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百姓故事】鄧長文:25年“拉鍊”人生

【黃岡百姓故事】鄧長文:25年“拉鍊”人生

“換塑料拉鍊5元,換銅質拉鍊10元,你換哪一種?”

“好的,半個小時後再來拿……”

5月5日,鄧長文店鋪修拉鍊的顧客越來越多,他連忙給妻子打電話,妻子家務纏身來不了店裡,他只好一個人忙碌開了。

8年打拼,開了一間小店鋪

44歲的鄧長文是黃梅縣蔡山人。19歲那年,鄧長文在當地拉鍊廠學習修拉鍊,隨著企業改制,鄧長文帶著修拉鍊的手藝活到上海闖蕩,打拼8年後,他萌生了自己開店的念頭。

2002年,鄧長文帶著妻子黃娟來到黃州,在壕溝路租了一間幾平方米的門面,開了一家專業修拉鍊的小店鋪。

75歲的馮邦一是店裡的常客,對於鄧長文的手藝,他讚不絕口:“誠實是他的特點,小鄧做事講究質量,手藝高,我在武漢的妹妹也經常寄衣服過來修理拉鍊。”

當日,老人又過來了,一件新買的西裝,他希望鄧長文能幫他在衣服左胸內側荷包上縫一條小拉鍊,這樣放在裡面的東西就不會掉。鄧長文放下手裡的活兒,開始給老人縫製拉鍊,他熟練地拆卸,再重新裝一個拉鍊頭,短短几分鐘,一條拉鍊就縫好了。馮邦一拍了拍荷包,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花10元錢裝一個小拉鍊,解決了我老愛掉東西的大問題。”馮邦一說。

“做小本生意也應把服務放第一位,小拉鍊能幫大家解決大問題。”話語間,鄧長文笑起來有些靦腆。

18年來,小店鋪做出大名聲

“我家被套拉鍊總是壞,鄧師傅建議換一條稍長一些的拉鍊,現在做被套的拉鍊我只來這裡。”

18年來,鄧長文夫婦修拉鍊的技術在黃州聲名鵲起。

黃石一家服裝廠拉鍊出現問題,經常打電話請鄧長文過去修,廠裡高薪留他,他婉言謝絕。

在廣東工作的兒子曾勸鄧長文:“修拉鍊賺個幾角錢、幾元錢,每天都這麼辛苦,就算再拼命做也賺不了多少錢,不如到廣東大的服裝廠來。”鄧長文毫不猶豫拒絕了兒子,選擇堅守在壕溝路。

“在黃州修拉鍊十幾年了,有很多老顧客,老顧客又帶來許多新顧客,他們都是為小小拉鍊煩惱,幫助大家排除拉鍊‘故障’,我也蠻有成就感。”

有一次,家住開發區的徐女士,一件名貴的連衣裙側邊拉鍊壞了,她在黃州城區找了一家又一家店鋪,都被告知修不了。後來,鄧長文幫徐女士修好了連衣裙的拉鍊。

“叔叔,我上小學的時候你就在這兒修拉鍊,現在我上大學了,你還在這裡修拉鍊,我還擔心叔叔搬走了!”一位大學生趁放假來店裡修拉鍊,告訴鄧長文自己的擔憂。

“我會一直在這裡做下去。”鄧長文覺得自己的堅守是值得的。

記者:王桑 實習生:胡珺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