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問“為什麼”,父母該如何引導?

替你讀書郎


孩子總是問“為什麼”?恭喜你,喜提聰明寶寶一枚,千萬不要把孩子當成話癆,因為寶寶的求知慾和認知需求極其旺盛啊,這是天大的好事兒啊!


如果你被孩子的“話癆”弄得心煩意亂,極不耐煩,不回答,或敷衍,甚至讓孩子閉嘴,都是非常錯誤的做法,這在親子教育中被稱為“情感忽視”的大忌。被父母情感忽視的孩子,將來都性格叛逆!


這不是段子,如果你把下面的對話當笑話聽,將來你就是個笑話!

當你的小寶寶出生後,你會發現,如果早生幾年,你能被他逼成科學家。

一天到晚跟著你屁股後面問個不停,為什麼,為什麼,這個為什麼,那個為什麼。

“爸爸,爸爸,為什麼早上起來有太陽?”

因為早上大家要工作,沒太陽看不見啊。

“爸爸,爸爸那晚上為什麼沒有太陽?”

晚上,月亮不是出來了嗎?

“爸爸,爸爸,為什麼晚上出來的叫月亮?”

啊呦,你去問問你媽好不好?

“爸爸,爸爸,為什麼要問媽媽?”

孩兒啊,你能不能安靜一會,自己玩一會兒?

“爸爸,爸爸,為什麼我要安靜一會兒?”

因為你爹我頭疼!

“爸爸,爸爸你為什麼頭疼?”

孩兒啊,因為我有了你,給你當爹頭疼,行了吧?

“爸爸,爸爸你為什麼是我爸爸?”

這也是我一直想知道的,你安靜一會行不行?

“爸爸,爸爸你為什麼老叫我安靜兒?”

救命啊!

“爸爸,爸爸你為什麼喊救命!”

致命一擊:

“萊萊(奶奶),你再生個粑粑給我,這個粑粑腦是玩手機,不管我”

看了上面的對話,不知道作為父母的各位,有何感受!

冷漠?敷衍?欺騙?懷疑?對話中,孩子一定會感受到這些疑問,被忽視的感覺很難受,特別是來自最親的父母!

永遠不要忽視孩子的感受

聽過一次心理專家講座,幼兒時期的教育,心理養育非常重要!

對於幼齡兒童,從心理成長需要來講,需要滿足感、安全感、認同感等心理養育,這三方面的心理撫養,是未來教育孩子,解決各種矛盾的心理資本。

被忽視的孩子是一種什麼感受?

讓我們假設這樣一種被忽視的心理軌跡。

如果孩子問為什麼,得到的是父母的敷衍,

如果孩子問為什麼,得到的是父母的冷漠,

如果孩子問為什麼,得到的是父母的欺騙,

如果孩子問為什麼,得到的是父母的拒絕,

如果孩子問為什麼,這時候父母不厭煩的讓孩子閉嘴,

當孩子提出問題時,不僅是需要解惑,也是認知需求,更是情感訴求,如果得到的迴避和敷衍,孩子會感覺一種心理落差,這種落差會產生自我否定,潛臺詞是“這麼簡單的問題,我怎麼不知道,我這麼沒用,還是大人們厲害”。

當孩子提出問題,被父母拒絕或欺騙,孩子會產生“自我懷疑”,潛臺詞是“是不是我不應該問,我是不是問錯了?”

當孩子提出問題時,被要求閉嘴,孩子會產生“愧疚自責”,潛臺詞是“我是多餘的,我是負擔,累贅,我總是做錯”

從忽視到拒絕,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1、會帶來滿足感、安全感、認同感三位一體情感缺失,這樣的孩子將來會對父母的話,不耐煩,嫌囉嗦,對父母的要求不回應,裝聾作啞。對父母的批評反映激烈,逆反心理極強。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孩子在父母那裡沒有得到足夠的情感滿足,沒有安全感,沒有認同感,怎麼會做出相對應的回饋呢?

2、這也是所謂“原生家庭”的內傷之一,情感忽視是一種會“生根發芽”的傷害,長成參天大樹後,父母才覺得孩子的背叛根深蒂固,不可撼動。

缺乏情感撫養的孩子,就像沒有陽光照耀的種子,營養不良,哭的時候不會排除心理障礙,煩躁的時候不會解壓負面情緒影響,發怒時不會控制自己,受欺負時不會理智處理人際關係,想當初,面對這些問題求助父母時,得到的可能是雪上加霜的回應。

3、自我意識極強,在這種情感忽視的影響下,孩子會有一種天生的自我保護意識,甚至是自私,冷漠,更缺乏親情、友情等情感的主動建設需求。他們不相信別人,也不相信自己,所以不表露,不回應。特別是走入社會後,缺乏主動溝通,主動求助的能力。

結語:情感的補償很難的,不想電視劇的結局那樣完美,不要在孩子最需要的年齡,忽視他們,在精力有限或許心情不佳的時候,請對孩子再耐心一點,在疲勞困倦的時候,對孩子再熱情一點,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再理智一點,不要忽視孩子的情感和內心感受。


陽光語言矯正師


我家孩子最近到了好奇心爆發的年齡,看到灑水車,就問我“灑水車在那幹什麼呢”;吃飯的時候,就問我“我們為什麼要吃飯呢”;遇到不認識的,就問“那是什麼呀”。

一開始,我是規規矩矩的回答他的問題,但是看到楊絳先生家教育女兒的方式,發現我錯了。


先生的女兒在家自學,代數越做越繁,她想偷懶,就問女兒能自學嗎,女兒說能,然後,先生竟真的放手,給女兒加買了一套課本,讓女兒有不懂的再問她。最後,她女兒代數考試是滿分。

在他們家的環境下,女兒養成了有問題,先自己查找,實在找不到答案的再問家長。

這個解決問題的方式最適合孩子,因為孩子好奇心很強,有很多問題,但是,有些問題,他們問了很快就會忘了,只有自己經歷的答案才印象深刻。

所以,如果孩子學會自己去發現答案,記的、理解的才透徹。


很多家長都做錯了

還記著那些陪孩子寫作業寫到住院的家長嗎?受罪的不僅是家長,還有孩子。孩子做不好就被訓哭,甚至被打罵。這導致孩子自己的事,讓兩個人受罪。本來應該會做的,在家長的壓力下,做錯了。

但是,如果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作業,把作業當成一件很個人的事,這樣孩子獨立思考,獨自做作業,學習的效率會提高很多。

因為孩子一旦獨立做自己的事,事情就要經過獨立思考才能完成,不思考做出來的就可能是錯的。遇到問題,他們就會主動想辦法解決,這樣學到的東西才印象深刻,才是自己的東西。 就像人生中的其他事情,靠別人不一定靠得住,別人也不可能時刻幫自己。

所以,我們能夠教給孩子的是解決方式,不是答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引導孩子學會發現

首先,最推薦的就是,和孩子一起去發現。當孩子問我們問題時,跟孩子說,我也不太清楚,我們一起看看吧。然後,帶著孩子去發現問題的答案,讓孩子知道怎麼去發現答案的過程。

比如孩子問“媽媽你在做什麼呢?”我會讓孩子加入我,和我一起做事。這樣孩子“幫”我摘過菜、掃過地、洗過衣服,後面他就不問了,也不“幫”了。

其次,我們生活中有一些事物,不好帶孩子去發現的事物,我們可以直接跟孩子說。比如菜為什麼是綠色的,米為什麼會是白色的。

還有就是,一些簡單的問題,我們可以用反問的方式問孩子,然後引導孩子自己去找答案。比如孩子問“這個螞蟻要去哪裡呢?”,我們可以問孩子覺著螞蟻會去哪裡,你也不知道嗎?你跟著看看吧,再告訴我吧。

當孩子問我們問題時,他們好奇的是結果,但是,我們要給他們過程。感興趣的會更感興趣,不感興趣的會知道結果,既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也讓他們學會依舊去發現答案。

對於將來要獨立的孩子來說,比知道答案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去尋找答案。


媽媽大事記


我從哪裡來的呢?

為什麼有彩虹呢?

飛機為什麼可以在天上飛?

在孩子認識世界的初期,他們常常問很多“為什麼”。去年,英國《獨立報》做了一個調查,採訪了1500個家庭和小朋友,得出幾個數據很有趣:

①2~6歲的孩子,平均每個孩子大概每天會提73個問題,而倫敦的孩子最多,平均高達93個問題。

②平均每個媽媽一個禮拜要回答孩子近500個問題。

③好奇寶寶的年齡高峰期是4歲。

④孩子提問的時間總長度可以高達14個小時,意味著可以從早上六點就開始,一直到晚上睡覺睡著了才結束。

⑤近1/3的爸爸媽媽們在採訪面前表達了一樣的困擾:精疲力盡、絕望、棘手、無所適從。

有40%的年輕爸媽表示,因為孩子的好奇心,讓他們變成“無所不能”超級爸媽,其中的訣竅就是:兒童科普學習網站。

今天,童小編為大家推薦了兒童科普網站,雖然都是全英文網站,但它們都是專門為兒童設計的,由大量的圖片輔以少量的文字而成,將一些複雜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孩子也能看懂的圖片,包括太空探索、動植物、科學實驗等。尤其那些真實拍攝的圖片,非常具象生動。

1、Wonderpolis

Wonderpolis是美國國立家庭讀寫中心的下屬網站,是一個主要面向兒童的趣味科普教學網站,每天會有一篇推薦文章,話題非常豐富。

更重要的是,網站上每個問題都會由一些小問題組成,這種架構能夠引導孩子更好地分解問題,進行求知及探索。每篇文章還配有quiz,幫助孩子鞏固知識。

2、The Lorax Project

Lorax是蘇斯博士筆下的一個經典形象,原版繪本也受到全世界孩子喜歡,因此還被改編成了同名電影,特別適合喜歡原版繪本的孩子,可以作為輔助材料看看。網站還配有小遊戲,增加趣味性,讓孩子邊學邊玩。

3、Earthquakes for Kids

不僅孩子們,我們大人自己對地震也是恐懼多過認識。這個網站是美國地質勘探局專門為孩子編寫的,關於地震知識的各個方面都有。知識介紹得很清楚,包括如何在地震中避險,十分有用。

4、Lawrence Hall of Science Kids

這個網站提供了豐富的科學實驗和遊戲,所有的科學實驗都提供詳細的步驟,而且所需的道具也都是比較常見的物品。

孩子們可以通過簡單的實驗,瞭解相關科學知識。網站上還有很多趣味小遊戲,孩子可以在遊戲中加強對各種科學知識的認識。

5、Climate Kids

NASA推出的這個網站是關於氣候的。內容豐富,有互動遊戲也有許多精彩的圖片或動畫,畫面變化生動有趣,是兒童環境教育的很好的網站。雖是英文版,但爸爸媽媽可以一邊操作一邊解釋,讓小朋友很快學習到環境變遷的相關認知。

6、Audiobooks

這是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專門為孩子設計的太空知識網站,總共分為地球、太陽、銀河系和宇宙主題,針對每個星球都給了生動形象的解釋。這個網站還提供了一些針對太空星體的有趣的小遊戲,孩子們一定喜歡!

當孩子對宇宙、行星有了一定的認識之後,爸媽和孩子可以一起DIY八大行星來加深印象。例如利用水果、橡皮泥DIY,是不是很有趣呢?

7、Building Big

這是一個關於建築的網站,是美國著名兒童教育網站PBS旗下的一個版塊,它以基礎知識、建造挑戰、世界之最等主題,為孩子介紹橋樑、拱頂、摩天大樓、堤壩、隧道等相關建築知識。

當然不是教孩子怎麼蓋房子,而是展示建築設計在建築的強度的影響和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一方面,孩子可以學習一些建築常識;更重要的,是引導孩子思考設計的重要性。建築是藝術也是科學,我們覺得很值得從小去做些瞭解。

8、Extreme Science

最大的海洋食肉動物是什麼?世界上最大的蜘蛛有多大?世界上最大的鑽石?這個網站能夠找到關於動物、地質、海洋等主題的世界之最,幫助孩子瞭解各種科普知識。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網站大部分主題都有相應的視頻,可以幫助孩子更形象地瞭解這些知識。

9、Science BOB

Science BOB是個兒童科學實驗平臺,曾經多次登上全美最受歡迎的脫口秀舞臺,向美國小朋友展示科學小實驗的趣味之處。

這個網站分享了科學小實驗, 通俗易懂,而且每一個小實驗都有詳細說明,通過生活中常用的材料就可以完成,非常簡單實用,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10、Frontiers for Young Minds

《Frontiers(前沿)》雜誌是美國一本專業的科學雜誌,Frontiers for Young Minds是他的少年版,內容主要都是在這個官方網站上展示。這裡的科普文章範圍很廣,天文、地理、生物、物理都有涉及,所以從小學到高中的孩子都可以用。

這個網站的特點在於,內容非常適合孩子閱讀,無論是內容難度、講解角度、展示方式,簡單、清晰,尤其是文章裡的卡通配圖,很萌很生動,孩子們一定會很喜歡。

【溫馨提示】

家長在對孩子進行科普啟蒙的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教會孩子閱讀的方法,有自己的思考;

2、提供相應的主題資源,激發孩子的好奇心,並提供資源供孩子去探索、學習。

3、引導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去發現,去印證。例如外出外耍的時候,看到小蟲子、蝴蝶、植物等,都可以聊起來。

-END-


樹童英語官方號


大概每個孩子都會有那麼一個階段,對身邊的什麼事都感到好奇,刨根問底地追問原因,為什麼小草是綠色的呢?為什麼大象的鼻子那麼長呀?一直問為什麼為什麼,也會有把父母問到不耐煩的時候,有些事在大人看來可能稀鬆平常,根本沒什麼好問的;還有些問題可能是父母從未想過的,他們也無法回答。面對孩子的不斷髮問,父母應該如何應對呢?

不要用成人的司空見慣扼殺孩子的求知慾

一個週末,我帶孩子在家附近的遊樂園玩,看到一個女孩子,大概四歲的樣子,旁邊坐著一位長輩,是她的外婆。兩個孩子玩了一會兒,看到一個大概8個月大的小寶寶,在周圍爬來爬去,小女孩跑到外婆身邊問:“那個寶寶為什麼總是流口水呀?”外婆大聲對女孩子說:“關你什麼事啊?別人家的閒事少管,外婆從來不管別人家的事。”女孩子被外婆大聲呵斥後,露出了非常失望又委屈的表情。我看了心裡很震驚,想起之前發生的一件類似的事情。

之前我的孩子正在長牙,也是天天流口水。一天在樓道里遇見鄰居家一個六歲半的孩子Aida,她看了我家寶寶好久,然後問她媽媽說:“她為什麼總是流口水?”Aida媽媽說:“因為她在長牙,長牙的時候就會流很多口水,你小時候也是這樣的。”Aida聽完想了一下,又問:“為什麼長牙的時候會流口水呢?”她的媽媽笑著說:“寶貝,這真是個好問題,但是我也不知道答案,我們記下來然後一起去查資料吧。”

一週後,我在樓道里遇見Aida,她很興奮地跑過來跟我說:“原來每個人嘴巴里都有個工廠,會產生口水,如果我們的嘴巴感覺不舒服,工廠就會產生更多的口水,希望讓嘴巴舒服一點兒。可是小寶寶的嘴巴太小了,口水太多就會流出來,所以他們才流口水的。”

對比在遊樂園遇見的小女孩失望又委屈的神情,再想想Aida告訴我答案時,仰著頭認真向我解釋的樣子,她語氣裡的興奮勁兒和成就感藏都藏不住。那種閃閃發亮的眼神,是孩子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這種求知慾是與生俱來的,家長面對“問題寶寶”的時候一定要有耐心,千萬不要扼殺掉孩子的求知慾。

父母如何應對孩子的提問

據說,一個孩子在4歲之前會問40萬個問題,而父母如何回應孩子的提問,則會對孩子產生相當深遠的影響。如果像前文提到的那位外婆那樣回應,孩子就會覺得問了也不會得到答案,還會被呵斥,變得不愛提問,失去探索世界的興趣,失去好奇心和求知慾。不管孩子的問題多麼奇怪,多麼天馬行空,或者令你覺得非常無聊,都不要呵斥他,請認真聽完,給他鼓勵。一個孩子如果沒有求知慾,後續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等都無從談起。

對於孩子提出的問題,如果你知道答案,當然可以直接告訴他,如果不知道,千萬不要為了所謂“大人的面子”敷衍糊弄他,你需要誠實地告訴孩子:“我也不知道答案,我們一起去尋找答案吧。”孩子需要明白的是,不知道並不可恥,不懂裝懂才是。承認自己不知道也不是什麼丟臉的事情,通過學習就可以彌補。

前幾天,我遇到Aida的媽媽,特地詢問了之前Aida講的流口水的事,她們是如何一起去尋找答案的呢。她媽媽說,她帶著Aida去了圖書館,鼓勵Aida向圖書管理員詢問,看看有什麼書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管理員推薦她閱讀《人體百科》。Aida去找了這本書,媽媽給她閱讀了相關內容。她教給Aida的不僅僅是答案,還有尋找答案的方法。

其實即使你知道答案,也不要急於告訴孩子,或是嫌麻煩而簡短回答他們,可以引導孩子,在書本或實踐中尋找答案。在自己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孩子往往能收穫更多。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而主動探索,一旦成為習慣,將成為孩子一生的優秀技能。


叫魚學習網


正好寫過一篇關於為什麼的文章,搬過來,希望對您有用。

幼兒從一出生就開啟了對新世界的探索模式,等到了兩三歲的年紀,好奇心大漲、語言表達能力漸強的時候,“是什麼”、“為什麼”就變成他們的口頭禪,往往是連珠炮似的“打破砂鍋問到底”,弄得很多家長反而措手不及。當自己被問得不耐煩或者答不上來的時候,您是怎麼做的呢?

好奇心是成長和進步的源動力之一。沒有好奇心,蘋果砸到牛頓,他最多會來一句“我真倒黴”,沒有好奇心,瓦特看到水開了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把水壺提下來。對於孩子而言,語言表達能力不足的時候,他們往往通過摸東西、咬東西、四處張望來表達自己的好奇心,語言豐富了,“為什麼”就會成為他們表達對這個世界好奇心和探索慾望最常用的方式。

成人看來荒誕不經的一問,背後牽連的是孩子思維、想象,家長千萬不要強行制止、敷衍,要認真對待,除了回答,還要反客為主地向孩子提出“為什麼”,一定要抓住這個助力孩子頭腦開發、習慣和性格塑造的大好機會。

應對孩子“十萬個為什麼”的建議。

(1)孩子問問題對於家長來說,是一個絕佳的普及知識、觀念的好機會。家長首先要保持耐心、認真對待,在情緒上要跟孩子在同一個頻道,不論孩子提出的問題多麼不靠譜,都不要強行否定,要積極回應,讓孩子把這份好奇心保持下去。

(2)對於一些“是什麼”的問題,可以直接告訴孩子。如果孩子接觸到一個新的物體,除了告訴物體名字,還要告訴他這個東西的一些基本屬性。然後引導孩子觀察和想象,讓他說出類似特徵的東西還有哪些,它們的不同又有哪些,這樣有利於孩子提升觀察力、延展思維,並學會歸類、意識到物體的共性、個性。

如帶孩子去動物園,當孩子第一次看到金剛鸚鵡,可以從有翅膀、兩條腿、長有喙等鳥類屬性讓孩子先了解鸚鵡所屬大類,再從它的羽毛顏色、會說話等特性去讓孩子發現與其他的鳥類的不同。

(3)對於“為什麼”,先不要直接回答。先反問一下孩子,如孩子問道樹葉為什麼是綠色的,這個時候,家長先不要急著回答,鼓勵讓孩子先自己想一個答案。無論孩子答的是“有人把它塗綠了”還是“被風颳”的,家長都要對孩子動腦筋以及豐富的想象力給予肯定。等孩子回答完,再向孩子科普答案。等孩子明白了以後,最好進一步引導孩子讓他想象一下草為什麼是綠的,繼續延伸。

(4)當孩子問到一些比較尷尬的問題怎麼辦?一般有兩類,一類是不太好回答的問題,如“我是怎麼來的”,對於這類問題,不少家長開玩笑用“撿來的”“充話費送的”來回避,孩子都希望自己被父母看重,這樣回答其實會讓孩子產生挫敗感,也並不能解決他的疑惑。針對這類問題,家長可以結合幼兒年齡,用適當的方法科普即可,不用擔心孩子小,談論這些不好,讓孩子意識到這是個普遍的現象,這有利於孩子形成正確的性別觀念。第二類是孩子在一些場合提出不太恰當的問題。如在公交車上,孩子看到一個人指著問“這個人怎麼那麼胖呀”“這個叔叔怎麼不遵守交通規則呀”。這兩個是不一樣的,第一個是別人並沒有做錯,孩子在議論別人。對於此,如果引起了對方的尷尬或者不滿,家長可以先向對方表示下歉意,不要去呵斥孩子,悄聲跟跟孩子說晚一會單獨給他解釋。私下除了給他科普外,還要嚴肅地告訴孩子在公眾場合議論別人的相貌是不禮貌的行為,讓孩子意識到不當的行為會給被人帶來傷害。而對於第二個行為,對方聽到不滿,家長報以微笑即可,不必致歉。也是要私下跟孩子再做解釋。這裡面首先要肯定孩子是對的,然後告訴孩子遇到這樣的情況可以先悄悄的跟爸爸媽媽說。

(5)當孩子問到自己不會的問題怎麼辦?如果真的不會,不要因為顧及面子而敷衍迴避,要大方地承認自己也不知道,然後鼓勵孩子和家長一起尋找答案。這會大大激發的孩子的自信心,您完全不用擔心這會影響您在孩子心目中無所不能的權威形象,在孩子眼中,一個不太完美,但是願意全心愛他和他一起探索未知的爸爸媽媽更加有魅力。

一個“為什麼”有這麼複雜嗎?育兒無小事,父母是這個世上最難得職業,我們看似可有可無的東西,在孩子眼裡可能就是全世界。

如果上面這些您覺得太複雜,完全沒必要,也請您務必認真解答孩子的疑惑,您的一個正確回答就可以避免十個錯誤答案在孩子腦海裡生根。如果實在答不上來,那就買本《十萬個為什麼》或者《百科全書》吧。


一同007


我們經常有這種感覺,讀了很多書記不住,或者記住了用不出來,如果按照這本書裡的說法,這就是知識消化不良症。

知識消化不了那學習的能力就會越來弱,怎麼治呢? 病因之一就是我們不會提問,只有理解了問題才能真的理解答案。想想看,當我們提問的時候說得是‘’為什麼‘’,潛意識裡我們是想要知道原因,而如果把‘’為什麼‘’換成‘‘如何’’做,這樣的提問就更接近問題的本質,相當於我們在提問的時候就已經在思考答案了。

那麼如何改變我們的這種思維習慣呢?

不要過度追求正確答案。從小我們的大腦中就被塞入了好多正確答案,可是這些答案與我們相關的,我們能用的上的,少的可憐,只有讓知識與我們的經驗發生鏈接,在思考鏈接的過程中明白自己以後該怎麼用,這樣一來,知識就不再是待在腦子裡用不到的正確答案了,而變成了你能使用的工具,這樣的學習才是有意義的學習,這樣的人才是高級學習者,而如果能夠把這種思維習慣用在對待別人的提問,或者教別人提問時,那就更進一步,可以稱為一名優秀的學習促進者。

那麼具體該怎麼做呢? 假如你是家長,面對的是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如何回答才能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幫助孩子們提升學習力,這很重要,這裡提供了以下幾個技巧:

第一,稱讚,肯定孩子的問題提的很棒,給予鼓勵稱讚,比如說:‘’嗯,你觀察的好仔細呀,媽媽都沒有看到。(如何稱讚孩子也是門學問);

第二,嘗試,鼓勵孩子自己嘗試回答,比如:‘’你認為可能是什麼原因呢?‘’,可以用張紙記錄下來,孩子會有種被重視的感覺(可以再查閱相關心理學知識,能瞭解的更深刻);

第三,啟發,啟發孩子自己尋找答案,比如說:‘’我們有沒有地方可以查一查呀,或者有沒有厲害的人可以問一問呀;‘’

第四,發散思考,可以延續孩子的問題,繼續提問,比如來場簡單的頭腦風暴,天馬行空的思考,當然最後要找到一些有意義有價值的問題引導孩子思考;

第五,討論,在討論中引導孩子思考以前是否有過類似經驗,幫助孩子關聯自己,當孩子與以往的經驗發生鏈接,知道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後,再引導他思考以後再遇到同樣的問題該怎麼解決。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形成一種思維模式:以後再思考問題時會主動與自己舊的經驗發生鏈接,並反思找到新的解決辦法,應用到未來的工作生活中去。

通過對這段片段的重述,我也在不斷思考自己的經歷,四歲的女兒每天問題真的很多,那麼我又都是怎麼回答她的呢? 每次我基本都是直接給出自己認為對的答案,有時女兒會繼續追問為什麼,我就繼續回答,我倒是挺耐心的一個個回答,實在答不出了就說不知道,這麼看來其實這五步:稱讚,嘗試,啟發,發散,討論,我都沒有做到。

不過根據我最近與女兒玩的一個思維遊戲來看,鼓勵嘗試應該是五步裡最重要的一步,因為如果孩子不願意嘗試自己思考問題,那麼後續的步驟是無法繼續操作的,因此,掌握與孩子的溝通技巧,學會引導孩子自己思考問題顯得很重要。

我打算以後再遇到女兒問為什麼時,按照以上的幾步來做,五步法總結為,稱嘗啟發討(稱斤糖啟發她討論),這樣比較好記。

女兒今天問過我這樣的問題,媽媽為什麼我比包包(她的弟弟)大呢?

我下次可以這樣回答:‘’嘟嘟呀,媽媽覺得你觀察很仔細哦,看到自己比包包長的高了(稱讚),那你來想想這是為什麼呢?媽媽可以把你想到的原因都寫在紙上(嘗試)。

……

如果你想不到了,那我們想想看有沒有誰可以幫助我們的,我們可以求助一下,你看怎麼樣?(啟發)。

你看看媽媽是不是也比你大呀,你有沒有想過這是為什麼呀?(發散)

好吧,咱們現在總結一下吧,看看我們都想到了哪些問題,並且解決了哪些問題。

哈哈,相信如果每次我都這樣應付女兒的為什麼,女兒的思維模式應該會越來越厲害吧,先給自己一個大大的贊吧,希望家長們都能這樣耐心的陪孩子玩,育兒就是育己,我們也會從中收穫更多樂趣。


貓小杜在寫作


孩子的成長過程,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孩子會遇到很多的問題,所以,家長們會發現,當孩子成長到一定的年齡段的時候,孩子就成了“十萬個為什麼”,家長需要隨時解答孩子的“為什麼”。

這是一個好現象。

首先,說明孩子到了一個認知敏感期。

第二,說明孩子的求知慾很強。

第三,說明孩子習慣性的依賴父母去尋找問題答案。

這樣的孩子,父母應該如何引導呢?我建議從兩個不同的方向去引導:

第一,如果孩子問的問題是家長了解並且熟悉的領域,家長可以耐心的細緻的,用孩子可以理解的語言講解給孩子聽。

第二,如果孩子問的問題是家長不瞭解也不熟悉的領域,建議家長可以嘗試不同的方法引導孩子去尋找答案。

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帶著孩子去相關的場所尋找答案,比如博物館,比如科技館等場所。

也可以帶著孩子查閱相關的資料等等。

教會孩子尋找為什麼的答案比直接告訴孩子答案更重要。

綜上,孩子問為什麼的時候,家長的態度一定要耐心,可以先讓孩子自己想一想為什麼,然後家長再揭示答案;遇到家長自己也不會的問題,要先抱歉的告訴孩子,媽媽or爸爸也不知道為什麼,但是,我們可以一起去尋找答案。

切忌不能在這個時候對孩子不耐煩,粗暴的破壞了孩子的求知慾。

掌握孩子的心理發展過程,做智慧型的父母。

加油!


宸媽碎碎念


孩子總問“為什麼”,父母肯定是要耐心回答呀!
當孩子會問“為什麼”的時候,說明他對事物已經有一定程度的好奇心了,也就是說他的認知感官已經打開了,這個時候父母就要耐心而且要正確地回答孩子的每一個“為什麼”。

我的孩子在剛學會說話的時候已經不停地把“為什麼”掛在嘴上的,有時候被問得也會感到挺煩的,特別在你事多的時候,但不管再煩再忙,我也會認真地對待孩子的每一個“為什麼”。因為第一回答很重要,會對孩子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的,以後不管有再多版本的答案,也沒辦法抹去他第一次聽到的答案的。所以當孩子問“為什麼”的時候,父母不要認為孩子還小記不住或者說了他也不懂就隨便答一下,更不要去忽悠他,因為他會你的回答記得很清楚的。
可能是當初我們認真回答孩子的問題的原因,現在孩子的知識面很廣,對一切未知的新事物也保持著高度的興趣,喜歡鑽研愛學習,遇上問題也會想辦法去找答案。


所以父母們千萬不要忽視孩子的每一個“為什麼”,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你的回答決定了孩子對新事物的看法。


seven親子談


對於這個問題,大多數家長都會遇到過。應該怎樣回答孩子無盡無休的“為什麼”呢?我覺得應該從了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

1:要根據不同年齡的孩子區別對待。

因為不同年齡的孩子,他們的問題是不一樣的。因此,家長應該根據不同年齡的孩子的不同問題,因勢利導,給於回答!

2:對孩子一些問題,家長的回答可根據自己理解的,或者掌握的正確的答案給於答覆,切不可胡亂回答一通!以便孩子從小對該問題,有錯誤的理解和認識。如果家長對問題沒有正確的答案,也不要搪塞!可以很謙虛的說:我還不知道,我去查一查,或者說問問別人。然後再告訴你!這樣孩子是非常尊重你的。你在孩子心目中也不會降低威信!

2:這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問什麼問!到大了你就知道啦。”“你還有完沒完?老是問”,等等,等等!這樣的結果是最差勁的。這樣會打擊孩子對問題的好奇心,影響孩子以後對問題的探究!也是最傷孩子自尊心的一種回答。

綜上,只是我對該問題的一些認識和看法。希望有識之士提出更多好的建議和意見。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提出有益的幫助!


直言KFJ


我兒子從小也是喜歡問為什麼,那時條件非常有限,我就用硬紙板寫上字,畫一些小動物,還寫上數字讓他認,每天識圖,識字,循序漸進,半年時間就認識幾百字,再就是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回答他提出的為什麼的問題,甚至於到公園玩,走在街上都不失時機的給他講一些自然現象,到三歲多,就經常帶他到新華書店,讓他自己挑一些他感興趣的圖書,逐漸培養他看書的習慣。由於抓住了對孩子的良好的早期教育,使其懂得了很多知識,在他上學以後,學習根本就不吃虧,甚至在解數學題時,能從老師沒有講的內容來解題,成績經常在全年級一至三名之內。後來在小升初時,考取了武漢市頂尖的中學“武漢市外國語學校",我的意思並非自賣自誇,而是說,對於從小就愛問“為什麼”的孩子,家長不妨多抽一點時間加強培養,只要家長用了心,花了力氣,將來你一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所謂一份耕耘一份收穫,這用在教育培養孩子方面是一個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