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在天堂的母親一封信

01

每當我站在母親的遺像前,心中都有很多話想對她老人家說。今天,我鄭重地坐在書桌前,攤開信紙,給在天堂的母親寫一封信。

02

母親出嫁時,還未滿18歲,她用柔弱的肩膀肩負起一個大家庭的生活重擔。我父親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常年在外地工作,母親就成了家中唯的“棒勞力”。她白天在大田裡忙碌,夜晚要操勞家務,含辛茹苦地幫助祖母把一個個幼小的妹妹拉扯成人,直至成家立業。在姑姑們的心目中,她是一位可親可敬的大嫂。

上世紀60年代,我們全家8口人,全靠父親每月50多元工資養家度日。作為家庭主婦,母親一方面要操持一家人的柴米油鹽、縫補漿洗,一方面還要千方百計地支撐我們兄妹4人完成學業。那時候,母親是多麼地艱難啊!

記得,母親在病危前的頭--天晚上,還深有感慨地對我說:現在的人確實有錢了,1角錢掉在地上都沒人揀了。她說, 1965年春節前,她給外婆發信,買郵票差2分錢,翻遍了全家人的衣袋也沒找到1分錢。萬般無奈,她鼓起勇氣,張口向鄰居借了2分錢,才發了信。這件事她怎麼也忘不掉。但就是那樣的艱難,母親總是充滿信心堅強地生活,嘔心瀝血想方沒法使一家人儘可能穿暖和些,不餓肚子。每逢春節,我們雖然不能奢望像別人家的孩子一樣穿上過年的新衣裳,但我們兄妹的腳上,都一定會有一雙母親在煤油燈下辛苦熬夜、千針萬線做的新布鞋。“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正是人世間這太陽般的偉大母愛,才溫暖了我們的身心,照耀著我們健康成長。

如今我們兄妹,雖然都已成家立業,生活不知比過去那些年代好了多少倍,但在內心深處,則常常眷戀那雖然艱難,卻時刻沐浴著偉大母愛的陽光般的歲月。

03

星轉鬥移,當我們又有了孩子的時候,母親又把博大的愛延伸到第三代。

生活的壓力磨礪了母親鐵的肩膀,忍耐與自信鑄就了母親鋼的意志。在父親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時候,母親都默默地忍受著,她從不讓自己的情緒影響子女們童稚純樸的心靈,更不能影響子女的學業。在家中,她從不談自己在外面受的委屈;在子女面前,她總是慈祥和樂觀的;對未來,她總是充滿自信與憧憬。直到父親平反,重獲政治生命,母親才向我們傾吐了積壓在胸中多年的與憤懣。我們深深地為母親寬博的胸懷,剛強的意志而自豪。記得一人說過:“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學”。母親說不上這句原話,然而她是深深地懂得道理,並以此來錘鍊自己的子女的。

04

母親把全部的愛都傾注在兒女們身上。孩子們分在幾地工作,母親的心也就分了幾份。她住在兒子家,心裡總牽掛著女兒,住在老二家,心中又牽掛著老三。只有每夕闔家團聚,兒孫繞膝時,她的臉上才會有滿足的微笑。可以說,子女就是母親的全部。

那時,我調到一個偏遠貧困的地方工作。母親怕我工作忙起來,吃不好飯,每逢春播秋收農忙季節,她都不顧身體有病,到我身邊親自照料。當我工作一天回到家中,端起母親親自烹調的可口飯菜時,我是怎樣的幸福呀!當別人問母親,這裡好不好時,母親總是朗聲答道:“我兒子在的地方都好!”

母愛是無限的,但母親對子女的要求是嚴格的。她再三叮囑我們:日子過好了,也不能奢侈浪費;你們都是普通人家的子女,即使以後有了些成就,也不要浮躁,要和善,做事要公平。這兩句話,已經成了我人生永遠的座右銘。

05

母親是一位平凡的人。她沒有多少文化,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勞動婦女。她用乳汁和畢生心血養育了三代人。在我的心目中,母親是一位極其偉大而受人尊敬的女性。

願在天堂的母親永遠和我們在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