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远的恒星可能都早已经死去,但正在我们眼中度过自己的青春年华

最远的恒星可能都早已经死去,但正在我们眼中度过自己的青春年华

由于“潮汐锁定”,月球自转公转周期相同,从地球上无法直接与月球背面探测器通信。所以目前在月球背面探测的嫦娥4号,需要通过中继站——鹊桥,与地面进行数据传输。

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平均距离约为38万公里,中继星距离月球大约6.5万公里。我们假设嫦娥4号拍下一张月球上的环形山照片,立刻发回地球,需要先经过6.5万公里到达“鹊桥”,然后飞跃38万公里到达地球。我们先不考虑地球接收站各个环节的转换时间,再假设科研人员一收到信号立即就看到了这张照片。

最远的恒星可能都早已经死去,但正在我们眼中度过自己的青春年华

那么,是不是可以认为我们看到的就是月球上此时此刻那个环形山的状态呢?

无线数据的传输速度可以达到光速,约每秒30万公里,从嫦娥4号拍下照片到被人看到,时间已经过去了大约1.48秒。

去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火星探测器“洞察”号经过6个月的太空旅程,航行4.84亿公里,终于成功着陆于火星赤道以北的艾利希平原。

火星距离地球比月球远得多,最近的距离也有5000万公里。2018年适合探测火星就是因为距离火星比较近,大约只有5760万公里,此时通信延迟也有将近4分钟。

最远的恒星可能都早已经死去,但正在我们眼中度过自己的青春年华

也可以这么理解,从地球上,我们看到的月亮是1秒多以前的月亮,我们看到的火星,是大约4分钟前的火星。

宇宙中最快的通信方式是利用光。而光,尽管很快,却也远远不是即刻到达。在外太空,光的传播速度超越一切,可以到达惊人的每秒299,792.458公里。在你读完这句话的时间里,光走过的距离可以绕地球二十六圈。

光很快,是最快的旅行者,但与我们考虑的星系间距离相比,却显得慢得出奇。

任何恒星发光的时刻,它所发出的光线都带着自己的信息。这些信息以光速穿越空间,经过很多时间后才能被我们看到。

最远的恒星可能都早已经死去,但正在我们眼中度过自己的青春年华

这意味着我们在天空中看到的那些最远的恒星可能已经死了。但不是所有的恒星都死了。比如太阳就没死,或者更准确一点:此刻无人知晓,但在八分二十秒之前太阳还没死。

太阳发出的光线要花八分二十秒才能走完我们与它之间的1.5亿公里的距离。意味着如果太阳从现在起不再发光,我们也只有在八分二十秒之后才知道这个(相当大的)灾难。

这还意味着,在地球上,你只能看见八分二十秒以前太阳的样子。永远不可能是当下的样子。

在一个晴朗的白天闪耀的太阳事实上永远不会是你看到它时的样子。甚至它都不在你看到它在的地方。在它的光线到达你的皮肤所需要的八分二十秒时间里,太阳在它绕着银河系中心旋转的轨道上移动了大约117,300公里。

最远的恒星可能都早已经死去,但正在我们眼中度过自己的青春年华

我们所探测到的最遥远星光在到达我们的望远镜的旅途上走了一百三十八亿年时间,出发于宇宙黑暗世纪,当宇宙开始变得透明之时。

一百亿年是一个很长的时间,虽然它们发出的光到达你这里,让我们看得到它们,但那些发光的巨大恒星基本上已不会存活到现在。

也许我们抬头仰望星空的时候,很多星星其实已经死亡很久了,但在我们眼中,它们正在度过自己的青春年华。

最远的恒星可能都早已经死去,但正在我们眼中度过自己的青春年华

也可以这么说,在那些死亡的恒星最后时刻的光达到地球之前,我们没有其他更快的方法观测到它们死亡的瞬间。

光是宇宙的信使,但光的速度是宇宙的枷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