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桂萍----尊重並看淡所有的漸行漸遠

01

細想起來,悠蘭與浩健認識應該有二十多年。

很多年前是同事,彼此有過交往。後來各尋各的出路,再度見面時,都已有了各自的經歷和故事。

相熟的人總是有話說:過往的人和事,各自的境況和際遇。並不是無話不談,因為中間總要把握個“分寸”和“尺度”。更多時候,也是因為彼此都有相互欣賞的地方,有一搭沒一搭的坐坐,倒也不失平淡歲月裡的一種調劑。

丁桂萍----尊重並看淡所有的漸行漸遠


浩健一向特立獨行,並且不拘小節,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他一貫欣賞魏晉時期“竹林七賢”式的狂放不羈。有一次結伴郊遊,他忽然伸手:“你有沒有帶錢?我去買包煙抽。”悠蘭掏出錢來拿給他,心裡卻感覺怪怪的,當然不是因為錢,而是為買菸他輕鬆開口的這種做法,讓她對他有了某些看法。雖是小事一樁,過了就拉倒,但是那種感覺一直記得,分明是心裡並不舒服。

02

隨著時間堆積,友誼也會水漲船高。

很多時候,他們是不見面的。從事的行業不一樣,各自的關注焦點不一樣,即使見面,談話的內容也並不總是一拍即合。只不過藉由友誼的名義交換一下信息,瞭解一下彼此狀況。很多時候,這也是“熟人”之間經常啟用的一種套路和模式。

有一次浩健打電話,問她在幹嘛?悠蘭正在逛街,距離浩健所在的單位挺近。

浩健趕過來見她。悠蘭禮節性地介紹他跟自己的同伴認識,沒想到他把玩笑開的大了:“俺悠蘭......”,他前面加的這個“俺”字讓悠蘭頓生不悅,但又不好當場發作。事後她打電話表示抗議:“以後說話能不能注意細節和場合?我可不想讓人產生歧義和誤解!”

“不就是個玩笑嘛?值得如此大動干戈?”聽出她語氣裡的不滿,浩健道過歉後,頗有些不以為然。

心照不宣,他們之間也減少了來往。

但畢竟都是社會人,就此絕交顯然也不可能。

丁桂萍----尊重並看淡所有的漸行漸遠


此後反反覆覆鬧過幾次不愉快。比如悠蘭正在練瑜伽,偌大的教室裡,所有人都全神貫注,浩健的電話不合時宜地打進來,並且絲毫沒有注意到她壓低聲音的回話裡暗示了快速結束的話外音,接過話頭就自顧自地滔滔不絕:“你在練瑜伽,會盤雙蓮花嗎?”

“這麼一個人,一點都不顧及人家此時是否方便。”悠蘭在心裡評價他。

03

有一次,也是為數不多的——悠蘭主動打電話找他。

浩健那邊醉醺醺的,問:“誰呀?”

“是我。”她答,很納悶他怎麼會問這個。看看手機,她有些疑惑,但還是正兒八經地報了名字:“李悠蘭。”

浩健重複了一下她的名字,然後回答:“不認識”。

“不認識就不認識吧。”再說下去也沒有什麼意思,這樣想著,悠蘭就飛快地找到剛剛撥出的號碼,把浩健刪除。

丁桂萍----尊重並看淡所有的漸行漸遠


事隔很久,浩健又打電話給她,鈴響多次之後,悠蘭接了。一聽是他,第一反應就是:“你不是不認識我嗎?怎麼還打電話?”

聽她複述過程,他訕訕地笑:“真不知道還有這事,喝醉了,一點印象都沒有,向你賠禮道歉。再說了,你大人不計小人過,跟一個醉漢還計較什麼?”

於是,朋友繼續做。——儘管不那麼討喜,但也沒必要較真:畢竟只是普通朋友,交往過程也沒必要上綱上線。

04

曾經有一段時間,悠蘭對浩健的好感有所上升。

她遇到了一些糟心事,很傷腦筋但卻沒法向外人道,所以就只有盡力壓抑著,過的勉為其難。

浩健多少也看出些端倪,於是就勸:朋友的意義是什麼?不就是遇到難處時能一起聚聚,彼此說一說跟別人不能說的心裡話?天下這麼大,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時間、也願意聽別人的故事。你只有說出來,我才知道怎麼幫你,幹嘛非要一個人硬撐?

丁桂萍----尊重並看淡所有的漸行漸遠


悠蘭覺得浩健講的有道理。有些事,以女人的思維考慮是一種結果,換做男人的立場,也許會是另一種境界。

這麼多年來,這是她跟浩健最舒心的一次交談。悠蘭甚至覺得,以前可能對他有所誤解,原來他的狂放不羈裡有著不落俗套,平時看不慣的言行裡也有對朋友的赤誠。

05

只是沒有想到,高漲起來的友誼之船順利航行一段距離之後,會再次以始料未及的速度擱淺。

較之以往,浩健在悠蘭朋友圈的點贊留言明顯增多。有一次她轉發了一篇文章,他看後依然口無遮攔:這寫的都是什麼啊?作者到底有沒有實地採訪過?

悠蘭感覺得到,之前隱匿不見的那種不悅又開始出現了。但她不想對此回應:如果他真這麼想,那也只是他的個人看法,她才懶得理論。

丁桂萍----尊重並看淡所有的漸行漸遠


沒過幾天,上次那種不悅尚未消散,浩健又有“高見”發表了:寫的都是什麼東西?這也能稱得上文章?

這次幾乎不加思索,悠蘭分分鐘開始打抱不平:”我在朋友圈轉發的東西,如果不入你的法眼,你可以無視並且屏蔽,幹嘛老是留一些評語給人添堵?那個作者是我朋友,你這樣做,考慮沒考慮過我的感受?”

“我不能評論嗎?說的又不是你!犯得著你為此興師問罪?”

“你如果說的是我,倒真沒什麼關係。你不喜歡的文章,完全可以不看。既然看了,說說自己看法,私下跟我討論,這都沒問題。但是你能不能講點方式,不要公開場合直不愣藤地評論我的朋友?”

“朋友,我跟你不是朋友?之前為了你的事,我掏心掏肺的.......現在你居然這樣對我?!”

你幫過我的忙,我很感謝。一碼歸一碼,單就今天這件事來說,你的確太我行我素了,壓根就沒考慮過尊重別人!

“好。一碼歸一碼,我懂了。也許我們的緣份真該到此為至了。“

丁桂萍----尊重並看淡所有的漸行漸遠


緣盡至此?至於?我哪裡做錯了?悠蘭一看浩健這樣,火氣更大。但考慮到此前浩健對自己的仗義,還是強壓著怒火盡力轉圜:如果我有言辭不妥的地方,傷害到你,向你道歉。這一會我們都有些激動,等情緒平復之後再溝通。你我的行為方式一向不同,有衝突也是在所難免,.....

“有沒有以後,能不能做朋友,會不會再見面,難說。”浩健留下這麼一行字。

06

生活從來不會一成不變,總會有波折,動盪以及漩渦。總會有無數的人和事:出現,消失,然後重歸平靜。

一個月後,悠蘭給浩健發了一個信息,心平氣和跟他談及之前的事情:在有些問題的處理上,也許並沒有對錯之分,只有方式的不同.....友情無價,重在理解。

浩健隻字未回。

丁桂萍----尊重並看淡所有的漸行漸遠


看來真該就此分道揚鑣。但悠蘭不甘,氣惱之餘反倒撥通了那個號碼,就是想問問:相熟這麼多年了,雖然不是密友,再怎麼說也算不上敵人,何故要以這般“仿若不認識”的姿態決裂?

電話通了,沒人接。之後很久,也沒有人回。

悠蘭為此擰巴了許久。

之後卻終於釋然:並不是每一件事情的結果都非要有個是非曲直。人生在世,知其黑,守其白。愛惜人生中的光陰,憐憫人性中的殘缺和不足,也是收穫。

結,如果真的打不開,就把它徹底放下。既然無法前走,那就在此分手。已然成“結”,就讓它結在那兒。

丁桂萍----尊重並看淡所有的漸行漸遠


畢竟,餘生,還要習慣許多人的忽冷忽熱,更要看淡任何人的漸行漸遠。

丁桂萍----尊重並看淡所有的漸行漸遠



作者風采



丁桂萍----尊重並看淡所有的漸行漸遠


丁桂萍 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汝州市作協副主席。2013年用筆名“怡萍”出版30萬字散文集《邊走邊悟》,亦有多篇報告文學獲得徵文獎項。喜歡從女性視角寫心情文字,用影像留住生活瞬間。《豫西南文學》特邀撰稿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