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未來這一運河能夠打通,中、日、韓將會是最大的受益者

馬六甲海峽,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峽,目前是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三國共同管轄。繁忙,意味著這條海峽日進萬金,讓周邊國家垂涎三尺。

在所有眼紅的國家,泰國認為自己有能力分得一杯羹,因為在狹長的國土,就具備開鑿一條運河,這就是克拉運河。

克拉地峽連接中南半島與馬來半島,南部是馬六甲海峽西端,北部與南海相連,最窄處僅50多公里,海拔70多米,如果在此開鑿一條運河,來往東亞的海運將縮短1200多公里,這在時間與經濟上都有著極大的好處,而且可以肯定的是泰國可以因此運河持久的得到巨大的經濟利益,泰國也幾次提出了鑿通克拉的計劃。

如果未來這一運河能夠打通,中、日、韓將會是最大的受益者

如果泰國打通該航道,東南亞都會受益。東南亞的貨輪就不再需要繞道馬六甲海峽,而且比經過馬六甲海峽少了1200公里左右的路程,大貨輪一次可以節省30萬美元的燃油費。這有利於節約運輸成本和時間成本,也有利於增加貿易的效率。東南亞有許多國際貿易做重要國家,如中國、日本、韓國。但日韓是美國的盟友,一切唯美國馬首是瞻。

如果未來這一運河能夠打通,中、日、韓將會是最大的受益者

很顯然開鑿克拉運河對於泰國政府來講,在經濟上是非常有利的,因為為了節省運費和航運時間,船運船隻肯定會放棄馬六甲海峽航線,而選擇從克拉運河通過。如果是這樣的話,運河所有者的泰國政府,躺在運河上撿錢的日子絕對不是夢想。

如果未來這一運河能夠打通,中、日、韓將會是最大的受益者


如果未來這一運河能夠打通,中、日、韓將會是最大的受益者

在泰國,關於克拉運河幾乎每年都被提起,但一直沒有付出實施。有報道稱,早在300多年前,泰國就有人提出要開鑿這條運河,一百年前的曼谷王朝時期,五世王朱拉隆功就力主開鑿。

如果未來這一運河能夠打通,中、日、韓將會是最大的受益者

後來,在一戰、二戰、冷戰等複雜的戰爭背景下,朱拉隆功的提議不了了之。到了近代,海洋運輸日益紅火,尤其馬六甲海峽創造鉅額的經濟價值後,泰國越發渴望開鑿克拉運河。

克拉運河的規劃是這樣的,全長102公里,400米寬,水深25米,雙向航道運河。東臨泰國灣,再向東是中國南海;西臨安達曼海,向西進入印度洋。克拉運河一旦鑿通,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航程縮短1200公里,大型油輪可節省2至5天。

如果未來這一運河能夠打通,中、日、韓將會是最大的受益者

對中國、日本、韓國等依賴中東地區石油的亞洲國家來說,開鑿克拉運河無疑是有重大經濟利益。對泰國本身來說,這也是一項有鉅額收益的工程。可為何一直停留在紙面上?

原因是多方面的。泰國政壇動盪,經常是軍政府和民選政府輪番執政,國家政策有太多的不確定性。一旦開通克拉運河,很可能造成泰國南北分裂,這點是泰國政府重點考慮的原因之一。

如果未來這一運河能夠打通,中、日、韓將會是最大的受益者

泰國經濟實力一般,而開鑿運河保守估計需要280億美金,而且還需要大量配套設施,這是泰國難以承受的。當然,泰國可以引進外資來參加開鑿。不過,這樣一來馬六甲海峽沿岸國家的收入,就會大打折扣,尤其是新加坡。

作為反對克拉運河開鑿的國家,新加坡背後站著美國。通過馬六甲海峽,新加坡從一個彈丸小國一躍成為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也是東南亞最大的船舶修造基地、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世界第四大港口、第五大航空港、第一大燃油供應基地。

如果未來這一運河能夠打通,中、日、韓將會是最大的受益者

上面這些,都得依靠馬六甲海峽。對於美國來說,控制馬六甲海峽是亞太戰略的重要一部分。因此,泰國政府是沒有能力,一時也不敢擅自開鑿克拉運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