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和70後你還記得你讀小學初中學費多少嗎?

九度溫暖


我是60後。記得小時候家裡很窮。八九歲了,生產隊裡總有人,來我家動員我父母讓我上學,都沒得到允許。因為我得哄孩子,照看弟弟妹妹。

直到10多歲才被允許上小學。那年生產隊裡那人給我送來了新課本。新鮮的墨香,從書本里散發出來,至今記憶猶新。

沒有學費,一直上到三年級,我從沒記得交過學費。

到了四五年級,才開始交。也只是一元,兩元;三元就算多的了。回家就得小心翼翼,先跟母親說了,母親再緩緩地從父親手裡要出來。不到最後繳費期,我是拿不到的。

小學的學費,在小時的心靈裡是種可怕

的夢魘。

可我卻那麼喜歡上學。升初中的時候,在我們

那個班裡,我的成績最好。同村幾個女孩子,只有我考上了初中。或許是父母感到了自豪。父親竟然很大方的為我交了學費!初中第一學期,學雜費68元。

十九世紀八十年代,隨著社會進步,日子開始愈來愈好過。當然學雜費也交的多了。一學期一百多至二百多左右,一學年也就是三百多左右到不了五百。

那時,還沒實行義務教育。對些落後農村來說,也算壓力了。

幾十年前的事了,記得沒那麼清楚了。對比現今的學生生活,真是天壤之別啊。


手機用戶13616464329z


雖然回答了此類問題在網上經常收到噴子的一堆口水,認為回憶過去是歷史的倒退。但是,我還是願意回答這樣的問題。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回答,是為了讓更多的後來者知道,我們曾經是那樣過來的,幾十年前是什麼樣子。

我讀小學一年級是在1974年,那一年我很清楚,我的學費是一學期一元錢,雜費(應該是書本等費用吧)是一元五角錢,所以一學期開學的時候要交兩元五角錢。這個錢看似不多,但當時農民收入又有多少呢?

七十年代初,老家的一個男人幹一天活算一個工,收入一毛四分錢,也就是我爸幹一個月,他一天一個工,工分折算成錢,一個月才四元二角錢,女人幹活工分要打八折,我媽一個月下來工分折算成錢才三元三角六分錢,兩人合計加起來一個月收入七元五角六分。爸媽全年無休,合計起來一年的總收入了90.72元。

這個錢是不能領錢的,每年春秋兩季收了麥子和稻子,各家按人口從生產隊領麥子和稻子,大人和孩子各有各的標準,那些糧食也同樣會折算成錢。如果一年的收入超過了稻麥錢,多餘的部分過年的時候可以領回現金,反之如不足,則叫超支,得從家裡拿錢去補上那缺額。比如說一些人家孩子多,領的口糧多,超支自然就會多。我們家當時五口人,父母加上奶奶以及我和我妹,算是人口比較少的。我的一些同學家裡兄弟姐妹五六七八個甚至更多,超支情況嚴重者特別多。很多人家沒辦法,讓年長的孩子早早退學,回家務農,可以掙一些工分,減輕家庭的負擔。小學生剛畢業在村裡上工,剛開始一天大概五分工。

到了第二年,我妹也上學,我就覺得家裡的開支捉襟見肘,一開學就要交五元錢,相當於父母兩個人一個月的收入的一大半了。拿不出錢來,我爸總是讓我們先去學校報到,說他會去跟老師打招呼晚點交。可是,我和我妹妹就是磨蹭著不敢去學校,怕老師批評。現在想來,那時候因為家中沒錢退學的人太多了。

當年也不可以幹副業,號稱要割資本主義的尾巴。但是,到七十年代末漸漸鬆動了,比如說養個羊之類的拿去賣,以此貼補家中開支。我小時候放了學就是家中打羊草的主力。除此之外,有一陣流行養安哥拉長毛兔,一年可以拔幾次兔毛,供銷社收購,可以掙點零花錢和給孩子上學讀書的錢。有一陣子還流行種甘蔗,收了拿街上去賣,削了皮切成段,五分錢一段。有次我爸去賣甘蔗,在削皮的過程中一不小心,據然把腿上削掉一塊肉,留下一塊疤,說出來都是淚。而那塊削甘蔗皮的刨刀,至今還在爸媽家中。記憶深刻的是每年夏天自留地裡的南瓜拉了藤以後,種胡蘿蔔之前,大概有二十天左右的時間,搶種一季小青菜秧,老家喚作雞毛菜。猶記得傍晚時分,夕陽西下,我跟我爸蹲在地裡拔菜,就著旁邊的河水洗乾淨小菜秧上的泥,然後碼得整整齊齊,第二天挑到鎮上去賣。那時候小菜秧兩分錢一斤,一擔才兩塊錢。

如今,城市裡那樣細嫩的小菜秧,最貴的時候要賣到十塊錢一斤,甚至更高。我從來沒有買過,從那些菜攤旁邊走後,卻每每想起當年起早摸黑跟著父親種菜賣菜的情景。

初中的時候學費漲到了兩塊,雜費已經記不太清楚了。反正讀著讀著,中途就有同學零零星星地退學了,也不知道是因為讀不下去,還是家裡不讓上了。而退學者也以女同學為主,她們回家就會成為很好的勞力,即使年齡不夠不能下地幹活,在家裡洗衣煮飯、養羊餵豬,外加帶弟弟妹妹們。所以跟她們比起來,至少在那個年代,我比我的同學們要幸福得多。我也偶爾會幫著幹些農活,拔秧、插秧、除草、割麥、割稻、翻田我都幹過,但都是在不上學的辰光。

都看到這兒了,點個贊再走唄。我是蘇小妮,喜歡我的回答請點擊關注並轉發分享!


蘇小妮


我是70後出生,80後上的小學。

上小學一年級,現在印象還非常深刻,第一學期交的學費是2元錢。學期期末結束時,還退回來5毛錢。

上初中時,初一時交多少錢,我記不清了,只記得最後一學期學突然提高了,一下子漲到28元。

為什麼這個錢印象深刻了,還是因為那時農村窮,家裡面平時根本就沒有現錢。我回家說起這28元時,母親突然感到驚訝,說按照第一學期為我準備的錢不夠了,可家裡又沒有什麼東西可賣了,於是就上鄰居家借錢。

可那時家家都窮,借了好幾家連同母親預先準備的錢加起來才湊夠28元學費。

現在的學費動輒幾千或者上萬,那時交的錢真是微乎其微,可是就那麼點錢,即使在當時也是一個家庭不小的開支,如果家裡有幾個孩子讀書,學費是常常拖欠的。

我因為在學校成績好,再加上父母要強好面子,不願意孩子在學校讓老師催逼學費沒面子,才寧願自己吃苦受累,節衣縮食省下點錢,把學費湊起的。

現在雖然交錢費用高昂,但是大部分家庭能夠輕而易舉地交起學費。過去交錢雖小,但卻充滿苦澀,現在交錢雖多,但同樣加重家長負擔。如果能有今天的收入,還交過去那麼點學費,那簡直是人間天堂,就太幸福了!


亂語三千


記憶中我是1977年上小學1年級的,學雜費是一學期1.5元。

那時候的農村還是大集體,全村分成若干個生產隊,社員一起出工,一起收工,生產力非常落後,社員所賺工分摺合人民幣大約每工1角左右,每月全勤的社員最多隻能賺到3元,所以孩子們入學的學費大部分家庭都無法交納。



好在當時國家有一項助學政策,就是對農村有困難的家庭實行學費減免,一般家庭每個孩子都有5角至1元的學費減免,當時我就獲得一學期5角的減免,也就是一學期只需繳1元的學雜費,而鄰座的一位女同學居然獲得全額減免,真正的免費上學,令人非常羨慕。



這一助學政策持續了4年,在我上五年級的時候就取消,因為那時候生產隊已經解散,農村分田到戶,農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了,那年我讀書的學雜費是一學期5元,後來上初中一學期就要12元,初三畢業那年一學期已經漲到40元了。


榕江春


我是六零後,對自己上學時候的學費,多少還有點印象。

我記得上小學時,學費不超過兩元錢,到了初中,最多的一次也就是五元錢。

現在的孩子一聽到這個數字,是不是覺得很不可思議,像是開玩笑。

但這確確實實就是那個時候的學費。

我們上學的時候,沒有課外書,上小學一年級就語文和數學兩本書,一本書就幾毛錢,就這樣少有些人還上不起,和我同齡的人有好多沒進過校門。

那時候不只是因為窮上不起學,也有對人對學業不重視,尤其是女孩子,不上學的更多,在家不是幫父母帶孩子就是下地幹活掙工分。

我們兄弟姐妹五人,除了大姐沒進過學校之外,我們四人都初中畢業了,雖然文化不高,但那個時候能唸完初中的,已經很了不起了,有不少是小學沒畢業就輟學了。

那時候的學習條件也是與現在無法對比的,我記得讀一年級的時候,住的是人家的一間民房,門窗都是木頭做的,屋頂是平的,不是瓦房,房頂上長滿了野草。

上學用的桌椅都是自己帶的,一個小板凳,一個小長方形的坐椅,就是全部家當。

到了初中,條件稍微好點,住上學校蓋的瓦房了,門窗都換成玻璃的了。桌椅也是新做的,桌子都帶抽屜了,可以放書本了。

上小學時,我們還點煤油燈,為了省油,大家的燈芯一個比一個小,就像小黃豆粒,也不知道那時怎麼上晚自習的,擱在現在都無法想像,可那時候我們都是這麼過來的,也沒覺得煤油燈不亮,在上中學的時候,就有電燈了,終於告別了煙熏火燎的日子。

幾十年過去了,如果談起我們的小時候的生活,就像童話世界一樣讓人無法想像,但那就是我們的生活,一學期幾元錢的學費,住在透風漏雨的土房子裡,就像貧困山區裡的孩子,穿著補丁衣服,露著腳趾頭的鞋子,頭上,身上爬滿了蝨子,說真的,都不如現在的小狗小貓乾淨。

一點不假,那就是我們的原始生活。





waug村婦


這個問題勾起了童年的回憶!

我是60後,家在豫東農村。那時候家裡很窮,但上學好象還沒有什麼負擔,記得每學期學費加書錢,課本費等共幾毛錢吧,一學期只交一次錢,再沒有其他的費用了。不過,那時候的本子和鉛筆總是不夠用的,鉛筆是削成了鉛筆頭,拿不住了還在用;本子是寫了正面寫背面,寫滿了每一頁不能再寫了才算寫完。書包,文具盒,橡皮擦是從沒有的,一個班內只有少數幾個家庭條件好的同學才有,讓人很是羨慕。

那時候沒有幼兒園,更沒有學前班。上學前還是懵懵懂懂的,不認識什麼字,也不會背什麼詩。大家上學時,好多同學還帶著弟弟,妹妹。記得書本上的第一課,是“毛主席萬歲!”五個字。上學第一位老師是鄰村的一個老頭,很親切的,很耐心的。幾十年過去了,至今還能記著他的音容笑貌。

從小學到初中,都是在村子裡上的。村子裡教學質量說不上好,但培養了很多人。高考恢復後,許多人都考入了大學,從農村走了出去,直至到全國各地,各行各業。





賀蘭上空的雲


太記得了,是2元錢,那時候的2元錢是個不少的數目,貧困戶的孩子學校就把2元學費給免了,那時候孩子單純到傻,給他免了2元學費他特別自豪,到處顯擺他不用拿那2元的學費了,好像別人都不如他有本事似的。
那時候2元能買好多學習用品
,鉛筆1毛一支,本子2毛,鉛筆盒5毛,2元線能買半書包學習用品,那時候誰鉛筆盒是滿的,感覺相當於現在的土豪。俺家窮,鉛筆盒從來沒超過五支鉛筆,本子用完了還要用反面。那時候都窮,也沒有什麼丟人不丟人的。再看看現在的孩子,真幸福。



我記得剛上一年級的時候不要學費,到了三年級才開始要的,一年2元,我這人比較懷舊,小時候的事基本都記得。


.


大眼趙姐


學費,聽父親說大概是1.5元到2.5元之間,不過當年父親的工資是每月38元,在當地算高工資了。

學雜費有6元左右,主要是書本費。

當時家庭比較貧困,只有父親有工資,母親生病,作業本除了學校發的很少在外邊買,都是用父親單位的表格裁剪裝訂而成,用表格的背面做作業本的正面,需要寫漢字的就自己在這樣的本子上用鉛筆畫好田字格,現在看來很low,當年並不覺得,班級裡的同學也幾乎沒有因此嘲笑我的。

記憶最深刻的是當年的語文老師,當年曾經拿著我和父親自制的作業本在講臺上甩著說這是什麼東西,至今引為奇恥大辱!

對學生階段的老師幾乎都心有敬意,唯獨這個語文老師,我永遠不會承認自己曾經是他的學生!


鋼筆刀


在那個貧窮的時代,我們卻用最低的繳費,享受著快樂的教育

三水三心從小生活在一個非常貧窮落後的小山村,作為70後,在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上小學。那個時候,為了實現“就近入學”,每個村子都有一所學校。

學校是由村民們自己籌集物資修建的,一般也就四間大瓦房,只有三個年級。老師都是民辦教師,也是由村委會聘請的的村裡比較有文化的人。這些老師,農閒的時候,就給我們上課,農忙的時候,還需要回家種田。

所以,老師給我們上課,相當於一份兼職(主要職業還是農民),自然收入也不高。而我們交的學費,就是老師一個學期的收入。

賣個關子,由於一個村子只有三個班,相當於2-3各年齡段的孩子,都在一起讀書,所以,人數還很不少。我記得我們班,當時有70多個學生。每個學生交2元錢,一學期就是140多元錢,這些錢,就是老師的工資。

或許有人好奇,那書本要不要錢呢?

其實,我們的書本,一般都是上一個年級留下來的,如果人數增加了,老師就用工資夠購買幾套——循環教材,我們幾十年前都在使用了!

大約到了80年代後期,也就是5、6年級的時候,學費漲到了10元,因為實行六年級,沒有就得書可以用了。因為要畢業考初中(那時,考不上是不能上初中的),為了提高教學質量,老師還購買了了練習冊。

但由於實在太窮了,有的同學,連10元錢都交不起!老師想了很多辦法,比如,帶我們去挖野菜和草藥買。春天,去挖豬屁股(折耳根,學名魚腥草,川渝地區的知名野菜),夏天,去摘夏枯草,秋天,還可以打桐子(一種可以榨油的果子),然後把買這些東西的錢,貼補哪些是在交不起學費的同學。

到了中學,學費一下子就漲了起來。初一的時候大概是40多元,到初二初三就需要交100多元了。一些同學因為家裡窮,實在交不起學費,最後輟學了。記得初一的時候,我們班有78個同學,後面陸陸續續轉學來了接近十個吧。最後畢業的時候,我們班只有不到50個同學了!

那個時候,雖然窮,但我們接受的教育,相對還是比較純粹的——沒有人補課,沒有沒日沒夜的作業,放學之後還要幫家裡做事——可以說,我們當時接受的教育,就是素質教育,這是不想今天那麼豐富多彩罷了。

只是現在,雖然完全義務教育了,看起來公辦學校的收費也已經幾乎沒有了,但上補習班、各種活動的費用,相當不菲,一個孩子,一學期花個幾萬元,相當平常。而如果就讀民辦學校,花費更為可觀——小學六年,僅僅學費都是好十多二十萬,如果加上補習等,五十六十萬輕鬆平常!

作為教育人,我真的有時候在想,幾十年來,我們的教育,究竟是在進步還是在退步呢?


三水三心


“養不教,父之過”!

我是六零後,不記得小學時學費是多少;只記得高中時學雜費是十塊,開學時交上,多退少補。

小學是在自己村子裡上,學費都是父母去學校交。

高中時要住宿,需要的費用自然就多一些。

那時候家裡窮,許多小夥伴,就因為交不起學費而輟學。

而我們的父母,都是早早地把學費準備好了。

在記憶裡從沒有一次老師催交學費的事。

長大了,才知道,我們的學費大多數時候,是父母去借來的。實在困難時,父母就去跟老師說,拖欠一段時間。

我們學習好,父母講信譽,老師都能理解,能通融。

現在想起來,父母真心不容易。

我們兄弟多,學費是很大的負擔。

那時候,一天的工分才八分錢。一人一學期兩塊錢,是個啥概念哦!!!

“養不教,父之過”。

儘管非常困難,但父母還是盡到了自己的責任。

好在,我們兄弟三人,還算爭氣,全部考上了大學。

在當時也是狠狠地火了一把。

當時,只是覺得自己了不起,沒感到父母多麼如何!

今天想起來,父母真的是偉大!

母親節之際,借頭條這個平臺,說一聲:父母親,您辛苦了,感謝您的付出,才有我們的今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