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傲!長江大學3名校友,成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選人!

近日,中國工程院網站公佈2019年工程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經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審定,最終確定的有效候選人共531位。2019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名額為不超過75名,最終當選名單預計將在今年12月份公佈。

雖然候選院士還不是最終院士,但候選院士一般都是各個單位比較牛的學者,而且他們也將是未來院士增選的後備力量。有網友對2019年中國工程院院士531位有效候選人的本科畢業院校進行了統計整理。

驕傲!長江大學3名校友,成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選人!

數據顯示,本科畢業於浙江大學(含合併)的最多,高達20人。清華大學共有14人,位居第二。哈爾濱工業大學和中南大學各有12人,同濟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各有11人,西北工業大學共有10人,北京大學、東北大學、吉林大學、武漢大學、重慶大學等高校各有9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四川大學、天津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超過7位本科校友。

長江大學有3名校友成功入選,入選人數位居全國高校的第41位。入選的三位校友分別是謝勝利、張名位、李中。


驕傲!長江大學3名校友,成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選人!


謝勝利,1958年12月生,湖北公安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廣東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

1981年畢業於原荊州師範學校數學專業,1998年9月於華南理工大學博士後流動站出站。IEEE高級會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信息科學部第十屆、第十一屆終審專家組成員,廣東省RFID專家組組長,廣東省信息安全專家組成員,廣州市RFID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曾獲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基金、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併入選廣東省千百十人才工程國家級學科帶頭人培養計劃,曾榮獲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湖北省首批跨世紀學科帶頭人、廣東省十佳優秀博士生、全國高校優秀骨幹教師稱號。謝勝利長期從事非線性系統的穩定性理論、控制理論及自適應信號處理的教學與研究。先後主持“十一五”國家支撐計劃、國家973前期重大專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電子發展基金、粵港重大領域關鍵技術招標項目等高水平科研項目30多項,經費兩千多萬。

先後8次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勵(其中6項一等獎)。在國內外有影響的刊物上發表論文150多篇,其中被 SCI、EI收入100多篇次,被SCI他引83篇次、被國內同行學者引用588篇次。申請和授權發明專利20多項。在科學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等出版專著4部(其中一部為國家‘九五’重點圖書、一部列為全國高校通信與信息工程系列教材、兩部被列入當代傑出青年科學文庫)。


驕傲!長江大學3名校友,成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選人!


張名位,1966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廣東省農業科學院“中青年學科帶頭人”。1990年畢業於原湖北農學院農教專業。現任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蠶業與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所長,美國康奈爾大學訪問學者,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曾獲廣東省丁穎科技獎,2010年度全國勞動模範,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中國農學會青年科技獎、廣東省丁穎科技獎獲得者,廣東省農業科學院“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功能性食品的研製與開發”總體專家組專家。

長期從事功能食品的研究與開發,在黑色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全穀物營養代餐食品和亞熱帶果蔬功能食品的研究與開發方面做出較突出的貢獻。以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學技術一等獎5項;發表學術論文236篇,其中SCI論文近100篇,出版專著2部,參編專著6部,其中英文專著2部;獲授權發明專利56件,主持研製功能食品新產品28個。

帶領的功能食品研究團隊先後入選國家農業部“全國農業科研傑出人才及其創新團隊”和國家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重點領域創新團隊”。


驕傲!長江大學3名校友,成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選人!


李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長江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1994年畢業於原江漢石油學院鑽井工程專業。自參加工作以來,他長期紮根南海一線,從事海洋油氣勘探開發鑽完井技術研究和應用推廣工作。

他是南海西部海洋鑽完井技術的領頭人,是國家重大專項、集團公司重大專項的科研技術骨幹,主持並參與了南海多個油氣田勘探和開發建設工程鑽完井項目,工作中始終堅持生產管理和技術提升的高度融合,為南海西部油田鑽完井技術提升和增儲上產作出了重要貢獻。

他帶領團隊攻克海上高溫高壓鑽完井關鍵技術瓶頸,在異常地層壓力預測、井筒完整性、高溫高壓氣井測試、安全高效作業等四大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他主持研發的深水鑽井技術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支撐發現我國第一個深水自營氣田群。

他還帶領團隊攻克了複雜斷塊區域衰竭油藏多壓力體系鑽完井技術難題。他的研究成果系統發展了海上鑽完井技術體系,有力推動了南海海洋油氣勘探開發進程。由於在海洋石油鑽完井科學技術方面的突出貢獻,2017年,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2018年11月,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2019年,入選“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