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束怎樣練最有效?

遙望35674312


中束是三角肌的一部分,整個三角肌分為前束、中束和後束,如果你想把肩練好,這三個地方都需要你下足功夫。


但對於訓練年限較長的人來說,三角肌永遠是最容易受傷的肌群。不管你的動作有多標準,不管你有多注意細節,你都會受傷。


不要以為我在駭人聽聞。但值得欣慰的是,導致三角肌受傷的不是肩膀的訓練,而是胸部的訓練。



當你練胸時,經常做的動作是不是槓鈴臥推?


沒錯,這個動作可以幫助我們練出飽滿的胸肌,但同樣的,帶給我們的傷害也很大。


臥推這個動作,發力的點有胸肌、三頭肌和前束。當我們經常鍛鍊臥推,前束就會出問題,因為三角肌真的很脆弱。


但我發現,只要少做前束的訓練,比如推舉和前平舉,就可以很大程度的減少三角肌受傷的趨勢。研究發現,導致臥推三角肌受傷的原因是過於疲勞,疲勞感超越了前束所能承受的極限,這時,如果我們還要鍛鍊前束的話,疲勞感持續增加,受傷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但就此要放棄槓鈴臥推?


因為臥推發力點有前束,所以不少人會發現,即使自己不做前束的訓練,前束都會很發達。


所以,你應該放棄的是前束的訓練,而不是臥推。


你可以以為我說了很多廢話,但如果你能從以上的文字中得到啟發,你的健身路會走的更遠,因為保持健康的身體才能擁有更好的身材!


那麼說說正題,中束怎麼練?



我本人很喜歡練中束,因為從視覺效果來看,中束能體現出肩膀的寬和大。


為了最大程度的孤立中束髮力,除了掌握正確的技巧,我們還要選擇好的動作。


第一個動作:拉力器側平舉


如果只選擇一個側平舉,我們選擇拉力器側平舉。


當然,啞鈴側平舉是更多人是選擇的動作,因為無數的研究證明,啞鈴側平舉可以激活中束。


但啞鈴側平舉的過程中無法始終保持肌肉張力(張力對肌肉很重要),當啞鈴靠在腿部兩側時,肌肉的張力消失,只有當再度向上抬起時,中束才會再度被激活。



而拉力器側平舉則可以始終保持張力,因為拉力器帶來的阻力是側向的,而不像啞鈴是直上直下。因為肌肉始終保持張力,所以運動過程會更累。


另一個技巧則是通過側身的方法來做側平舉,一樣可以保持始終的張力。


但為了最大程度的激活中束的所有肌纖維,我們每一次訓練都要練到拉力器側平舉和側身啞鈴側平舉。比如你要練8組的中束,則分配為4組拉力器,4組啞鈴。



第二個動作:直立划船


直立划船是唯一一箇中束的複合動作,只要動作做對了,就可以得到很好的鍛鍊效果。


研究表明,直立划船會造成肩峰撞擊,具體表現為肩膀疼痛,如果你側臥著睡覺,疼痛感很明顯。當上臂外展到60°~80°時,會出現明顯疼痛,有時可感覺到肩關節被“物”卡住而不能繼續上舉。


根據美國體能協會的一篇研究文獻發現,直立划船仍然可以通過調節一些細節來做到避免肩峰撞擊。



第一:槓鈴緊貼身體;

第二:利用手肘發力,而不是手腕發力;

第三:由於肩峰撞擊的角度通常在70-120°得到峰值,所以只要保持直立划船的動作角度在90°即可,也就是手肘與肩同寬;

第四:相比於窄握和與肩同寬握,寬與肩膀1-1.5倍的握距可以更好的激活中束髮力。


所以,只要學會了這四個技巧,你仍然可以用直立划船來練肩。但如果你還是在運動過程中很不舒服的話,就放棄這個動作。


那麼以上就說了一下肩膀受傷和中束訓練的東西,我發現好像回答的太長了!


但不管怎麼說,懂的人都知道這是一個乾貨滿滿的內容。所以,如果這對你有幫助的話呢,請記得關注轉發和點贊哦~謝謝!祝大家生活愉快!


立志成為回力代言人


看到有人說,用肩上推舉練中束,我覺得有必要回答下這個問題了。推舉明明是前束主導的動作嘛。


中束怎樣練最有效?


估計你問的是肩部的三角肌中束吧。斜方肌也有中束,但很少有人關心它。



肩膀的三角肌,分為紅色的三角肌前束,綠色的三角肌中束和藍色的三角肌後束。中束的大小,極大影響正面的觀感,飽滿的中束,顯得肩膀寬了一截。



我反覆強調過,不管是想要增肌,還是減脂,都要優先訓練大重量的複合型動作。“推”的複合型動作可以練到前束,“拉”的動作可以練到後束,只練複合型動作,卻很難練到三角肌中束。


1. 繩索側平舉


如果只能選擇一個訓練中束的動作,我會用繩索側平舉


繩索側平舉相對於啞鈴側平舉的優勢在於,在動作起始點,中束可以被充分拉長,而且繩索的阻力在起始點就很大。啞鈴側平舉只有手臂外展到45度以上的部分,阻力才比較明顯。


而且用繩索訓練中束,還可以在單手力竭時,雙手把繩索拉起來,再單手慢慢放下,既做到穿越力竭,又增加了離心收縮。練中束非常高效。


2.槓鈴上提


槓鈴上提,是一個可以同時訓練斜方肌、三角肌中束的複合型動作,還能帶到二頭。


但是做這個動作時,肩胛窩裡的岡上肌會被擠壓,長時間做這個動作,可能引起痠痛,甚至肌腱炎。



相反,如果你把槓鈴換成啞鈴,小臂由內旋改成外旋,就可以避免肩峰撞擊。



3.啞鈴側平舉變式


另外,輕重量的啞鈴側平舉變式,對中束的刺激也非常好。

用比較輕的重量,專注練45度以上的半程,先側平舉,然後降到45度,再抬高,始終保持對中束的壓力,然後再放下。這個動作做3組之後,中束會非常痠痛。


好了,中束是一塊非常小的肌肉,三個孤立訓練動作,夠用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麻煩點個“關注”唄,多謝啦😬😬😬


動圖健身


讓我來回答你這道小難題,中束怎麼練最有效?

咱們先說一說,肩部,肩部也就是三角肌,三角肌俗稱虎頭雞是一個底兒向上向下的三角肌位於肩部皮下,從前後外側包裹著肩關節是一塊多羽狀肌,肩部的膨隆外形即由此肌所形成,肌束分為前束,中束,後束三個部分組成,三角肌的三個束必須全練到才能達到完美的肩部。


那麼問題來了,你今天提到的問題是隻練中束,那咱們就在嘮一嘮中束怎麼練效果好。只要簡單3個動作,簡單有效,而且所用器械都非常常見,只要扛鈴,啞鈴或者拉力器就行。

第一個動作,肩上推舉。

肩上推舉動作,無倫是扛鈴推舉還啞鈴推舉都是專門鍛鍊三角肌中束的動作,鍛鍊時候首先肩部下沉,鎖死肩關節,不要聳肩,不要提肩,最好越下面越好。鍛鍊時候注意腰背挺直,如果你想要同時鍛鍊手臂,讓手臂更加修長和有力,手臂最高點伸直,保持一致兩秒,這樣就會有效鍛鍊三角肌中束。


第二個動作,啞鈴側平舉。

鍛鍊肩部口訣很好記,肩部三頭肌分為三角肌前束、中束和後束,前束鍛鍊前平舉動作,中束鍛鍊側平舉動作,後束則是鍛鍊俯身側平舉動作。

啞鈴側平舉動作是最為常見鍛鍊三角肌中束的動作,鍛鍊是注意手臂最高點,只要和肩部平行即可。

第三個動作,拉力器側平拉。

同啞鈴相比,這個動作可以讓肩部三角肌中束自始至終都保持恆定的阻力,這也是拉力器最為常見的優點。同時啞鈴如果往前傾,很容易讓身體搖晃,同時讓其他肌肉代償發力。而此動作,單手做側平拉,另一手和雙腳可以很有效的保證身體穩定,更有效的鍛鍊三角肌中束。

我練三角肌中束的時候只用這三個動作,在做肩上推舉的時候用大重量,每次推舉8至12個,也就是說在推舉的時候,最多能推舉12個,連13個都推不起來,每個動作做3至5組,做啞鈴側平舉的時候要小重量多次數,每次15至20個,拉力器側拉也是一樣,每次15至20個,也是每個動作3至5組

來吧朋友!鍛鍊中束的時候只有這麼練效果才會好,最後要提醒你一句,無論練哪部分的肌肉,一個星期只能練一次,練健美是三分練七分養,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關注我,我會為你一一解答。祝你健身快樂!


想贏別喊停518


中束怎麼鍛鍊最有效?

三角肌一般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是三角肌前束,三角肌中束和三角肌後束,所以三角肌中束是三角肌的重要組成部分,想要厚實的肩膀就要三角肌中束很發達,肩膀才能成“球”形。才能像美國隊長一樣,有著三角形的後背。



身材線條凹凸有致,肌肉飽滿且紮實。給人成熟穩重,踏實的感覺,這才像隊長!😁



那三角肌中束到底怎麼練?

三角肌中束不同於前束和後束,可以通過前平舉和後拉來鍛鍊到,三角肌中束在中間,所以,鍛鍊三角肌中束的動作不是很多。三角肌的鍛鍊主要是靠推舉和提拉,所以鍛鍊三角肌的首選動作👇

①啞鈴推舉



其次是👇

②直杆上拉



然後是👇

③啞鈴側平舉



最後是

④拉力器側平拉

以上動作每個4組,每組12個。

堅持一個月,你就會看到效果。

如果同意作者觀點,幫忙點個贊,點個關注,謝謝!


Mr一蔡


如果能夠將三角肌中束鍛鍊的比較好的話,那麼整個人從側面看起來肩膀就會變得更加厚實一些,很多衣服也能穿起來更好看。所以我們推薦做側平舉和肩推這兩個動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