來了,什麼時候回來?我說回你了下午,他說太著急沒聽,其實我知道,他還不會聽,現在用了那麼久也不太會,所以我都是一回家就教教,平時還是視頻不接,還是先電話,畢竟父母有時候聽不到或者什麼,總之接不到,這個時候就當沒發生,如常聊天就好,畢竟父母也是需要面子的,都是從年輕過來的,每個人跟父母相處方式不同,但父母愛我們的心卻都是一樣的,不管怎麼嘮叨,我們還是要用心聽他們講話,他們也是有自尊心的,祝願天下父母健康長壽…



清塵的破曉


我五歲媽媽去世了。對我媽的記憶很模糊,高個就那麼一個人。就在那年,我媽說等蠶籽下來時,養些蠶成就時抽絲給我做一雙冬天的繡花棉鞋。三月份我媽去世了,我沒有等上媽媽的承諾下的繡花棉鞋,,,記得那年門前的那棵桑樹,桑葉很盛夏,我看見旺盛大片桑葉,想起媽媽說下,養蠶,抽絲,給我做一雙繡花棉鞋,……我媽的去世成了我的一種災難,在成長的路上,恐怖之眼怕看見鬼,一個人不敢在屋裡呆,吃不好,穿不好,後來父親把我送在二嬸母家,長在十四歲回到我們我和我父親的家!


彩雲123321


轉眼母親逝世快兩週年了。每每想到自己已經成為了沒有孃的孩子,就不禁淚流滿面,嚎啕不止。很想寫些紀念她的文字,可總動不了筆。因為一想起她就會忍不住的傷心。

我的母親出生於1933年,那個時代的人經歷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建設時期、土改、文化大革命、改革開放這些近代的大事件。嚐盡了人生艱苦,品味了人生百態。她用自己的堅韌、吃苦耐勞,拉扯我們四個孩子長大成人,實屬不易。這些都是靠她的勤勞和節儉。

雖然我在家裡是老小,可並沒有被嬌慣過。暑假裡,整天被督促著去地裡割草喂牛。夏天,悶熱,鑽到玉米地裡去割草,滿滿的一籃子。有時候有人作伴還好,沒人作伴的時候,鑽在孤寂的玉米地裡,那種孤寂那種委屈時時縈繞腦際,默默埋怨自己命不好。特別是看到別的孩子在自有自在遊玩的時候,心裡更是不平衡。

割草回家之後,還要喂牛。喂牛需要換淘草水。所謂的淘草水,就是把喂牛的草在水缸裡沖洗一下,更衛生一些。現在這種飼養方式幾乎已經絕跡了。那時候家裡的壓水井也很不給力,把手是一個足有五六斤的鐵軸,死沉死沉的。握手處還有斷溝,稍不留神就會夾手。水井離牛屋還有段距離,我個子小力氣小,雙手拎著水桶,勉強提起來歪歪斜斜很是吃力,水常常灑溼衣褲,苦不堪言。

剛乾完,母親又會吩咐我幹其他的,真真心煩。

在我上高中之後,星期天回家之後,母親也是安排幹活。心裡頗有怨氣,就說:你不能把我當成沒在家嗎?!

母親說:那你是個人,我又不是看不見你,不回來倒是好了。

我說:咱家怎麼天天那麼多活兒!

母親說:天下都是人找活兒,不會活兒找人。

“都是人找活兒,不會活兒找你”就是母親經常說的話。時時想來,如在耳邊。

現在,那個經常給我安排活兒的人不在了。

好想再聽那句嘮叨。

當年的辛苦已經變成美好的追憶。

有時候,真的希望人是有鬼魂的。那樣就可以與母親相見了,還可以聽她嘮叨,聽她安排幹這幹那。

娘,兒子想你了。


思考人生的兔子


你怎麼老是吃藥,是藥三分毒。我以前做生意,一個人帶著孩子真是不容易呀,那時,可以說是用命換錢維持生活,弄得自己很疲憊不堪,甚至整天吃藥堅持,母親病重時候,我們姐三輪流值班,有一天是我的班帶著藥上母親家,臨睡覺時,母親又叮囑我,少吃藥等等,沒幾天就去世了。從那時起,我很少吃藥,後來到北京業餘時間乾脆學中醫養生,現在,身體健康,媽媽,您的付出、您的祈盼,只為我們的成長。謝謝您,媽媽...。謝邀


夢臻


媽媽最愛嘮叨的一句話是:一定要吃好哇!

我從小身體孱弱,身體狀況一直不太好,上高中時住過一段時間院,雖相比之前好多了,但身體一直偏瘦,母親嘮叨那句話的意思有兩層,一是希望我身體好,一是希望我真的吃好。

媽媽讓我回家前給她一定打電話,這樣我到家時,她早就準備好了我愛吃的幹麵條,燙麵餅,還蒸好玉米軟坨,包子,這樣我回去吃過,來時還帶上幾天的。每次我準備走吋,媽媽總在嘮叨:一定要吃好哇!

我一般想不起來給媽媽打電話,有時想起了一忙又到腦後了,有時剛想起,媽媽電話就來了:“一定要吃好哇,別嫌麻煩,頓頓要做飯,別將就,一定要吃好哇!”

一定要吃好哇!媽媽最愛嘮叨我的話,雖然很土氣,很樸實,但包含著媽媽對我的祝福,包含著她最樸素的愛!


絮兒聊生活


“快點把你的衣服洗了去”,這是我從小就覺得最嘮叨的一句話。

時過境遷今天的我依稀記著從小的這句噩夢,“快點把你的衣服洗了去”。想想那時別的小朋友都是穿的衣服髒了回去直接脫下,換新的衣服穿上就行。而我就不一樣,自己脫得衣服就得自己洗,那會兒小都是洗一些小件衣物,短袖、長袖、襪子這些,讀初中以後就自己的各種用品都得自己動手清洗。

剛開始洗還覺得好玩,慢慢這種行為成為生活習慣後我就有點不願意了。一看別的小朋友放學回去都是各種玩,而我要先把自己的衣服洗好才能去玩,所以有一段時間我都是拒絕換衣服穿的,因為不想洗。慢慢的我也發現我再怎麼執拗,這個洗自己衣服的事怎麼都逃不掉,所以我就被迫接受這個生活習慣。仔細想想那會兒媽媽也沒給我說什麼大道理,就一句話“自己的事情自己幹”忽悠了那麼多年。到初中以後就開始住校,每週去都是穿一身衣服然後週末回家換。剛開始一週換一次還行能接受,慢慢的就發現太髒了,就在學校自己洗衣服。唉,你還別說這時我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別的小朋友衣服都髒了,由於自己不會洗就只能那麼穿著,而我就不一樣,只要願意就能穿新衣服,這也是我第一次覺得這個技能能給我帶來榮譽。



直到現在我還有這種生活習慣,每次穿髒衣服脫下有時間馬上就洗,從沒有把今天的衣服脫了放在明天洗,這算是現在我的一個好習慣吧。現在想想那會兒的經歷我還有點想笑,媽媽的嚴厲管教造就了我現在負責任態度,對此我很感謝媽媽的用心良苦,感謝她的悉心教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