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鎮:湟水源頭的魅力小城

大自然以億萬年的陣痛和沉澱孕育了我們的生命之河。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湟水河源頭下的西海鎮這座小城,就像一顆四季變化的寶石,散發著它獨特的魅力。

生命的起源從水的滋養開始,湟水河從這裡出發,流經湟源、湟中、西寧、平安、互助、樂都、民和,在蘭州達川西古河嘴流入黃河,全長370公里,在青海省內長349公里,它就像一條人體經絡將青藏高原與中原大地緊密相連。

包乎圖

包乎圖,系蒙古語譯音,意為有鹿的地方,海拔3400米,是湟水發源地。這裡泉水眾多,汩汩有聲。泉水四周牧草豐美,除有高山柳、金露梅、銀露梅、高山雪蓮、鬼箭錦雞兒等植物外,還有雪雞、岩羊等珍禽異獸。

湟水河主要由湟水乾流及其支流大通河組成。在源頭稱包乎圖河,在金銀灘草原上稱麻匹河和哈拉烏蘇河,在海晏縣境北側與支流哈勒景河匯合後匯入湟水,境內全長91.2公里。海北人民以身處湟水源頭為自豪。

冬日,在蔚藍色天空的映襯下,記者一行前往包乎圖山下的幸福灘村。行駛在筆直的公路上,兩旁都是悠閒吃草的牛羊,越靠近幸福灘村,路上的積雪就越厚,不一會兒眼前就出現了一片白茫茫的世界,高山上、小路上、草原上都積滿了厚厚的白雪。一排排鮮豔、整齊的房屋在皚皚雪山下很是惹眼。

據瞭解,湟水河在包呼圖山谷34公里處,流經途中還有無數條小溪匯入,通過包呼圖溝,經鞭麻溝,在幸福灘草原注入哇日曲,最後進入東大灘水庫。海北州是“三河一湖”即青海湖和黃河一級支流湟水河、二級支流大通河、中國西北地區第二大內陸河黑河的水源涵養地和發源地,青海湖入湖水量的80%來源於海北,流經河西走廊、內蒙額濟納旗的黑河、托勒河水量的90%源自海北,是維繫青藏高原東北部和河西走廊生態水利安全,以及控制西部荒漠化向東蔓延的天然屏障。

湟水千百年來滋潤著河湟大地,在湟水的哺育下,巴燕峽、湟源峽、小峽、大峽、老鴉峽和湟源、西寧、平安、樂都、民和等盆地,一束一放,形成串珠狀的河谷地貌,這裡集中著青海近三分之二的人口,也成為工農業最集中的區域。

居住在幸福灘村的村民告訴記者,他們世世代代靠水而居,見證了湟水河的四季變化,他們為自己是湟水谷地的兒女而備感自豪。

原子城

西海鎮,又稱原子城,位於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東南部,是海北州政府所在地,是自治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西海鎮距海晏縣城9公里,距青海省省會西寧市110公里,西海鎮總面積436.96平方千米,鎮區面積5平方千米,下轄兩個社區,土地面積436.96平方公里。

西海鎮前身是中國核工業總公司原國營221廠,也稱青海礦區。原佔地面積580平方千米,由18個相互獨立的生產、研究單位組成,建築面積56萬平方米。基地分為甲乙兩區,甲區在今西海鎮,是基地政治、科研、生產、文化中心;乙區在海晏縣城,主要供工作人員生活。

1956年,中央政府決定建設核武器研製基地。同年2月,來自全國各部隊的兩千多名轉業軍人、七千多名農民工和兩千多名建築工人開進當地,開始基地建設。1958年7月,中央批准基地選址報告,選址於青海省海晏縣境內的金銀灘草原。1964年,基地正式投產。1987年6月,為適應國際形勢變化,表明中國政府全面禁止和摧毀核武器,維護世界和平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戰略轉移的立場,國務院、中央軍委作出了撤消國營221廠的決定,同時對基地核設施進行了徹底的無害化特殊處理,經國家級驗收完全符合有關環保規定,對放射性汙染物實施了特殊處理,使當地環境接近或達到原有水平。1988年,海北州遵照國家化劍為犁、和平利用、造福人民的構想,著手考慮接收利用221廠。

1995年,國營221廠舊址整體移交海北州政府,並定名為西海鎮。同年5月15日,新華社向全世界宣佈“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退役”。

今天的原子城,一幢幢白牆紅頂的小樓掩映在叢林之中,寬闊的街道旁花草茂盛,金銀灘草原泛著碧波,昔日的試驗場上百鳥翔集,四通八達的公路宛如一條條紐帶,與高原外的世界緊緊相連。

原子城依舊保留著歷史的痕跡,陳列著曾經為“兩彈”作出過傑出貢獻的各種實物及照片,這些默默無聞的英雄們,是國家的驕傲和民族的脊樑。

王洛賓

湟水河流經的地方,有這樣一首歌曲經久不衰:“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們走過了她的帳房,都要回頭留戀地張望,她那粉紅的笑臉,好像紅太陽……”

王洛賓,名榮庭,字洛賓,漢族人,中國民族音樂家,有“西北民歌之父” 、“西北歌王”之稱。每當談及海北,人們總是會想到王洛賓的故事。

《在那遙遠的地方》是一首由王洛賓創作的民歌,該曲也是王洛賓最珍視的歌,也是王洛賓歌曲中藝術評價最高的歌曲,被贊為“藝術裡的珍品,皇冠上的明珠。”

1939年7月,導演鄭君裡帶領電影隊前往青海省海晏縣金銀灘草原,進行紀錄電影《民族萬歲》的拍攝工作,王洛賓隨劇組一道,順便採風。當地民眾知道鄭君裡要在這裡拍電影后,於一天晚上,為攝製組舉行了一個歡迎宴會,攝製組也準備在宴會上選擇一位當地的女性出演電影。時年17歲的薩耶卓瑪在宴會上進行了表演,吸引了王洛賓,事後薩耶卓瑪成為電影的女演員,王洛賓便主動出演一個幫著卓瑪趕羊的幫工。二人在一次獨處時,卓瑪因為察覺到王洛賓灼熱的眼神,用牧羊鞭輕輕地打了他一鞭子,令王洛賓徹底愛上卓瑪。

電影隊完成拍攝後,王洛賓也被迫離開,卓瑪為王洛賓送別。王洛賓坐在返程的駱駝背上時,突然想起卓瑪為他清唱過的一首哈薩克族民歌《羊群裡躺著想念你的人》,這時卓瑪姑娘美麗的形象在他心中升騰,形象和旋律水乳交融,令他產生了創作歌曲的慾望,於是他耗時三個晚上,融合藏族民歌《亞拉蘇》、哈薩克族民歌《羊群裡躺著想念你的人》、維吾爾族歌曲《牧羊人之歌》,創作了《在那遙遠的地方》。

王洛賓先生熱愛青海的秀美山川,熱愛青海各族民眾的心聲,是藏漢同胞民族團結的象徵。他的歌曲是為青海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奉獻的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

此歌一經問世,傳唱至今,從此西部民歌走向了全國,也走向了世界,王洛賓也被世人稱為“西部歌王”。從此,海北州草原上總是回想著一首歌:在那遙遠的地方。(記者臧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