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著名的孝母典範有哪些?在今天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哪些方面?

沸騰的靈感火花


中國古代有所謂“四大賢母”之說,即孟母仉氏、岳母姚氏、歐母鄭氏、陶母湛氏。孟母三遷,岳母刺字,這兩個大家是再熟悉不過了,而後兩個就需要稍稍說明一下了。\r

歐是指宋歐陽修之母,同她對應的是故事是“畫荻教子”;陶指的是東晉陶侃的母親,對應的典故則是“封壇退鮓”和“截髮延賓”。\r

歐陽修是宋代卓越的政治家、史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母親是一位單親母親,丈夫在兒子四歲那年便去逝了,留下她孤身一人辛苦拉扯兒子。歐陽修父親去世後,家境一落千丈,日漸貧寒。後來竟到了“房無一間,地無一壟”的地步。孤兒寡母在這樣的境況下生活,困難是可想而知的。\r

但歐母是一個意志堅強的女人,她家窮志不窮,靠自己的辛勤勞動,將兒子養大,歐陽修五歲時,歐母便教他讀書識字、做人處事的道理。只是當時家裡窮,家裡沒錢買筆墨紙硯,歐母只好用蘆葦杆代替,然後在地上鋪一些沙,把地當紙,一筆一畫地教歐陽修寫字。這便是“畫荻教子”的來源。\r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歐陽修在母親的悉心教導下,特別懂事,於是奮發圖強,學習成績優異,最後高中進士。並在文學、史學和政壇上,為中華民族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r

陶侃是東晉一代名將,在穩定東晉初年動盪不安的政局上,很有建樹。他的母親也是早年喪夫,家境貧寒,她含辛茹苦,靠紡紗織麻維持生計,供養陶侃讀書。在教子上,陶母一直教育兒子,交朋友一定要交比自己更有水平、更有文化之人。\r

有一次來了位客人,借宿陶侃家。時天寒地凍,馬無飼料,陶母揭去自己床鋪上的稻草蓆,剁碎餵馬;由於家中貧寒,無以款客,陶母又偷偷剪下自己的長髮,賣給鄰人,換錢購買酒菜。這就是"截髮筵賓"的典故。\r

在中國人的觀念中,"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至始也",所以頭髮是不可以輕易剪的。陶母如此舉動,足見她待客之誠心。\r

陶母是《晉書》有傳的,其中專門記載了“封壇退鮓”一事。說的是有下屬給陶侃送了一罈魚鮓,其實就是醃魚,孝順的陶侃馬上念及一生貧居鄉間的慈母,便囑託鄉人帶給母親。誰知母親卻原封不動地將這一罈魚鮓退了回來,並在信中寫道:“爾為吏,以官物遺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憂矣”\r

陶侃收到母親退回的魚鮓和回信,大為震動,更愧疚萬分。他下定決心,一生遵循母親教導,清白做人,廉潔為官。\r

要是每個母親都象陶母一樣教育子女,每個人都能象陶侃一樣嚴於律己,中國的監獄中,何來這多的貪官。所以,有後人讚譽其母曰:“世之為母者如湛氏之能教其子,則國何患無人材之用?而天下之用惡有不理哉”。\r

其實在中國,如以上四位母親的慈愛和教育,以及她們身體力行、言傳身教的女性多多,只是因為她們有一位讓她們自豪,且為國家和民族作出重大貢獻的兒子,因此才得以聲名遠播,不然,不管其自身有多麼地優秀及美德,怕也是如絕大部分母親一樣,默默地奉獻一生,籍籍無名了。

我再給大家說一位母親,說成功吧也算,說不成功吧也不算,說奇葩吧可能對老人家不恭,但她對子女的教育方式,絕對不值得我們效仿,是一位讓我們深思的母親,她的兒子也是大名鼎鼎,她便是海瑞的母親謝氏,且呼作海母吧。\r

海瑞是中國清官的代表人物,文化大革命便是在對吳晗的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的批判浪潮中拉開序幕的。\r

海母也是位年輕的寡婦,在偏遠的海南島同年幼的兒子相依為命,過著清貧的生活,她在讓幼小的海瑞讀那些當時必讀的聖賢書的同時,也剝奪了小海瑞天真無邪的童心,剝奪了他作為兒童的遊戲權利。她不讓小海瑞像其他孩子一樣,快樂地玩耍嬉戲,而是“有戲謔。必嚴詞正色誨之”。小海瑞只要冒出玩耍的念頭,就會遭到母親義正詞嚴的一通教育。所以,海瑞打小就不“戲謔”,總是一本正經,老氣橫秋,甚至可能連笑都不會。\r

在這種怪異極端的教育下,海瑞形成了孤僻的心理,這導致他成人後也總是和別人相處不好。 海母用自己的強悍意志始終主宰著海瑞的精神世界,致使海瑞幾乎成了海母的精神翻版。\r

在海母殘酷的教育之下,海瑞始終不知幸福為何物,他一生娶過三位夫人,還納過兩個妾。但不是死就休,海瑞致死連個子女都沒有,唯一的一個女兒在七歲時還被海瑞給逼死了,海瑞的不幸婚姻同海母有著莫大的關係。\r

但是,在道德方面的教育上,海母卻堅持作為一個人,要堅守人格的純潔,所以,海瑞一生都守廉治貪,從而成為我國清官之典範。\r

海瑞多次說過,在他周圍的人中,唯有母親的話語,是他必須傾聽且老老實實地踐行的。母親的支持與否,往往起著不可或缺的決定性作用。\r

海瑞始終銘記著母親對自己的恩澤,尤其是理想志向的引導和個人品性的造就。這一點,就連當時的官員也極為肯定。在海瑞擔任南直隸巡撫期間,海瑞的上司就已呈請皇帝,給予謝氏“四品夫人”的頭銜。\r

作為清官,海瑞是成功的,作為生活在社會中的人,海瑞是很失敗的,不知他的母親上天有靈,是否會對此有所反思。\r


青林知青


不知道這裡的孝母,指的是孝順公婆的母親還是孝順母親的孩子。

那我就按孝順母親的孩子答吧,畢竟孝順公婆有一點封建禮教的意味,我認為現代的婆媳關係應該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而不是一味地愚從。當然孝順母親也不能愚孝,母親也不能因為自己是母親而對孩子各種苛責,畢竟生恩不如養恩大,教育才是第一位的事。

書歸正傳,歷史上有哪些孝順母親的典範呢?

1,漢文帝劉恆,是漢高祖的第四個兒子。母親薄太后曾經一病就病了三年,文帝作為一國之主,每天“目不交接,衣不解帶”地服侍自己的母親。只要是給母親治病養生的湯藥,漢文帝都必須要親口嚐了之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從此漢文帝的仁孝舉國皆曉,一時在全國傳為佳話。

2,陸績,三國時期著名的科學家。他六歲時跟著自己的父親去拜見袁術,在袁術的酒宴之上,袁術叫僕人端出橘子來招待父子二人。

臨走的時候,有兩顆橘子從陸績的懷裡掉了出來。袁術隨即譏諷道:“你到我家來做客,臨走還要偷兩個橘子嗎?”

陸績回答道:“我們在這品嚐如此美味的橘子,我的母親在家卻品嚐不到,所以我想拿兩個回家給我的母親吃。”

袁術嘖嘖稱奇,如此幼童卻有孝母之心,實屬難得,便也沒有繼續為難父子二人了。

3,江革。江革年幼喪父,因此侍奉母親極為孝順。恰逢戰亂,江革只得揹著母親四處逃難。

在逃難的過程中,江革時常碰見流寇,這些流寇勸說江革想讓他也落草為寇。江革不僅沒有順從,反而態度強硬,希望盜賊能讓他離開,繼續贍養自己的老母親。盜賊看到孝子如此堅決,所以沒有搜刮他,甚至還告訴他如何逃難,以免再逢盜賊。更有盜賊,被他的行為觸動,思念起母親,便紛紛離散了。

後來,江革到達江蘇,做長工供養母親,每日風餐露宿,卻沒有讓老母親受半分飢寒之苦。漢明帝時被當地長官推舉為孝廉,章帝時被推舉為賢良方正,從此魚躍龍門。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江湖史談


萬里尋母---庾道愍,南朝時候的庾道愍小時候因為一場洪水與孤苦相依的母親分開了,從小到大隻要一有母親的信息他都去尋找合適,後來遠方回來的人帶來他母親在交州的一個集市上看過一個類似他母親的人,為了核實這個消息他幾經輾轉終於在20多年後終於找到找到他的母親。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放下就悟了


孝的經典故事:

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堪稱齊家之寶。中國人極重孝道,儒家“十三經”中便有一部《孝經》。孝乃出乎天然的感情,極具凝聚人心之用,因而中國古代歷朝歷代莫不以孝治天下。敬姜“成家之道,勤儉相須”、宋氏母子“世代家傳,研修《周禮》”、陸績“懷橘遺親,船石見廉”、李密“《陳情表》中,孝情濃濃”、趙汝愚“孝敬父母,仁愛他人”、司馬遷“子繼父志,著書《史記》”、郭世道郭原平父子“務農盡孝,忠厚傳家”、黃庭堅“身雖貴顯,奉母盡誠”……品讀歷史典籍,我們感到,一個人立德立身,應以孝為本,並銳意追求一種孝的昇華和孝的延伸,“入則致孝於親,出則致節於國”,盡大孝而行大義,立大志而成大事。

時代不同,思想觀念不同,人們對於孝的理解也不同。

儒家孔老二,啊呸,孔聖人對孝道的理解,強調的是父子關係,近而引申到國家仁治,是孔子重要思想的重要組成。孔子的徒弟曾參是對孔子孝道思想的重要繼承人,兩人發生過很有趣的事:

《孔子家語·六本第十五》:曾子耘瓜,誤斬其根,曾晳怒,建大杖以擊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頃乃蘇,欣然而起,進於曾晳曰:「向也參得罪於大人,大人用力教參,得無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晳而聞之,知其體康也。孔子聞之而怒,告門弟子曰:「參來勿內。」曾參自以為無罪,使人請於孔子。子曰:「汝不聞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嘗不在於側;索而殺之,未嘗可得。小棰則待過,大杖則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參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於不義,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殺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參聞之曰:「參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謝過。

譯文:有一天,曾參和他父親在幹農活,給瓜地鋤草。曾參不小心把瓜秧鋤斷了。他父親曾皙一看,很生氣,拿起一根大棒子,跑著向曾參打過來。見到父親生氣,曾參沒有跑,原地等著捱打。結果一棒子打在後背,倒在地上昏了過去。見到兒子倒地,曾皙也有些後悔,盛怒之下失手,打壞了可怎麼辦呢。眾人都趕過來幫忙。過了一會,曾參醒了,站起來到父親身邊認錯,他誠肯地說:“兒子得罪了父親,以至於您用那麼大的力氣來教導我,沒累壞您的身子吧。”曾皙也不知說什麼好,面有愧色,而且擔心兒子的身體。眾人趕緊把曾參扶到自己的房間。為了打消父親的擔心,表明身體沒有受到傷害,曾參便彈起琴來,好讓父親聽到他沒有問題。

在大家一致稱讚曾參孝行的時候,孔子卻發怒了,他對弟子們說,曾參來了,不要讓他進我的門。曾參一聽到孔子這樣說,反覆想自己的行為,覺得並無錯誤之處,就請師兄弟來向孔子請教,為什麼夫子要這樣呢。

孔子語重心長地說:“你們聽過舜帝的故事嗎?他的父親待他非常不好。但是如果父親有事,舜帝一定及時地在旁邊效勞,可是當舜帝的父親要加害他的時候,卻從來都找不到他。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因為只有這樣做,才能使他的父親不陷入殺子的‘不父’之罪,而自己也不失去孝行。現在曾參見到他的父親拿起大棒來打他,卻不跑掉,萬一打壞了,這不是要將自己的父親置於‘不父’不慈的境地嗎?所以,小杖則受,大杖則走,這才是真正的孝順啊。”這番話讓曾參折服,他趕快來到孔子這裡承認錯誤。

此處孔子也是反對愚孝,“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不死是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不亡是為不孝。”這種思想絕不是孔子所追求提倡的。

而人們所熟知的《二十四孝》是元代儒士郭居敬所編,許多故事是可以為弘揚傳統孝文化做一點微小的貢獻。魯迅就對我《二十四孝圖》故事表示出反感,特別反感這些故事體現的虛偽和殘忍意味。“老萊子娛親”,一個七十多歲的老爺子,為了博自己的父母一笑,身穿兒童綵衣,而且“詐跌”,做嬰兒狀啼哭。“郭巨埋兒”,僅僅因為家貧,做奶奶的把食物給兒子吃,做父親的就要把兒子埋了,幸虧挖到半截,挖出一罐金子,這才作罷。讓人想到了愛國賊這個詞,喊著仁義的口號幹壞事。故事如此扭曲,用今天的眼光看,愚不可及!

孝要量力而行,《論語別裁》:百善孝為先,原心不原跡,原跡貧家無孝子。孝是人情感所向,孝養父母也是責任所在,但也不能成為道德綁架。



啃著蘿蔔侃歷史


那個都不應該學習,《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詩選集》,是元代郭居敬編錄(具體有爭論)。故事裡有儒家的規矩,有佛家的因果,道家的順序,結果哪一家都沒講明白,於是很多故事成了神話和奇蹟。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這是第三種不孝。不孝之外,皆是孝順。


天狼星


臥冰求鯉:為了母親冰面上臥著使冰溶化抓住鯉魚孝敬母親。


D冬天不冷2018


二十四孝中有很多,比如子路負米,陸績懷橘,綵衣娛親,郭巨埋兒,臥冰求鯉,親嘗湯藥(漢文帝),哭竹生筍,齧齒痛心等。除了子路負米,陸績懷橘,齧齒痛心,親嘗湯藥稍微正常一點。還有很多都不符合人道主義或者說杜撰的成分多一點,因為以孝治國,維護統治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