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定投不用關注買入點,是這樣的嗎?

頭條理財


這種觀點是非常錯誤的,千萬不要誤導了初學者,下面我從三個方面進行說明,希望對您有幫助。

什麼是基金定投?

基金定投起源於美國,最早由本傑明.格雷厄姆在《聰明的投資者》一書中提出,稱之為“美元成本平均法”又稱為定期定額策略。本傑明.格雷厄姆大家可能並不太瞭解,但是他的弟子大家都耳熟能詳,他就是巴菲特。

基金定投是一種策略投資,我認為,就是用數學的方法解決投資的問題,把複雜問題簡單化,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此有人把它稱之為懶人投資。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定期、定額、投資固定的基金。

基金定投的原理

要想熟練使用基金定投,必須瞭解基金定投的原理。基金定投基於波動原理和週期原理。

所謂波動原理,就是指基金和股票一樣,淨值會不斷的上下波動,有波峰,也有波谷,有頂部,也有底部。

所為週期理論,就是說基金的進行波動會隨著時間進行週期波動,就像正弦波週而復始,波動前進。

有了上面兩個理論基礎,就可以用數學方法設定盈利模型,就是按時間分散採集樣品點,所有樣本的平均值就會介於最高點和最低點的中間,也就是正弦波的零軸位置。這樣,一旦波動超過零軸,就開始獲利了。

為什麼要關注買入點?

按照上面的說法,把股市看成理想化的正弦波,只要均勻投資,不用考慮買入點,一個投資週期內就會把成本降低到零軸位置。

但是,這只是理論上的說明,真正的投資是要追求利潤最大化,因此,我們必須要把投資成本降到零軸以下的位置,而且越低越好。

怎麼辦?其中一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選擇買入點,儘量把買入點選擇在零軸以下的位置,這樣我們的平均投資成本就會遠遠低於零軸位置,能夠達到1/4(波峰-波谷)的位置,這樣,只要基金淨值超過這個位置投資就開始獲利,從而實現最有效的投資。

如上圖是上證指數的月K線圖,圖中紅色框就是適合基金定投的區域,可見買入點的不同,對投資影響是非常大的。


互金直通車


基金定投不用關注買入點這句話只對了一半,在準備買入的那個時間點,差個幾分鐘,一兩小時,甚至1,2天,對定投的整體收益率都是沒啥大影響的,但是,如果時間拉長到整個定投週期,我們就會發現,基金定投開始的時間會嚴重影響基金的整體收益率。

所以,基金擇時,概括起來就是,選定好大戰略,不要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

基金定投在大方向的擇時明顯影響收益率

我們以滬深300為例,做一個簡單的模型,來分析下擇時對基金定投收益率的影響。

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模擬,每個月的15號開始定投,每個月定投固定的份額,選取3個時間段分別定投1年:

  1. 從15年6月開始定投到16年6月

  2. 從16年1月開始定投到16年17年1月

  3. 從16年6月開始到17年6月

  4. 從17年1月開始到18年1月

這4段時間下來,定投的成本會差多少呢?我們做一個簡易計算

顯然16年1月到17年1月和17年1月到17年6月這2段的平均成本是最低的:

最低的3217和最高的3652差距達到了13.5%

顯然,如果一個人從15年6月開始定投1年,跟一個人從16年1月開始定投一年,同樣持有到18年1月,兩人的收益差距會很大。

基金定投在每個時間點上的前後差距可以忽略不計

同樣,我們再做一個實驗,就是將每個月的15號改成每個月的20號定投,看看成本的差異會有什麼變化。


在15年6月到16年6月,差距0.11%

在16年1月到17年1月,差距0.43%

在16年6月到17年6月,差距0.02%

在17年1月到18年1月,差距0.6%

顯然,在這4個時間段裡,15號跟20號定投,1年下來,對成本的影響最大的也就0.6%,影響最小的只有0.02%幾乎可以忽略不記。

大方向的擇時對平均成本的影響巨大,到具體時間點上,買入點的影響忽略不計

從上面的兩組數據種,我們很明顯的看到,如果在大的時間節點上把握好,可以大幅降低定投的平均成本,模型裡的差距是13%,實際差距可以更大。

而在定投前後時間點上,設置出來差個4-5天,對最後的淨值幾乎沒有啥大區別。

顯然,做基金定投,在擇時上,需要做到對股市長週期緯度上低估還是高估要有一個基本的把握,這一點對最終的投資收益率影響很大。一旦確定好開始定投的時間點,是設置在這個月的1號,還是15號,或者20號扣款,對最終投資的收益率幾乎沒啥影響。



金融筆記


答案我認為是錯誤!

投資基金就是炒股票,定投基金,是選好的時間、基金品種和好的基金經理。

首先是開始起投時間,當全民談股,遍地股神的時候,是撤出的時間點,千萬不要再繼續加碼股市或者權益型基金。通俗的講,要逢高賣出。那什麼時候買進呢或者起投呢?與上面相反,人人都不願意談股票,甚至多數投資建議都不讓你買股票或者買基金的時候,這個時候你可以開始定投權益類基金。投資的額度,可以慢慢加碼。

其次是基金品種,目前在中國還是需要消費拉動的經濟,畢竟人口多,又都有錢了,只要是好東西,那一定不愁銷路。所以消費類基金,藍籌類基金等。

最後是基金經理,人管基金,他的風格,性格,團隊等,都是要考察的因素,特別是團隊的組合,非常重要,可以避免經理人出現的性格風險。

一點經驗,僅供分享。謝謝關注並點贊。這裡有20年的投資經驗分享,給你一個簡單的股市。


道法自然之股道


不全對,不關注買點,是在定投策略確立之後。如果片面認為只要定投就不用關注買點。就完全曲解了定投的意義。

首先,為什麼要定投?

定投適用的場景,就是在市場下跌期間,投資者判斷當前市場已經被低估,但是無法確定還會繼續下跌多少,行情什麼時候能回暖。

注意這裡有兩個不確定性:

一個是空間上的不確定,不知道市場可能繼續下跌的幅度。也就是“熊市不言底”。

一個是時間上的不確定,不知道市場什麼時候才能止跌回升,也就是“寒冬不言暖”。

只有同時滿足這兩個不確定性的時候,才是適合展開定投的時候。

換句話,很明顯,基金定投是適用於熊市,行情冰封時候的一種投資策略。它的立足點在於,用分攤成本的方式逐步分批建立倉位,靠時間來平滑市場波動,靜待行情反轉。

其次,不關注買點,只有在大行情確定的情況下才能成立。

也就是說,投資者已經確信當前行情被低估了,那麼不管市場如何波動,在退出信號出現之前,都應堅持自己的定投策略,不再糾結於具體的買入點位。

因為定投的優勢,就是每次投入的成本較低,一次兩次的買入價位偏差,不會影響到整體的持倉成本。

定投的任務,是在建倉,在行情明確地走出低谷之前,定投要做的,就是持續的,不計價位的建倉,建倉,建倉。

不關注買點,是投資者對自己既定策略的自信,也是面對不利情況下,堅持基金定投計劃的決心。

第三,為什麼說大行情確立是不關注買點的前提條件。

不妨先問下自己,如果現在是牛市,你還會做定投嗎?如果現在行情火熱,一天天翻著花樣的上漲,投資者為什麼還要做定投呢?為什麼不一次重倉買進?

牛市來了,早買早漲,多買多賺,誰還會一點一點的長期分批定投,浪費寶貴的時間和機會?

熊市中為什麼要定投,因為就算暫時被套,總有抄到最低點的機會。牛市定投,圖的是什麼?難道是為了就算暫時盈利,總有一天被套在最高點麼?

所以,定投開始之後,可以不關注買點,但是定投計劃開始之前,必須制定好投資的策略,什麼時候開始,什麼頻率,定投多少,以及,什麼時候增加定投額度,什麼時候減少定投額度,什麼終止定投計劃,逐步減倉,獲利退出。

綜上,基金定投,是在市場下跌期間的一種投資策略。所謂“定投不關注買點”,是在定投計劃確立之後,按紀律嚴格執行計劃的方式。但是定投計劃本身的確立,必須要關注行情,也就是市場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1. 市場處於下跌區間;

  2. 投資標的估值已經被嚴重低估;

  3. 無法判斷空間的底部和時間的轉折點。

定投的優勢,不在於一味地矇眼狂奔,而在於分批投入的成本小,才能機動靈活,順勢多變,進可攻退可守。

我是仁義禮智投,國有商業銀行總行註冊國際投資分析師,有關投資方面的問題歡迎大家相互探討交流。碼字不易,各位老鐵都看到這了,不妨點個贊再走吧。PS:我不是什麼小編,如果嫌ID太長,一定要起個暱稱的話,就叫我投帥吧。。。


仁義禮智投


基金定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投資理財方式,適合於各種水平的人,金融小白,理財初學者,理財達人等,都能夠通過基金定投賺到錢。

基金定投是否關注買入點,主要由投資週期長短決定,週期長則不用關注買入點,週期短則需要關注買入點。

最佳策略:基金定投週期堅持至少3-5年。

基金定投最佳策略是堅持定投3-5年時間,從歷史數據看,3-5年我國都會有一波小牛或大牛行情,那麼基金定投每每到行情出現的時候就能夠達到預期,可以賺錢離場再重新開始一輪定投。

在這樣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內,無需關注買入點,對於任何水平的人來說,都是一件省時省心的事。

最差策略:基金定投週期只有1-2年以內。

若持有基金定投只有1-2年,甚至是幾個月,那麼基金定投的買入點是非常關鍵的,一旦沒有選擇好,那麼肯定是虧損的。例如基金定投從2018年1月開始,11月賣出,不虧才怪!

事實上,如果基金定投時間太短,其存在的意義就不大了,就已經蛻化成為與買股票一樣的效果,甚至還不如買股票。

賺錢秘籍:基金定投要設置好止盈線。

基金定投賺錢秘籍、九英真經是設置合理的止盈線,在達到止盈線之後,嚴格執行。舉例來說,每個月基金定投1000元,設置止盈線10%。

假設在投了3年之後,本金是3.6萬元,按照預期整體達到年化收益率10%,就應該賣出,然後再重新來一次定投,如此循環。這裡要注意,雖然本金是3.6萬,但計算收益率不能是3.6萬*10%*3年,因為錢是按月投入的,並不是都經歷了3年時間。可以藉助網絡基金定投計算器來算。

基金定投是一種相對安全、准入門檻低、只要有錢都能夠參與的一種投資理財方式,只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持續的資金投入,實現年化收益率10%是相對容易的,關鍵是設置止盈線,與買入點關係不大。


大南山伯爵,NUS博士後,資深金融人士,用專業的知識、大白話的方式為您科普投資理財知識,讓天下沒有難懂的金融!歡迎關注、留言交流。


大南山伯爵


先回答,後解釋是力橙財經一貫的套路。基金定投不用關注買入點嗎?

答:錯誤!

一,好像很多人都覺得定投就是“懶人投資”啊,不需要這麼麻煩吧?也對,不用關注買入點這種情況只有在確信當前被低估且長期看漲的前提下才成立。

二,對於定投基金的入市時間點,有以下三個方面需要提醒:

a,基金定投不合適所有的市場行情。上漲行情,收益肯定高啊,肯定選股票型基金啊

b,基金定投的浮動範圍<綜合指數。在上漲行情中,定投收益難以超過綜合指數漲幅。

c,基金定投對基金的選擇非常重要。業績好的基金比業績差的基金給投資者帶來的收益差別非常大。挑選優秀基金公司,挑選優秀基金經理和明星基金,是永遠的“金科玉律”。

三,在上漲行情中,選擇月初投資的收益率比月末要高。同理,選擇在月末投資的損失比月初要少。但是如果是長達十幾二十年的投資,月初和月末投資的差異性可以忽略不計。

力橙財經,有溫度的財經觀察。為你解讀身邊的財經金融密碼。碼字不易,敬請點贊+關注!特別提醒:理財有風險,買基需謹慎。

祝財商永駐。


力橙財經


關於基金定投是否需要關注買入點問題。實話石說來作答,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基金定投是很多基民很喜歡的一種理財方式,尤其適合理財小白和上班族。它的主要特點是平攤成本,分散風險,在高點時少買,低點時多買,以獲得市場的平均收益。它解決了投資者擇時的煩惱。

那麼是否需要關注基金定投的買入點呢,買入點也就是開始定投的時間,對基金的整體收益有多大影響,取決於基金定投時間的長短。投資期限短的可以關注一下,但是也沒必要太糾結,有影響但影響並不大。長期投資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當然,所有的人都希望在低點買入,高點賣出。但現實中卻是很難辦到的。基金定投最重要的不是關注買入點而是關注贖回時間點。沒有選擇好的贖回時間點,你的收益就會大打折扣,甚至虧損。


最後再說一句,贖回時間點比買入時間點更重要。

回答完畢,謝謝閱讀,記得點贊、關注喲。


實話石說


基金定投不關注買入點的想法我覺得是錯誤的!

基金定投還是非常講究買入時機的,在回調後開始定投還是在高點進行定投,肯定是在回調後會更穩妥,個人的心態也會更輕鬆。

可能有的人就會說,大家不都說定投不是不講究什麼的嗎,只要堅持定投就可以。對的,話是沒錯,但是有幾個能在看到大幅虧損的情況下,還能堅持定投呢,不將原先投入的資金虧損賣出就已經算心態好的了。

當然,也會有人說,我怕錯過這波上漲的收益,看到周圍的朋友都賺了很多,自己安奈不住,等不了回調再買入。對於這種只能說,連這點時間都堅持不住的話,那麼定投也很難進行堅持的,畢竟定投是個長期投資的過程,期間很可能坐過山車,沒有一定的耐心是很難獲得滿意的收益的。

對於現在的A股來說,還是需要等待時機進行定投,因為上漲已經出現乏力,被前期的中軌壓制,從macd和分型上看,短時間內會出現一波回調,到時在進行入場會是相對較好的時機。

目前的基金可以關注下醫藥、大消費、計算機和滬深300指數等相關板塊的基金,耐心等待近期的回調,希望各位基市長虹。

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贊和評論,你們的喜歡是最好的支持!風裡雨裡,俠夜陪你!

俠夜sir


定投有定時定投和自由定投,一般都是定時定投為主,所謂定時定投就是按時間必須存入協議上的規定金額,這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就是每次繳納的資金不多,也方便投資者資金運作,沒有太大壓力,有回報可以考慮贖回,壞處就是一旦定投的是股票類基金就有點麻煩,因為我們股市長期熊而牛市非常短,定投點位或者時間比較恰當短期就能見到回報率,如果選錯時間可以要長期投資,如果遇到股市高位投入那可就麻煩了,長期見不到收益不說沒投一次成本都在高位,許多人是無法忍受這樣的結果,不過定投對許多人來說也是最好的選擇投資方式,一個月定投一千或者適當的資金長期不斷投入,遇到周性好的市場獲利還是很豐滿的,這個投資方式個人認為是值得百姓考慮的!


飄零恨


一般認為是這樣的,定投是固定時間和金額投資,例如每月投入500元,這樣不管市場如何波動,可以依靠定時不斷投資拉平市場的高低波動,使得買入價格的曲線趨向平滑,更靠近平均值。

理論上的定投需要長期投入來消除市場波動風險。當然,在有限的時間內,如果能夠在低點投資,效益顯現更明顯。由於我們的基金投資一般時間都不夠長,所以選擇時機還是有一定的意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