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長子、嫡子和嫡長子有什麼區別?

表哥慕容復


今天的古裝劇中經常出現“庶長子”、“嫡長子”、“嫡子”、“庶子”這些稱呼,關於這些兒子的區別,本文給大家好好捋一捋。

首先說明一點,“長子”、“嫡長子”、“嫡子”、“庶子”在血緣上是沒有區分的,他們的區別只是在於母親身份的不同和自己的出生順序,而之所以要將自己的兒子分成三六九等,主要是為了遺產的分配。

在今天我們家庭中,所有子女都有權繼承父母的遺產,父母的財產是由所有子女平分的。不過在古代平分遺產是比較困難的,首先這祖宅就沒辦法分,而其他財產想要均分也非常麻煩。

並且對於貴族而言,爵位就更沒法平分了,例如一個王爵只能傳給一個兒子,不可能自己所有的兒子都繼承王爵,也不可能將一個王爵拆成兩個公爵或三個侯爵平分給自己的兒子。

不過歷史上也出現過諸子降級平分爵位的情況,當年漢武帝就是靠著“推恩令”,要求諸侯王將爵位降級拆分給長子、次子、三子共同繼承,導致諸侯王后代的爵位越來越小,以至最後全部淪為布衣百姓,朝廷藉此消滅了一大批諸侯王。

皇帝和貴族肯定是希望將自己的地位傳承千秋萬代,“推恩令”這種把戲是不可能長久施行的,所以皇帝和貴族們只能找一個兒子繼承自己的皇位和爵位。而如何防止兒子們內鬥,保障爵位和財產的和平傳遞,成為擺在古人面前的一個難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周朝建國之後,周公制定了一套完善的禮法制度,其中在繼承製度方面,周公確立了“嫡長子繼承製”,以後該制度成為中國漢民族的基本繼承製度。

要再次明確一點,中國古代的婚姻制度並非“一夫多妻制”,而是100%的“一夫一妻制”,“嫡長子繼承製”就是建立在“一夫一妻”制度上的。

當然有權有勢的男人可以合法擁有別的女人,但這些女人就不是妻子了,而是叫“妾”,一個男人只能有一個妻子,除非妻子過世或者休妻再娶。

在古代“妾”和“妻”的地位差距可是非常巨大的,妻是男人明媒正娶的配偶,是這個家庭的女主人,而妾只不過是男人的一個物品而已,甚至可以用來買賣。

由於家庭地位的不同,妻和妾所生孩子的地位也不同。正妻所生的兒子叫“嫡子”,妾或其他侍女所生育的兒子就叫“庶子”。嫡子和庶子的區別在於是不是正妻所生,正妻所生的兒子是嫡子,不是正妻所生的兒子都是庶子。

正妻如果有很多兒子的話,她所生的第一個兒子就叫“嫡長子”,這個嫡長子將繼承父親的爵位和絕大部分財產,而其他的嫡子繼承小部分財產。至於庶子,主要靠自己努力了。

在一般情況下,古代男人的長子(第一個兒子)基本上都是由正妻所生。因為古代男性大約在15歲時就要結婚,而正妻通常都是男人的第一個女人,所以正妻生下長子的可能性最大。但凡事無絕對,在古代社會也普遍存在著其他女人先生下長子的情況,而由妾或其他女人生下的長子就叫“庶長子”。

相對而言,庶長子的地位也是比較高的,畢竟是老爹的第一個兒子。但是本著“先嫡後庶”的原則,只要有嫡子長在,父親的爵位還是交給嫡子長繼承。

但是如果男主人沒有嫡子(嫡子都沒有了,就別提嫡長子了),那麼恭喜庶長子,老爹的爵位和祖宅以及大部分財產就由你來繼承了。(古代家族財產繼承順序)

例如在明朝,明朝皇位的繼承原則就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雖然明朝大多數皇帝都不是皇后生的(皇后就是皇帝的正妻),也就是說明朝大部分皇帝都是庶出的。但這是因為明朝大部分皇后沒有兒子,假如皇后生有兒子,那必須得是皇后生的第一個兒子,也就是嫡長子繼位。而且就算是庶長子繼位,依舊要尊先皇的皇后為皇太后,其在名分上還是要高於皇帝的生母皇太后。

(萬曆皇帝本人就是庶出的,他的生母不是皇后,而是貴妃)

在北宋之前,漢民族的嫡庶觀念還是比較強烈的,到了北宋之後,普通家庭中嫡子庶子之間的待遇差別就沒有以前那麼大了。不過嫡庶觀念還是始終存在於中國社會,畢竟這不僅是一種觀念,還是一種維護家族和平的工具,因為嫡庶制度涉及財產和爵位的分配繼承,如果沒有個先後順序,諸子相爭的慘劇將會頻繁上演。

在清代,由於滿族人初期沒有嫡長子繼承製度,導致前幾代皇位交接時都出現了皇族傾軋,而最為知名的事件就是康熙末年的“九子奪嫡”。

(其實康熙曾冊立過嫡長子胤礽為皇太子,但是在胤礽被二度廢除後,嫡長子繼承製度就沒能在清朝延續下來)

為了防止再次出現皇族自相殘殺的情況,雍正帝上臺後確立了“秘密立儲制度”,這才基本解決了清代皇位的傳承問題。

不過雖然清代皇族從來沒有確立過嫡長子繼承製,但是在乾隆朝以後,王公貴族的爵位傳承則全盤遵循了漢民族的嫡長子繼承製,因為這種制度很好用,一切都是由上天註定的,不存在什麼爭議。


千佛山車神


所謂的長子、嫡子和嫡長子是生他們的母親的地位決定了他們自己的地位,古代時興一夫多妻,有錢的人娶了許多老婆,正妻就是明媒正娶的,也即是原配(我們俗稱的大老婆),拿到現在來說就是領了結婚證的人,古時候有錢人多娶大戶人家的小姐來做正妻;納的妾、侍女、婢女等等就是小老婆,這些人地位較低,拿到現在來說就是小三。


正妻所生的兒子就叫嫡子,嫡子中的老大就是嫡長子,依次有嫡次子,嫡三子;

妾等所生的兒子叫庶子,庶子中的老大就是長子,即使長子比嫡長子年齡大,嫡長子仍然還叫嫡長子。


嫡子的身份要高於長子(庶子),住宅和爵位是由嫡長子世襲的,嫡子和庶子都不能繼承;庶子一般不能承奉祖廟的祭祀和承襲父祖的地位;

嫡長子所生的嫡長子叫嫡長孫,在家族繼承方面,嫡長子優先於嫡長孫,嫡長孫優先於嫡次子,嫡次子優先於庶子。


如果正妻去世得早,後來再取的正妻叫繼室、填房、續絃,她生的兒子也叫嫡子,但原配所生的嫡子優先於繼室所生的嫡子,上一任正妻所生的嫡子優先於下一任正妻所生的嫡子。

如果妾侍等人生了兒子,然後走了狗屎運被扶正成正妻,又生了兒子,那麼她成為正妻所生的兒子要優先於她做妻侍時所生的兒子,同一個母親所生的兒子的地位起決於他出生時母親的身份地位,


其家產方面,在唐代以前,長子(庶子)和嫡子之間的差別還是很大的,嫡子分完之後剩下的才是庶子的,到以後家產就慢慢變成諸子均分了,唯有爵位與祖產是嫡長子的。

遺產君


長子就是男主人和小妾生的第一個兒子,也叫庶長子;嫡子就是男主人和正妻所生的所有兒子;嫡長子就是男主人和正妻所生的第一個兒子。




舉例來說,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嫡子,但他不是嫡長子。嫡長子是太子李建成。所以李世民的繼位順序不如李建成,他要靠政變才能上位。

還比如大明懿文太子朱標,他是嫡長子。既是嫡子,也是長子,所以在明朝歷史上,朱標的儲君地位最穩固。跟朱標一樣情況的還有明武宗朱厚照。明孝宗朱佑樘只有他一個兒子。他是長子、嫡子、嫡長子,三重身份一肩挑,儲君身份穩如泰山。

再比如大清直郡王愛新覺羅胤禔,他是康熙長子(其實也不是長子,只不過前面的四個哥哥都夭折了,他是成年皇子的老大)。廢太子胤礽是嫡長子,也是唯一的嫡子,但胤礽不是長子。康熙帝其餘的兒子,都不是嫡子。所以當胤礽被廢后,儲君之爭就亂套了。大家都覺得有戲,於是便演變成了清朝著名的“九子奪嫡”。

又比如漢高祖劉邦的庶長子是劉肥,比劉邦的嫡長子劉盈出生的早。儘管劉邦非常喜歡劉肥這個兒子,然而嫡庶有別,劉邦再喜歡他,劉盈不死,劉肥也沒有資格繼位。


以上舉例,基本上就是長子、嫡子、嫡長子的大致情況。那麼,長子、嫡子、嫡長子具體有什麼區別呢?

籠統來說:嫡子都有繼承權,不管是不是嫡長子。但是嫡次子以下的嫡子,繼承順位要低於嫡長子。庶出的兒子一般不能承奉祖廟的祭祀和承襲父祖的地位,也就是沒有繼承權。但也不絕對。若家族當中沒有嫡子,或者嫡子都死了,庶子可以繼位。

說到這裡,有一個很特殊的情況:中國古代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度,正妻只有一個。如果正妻去世了,男主人可以再娶正妻,或者把小妾扶正。這情況叫“平妻”。


這種“平妻”所生的兒子,也稱為嫡子,所以有時會產生“兩位或兩位以上的嫡長子”。在這種情況下,平妻所生的嫡長子,地位要低於原配嫡妻所生的嫡長子,並不能與原配所生的嫡長子完全對等。

另外,小妾在被扶正後,享受正妻待遇,生下的兒子也應該被視為嫡子。但是小妾在沒有被扶正之前所生的兒子,依然要被視為庶出,不能“子憑母貴”。

比如說建文帝朱允炆,很多人說朱元璋立朱允炆是因為他是嫡長孫。其實並不是,朱允炆並不是朱標的嫡子。因為史料上記載的很清楚:

朱允炆生於洪武十年(1377年)12月;

其生母於洪武十一年(1378年)11月被扶正為太子繼妃;

朱允炆出生的時候,他是庶出。即便其生母呂氏後來被扶正,他也一樣是庶出。即便他不是庶出,即便他算作是嫡子,他的繼承順位也要低於朱標原配常氏所生的嫡次子朱允熥。這就是禮法。

所以,朱元璋立朱允炆,與朱允炆是不是嫡長子沒關係。朱元璋考慮的更多的,還是外戚的問題。(朱允熥的母族太強大了,他的外公是常遇春,舅老爺是藍玉)



總的來說,嫡長子也是嫡子,所有嫡子的地位都高於庶子。嫡子中最長者為嫡長子,嫡長子享有優先繼承爵位和財產的權利,是家族的下一任接班人。嫡長子與其他兒子(包括其他嫡子在內)的權力地位有著極大的差別,在幾乎所有方面都具有優先權。

優先權的表現形式有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只有嫡長子及他的嫡長子(也就是嫡長孫)這一系子孫才能叫做家族的正宗,其他的兒子都只能要叫做小宗。包括其他的嫡子。


第二、如果嫡長子不在了,他的嫡長子,也就是嫡長孫的繼位順位也高於其他兒子。不論是嫡子還是庶子。

第三、如果正妻去世或離婚,續娶的正妻叫做繼室或填房。繼室生的兒子也叫嫡子,但是元配所生嫡子在繼承順位上要優先於繼室所生嫡子。

第四、如果妾侍生了兒子,然後被扶正成為正妻,又生了兒子,那麼她成為正妻之後所生的兒子要優先於她做妾侍的時候所生的兒子。同一個母親所生的兒子的地位,按照他出生時母親的身份高低來決定。


Mer86




這就涉及到古代社會的家族制度設計問題了。現代社會基本上都是以個人或家庭為基層單位的組織,在歷史上是以家庭和家族為單位的社會組織。


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一個家族是由若干個家庭組成的,那麼這個家族裡誰說了算。在制度設計上基本上是這樣確認的,就是由嫡長子在承擔起家族的管理。

最明顯的例子比如明朝的皇權繼承製度,朱元璋創立了明朝,朱元璋有很多老婆,但只有一個皇后,其他的只能算小老婆,官方的稱呼叫妃子。

因此朱元璋就讓自己馬皇后的大兒子朱標來接班,立朱標為太子。後來朱標早死,朱元璋就讓朱彪的兒子朱允炆來接班,也就是長房長孫。



在中國的傳統社會中推行的是一夫多妻制,具體的說就是一個正妻加多妾制。但有的女人沒有生育能力。就算有生育能力,也不一定會比別的女子早生。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家中的妻子可能生的兒子沒有妾生的早。這時候妾生的兒子就會是長子。但只有妻子生的兒子才是嫡子,妻子生的大兒子才是嫡長子。


在繼承順序上,只有嫡長子才能繼承龐大的家業。在三國時期就有比較明顯的例子,袁術和袁紹是兄弟兩個,但他們是同父異母。袁術是正妻所生,袁紹是小老婆生的。

這就導致了兩個人在家庭中的地位不同。袁術繼承了冤家的財產和地盤兒,他打心眼裡就看不起小老婆生的袁紹。當然袁紹的個人能力比袁術要強得多,他靠自己的能力打下了河北四郡的地盤兒。



不要以為生在中國的古代就倒黴了,應該說還是比較幸運的。就算不是嫡子,在家族中還是能得到正常的奉養的。如果是在歐洲,就比較麻煩。

歐洲中世紀推行的是長子繼承製,只有長子才能繼承家族的全部財產和莊園。其他的兒子就比較悲慘,他們中間的很多人為了能夠生活過的舒服,就去娶其他家族的寡婦。但別人家的寡婦也沒那麼多,很多人只能靠自己去打拼。

我們再舉一個例子,比如蔣介石的父親是一個鹽商,但他的母親王採玉卻是個小老婆。因此當蔣介石的父親去世後,他同父異母的哥哥就霸佔了家族的大部分家產。蔣介石母子這生活雖然不寒酸,也並不是特別富足。

嫡子和嫡長子是同一個母親所生,只是出生的順序不同。長子和嫡子有可能是同一個身份,但也可能不是同一個身份,那時候就只能說是同父異母。


新知傳習閣


如果喜歡看言情小說,尤其是古代宅鬥小說的人,或許會對長子、嫡子這樣的字眼很熟悉,但這些詞並非是這些小說的杜撰,而是中國歷史之上所真實存在的用以劃分家中孩子身份的一種稱呼方式,而這些詞究竟有什麼樣的區別呢?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一聊這個話題。


現在的社會所奉行的是一夫一妻制度,除了少數的離異重組的家庭、收養孩子的家庭或者說出軌了再外面有私生子的家庭以外,孩子都是夫妻倆自己的,這樣的社會氛圍也就導致了一個家庭之中的孩子的個數不會很多。

不過中國古代卻並非如此,古人提倡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拋去那些家境貧寒或者說對自己的妻子十分忠貞死活不納妾的人不論,在這種制度之下的古代男人的孩子一般都很多,而古人就專門用“嫡”和“庶”這兩個字來區分孩子的地位。

現代人的財產基本上都是由自己的孩子繼承的,如果孩子不止一個,而父母也沒有專門立遺囑指定繼承人的話,財產一般都是平分的。但是在古人的孩子那麼多,財產倒還好,如果說家裡有爵位要繼承的話,那麼這個爵位該給誰呢?如果說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宅院內部的爭鬥那就會很可怕了。


為了爵位爭鬥就已經夠激烈,那換成皇位呢?定是不死不休了,就比如說清朝最有名的九龍奪嫡,為了奪得皇位,自己的親兄弟又算得了什麼?每個人都恨不得送對方歸西,讓自己或者自己擁護的人上位,而且他們也不是隻單純的想想,也是付諸行動過,是真正的踏著兄弟白骨,隨時準備上位。

古人講究兄友弟恭,兄弟鬩牆的事情在古代是登不上臺面的,如何防止自己的兒子們內鬥,保障自己的位置和財產能夠十分和平的傳承下去成為了古人必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古人專門制定了一個叫做“嫡長子繼承製”的制度,用來規定和保障地位和財產的傳承。

上文就說到了,古人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在男人的眾多女人之中,只有妻子是過了三書六禮明媒正娶可以從正門進的家中女主人,其餘的都是妾,只能從側門進,甚至於婚禮都不能都大辦,否則就是逾矩。

不要看一些古言之中所描寫的妾張揚跋扈就認為妾在家中的地位很高。誠然,受寵的妾在家中的地位是比較高一點的,但是她也不屬於主人這一個階級,還是個下人,如果惹惱了主人,可以隨便打發賣走,中國古代就有很多人喜歡互換妾,在多數古代男人的嚴重,妾就像是個美觀的花瓶一樣。



妻子和妾的地位不一樣,她們的孩子的地位自然也不一樣。妻子生的孩子被稱作“嫡”,而妾的孩子就只能被稱作“庶”,嫡子遠比庶子的地位要高上很多,就看紅樓中眾人對寶玉和環哥兒的態度就能夠看出來,環哥兒的母親趙姨娘確實不讓人喜歡,但是環哥兒好歹也是個主子,雖然吃穿不愁,卻遠沒有寶玉來的尊貴。

而正妻所生的第一個孩子便是“嫡長子”,其他的都是嫡次子,如果這個嫡長子沒有發生什麼意外的話,父親的爵位和大多數的財產都是他的,剩餘的基本上都是由他的同胞弟弟繼承,如果說嫡長子出現了意外去世的話,他本來可以繼承的所有一切將會移交到他的親生母親所生的第二個兒子身上,以此類推。

如果說嫡妻沒有兒子的話,那這些就將由“庶長子”繼承,庶長子就是非正妻所生的男主人的第一個孩子,但是這種由庶長子繼承爵位的事情卻不是一定會發生的,因為如果沒有嫡子的話,不少人會專門從同族過繼一個別人家的嫡子來繼承爵位。

說完了嫡子、嫡長子和庶子,接下來就來說一說長子,長子專門指男主人的第一個孩子。一般來說,這第一個孩子都是嫡長子,是庶子的幾率很小。一方面是因為古代人結婚的年齡都很小,像李白就專門寫過一句詩:“十三為君婦”,女子結婚早,男子結婚也很早,因此一般來說妻子都是男主人的第一個女人,誕下長子的可能性很高;另一方面則是由於很多古人,尤其是貴族階層的古人覺得如果妾先於正妻生下孩子是件很失禮的事情,尤其妾在正妻入門前就懷孕的話,那麼這一家人就會被人鄙視,甚至於談好的婚事也會作罷。但即使這樣,古代還是有庶子先於嫡子出生的情況的,畢竟男主人還是要開枝散葉的。

如果說正妻去世或者說是被休棄的話,男主人一般都會再娶一個保證家中有個女人掌管家中的大小事務(妾的身份等同於僕人,沒有資格掌管),而這個女人就是這個男人的繼室,繼室的地位大致等同於之前的嫡妻,她的孩子也是嫡子。

在很多電視劇中都有“扶正”的情節,但其實在古代,這樣的事情還是十分少見的。古代人的婚姻基本上講究的都是門當戶對,不說有身份的人家的閨女了,就算是有骨氣點的人家也很少有讓自家閨女做妾的,願意當妾的女子一般身份都很低微,其中甚至還有從青樓裡出來的,她們的身份根本夠不上做妻。


不過凡事也有例外,一般人家裡的妾身份低微,但是皇家的妾可就不一樣了,皇帝就只有一個正妻,那就是皇后,剩下來的什麼貴妃、皇貴妃別看名頭嚇人,真的要論那都是妾,但是一般能做到這種地位的女子要麼就是太得皇帝寵愛了,要麼就是家庭背景太雄厚,可不是一般家庭裡的妾能比的了的。而皇子們的側妃的身份也不一般,誰沒點雄厚的家族背景能被選上當皇子的側妃?

如果說這些妃或者皇子側妃,甚至於說那些少數的民間的妾室被扶正,成為正妻之後,她們所生的孩子究竟該算成嫡子還是庶子?一般來說,在被扶正前,她們的孩子是庶子,而一旦被扶正,她的孩子就按照嫡子來算,不過即使被算成嫡子了,這些孩子的地位還是在原配所生的嫡子之下。而如果說她被扶正後又生了孩子的話,這個孩子的身份要比在她被扶正前所生的孩子的身份要高。

所以說,正妻所生的嫡長子的身份最高貴,其次是除了嫡長子外的其他嫡子,如果說長子是嫡子的話那就是嫡子,如果是妾所生的庶子的話那就排在所有的嫡子之後,就算這個妾被扶正了,這個庶長子的地位也在眾多嫡子之下。


夏目歷史君


眾所周知古代的人家向來奉行的是“一妻多妾”,即一正妻多小妾。而自從有了妻子和小妾的區別後,他們所生的孩子也就有了不一樣的地位。正妻所生之子曰嫡子,第一個孩子曰嫡長子。除正妻外,其餘諸妾生下的男主的第一個孩子就叫長子,也叫庶長子。



當然現在很多人都誤認為古時候實施的是“三妻四妾”制度,但是實際上在古代的任何一個朝代都不承認一個家庭有三位妻的存在,甚至如果有的話還會遭到嚴懲。

比如在秦朝被發現一個人有兩個妻的話,就會“夫有二妻則誅”。又比如在唐朝則會“諸有妻更娶者,徒一年,女家減一等,若欺妄而娶者,徒一年半,女家不坐,各離之”。再比如在明清時期則會“若有妻更娶者,亦杖九十”。可以說現在人認為的平妻也是妻,平妻之子也是嫡子這種情況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那麼在解釋了相關的誤區後,長子、嫡子、嫡長子都有什麼區別呢?他們之間在待遇上到底又有何差距呢?這裡就有澳古君來為大家一一解答。我們都知道長子就是男主的第一兒子,但是這個長子並不是正妻所生。而嫡長子就是正妻所生的第一個兒子,嫡子就是正妻所生的兒子,諸如嫡長子、嫡次子、嫡三子等。



那麼這三者都有何區別呢?首先自西周開始奉行的都是“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王位、爵位、官位和財產必須有嫡長子來繼承,如果嫡長子去世則由嫡次子繼承(當然前提是嫡長子沒有兒子,否則由嫡長孫繼承),以此類推,當然如果當時的正妻沒有兒子,或者說都去世了,那麼就從當時的妾室中挑選出地位最高的妾所生的兒子為繼承者。



在當時如果這位長子的母親地位如果不高,那麼他幾乎就沒有繼承任何爵位、官位和財產等的機會,當然如果這位長子的運氣好到逆天,在他前面的諸嫡子、諸嫡孫和比他地位高的庶子都死了,那麼他自然就能繼承所有的東西,不過這個機會微乎其微。



不過到了漢朝之後情況出現了些許的變化,此時漢朝規定除了爵位、官位等是必須要嫡長子繼承外,其餘的財產等則採取“諸子均分”的方法,也就是說此時在財產的分配上嫡子、嫡長子和長子的地位是一樣的,他們都能獲得相應的財產。

當然在漢朝財產“諸子均分”並不是法定的繼承原則,這條繼承法律直到唐朝才被納入到相應的法律當中。當時規定在沒有遺囑的情況下,只要是男主的兒子就能分到數量不等的財產,當然這不包括私生子。而在當時如果出現絕戶的情況,男主的女兒還可以獲得男主全部的財產。



之後在元朝的時候,私生子開始有了繼承權,份額為嫡子的四分之一,庶子的三分之一。而到了明朝則為嫡子的二分之一,同時如果男主沒有其他兒子則可財產完全的繼承。當然在明清之時,在身份繼承和財產繼承上制度已經趨於完整,此時在身份繼承上,基本採取嫡長子-嫡長孫-嫡諸子-嫡諸孫-庶長子-庶長孫-庶庶子-庶次孫(嫡諸子就是嫡次子、嫡三子....,嫡諸孫也如此)的繼承原則,而在財產繼承上則採取“諸子均分”制,只要是男主的兒子,不管是私生子,還是什麼都擁有繼承權。



當然不管如何從嫡長子的身份被確定那刻起,不出意外這個嫡長子日後就是大宗,而長子永遠都只能是小宗。當然也有特殊的情況出現,在中國的皇族中就經常出現小宗靠造反坐上了大宗的位置,比如明朝的朱棣就靠造反奪了自己侄子朱允炆的大宗位置。不過在中國古代大多數時候嫡長子的地位永遠是最高的,其次是嫡長孫,然後說嫡子,再是嫡孫,再是長子。



說了這麼多,我想大家應該就知道長子、嫡子和嫡長子的區別了吧。首先這三者的母親的身份是有區別的,嫡子和嫡長子的母親是正妻,也就是家中除男主外,身份最高的,而長子的母親就只是妾,地位要比正妻低很多,而且身份也是不被認可的。



之後在繼承權上,首先正常情況下嫡長子是王位、官位和爵位的唯一合法繼承人,他的地位是法律規定的,是不容侵犯的。而其餘的嫡子們只有在嫡長子去世後,然後嫡長孫又去世,才有繼承這些身份的資格,否則永遠沒有繼承的權力。而對於長子來說,基本上他不太可能有繼承這些身份的資格,除非是運氣逆天,嫡子們和嫡孫們都去世了才有資格,而且還得保證他的母親地位還要高,只有這樣才有資格。



當然在漢朝之後,在財產的分配上嫡子、嫡長子和長子都有相應繼承的資格,只不過嫡長子分到的財產要比嫡子和長子多,而嫡子也要比長子多。不過不管怎麼說,長子在繼承權上永遠都是最吃虧的,他能得到的東西都要比嫡子和嫡長子少。反之嫡長子則是獲利最大的,他能得到的遠遠要比長子和嫡子的總和都要多。


澳古說歷史


所謂嫡子、庶子,實際上是相對於生母的地位而言的。中國古代實行一夫一妻多妾制,正是因為妻妾地位上的不平等,才出現了兒子的嫡庶之別。



所謂嫡子指的是妻生之子,而庶子指的是妾或者外室(即沒有正式納進門、沒有名分的妾)所生之子。所謂長子,指的是男性主人的第一個兒子,不論生母的地位。如果長子為妾或者外室所生,則被稱為庶長子。而妻生的第一子,無論行幾,都被稱為嫡長子。換句話說,所謂嫡長子、嫡次子、嫡几子,僅僅是針對妻生之子而言的,是嫡子的排行,不論其在所有兒子中的齒序行幾。舉個例子,漢高祖劉邦的長子、齊悼惠王劉肥,因為其母曹氏的身份是漢高祖微時“外婦”。因此,雖然年長於漢惠帝劉盈,但他卻只是庶長子。而漢惠帝雖然行二,因為是漢高祖原配呂后所生,卻是嫡長子。再舉個例子,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個兒子、行九,因為是唐太宗原配文德皇后長孫氏所生的第三個兒子,因此又是唐太宗的嫡三子,其宗法地位遠在其他諸多庶出的兄長之上。



古代嫡子和庶子的差別是非常大的,在平常人家而言,老爺子去世之後,只有嫡子才有參與分家的資格,而庶子是沒有資格的。庶子充其量只能在老爺子活著時給予一定的財產,另立門戶。或者由繼承老爺子地位的嫡子給予一定的財產,另立門戶。在參與分家的嫡子中,同樣是存在一定差別的,以嫡長子最為優先,通常情況下祖宅、祖產是要劃歸嫡長子名下的。如果是在貴族和帝王之家,還涉及到爵位和皇位的繼承問題,在嚴格遵循“嫡長子繼承製”的朝代,通常承襲爵位或者繼承皇位的,只能是嫡長子,即便是嫡次子也沒有資格。當然,諸如清朝之類的朝代,並沒有嚴格遵循“嫡長子繼承製”。但是,爵位的承襲和皇位的繼承,通常情況下還是嫡子優先的。例如清世宗的鐵桿十三弟怡賢親王胤祥,他的怡親王爵位承襲者弘曉和寧郡王爵位受封者弘皎,皆為胤祥嫡福晉兆佳氏所生,依然是嫡子優先。但是,弘曉實際上齒序在弘皎之後,也就是說,怡親王爵位的承襲並沒有嚴格遵循“嫡長子繼承製”,而是齒序靠後的弘曉承襲了怡親王爵位。但是,無論怎麼說,承襲者都是嫡子,而不是庶子。



除了嫡庶之間的差別,嫡子之間實際上也是存在差別的。這就涉及到嫡妻、繼妻和平妻的問題。所謂嫡妻,即通常所說的原配。嫡妻所生之子是最正宗的嫡子,其地位無人能夠挑戰。因此,中國古代嚴格遵循“嫡長子繼承製”的朝代,只要原配皇后有兒子,通常其中最年長者都會被冊立為皇太子,特例除外。



所謂繼妻,指的是嫡妻去世或者被休(帝王之家即廢后)之後,男性主人續娶之妻。其地位同樣是妻,待遇也與嫡妻基本相同。當然,如果與原配嫡妻同時出現,繼妻仍然要排在原配嫡妻之後,這種情況主要涉及祭祀、喪葬等問題,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繼室在原配靈前執妾禮”,實際上並不完全準確,但大致是這麼個情況,而繼妻所生之子同樣是被視為嫡子的。繼妻通常是明媒正娶之門當戶對之女,而帝王之家則存在不少側室扶正者。當然,民間也存在這類情況,但相對較少,因為民間很多側室多為出身低微者、甚至不乏娼妓出身者,而帝王之家則不同,很多側室同樣出身官宦、貴族之家。如此一來,就會出現側室未扶正之前所生之子的地位問題。這種情況歷朝歷代處理不同,商周時期,側室扶正之前所生之子是被視為庶出的,這就是著名的帝辛(商紂王)之於胞兄微子啟、微仲衍的嫡庶之別。後世多數王朝是將繼妻扶正之前所生之子認同為嫡子的,但是其宗法地位在原配所生嫡子之下。明太祖朱元璋則採取了最為粗暴的方式,將原配與繼妻所生之子一視同仁、只論齒序,而這正是明惠帝朱允炆跨越明興宗、懿文太子朱標嫡妻常氏所生之子朱允熥而繼承皇位的法理依據所在。



此外,民間還存在平妻之說。所謂平妻,就是通常所說的“兩頭大”。最初的平妻是指商人長期外出經商時所娶的外室。清朝中期之後,逐漸演變為“兼祧”婚制的特殊形勢。兄弟中有一房絕嗣,其餘一房兄弟之子兼祧兩房、甚至多房。這個兒子可以娶平妻,平妻所生之子名義上屬於不同的房頭之後,而平妻理論上也屬於妯娌關係。例如清廢帝溥儀,他的身份就是過繼給堂大爺清穆宗(同治)為嗣子,兼祧親大爺(名義上的堂大爺)清德宗(光緒)。如果是在民間,他這種情況是可以娶平妻的,平妻所生之子,一支為清穆宗之後,一支為清德宗之後。但是,溥儀生在帝王之家,皇位正統只有一個,因此不存在這樣的可能性。更何況,溥儀根本沒有子嗣。這裡僅僅是以溥儀作為一個例子而已,切勿深究。



到了晚清、民國時期,平妻又演變出了另一種形式。即所納之妾因為出身或者其他原因,不願委身為妾,因而作出變通,以平妻之名明媒正娶進門,名義上為妻,實際上還是妾。梅蘭芳先生的二房夫人福芝芳女士就是這種地位,因為福女士是旗人出身,女方家長不同意其以妾的身份進門,因此,梅先生最終採取了變通的方式,在爭得原配王明華女士同意之後,以平妻的形式將福女士娶進了門。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一件事情,那就是無論納妾還是娶平妻,理論上都是必須爭得原配夫人同意的。當然,這僅僅是理論上。在古代的男權社會里,實際上,即便是原配嫡妻,相對於男性主人,也僅僅是從屬地位而已。再說回原話題,平妻所生之子的地位問題。平妻所生之子的地位理論上也屬於嫡子,兼祧婚制分屬兩房,不存在矛盾。晚清、民國時期變通的平妻所生之子理論上仍屬於嫡子,也同樣擁有繼承權。但是,地位要排在原配所生嫡子之後。當然,最重要還是要看娶平妻的那個男人的態度了。


農民工老楊歪說歷史


嫡子、庶子之分,是由古代宗法制決定的,原因就是古代男子的婚姻,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這就造成,一個家庭裡面,可能有眾多的兄弟,而這些兄弟可能出自不同的母親。將來男主人去世,家族遺產的繼承,將成為一個大問題,尤其是不可分割的政治遺產,如果沒有嚴格的繼承法規定,將不可避免造成兄弟相殘,嚴重削弱家族勢力。尤其是皇室家族,皇位只有一個,所以必須採用嫡庶之分,以界定皇位繼承秩序。



如何區分嫡庶

舉個例子,某人有一妻三妾,分別為A、B(嫡妻)、C、D,一共生了十個兒子,分別如下,數字為兒子們出生的順序:

A:A1、A4

B:B2、B6

C:C3、C5、C8

D:C7、C9、C10

這十個兒子中,因為B是嫡妻,她所生的兩個兒子B2和B6就是嫡子,其他兒子們都是庶子,這一支就叫嫡系,其他叫庶系。



嫡系也叫大宗,庶系也叫小宗。大宗之人簡稱“大人”,小宗之人簡稱“小人”。

B2是嫡子中最長者,所以叫嫡長子。

A1是所有兄弟中最長者,所以叫長子,因為是庶子,所以也叫庶長子。

繼承優先權問題

按照宗法制規定,大宗才有資格繼承父親的政治遺產,且嫡長子優先。所以B2和B6有繼承權,且B2優先,這就是所謂的嫡長子繼承製。

B6只有在B2去世,或者因犯罪等因素,被剝奪繼承權後,才能成為第一繼承人。

如果沒有嫡子怎麼辦?兩個辦法,一個是由庶長子作為第一繼承人,另一個辦法是,從庶子中選擇一人,過繼給嫡母,變身嫡子。

比如,呂不韋的“奇貨可居”,運作嬴異人成為繼承人,看中的就是嫡母華陽夫人無子,把嬴異人過繼給她,嬴異人就成了嫡子。

嫡庶之別

從以上信息,就可以看出,嫡庶之間很重要的差別就是,嫡子有繼承權,庶子沒有繼承權(除非沒有嫡子)。

實際上,嫡妻和庶妻差別更大,嫡妻是主人,庶妻本質上只是主人的財產,連人都不是。如果庶妻不能生育,將來會很慘,主人去世,繼承遺產的兒子可以將她趕出家門,甚至當禮物送給別人。

這就是為什麼古代經常會出現奪嫡的情況,實在是地位差別太懸殊了!

這個制度的設計者,就是我國第一位大思想家,周公姬旦。設計這個制度,就是為了永保大宗勢力的長期優勢行。

嫡長子繼承製的利弊

這種人為劃分嫡庶的制度,對我國的歷史影響深遠,自西周直到清朝,一直採用嫡長子繼承製。

這個制度最大的好處就是,嚴格界定了繼承順序,有效避免因為繼承權,導致的兄弟相殘。

最大的弊端就是,規定太死,第一繼承人往往不是最佳人選,甚至是最混蛋的一個,也只能按方抓藥湊乎用,導致國家治理出現問題。

直到清朝中期,以秘密立儲方式,取代嫡長子繼承製,才部分解決了這個難題。


尋根拜祖


“人之一生有三死,其一曰身死;其二曰名死;其三曰知其死者死。”

人莫有不死,人莫有不想永生。既然無法保證身體的永恆,就要通過血脈傳承-----身份的傳承和財產的傳承,通過子嗣的繼承繁衍達到自身的永恆。

其中身份的繼承不僅承載了血脈的繁衍,還涉及到政權的穩定、內親外戚的榮辱、廟堂江湖的震盪。

論及身份繼承的合法性一般有三個維度——“倫理合法、程序合法和績效合法”。

就“倫理、程序”來講,在歷代權利交替中,除了暴力上臺外,其倫理依據和繼承程序一直經歷著不斷的演變---夏時強調“父子相傳”,周在“父子相傳”上增加了“兄終弟及”的模式,秦則更是以律條明確了“嫡長子繼承”制度,後由漢至宋,至少在理論上仍然堅持鞏固了嫡長子繼承製度。

述及元、清則由於其草原及少數民族特性,繼承製度則另有變化。

在為後世熟悉的“父子相傳”模式裡明確保障了嫡長子的地位,但是也並非不留餘地---立賢、立嫡、立貴等等均可考量,但是對這幾個維度的考量,貫穿了中國古代的大部分的時間,且無不是在竹簡草紙的字面之外另有文章。

對這幾個維度的考量,幾乎牽扯了當時所有的力量,且無不是在父賢子孝、兄友弟恭之外另有心思。

對這幾個維度的考量,幾乎消磨了前人的所有智慧,且無不是在金科玉律之外另有途徑。


偉大如始皇帝之扶蘇、胡亥;強悍如漢武之廢長立幼;梟雄如曹操之曹丕、曹植……,無不困於此中。

以今之觀點來看,一父之子,僅有出生前後之別,並無地位尊卑之差,但是放在講求名分的環境中,就會另有不同,因其初衷混雜著鞏固家族財產和權勢目的,故而長幼之別,嫡庶之分大多意味著權利、地位、財產的高低與多寡,甚至會發出“同根而生,相煎何急”的悲嘆。

通俗而言,長子即為最大之子。但是並非所有嫡子都是嫡長子,此中區別不難理解, “一夫一妻多妾”是中國自古婚姻中的標準模式-----一人在某時間點只能有一個妻子或者無妻,但可有多位妾。

而妻子也就是正房夫人,其所生之子,全部都是嫡子,嫡子中最長者為嫡長子。


妾室所生即為庶子,然妾室亦有貧富貴賤之分,母以子貴,子亦以母貴,固有以貴、以長的區別。

尤其是在皇室中,母方又代表了外戚的勢力,母貴則更多意味著外戚家族的強大。在“長賢有別,貴長有序”的鄙視鏈下,嫡長子為繼承人的最優解,其餘組合均為次優解,如果只有次優解那麼在現實的約束下,次優解就是最優解,可是“如果經過春天,本可以忍受寒冬”------立了庶出長子又生嫡子如何權衡?

選擇了次優解後又出現了最優解,如何取捨?

若維持局面,則嫡子一方必然心有不甘,嫡子日後也必不見容與當權者;若廢庶立嫡,則庶子必更加怨憤,“寧若弗予,奈何奪之?”完全符合此困境的例子在唐時即有。

高宗李治體弱多病,正妻未產嫡子,在大臣們的催促之下,只能無奈的將自己的長子立為太子,及武則天為皇后並生下一子,這樣一來李治便有了嫡子,於是居太子位六年的長子讓位與後來之嫡子了,但是此次讓位的結局則因武則天的稱帝脫離了人們預想的劇本。


總其所述,身份的繼承承載了太多目的,其過程必充滿艱辛,博弈各方都無奈的參與其中,失勢者固然一敗塗地,勝出者也不過是在此模式束縛下被動的勝利,而後又會陷入另一番掙扎當中……


歷來現實


“三妻四妾”通常被用來形容古代男子的婚姻狀況,即妻妾眾多。但這並不是古代所有男子的福利,實際上這只是有權有勢男子的特權,但也並非是三妻四妾,而是一夫一妻多妾,而更多的百姓只有一個妻子,即一夫一妻。

所謂一妻就是隻有一位妻子是明媒正娶的,是男子的原配正妻,也就是嫡妻,其他的妾並不是明媒正娶,大部分時候就是直接抬進家中,因為本質上來說妾還是奴婢,只不過比正兒八經的奴婢高級一些,不管多麼受男主人的寵愛,還是不能改變妾是奴婢的這個事實,只能讓她享受到的權力多一點而已。

而正妻是被家族承認了的,是掌管中饋之人,是家中的女主人,對妾室有生殺予奪的權力,地位自然是最尊貴的。在講求孝道和禮儀的古代,寵妾滅妻是非常不可取的,尤其是官宦世家,妻就是妻,妾就是妾,高貴和低賤的區分是相當明顯的。而她們生下的孩子更是如此,雖然都是男主人的孩子,但因為生母的身份不同,因此一出生就是不一樣的。

正妻生下的兒子是嫡子,女兒是嫡女;妾室生下的兒子就是庶子,女兒就是庶女。嫡庶之別是很難跨越的一道坎。有了嫡庶,就有了長子、嫡子和嫡長子以及庶子的區分。

簡單來說,嫡子就是正妻所生,而庶子是妾室所生,長子就是男主人的第一個兒子,而嫡子就是正妻的第一個兒子。不管正妻生下的第一個兒子是男主人的第幾個兒子,都是嫡長子。嫡長子有家業甚至爵位的繼承權,而皇室從西周開始到清朝之前實行的也是嫡長子繼承製,即嫡長子能夠長大並且沒有犯錯,就會成為太子,進而成為下一任皇帝。不過帝王家爭奪皇位的鬥爭時常發生,嫡長子從太子一路做到皇帝的並不是特別多。

而在皇室,只有皇后生下的兒子才是嫡子,其他的妃嬪,即便是貴妃的兒子也只能是庶子。如果正妻去世,男主人又娶了繼室,則繼室的兒子也是嫡子。妾室的兒子想從庶子變為嫡子,除非妾室能被扶正。雖然難度比較大,但並非沒有可能,妃嬪成為皇后的例子並不是沒有。

這裡舉皇室的幾個例子來形象的說明長子、嫡子和嫡長子的區別:

隋文帝楊堅只有嫡子,獨孤迦羅生下的五個兒子都是嫡子,嫡長子就是楊勇,而楊廣只是嫡次子,按照嫡長子繼承製,楊勇最初就被立為太子,做了二十年的太子,最終還是被楊廣奪去了太子之位。與這個情況差不多的就是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倆。李淵有22個兒子,其中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和李元吉是嫡子,其餘的都是庶子,而李建成作為嫡長子在最初被立為太子,最終被嫡次子李世民搶得了先機,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了李建成,李世民順理成章做了太子接著做了皇帝。

李世民有十四個兒子,長孫皇后生下的李承乾、李泰和李治是嫡子,其他的十一個都是庶子,李承乾作為嫡長子一開始就被立為太子,但後期他和嫡次子李泰爭權,最終兩敗俱傷,之後嫡三子李治被立為太子。李治比較仁弱,李世民和長孫無忌有一次提到要立李恪為太子,但也只是略微一提,並沒有付諸行動,李恪是李世民的第三子,是庶子,這個身份已經註定了他無緣於太子之位。

在上面這幾個例子中,楊勇、李建成、李承乾三人既是嫡長子又是長子。再來看看唐高宗李治的兒子們,李治有八個兒子,最初的王皇后一直沒有生育,因此李治的前四個兒子都是庶子,其中李忠是庶長子,也是長子。王皇后被廢之後,武則天成為李治的皇后,先後生下了四個兒子,這四個兒子(李弘、李賢、李顯和李旦)就是嫡子,其中李弘作為李治的第五個兒子是嫡長子。

一開始李治因為無嫡子,因此庶長子李忠被立為太子,武則天成為皇后後,原本只是庶子的李弘成為嫡長子,李忠被廢,李弘成為新的太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