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鄰中央綠軸的梧田站南片區一住宅地塊調整變動

01

毗鄰中央綠軸的梧田站南片區一住宅地塊調整變動


甌海區的梧田站南片位鄰中央綠軸,是城溫州市發展的重要片區。

從溫州市規劃局獲悉,《溫州市核心片區站南片區B-50等地塊控制性詳細規劃修改》批後公告已編制完成,並在規劃局官網公示。

從地塊位置上看,核心片區站南片區B-50等地塊位於南甌景園的東面,南甌明園的南面。


毗鄰中央綠軸的梧田站南片區一住宅地塊調整變動


(B-50等地塊位置圖)

02

毗鄰中央綠軸的梧田站南片區一住宅地塊調整變動


根據去年11月29日發佈的關於這宗地塊的信息獲知:B-50地塊容積率為3.4,建築限高190米,地下擬設置不大於1萬平方米的商業;B-51地塊容積率為3.9,建築限高100米,

地下擬設置不小於2000平方米的菜場。

另外今年2月有網友向有關部門提出關於梧田南片區整合規劃林村片區B-50地塊規劃問題,該網友指出:根據B-50地塊規劃指標,限高為190m,有無考慮南甌明園陽光率問題?規劃應覆蓋對周邊地塊的影響。

得到的回覆是:林村片區B-50等地塊控規修改在編制論證的過程中,設計單位結合模擬方案,在滿足周邊已建建築日照的前期下,進行了相關指標的論證。


毗鄰中央綠軸的梧田站南片區一住宅地塊調整變動


(關於B-50地塊規劃問題的問政截圖)


03

毗鄰中央綠軸的梧田站南片區一住宅地塊調整變動

《溫州市核心片區站南片區B-50等地塊控制性詳細規劃修改》批後公告內容如下:

一、規劃範圍

本次規劃修改範圍東至惠民路,南至甌海大道,西臨東垟河,北至東垟路,總用地面積約27.98公頃。


毗鄰中央綠軸的梧田站南片區一住宅地塊調整變動



二、用地功能和編號修改

本次規劃修改對用地功能進行整合,結合溫州市城市總體規劃落實塊狀綠地,將公共服務設施和商業、商務用地等功能納入居住用地,沿康居路劃分為2處居住用地,其餘為公園綠地。

與原來規劃不同,調整後取消了原規劃宗教用地。


毗鄰中央綠軸的梧田站南片區一住宅地塊調整變動


(規劃修改後)

三、道路交通修改

本次對康居路線位進行調整,道路紅線寬度保持18米不變,與東垟路形成T型交叉口,需控制該交叉口右進右出。在滿足康居路車輛通行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B-50地塊建築可跨康居路設置,跨路建築需設置地面底層(不小於淨空9米)架空。

按照《城市道路交叉口規劃規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50647-2011》要求對康居路與惠民路交叉口進行渠化拓寬。

修改後設置120個公共停車位,結合B-48地塊公園綠地落實。

規劃結合道路調整要求,對道路及橋樑豎向標高進行明確。

四、公共配套設施修改

完善配套設施,在B-51地塊設置了菜市場、基層社區用房、社區文化活動室、社區醫療衛生站、基層社區級老年服務中心各1處、開閉所1處,配套設施需集中設置,對外設置獨立出入口,結合沿街商業,按照社區鄰里中心形式建設。

在B-48地塊設置1處社區室外活動場地、公廁1處、社會停車位120個。在B-50地塊設置1處綜合文化站、2處開閉所、1處12班幼兒園,幼兒園需設置獨立出入口。

五、公用設施修改

銜接電力專項,將惠民路220KV高壓線由高架改成地埋。

修改後設置3處開閉所,B-50地塊2處,B-51地塊1處;修改後設置5處基站,3處位於地塊內,2處位於路中。

六、城市設計修改

天際線:地塊沿甌海大道和惠民路建築天際線要形成一定的起伏,與中軸線標誌性建築(240m)仍然維持從屬關係。

牆面色彩:主要以中明度中豔度冷灰色系為主。

建築風貌:建築風貌以現代簡約風格為宜,並與東側中軸線相協調。沿河儘量佈置點式建築,保持地塊內公共綠地與河道有通透的視線。

慢行系統:沿林村河、東垟河設有濱河步行道,滿足人們生活休閒需求,提高社區品質,建議通過東垟路建築後退和綠化帶設置人行道。

七、藍線、綠線

本次修改後,沿林村河設置15—29米不等的公共綠化帶,沿東垟河設置8-20米不等的公共綠化帶,規劃範圍內綠地與廣場用地為3.93公頃。

本次規劃將範圍內的林村河調整為31~53米, 將範圍內的東垟河河寬調整為35~65m,修改後水域面積5.65公頃(另含橋下0.31公頃,不包括甌海大道橋下)。

微信公眾號:溫州新地產,戳文未擴展連接跳轉原文哦!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