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在一起”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修煉

鄒孟軻母,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時,嬉遊為墓間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乃去,舍市旁。其嬉遊為賈人炫賣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處吾子也。”復徙居學宮之旁。其嬉遊乃設俎豆,揖讓進退。孟母曰:“真可以處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長,學六藝,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謂孟母善以漸化。

這個故事被大家熟識,就是孟母三遷的故事。在孟母的觀念中,選擇和什麼樣的人做鄰居,生長在什麼樣的環境中,對於一個人的成長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和作用。

而作為長大後進入到職場之中,進入到社交圈裡,我們更會發現不但環境造就人才,環境也淹沒人才。但最重要的是,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將會決定你的人脈圈子,並影響到你以後的職場發展。

《如何結交比你更優秀的人》作者康妮就是憑藉高超的人脈力,從哈佛商學院畢業後,同時被5家美國公司錄取,之後20年的職場生涯,幾乎每一份工作都是通過人脈得到的。

“和人在一起”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修煉

01. 讓自己發光,別人才會被你點亮。

我們都知道人以群分,物以類聚。和優秀的人在一起,會對自己產生很大的價值,但如何能結交認識優秀的人呢?首先我們要讓自己變得優秀起來,才能吸引到優秀的人的關注,。

在職場中,每個人都希望能在自身所從事的領域內闖出一片天地。如果想要聚集更多人的目光,如老闆、客戶、領導以及同事,答案是:點亮自己。

“小隱隱於山,大隱隱於市。環境會影響一個人,但不完全影響一個人”。所以,當你無法改變別人時,不如先提升自己,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工作目標,並且讓自己能夠不受外界環境的干擾,才能遇見未來那個更好的自己。

在現實生活中,選擇怎樣的朋友很重要,甚至能改變你的成長軌跡,決定你的人生成敗。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和勤奮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懶惰;和積極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消沉;與智者同行,你會不同凡響;與高人為伍,你能登上巔峰。

想和聰明的人在一起,你就得聰明;想和優秀的人在一起,你就得優秀。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並把它轉化成自己的長處,你就會成為聰明人;善於把握人生的機遇,並把它轉化成自己的機遇,你就會成為優秀者。對他人的成功像對待自己的成功一樣充滿熱情。

“和人在一起”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修煉

02. 事業轉型,從搭建人脈開始。

西班牙著名作家塞萬提斯就曾這麼說:“重要的不在於你是誰生的,而在於你跟誰交朋友。” 美國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曾說:“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際關係。”

作為職場中的我們要知道,我們在一家公司工作最大的收穫不只是賺了多少錢,積累了多少經驗;更包括我們認識了多少人,結識了多少朋友,積累了多少人脈資源。因為這種人脈資源在我們離開公司之後,還會繼續發揮作用,成為無形的資產和財富。

有些時候,在人際交往中,我們都很容易會進入一個舒適區,和某些人走得非常近後就傾向於不再去認識更多同事。但這也是限制了自己認識更多朋友,拓展職場人脈的機會。比如學生可以爭取以志願者或義工的身份參與學校各種重要活動、成功人士講座、校外的會展等;畢業生爭取一流的大公司,通過職業交際結識更多傑出人士,有一定積蓄和工作經驗者,就可以多多參與有頂尖人士的會議和論壇。

拓展職場人脈的深度,就是要積極主動地向至少比我們更牛的人虛心請教。而且應該和他們維持比較長久的關係,不因換職位或跳槽就結束。

“和人在一起”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修煉

作者康妮在20多年的職場生涯中,康妮的每份工作都是通過人脈得到的。初入職場,她為GE收回2000萬美元舊賬,被授予“GE管理獎”,獲時任CEO傑克•韋爾奇當面稱讚。進入LG公司的第二年,康妮破格晉升為主任。公司領導她為寫的強有力的推薦信,把她送進了哈佛商學院。進入哈佛,顛覆性創新理論創始人、管理學大師克萊頓•克里斯坦森,從學業上的老師變成她的人生導師。

康妮在哈佛商學院師從顛覆性創新理論的提出者、管理學大師克萊頓•克里斯坦森。畢業後,她同時被5 家美國公司錄取,都是商學院的導師、校友舉薦的。通過向上社交,從GE實習生到諮詢公司老闆,她用20年構建了一套價值千萬的黃金人脈網。

康妮認為,獲得高端人脈資源的關鍵是為他人創造價值。在《如何結交比你更優秀的人》中,她把這套方法傾囊相授,即使是平凡的普通人,也能借此發掘潛力,藉助高端人脈的力量獲取成長機會,實現人生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