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座"蠢蠢"的城市

南京,一座

中國四大古都,洛陽人皮,西安人冷,北京人傲,南京人嘛,總覺得有點“蠢兮兮”的。

相傳在舊時,朝廷徵收蘿蔔作為稅收。

百姓們想辦法偷稅,上交的都是小蘿蔔,只有南京人,不論收成如何都上交最大最好的蘿蔔。外地人嘲笑他們傻,“大蘿蔔”也就成為南京人的外號,流傳至今。

如果去問一個南京人:“你們為什麼叫大蘿蔔?”

他們大概會毫不避諱地回答:“誰讓我們缺心眼呢!”

自由懶散、不爭不搶的南京人,怎麼看都談不上精明。

南京大蘿蔔,六朝煙水氣

跟其它幾座古都比起來,南京像是一座抓不住機遇的城市。

舉個例子,故宮博物院名震四海,但在業界地位相當的南京博物院,國民知名度卻遠及不上,甚至連5A級景區都沒有評。

南京博物院有多牛?要知道,這是除了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之外,全中國為數不多的敢稱作“博物院”的博物館了。

就拿藏品來說,別的博物館藏品一般是一件件展出,但在南京,那都是“一堆堆”擺著的……

南京,一座

42萬多件藏品,從舊石器時代到宮廷寶藏,無一不是傳世珍品。

問南京人為什麼不去評個5A,他們也就揮揮手:“評這個幹啥,麻煩。”

大約是自己知道好就夠了,別人認為它4A還是5A,就都不重要。

南京,一座

再比如吃鴨,北京烤鴨都成為中國名片之一了,還沒幾個人知道南京的鴨。說起南京人吃鴨的勁頭,實在是天下能敵。據不完全統計,南京人一年吃掉1.5億隻鴨子,連起來能繞地球一圈,說是

“世界第一鴨都”都不為過。

用本地人的話來說,南京的狗都是吃鴨骨頭長大的,沒有一隻鴨能活著走出南京城。

南京,一座

鹽水鴨、烤鴨、鴨血粉絲、鴨四件、鴨油酥餅、板鴨……金陵鴨饌甲天下,南京人可能不會做飯,但他們一定知道全世界所有鴨的吃法。

成都的兔頭內蒙的羊,浙江的螃蟹潮汕的牛,在如今這個吃貨遍地的年代,哪個城市不把特色美食當成招牌?

就連全聚德最好的烤鴨師傅都承認,北京烤鴨是在明朝遷都北京的時候,由南京傳入的,可全國沒幾個人知道。

去問南京人,怎麼不宣傳一下你們的鴨?大蘿蔔們的答案依然是:“宣傳它幹啥?鴨是拿來吃的。”

南京,一座

堂堂六朝古都、民國首都,論江湖地位,華東軍區在南京;經濟雖然暫時落後於蘇州,但也是省會,差不到哪裡去;風景資源就更不用說了,山水古蹟比比皆是……看起來,南京並沒什麼短板,但卻也沒能建設出什麼長處。

用更刻薄的話來說,就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南京,一座

南京大報恩寺,藏有世界唯一的釋迦牟尼佛頂真骨舍利。

沒辦法,大蘿蔔南京人,明明抱著滿城的寶貝,偏偏不在乎。博物院評5A又不能多兩件藏品,大報恩寺出了名也還是中華門外那座抬頭就看見的塔,多少年古都算得再清楚,這地方就是個家。

這城裡住的似乎是一群不善抓住機遇的人,或者說,是一群懶得抓住機遇的人。

往好處想,大蘿蔔是“南都風尚,最為醇厚”,誇南京人淳樸親厚;往壞處想呢,這不就是“木訥遲鈍”麼?

南京,一座

歌手朴樹,南京大蘿蔔在演藝圈中的代表之一。

好在南京人從來也不否認自己“不精明”。他們這點不爭不搶的悠閒勁,其實頗有種任它繁華雲煙過的掃地僧氣勢。

所謂“菜傭酒保,都有六朝煙水氣”,大抵便是如此。

生活不只眼前的蘿蔔,還有詩與金陵

南京別稱眾多,最著名的當屬“金陵”。

陵者,墓也。兩千多年前,楚威王滅掉越國,為防止越人復國稱王,便聽術士之言,在獅子山附近埋下小金人,以鎮此地王氣。因為金人埋在地底,這個地方便被稱為“金陵”。

但南京的地勢風水實在太有帝王相了,秦始皇后來又在這鑿斷山脈,引淮水以“洩王氣”,這便是後來的秦淮河。

南京,一座

秦淮河

有趣的是,不知是否真應了風水玄學,歷史上以南京為都城的王朝,都不怎麼長命。

本是嫋娜江南一座城,奈何興衰浮沉六朝都。金陵既富饒又落寞,既沉靜又妖冶……這樣的地方,簡直就是天下文人的靈感源泉。

這裡是謝脁的“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也有杜牧的“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句句寫著繁華風月。

南京,一座

秦淮夜泊

杜牧在雞鳴寺吟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王安石流連於“煙雲渺渺水茫茫,繚繞荒城一帶長”的玄武湖,筆筆都是繾綣風情。

南京,一座

雞鳴寺

李白嘆過“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劉禹錫寫下“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處處皆是滄海桑田。

南京,一座

鳳凰臺

餘秋雨曾說:“別的故都,把歷史濃縮到宮殿,而南京把歷史溶於自然。北京是過於鋪張的聚集,杭州是過於擁擠的沉澱,南京既不鋪張也不擁擠,大大方方地暢開一派山水,讓人去讀解中國歷史上的大課題。”

時至今日,古詩文裡吟詠過的那些美好與無奈,都仍然在南京街頭綻放著。

南京,一座

保存完好的南京頤和路

這是一座太詩意的城市。南京人也許並不需要遠方,因為他們本來就活在詩中。

風雲歲月的浪漫

有山有水必有詩,有詩有歌必有情——南京無疑是浪漫的。

南京自古便是煙花繁榮之地,一條秦淮河,更是淌不盡的風月傳奇。朱自清曾說,秦淮河的水裡凝著六朝金粉,恬靜溫柔,又紙醉金迷。

“衝冠一怒為紅顏”的陳圓圓、《桃花扇》的原型李香君、才女柳如是,都是“秦淮八豔”中的一員。在當年,這八位美人不僅有著傾國傾城的美色,還集書畫才情、家國情懷於一身,名動天下,留下無數浪漫的故事。

南京,一座

在嚴歌苓所著的《金陵十三釵》中,人們還能看到秦淮八豔的影子——即使淪落風塵,依然身有傲骨。

舊社會的勾欄院逐漸消亡,但南京的浪漫基因卻不只在勾欄院。在中山陵,有座著名的建築,被稱為“美齡宮”,它的原名叫做“國民政府主席官邸“,有遠東第一別墅的美譽。

南京,一座

俯瞰美齡宮,別墅宛如項鍊吊墜上的綠寶石。

之所以被稱為“美齡宮”,是因為大眾普遍認同這是蔣介石送給妻子宋美齡的禮物:建築整體猶如一串奪目的項鍊,琉璃瓦頭雕著1000多隻鳳凰,白玉欄和燈珠的數量都是34,與宋美齡的生日3月4日一致。

南京,令太多人為之魂牽夢縈。蔣介石靈柩40年仍未入土,就是因為他遺願是要葬回南京。

即使是風雲亂世中,與愛人攜手憑欄,都是這座城市不能忘懷的浪漫夢想。

涅槃

南京,也是座刻著苦難與傷痛的城市。

那是一場怎樣慘烈的悲劇?時隔多年後,祖籍江蘇的華裔作家張純如女士,僅以記錄者的身份回顧歷史、探尋真相,仍會被那些慘案史實氣到發抖、整夜噩夢,還受到日本右翼勢力的報復和騷擾。曾經血淋淋的南京,光是面對都需要拿出百倍千倍的勇氣。

在重壓抑鬱之下,張純如女士在2004年,用一把手槍結束了年僅36歲的生命。

南京,一座

六朝古都的光榮,滿城染血的傷痛,都銘刻在南京城中。南京銘記著歷史,同時,它也涅槃重生。

2017年,南京成為中國第一座國際和平城市。

博愛與和平,是南京將持之以恆去追逐的夢想。

南京,一座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和平雕塑

同一年,在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聯合普華永道《機遇之城2017》榜單上,南京排名第五。古老的城市正在吸收越來越多的鮮活力量,為自己書寫著全新的未來。

在這座看盡滄海桑田的城市裡,並不精明的南京人,只是悠閒而坦然地,追尋著他們自在安寧的人生。

南京,一座

秦淮河岸的那座南京城

城裡住著一些不精明的人

有著如畫的日出與黃昏

還有千百年的故事

等著說與你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