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通山:216個村(居)三年沒發生一筆公務接待賬

13日,筆者跟隨湖北省通山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王功平到黃沙鋪鎮源頭村走訪貧困戶,王功平還有個身份,是源頭村扶貧工作隊隊長。

當天,走訪完3家貧困戶後,快到中午了,村黨支部書記阮班利對王功平說:“你們對我們村裡的支持很大,但是從來都沒在村裡吃過飯,今天就破例一回,在村裡吃頓便餐,好不?”

“謝謝您的好意,縣裡發佈了村級公務‘零接待’規定,我們不能接受村裡的接待,我們在農戶家租的房做飯吃就可以了。”王功平說完,便與村幹部握手告別。

在前往王功平自租房的路上,筆者問王功平:“在村裡工作,自己做飯弄菜,會不會不方便?”

“不會,其實到自己租的房子做飯吃更方便!”王功平說,“每週我都要去源頭村三四次,我們自帶行李住在農戶家裡,吃住有地方,無論時間長短,從不在村裡吃飯,在自租房做菜吃飯就餐,自己購大米、菜、油鹽,花不了多少錢,實在也自在。”

王功平的“自在生活”源於通山縣實施的一項村級公務“零接待”制度。

2016年底,通山縣出臺了《村級公務“零接待”制度規定》,全縣216個村(居)實施村級公務“零接待”。

王功平對筆者說,制度規定,嚴禁村級公務接待。如果因重點工程、防汛抗旱、森林防火、處理應急突發事件、換屆選舉以及其他特殊情況,各村確需安排就餐,需要報鄉鎮政府批准並在鄉鎮財政報賬;如果縣直機關和鄉鎮機關工作人員下村工作,確需在村裡就餐,必須由本人現金支付,回所在單位後按每人每餐不超過20元的標準據實報銷。

“有了村級公務‘零接待’規定,村裡再也不用礙於面子不得不接待,我們也不用擔心出現‘怕喝酒’的尷尬場面。”同行的一名村幹部說。

“決不能把‘下鄉’變成‘閒逛’把‘服務’變成‘口福’,讓農民傷心。”通山縣委書記石玉華說,落實好村級公務“零接待”,有利於幹部與群眾保持“零距離”。同時,我們強化監督,從制度和源頭上根治“吃喝風”,在三年時間,全縣216村(居)沒發生一筆公務接待賬。(王能朗 張勇 吳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