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唐風骨的最後閃光!皇帝集全國之力也不如他!

在此前的文章中,小編曾經寫到過為唐朝鎮守安西都護府的鐵血郡王郭昕, 在郭昕與其軍隊獨守西域四十餘年後西域告破,被強盛的吐蕃以及西北的回鶻佔據,而經安史之亂大傷元氣的唐朝也無力收復西域,重建安西都護府了。

漢唐風骨的最後閃光!皇帝集全國之力也不如他!

安史之亂的唐與吐蕃

在西域淪陷幾十年後,居然有人靠著一己之力起義反攻,攜千里國土迴歸大唐,此人就是唐朝最後的榮耀——張議潮。

漢唐風骨的最後閃光!皇帝集全國之力也不如他!

張議潮

張議潮出生在被吐蕃佔據後的沙州(即今日的敦煌),是沙州豪富之子,其父已在吐蕃官居高職,但張議潮從小便對大唐故國心馳神往,於是自青年時代起便在積蓄力量,熟讀兵法,以自家的財富來召集起義的兵士。待時機到來。由於吐蕃對於西域的經營不善,不斷壓榨西域百姓,經濟凋敝,張議潮奮起一呼,全西域唐人一呼百應!他把自己的軍隊命名為“歸義軍”,全西域的人民都團結在他的旗幟下,很快就將盤踞西域的吐蕃守軍趕走了。

漢唐風骨的最後閃光!皇帝集全國之力也不如他!

歸義軍

與此同時,唐朝在恢復一定元氣後,也在向河西走廊一側進軍,奪回了眾多被吐蕃控制的河西重鎮,張議潮知道,迴歸故國的機會到了,便在最重要的涼州還未拿下時就派出了近十隊使臣,繞開涼州穿行在荒漠之中,向唐天子獻上西域的地圖,迴歸祖國!使臣們一支支的折在了荒漠之中,最終只有一隊人馬到達了長安。長安的人民們在使臣到達的這一天歡呼沸騰,天子聽說了之後感激涕零,直言:“關西出將,豈虛也哉?”

漢唐風骨的最後閃光!皇帝集全國之力也不如他!

壁畫:張議潮出使長安

擺在張議潮面前迴歸祖國的最後一道關卡便是河西重鎮涼州了。涼州不通,西域便永遠是孤懸在外,有覆滅之危。歸義軍雖然戰力驚人,但人數在吐蕃和西北的回鶻面前實在太少,駐守涼州等地的吐蕃軍隊幾萬人,如果僅憑歸義軍幾千人,硬碰硬是絕對不行的,因此張議潮在不斷的尋找機會。

漢唐風骨的最後閃光!皇帝集全國之力也不如他!

歸義軍出戰

最終,通過大唐自有的風采,對民眾一視同仁,爭取到了西域各民族的尊重,歸義軍人數大大增加,就連很多吐蕃人也因不堪接受暴政而加入歸義軍,最終涼州一戰,歸義軍以七千人之軍隊擊破了吐蕃萬人大軍,並追逐逃亡的敵軍數百里,徹底地將西域帶回了祖國!

漢唐風骨的最後閃光!皇帝集全國之力也不如他!

張議潮收復西域示意圖

張議潮,在他的一生中,大義在手,一呼百應;殺吐蕃宰相,破西域暴政;千里奔襲西北的回鶻,解決腹背受敵的棘手問題,最終迴歸祖國,被天子封為河西節度使,繼續率領自己的子侄守衛大唐邊土,直到朱溫亂唐。

一生如此燦爛,在晚唐的一片傾頹裡讓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的骨氣,稱其為唐朝最終的閃光完全不為過!

請各位點點關注,留下評論,這就是對小編最大的幫助!感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