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豆腐的由來嗎?

你知道豆腐的由來嗎?

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髙祖劉邦,封劉長為“淮南王”。長故,其子劉安嗣位。安,淮南衡山人,好文學,著《離騷傳》,廣交有德有識之友,猶如漢《古詩》:

採葵莫傷根,

傷根蒸不生。

結交莫羞貧,

羞貧友不成。

淮南王劉安,交友從不分富貴貧賤,只要才華出眾,便可成為他的朋友,遂招致賓客(門人)千餘人,積思廣益,各揚其長,合撰《淮南子》傳世。

你知道豆腐的由來嗎?

劉安隱居八公山,也是位養生家。在千餘門人中,大多是善於養生的道學家,如《淮南子》內篇21卷中專論道教學說——自然天道觀,即中醫所提倡“順應自然怡養真氣,天人合一”的思想。其認為,人是自然界中一分子,人不能離開自然而單獨生活。例如人到晚年,發墮齒槁,牙齦萎縮,牙齒脫落,味覺衰退,所有這些,猶如秋風掃落葉、百花凋零一樣,均屬自然現象。

劉安在研製丹藥時,將黃豆用水浸泡,磨成細糊糊作丹料,無意中把中藥石膏粉散入豆漿之中,頓時結成潔白細嫩的豆腐。他親口品嚐後,覺得其味鮮美可口,“豆腐”也就從此誕生了。因此淮南王劉安被時人譽稱“豆腐王”’迄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

真是:

風流不鬥蓴絲品,

軟爛偏宜豆乳堆。

......

玉塵出磨飛屋樑,

銀絲入釜須寬湯。

你知道豆腐的由來嗎?

豆腐和豆漿含蛋白質40%,脂肪20%,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尤其是鐵,一市斤(500克)黃豆含鐵質55毫克。所以,豆製品為人體健康所必不可少之食物,尤與老人所相宜也。

中國,是大豆的故鄉。大豆磨成漿汁,製成豆腐,僅僅是形態變而質不變,營養物質無損,而且取材方便,價廉物美,猶如元.鄭允瑞《豆腐贊》:

種豆南山下,

霜風老英鮮。

磨礱流玉乳,

煎煮結清泉。

色比土酥淨,

香逾石髓堅。

味之有餘美,

五食勿與傳。

從老人生理特點而論,多虛火,津液枯竭,“陰常不足”,而大豆味甘性平,與辛涼之石膏相伍製成豆腐,其性甘寒,具有補虛、清熱、養陰三大作用,為老人生理特點之所宜。尤其對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動脈硬化患者,為最佳保健食品。

老人,牙齒脫落、消化力差,將大豆製成豆腐肉、豆腐肉丸、豆腐果、豆腐皮,以及蟹黃豆腐、蝦仁豆腐、雞丁豆腐等系列食品,色香味美,營養價值更高一籌。

豆腐王劉安,從此不再煉丹研製長生不老藥,而是以豆漿、豆腐養生保健。以豆製品為食,少糖少鹽,調味翻新,逸其食矣,從而始終保持形健神旺,無疾而終。

選自歐陽春早《中國古代養生逸聞》原標題-豆腐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