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識是學生成才的根本保證,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呢?

自我意識是學生成才的根本保證,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呢?

什麼是自我意識?“人運用無聲言語去標示、回顧或確認自己內部的心理活動狀態和對‘我’的認識,就叫做自我意識”。(見章志光主編《心理學》第39頁)說得通俗一點,自我意識就是自己對自己的看法。自我意識對學生人格的形成和學習成績的提高有不容忽視的巨大作用。

你把自己看成那種類型的人,就不自覺地按照那種人的“樣式”去生活、工作、學習。如果一個學生把自己看成“低能兒”、“失敗者”、“不是學習的料子”,那麼,他在行動上就必然會出現畏縮、拖沓、敷衍,甚至曠課等一系列導致學習失敗的行為;相反,如果他相信自己有智慧、能成功,那麼,他就會在實際行動中表現出刻苦認真、積極進取的行為。在心理學中,著名的皮格馬利翁效應說

自我意識對學生的成長和成績的提高如此重要,那麼,作為一名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自覺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自我意識就成了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了。

自我意識是學生成才的根本保證,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呢?

讓學生樹立正確的自我意識可從五個方面入手。

1. 幫助學生認識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樹立奉獻的人生觀

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在於奉獻,這是任何時代、任何地方都顛撲不破的真理。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必須引導學生把人、人生、自己都看成是一種奉獻,一種為他人、為別人謀福利、創幸福的奉獻,這樣,他就能克服自己身上的自私、狹隘、保守等種種不健康的心理特徵,從而給自己的學習帶來上進的動力。

2. 幫助學生認識人性的複雜性,樹立邪不勝正的人生觀

人性是複雜的,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醜惡的一面;既有勤奮的一面,也有懶惰的一面;既有自私的一面,也有大公的一面;既有上進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等等。雖然如此,但從歷史發展規律看,總是善良戰勝邪惡,勤奮戰勝懶惰,大公戰勝自私,積極戰勝消極。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幫助學生認識到這一點,然後引導學生把自己看成是一個高尚的人,善良的人,勤奮的人,上進的人,並鼓勵學生終生向這個目標努力。

3. 幫助學生認識人類潛能的無限性,樹立我能成才的觀念

拿人類的大腦來說,眾多的研究者認為,人類大腦中有很大一部分未經使用的潛能,甚至有的心理學家宣稱,人腦僅使用了百分之十左右。像愛因斯坦這樣的大科學家大腦使用也沒有超過百分之二十。有人因此提出人腦的“超剩餘性”假說。那麼,這種超功能剩餘性有多大呢?可以說是無限的。有學者比擬說:人的大腦的記憶力就相當於美國國會圖書館藏書量的50倍。據1984年統計,美國國會圖書館藏書量為8000多萬冊。它的50倍,即為40億冊!教育教學中,教師幫助學生認清了這一點,教師就應該引導學生樹立:只要我刻苦用功,去挖掘自己的潛能,我就能成功。

自我意識是學生成才的根本保證,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呢?

4. 幫助學生認識自學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能性,樹立自學成才的觀念

培養能力,發展智力,是當今教育發展的顯著特徵。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如何體現著一特徵,自學顯然是一條再恰當不過的途徑。

為什麼這麼說呢?顯而易見,因為能力和智力都不是靠教師的教能夠教會的,它非得靠學生親自去實踐、去磨練,方能奏效。自學的重要性從當代社會對人的素質要求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現代社會競爭激烈,信息激增,知識、技能更新換代非常迅速。作為一個現代人,要想適應這種變化,在這種社會中生存下去,不致被淘汰,就得具備自學能力,時刻更新自己的大腦。只有這樣,才能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立於不敗之地。

也許有同學還存在這樣的疑慮,自學能不能成功?我們的回答是肯定的。這不僅可以從古今中外許多偉人自學成才的事蹟上能夠得到這個答案,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從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指導他的學生自學成才的教改實驗上能夠得到印證。魏書生老師教育教學的核心觀念就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這一點,他不僅有明確的認識,更有幾十年如一日的成功的教改實踐。對此,有興趣的讀者不妨看看相關的書籍。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幫助學生認清了自學的這“三性”後,就應引導學生樹立“我能成功”的觀念。

5. 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長處和優點,樹立正確的自我發展觀

任何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點,但並不是任何一個學生都能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和優點,並進行發展。因此,這個任務就責無旁貸地落到了教師身上。教師必須幫助學生認識自身的長處和優點,並鼓勵學生去發展這些長處和優點。這樣,學生的自我意識將充滿信心、充滿活力,成績的提高,個人的進步將會顯著地表現出來。

希臘神廟的柱子上刻著這麼一句名言:認識你自己。對於一個正在成長的學生來講,正確地認識自己,樹立正確的自我意識是其成功、成才的根本保證。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也說過這麼一句類似的話。他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但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一個“自知者”。

自我意識是學生成才的根本保證,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