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提高稻田套養小龍蝦養殖效益?

韓延雷


怎樣提高稻田套養小龍蝦養殖效益?

想提高稻田小龍蝦養殖效益,我認為用四個字形容最為貼切——開源節流。


☞,稻田養蝦模式與精養塘模式比起來屬於粗放式管理,養殖的密度小,水位比較淺,出產的小龍蝦普遍規格不是特別大,而且紅殼蝦和黑殼蝦很多,所以在價格上不佔優勢,當然稻田養蝦也有優點,雖然小龍蝦品質不行,但是講究短平快的原則,出蝦很早,4月份就可以出蝦,3錢以上留可以捕撈上來出售,起到六月尾,能賣多少賣多少,然後種一季稻穀保底,7越中旬之後,減少投食,雖然只有一季蝦賣,但是也省下不少成本和開支。


☞,稻田除了養殖小龍蝦之外,還可以套養螃蟹泥鰍鱔魚之類的魚類。八月份左右小龍蝦基本不會再捕撈上市,這時候螃蟹卻正是上市的季節,以養殖小龍蝦為主。順便套養一些螃蟹,保證每個月都有收入。泥鰍可以用網箱來養,雖然價格比小龍蝦低很多,但是套養之後還是能增加一點收入的。鱔魚的價格有時候比小龍蝦都還貴,放在蝦田裡混合養殖也不錯,不過這東西吃小龍蝦很在行,怎麼控制數量是個問題。


胡蔥煲雞蛋


要提高效益,就要保證增產增值,優質高效。經濟效益不只是養殖好一畝小龍蝦的事,還關乎價格、渠道等市場問題。也即是說,好的效益,需要好的產品和市場。

一、提高稻田養殖的質量

這有兩方面的內容,一是稻田基礎提升,二是龍蝦質量提升。

提升稻田基礎,要在田間工程上下功夫。傳統粗放式的養殖既不利於水稻種植,也不利於龍蝦養殖,達不到稻穀、龍蝦雙豐收的目的。田間工程要按照要求挖好蝦溝、栽種水草,還要做好防逃設施。要用池塘養殖的理念去做稻田養殖,作精養而不做粗養。田間工程的建設和提升,就是為了龍蝦能有良好的生長環境。

龍蝦的質量依賴於環境。我們希望吃上生態、健康的龍蝦,就要管控好養殖環境,推進綠色養殖。龍蝦能除草除蟲,減少農藥化肥使用量。針對水稻病害,可以使用生物農藥進行防治。

二、建立良好市場經營渠道

可以和商場、飯店建立購銷關係,形成穩定的銷售渠道。可以結合稻田養魚,推進稻田綜合種養多樣化發展,以一種水產品的發展帶動另一種水產品發展。結合農莊、農家樂、體驗遊玩消費方式,提高產品附加值。有條件的,應該強化品牌意識,進行品牌化經營。



春種夏耕秋收冬藏


提升小龍蝦的養殖效益有多種途徑,但是需要取捨,效益在於自己的養殖。

一、蝦

蝦是稻田套養的主要來源,這是主營,對於稻田套養提升效益,主要的有兩種途徑產量和質量,這是兩條道路,都是可以盈利的,產量和質量是矛盾的,產量高了質量就會下來,質量好了通常產量不高,小龍蝦養殖跟密度有非常大的關係。以後養蝦需要靠質量贏得效益。這才是養蝦的出來。



二、水稻

高稻田套養小龍蝦,耕地的性質不能改變,種田的還是那個田,對於稻米的開發還需要努力,通常情況下產量高的水稻品種米質都不算好,二級米質以上的通常產量都不高,對於提升效益來說蝦稻田裡面的大米需要打造出品牌。常規的水稻品種和蝦稻田裡面的品種有一定的差異,這需要科研和種企等共同的努力,開發出更適合蝦稻田裡面的品種,同時也需要有差異化的東西在裡面。



三、其他水生動物

鱔魚、泥鰍、米蝦、螺螄、魚等,這些產品也是可以提升效益的,這些都是田裡面多出的產品。也是不錯的增收效益的途徑,當然對於一些養殖戶很多都選擇的清除這些,目前是小龍蝦的價格好,相對於其他水產品來說,小龍蝦的價格屬於偏高的。蝦價下行的情況下,提升效益都需要其他的產品來補充,這類水生動物無疑是稻田裡面多收的。


龍蝦說


稻穀一遲高,每畝補苗40斤,26天后,補大蝦賣,賣完收谷!留種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