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對學生說“他打你,你不還手是他人的錯,你還手是你的錯”,老師說的對嗎?

楊過150428541


這是極其錯誤的價值觀,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能好嗎?

一部分老師為了好管理,害怕學生之間出現大的不可控的衝突,就給孩子灌輸這種極其錯誤的思想:別人打你,你不能還手。不還手就是別人的錯,還手就是自己的錯。

這是什麼邏輯?這是讓孩子頭腦混亂的邏輯。

先打人者肯定不對,被打的孩子要學會保護自己。保護自己有多種方式:可以即時反抗;可以向別人求助,比如老師、家長。

一味地強調對錯,是為了息事寧人,可是有可能最後事情爆發起來更加嚴重。最近出現的事情已經夠多了,很多都是因為孩子在學校被長期欺負,孩子不敢告訴老師和家長。結果最後面家長做出過激行為。

老師最應該做的,是及時的教育先動手打人的學生,而不是壓抑被打的學生。校園霸凌事件之所以一直這麼嚴重,實際上就是因為被欺負的同學過多隱忍導致施暴者更為囂張。

孩子本來小時候是很好管教的,我們也不需要採取很激烈的方式。真正到了青春期,很多孩子你就難管教過來了。孩子之間小的摩擦很正常,但是如果是主動打人,老師應該及時教育打人者。這種事情多次出現,必須跟家長溝通。同時,家長也應該告訴自己的孩子,一旦被人欺負,一定要及時跟家長說。

愛打人的孩子,主要是因為早期教育中沒有注意行為方面的培養。這些孩子以自我為中心,需要一段時間的調整。特別強調一下,平時的一些小摩擦其實沒有太大的問題,都是比較正常的。我也不建議孩子被人打立刻就反擊,因為這樣反而會把事情鬧大。但是必須說明地是:孩子反擊不應簡單地判定有錯!孩子起了衝突,這本身很正常。大人需要給孩子們正確的解決方式,以便下次解決問題。

我們不能只要求孩子聽話,更要讓孩子明白是非,學會保護自己。今天看到一個新聞:北京一個高中女生在家中被知名家教多次猥褻強姦!

這聽起來不可思議,但是這種事情很多!為什麼會讓施暴者得逞,根本原因在於孩子不知道如何正確地面對自己遇到的困難。

最後的補充:孩子要有解決問題的勇氣,打回去也不一定是最優選項。現在磕磕碰碰比較多,孩子要學習分辨,學會如何共處。如果簡單地鼓勵孩子打回去,那麼很容易小事化大。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我是小學老師,也當著班主任。我來聊聊這個話題。

今年我教的是二年級的孩子每天走進教室,很多時候就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總有一個孩子哭哭啼啼告狀,自己捱了別人的打。

老師現在就是個法官。得斷案子。

我從來不會輕易地下結論去批評哪個人,因為隨著與孩子接觸的多了,我已經很瞭解他們,那哭的慘兮兮的不一定佔理,很有可能是在倆人的爭鬥中吃虧的一方。

在斷案子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腦子不夠用了,居然看不透他們誰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因為他們互相指責對方。

不過好賴孩子們都是一起玩耍,在班裡能夠找到證人,還原事件的本來面目。

在處理時,對於起頭惹事的孩子,我都會嚴厲批評。那個被動的孩子,我並不做主要的批評的對象。打架的大多是男孩子,如果別人故意欺負自己,連個反抗的血性都沒有,那長大了還能成為頂天裡地的男子漢嗎?

主動惹事的要給被動的孩子道歉說對不起,然後雙方握手言和。

其實低年級的小孩子們沒有什麼大的厲害衝突,有時候也不為什麼就會打起來,我經常說他們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了。

不過老師根本就不用操心,兩節課後又拉著手一起完了。

我們解決糾紛時順便進行下思想教育,要他們團結有愛,互諒互愛。不過因為年齡小。每個孩子都是家裡的小太陽,誰也不吃虧,小的爭鬥還是屢有發生。

不過我教六年級時發生了一起兩個孩子打得很慘烈的局面。

那天我還沒有走進教室,女班委急匆匆跑來找我,說有兩個男生打起來了。我急忙跑進教室。那兩個男生扭打在一起。學生們都說老師來了,其中一個孩子小明有點猶豫,就撒手了,可是另一個小軍還是不撒手,並且張開嘴咬了小明。小明慘叫起來。我一看就急了,這也太不尊重老師,也太猖狂可恨了,對同學敢這麼下狠手。我走到講桌,拿起教鞭,對著小軍狠狠打了一下。小軍吃疼,放開了小明,然後看著我,突然放聲大哭,弄得我都不知道怎麼處理。

後來經過審問其他的同學,我才知道,原來小軍的爸爸在外地出車禍死了。他媽媽一個人帶著他過日子。今天有個男的來找他,其實就是小軍的叔叔,小明嘴賤就說是人家的後爸,倆人後來就打了起來。

我見過這孩子的父親一面,一個溫文爾雅的男人。他的突然去世給了孩子很大的打擊,當同學當笑話一樣說起的時候,他突然發怒了,我很理解他。但是我還是用教鞭打了他。

後來孩子雙方家長也碰了面,小明同學的家長也是很明理的,再說就是被咬的,被抓的,他倆臉上都有,就各自去門診清洗消炎去了。

處理完了傷口,我命小明向小軍同學在班裡鄭重道歉說對不起。不過小軍同學也向小明同學鞠躬賠禮了

題主所問的,老師的處理辦法對不對?

我對老師的處理持不同的看法。

當一個學生主動欺負另一個同學,無理取鬧,我都是懲罰主動惹事的,對於被動反抗的不做過多的懲罰,打回去我內心裡還會點贊。但是作為老師我還是要批評、教育他的。

如果同學欺負自己,能夠不動手解決最好,去報告老師叫老師去做處理,但是如果真的被存心欺負,或者是校園欺凌,那麼做為男生我支持打回去,我不希望我自己的教的男生懦弱,被人欺負連反抗也沒有,就太沒有血性了。

同時還要教育他們遇到問題要保持冷靜對待,看清楚事情利害關係,如果遇到被一群人欺凌,還是要審時度勢,不能意氣用事,惹不起,躲的起,不然現在有些孩子下手沒輕重,沒見前幾天幾個人毆打同學致死嗎?教給學生保護好自己是第一要事!



如果自己惹得起,就給欺負自己的同學一點顏色看看,叫他知道自己也不是好惹的!但是能不動手就不動手,因為一失手打傷人,輕則賠償人家醫藥費,重則觸犯國法,法不容情,遇事要冷靜,切記衝動,因為衝動是魔鬼。

這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或許有失偏頗,有不同意見或者建議的請在評論區發言,期待你的精彩留言!


心中百合靜靜開


我兒子自幼兒園起就屬於身高,體重不會被欺負的類型,但是他的小學老師就是這樣要求的,兒子被別的孩子欺負,只要還手就會被老師不問原由的同樣批評。結果造成他小學,中學,高中一直成為同學欺負的對象。只是在高三時,我告訴他一定要反擊,我去找老師理論。他反擊了一次,我找老師並得到老師的支持,從此沒人再敢欺負他了。小學老師的做法 給我兒子造成一輩子的陰影。現在大學同學關係很好 他常常提前起小學老師,說恨她一輩子。


張敏人工智能學者


小時候父親死得早,而我是獨生子,母親為了我不改嫁,七十年代末一個寡婦帶著孩子,記得上小學時在上學路上經常被比自己大的同學欺負,曾經莫名其妙的被圍毆,母親只能找對方家長理論,吵架。但都無可奈何,只有天天護送上學放學。直至有一天,母親因有事沒來接我放學,有一個比我大兩級的同學欺負我,打肯定打不過,我順手拿起板磚當頭拍過去,結果打到對方血流不止,暈了過去,母親知道了狠狠地修理了我一番,賠對方醫藥費,從此以後,就沒人再敢惹我了,那時我才二年級,三年級開始跟一個鄉村拳師習武,母親親自用帆布為我縫製一個沙包給我練拳,拳師在授武的同時強調武德,只可防身,絕不能欺負別人,從此上學放學就不用母親接送,她的任務就為我賠別人的藥費,她不用找別人,都是別人找上門,索賠!我不欺負別人,都是為其他被欺負的同學打的。直至讀初中後就不再打架了,到我成年後,母親保留著一大扎藥費單據,說是留給我兒子的,可惜我結婚後生的都是女兒,[捂臉]

我出社會後,只是年輕時年少氣盛打過一兩次,直到中年了,二三十年來從不打架,連吵架都少。

所以,我覺得如果校園欺凌,被欺負的如果有血性,就送他去學武,拳擊散打都行,學一個月出來,普通學生絕不是對手[呲牙]對付校園欺凌,要的是血性,所謂忍受,投訴老師,家長,如果家長教育得好,學校管得好,這種欺凌事件根本就不存在。但作為家長介入孩子的糾紛,甚至對別人的孩子行兇更不可取,無論於法於理都行不通,小孩的事情最好由小孩自己解決,如果確實解決不了,學校,家長大家坐下解決。


似水流年204795959


我覺得不對,他打我,我為什麼不能還手?老師的意思是:我先打人,後打人,都是我的錯,與其這樣,不行的話,我先打人好了,為什麼被打了就不能還手??小孩成年後,會知道什麼正當防衛嗎?老師好搞笑啊,老師自己為了省去麻煩,就讓被打的不要還手,難怪中國人總被老外欺凌。原來中國的教育從小學就岀了問題。我家兒子在學校若是被無理打了,我告訴,把那個打你的小孩按壓在地上,使勁抽他嘴巴。打的他在打滾,滿地找牙,哭喊爹媽。岀了事,由爹擋著。我向來不主張打架,若被二五郎當小孩,有意搗蛋打了,就應當還手揍他,看他以後還敢不敢先動手打人。我建議老師應該告訴學生:在學校誰都不許主動打架,挑釁。若有違反,被反打活該,還要被老師點名批評。這些調皮小孩就應該給他上上緊箍咒,自己都不能約束的人,還動手打人,常此以往,將來走上社會必定是大麻煩,就算不一定會成為地痞流氓,也不會有大的作為。當然了,有些小孩活潑點,有點調皮,另當別論,但不當每天搞的像流氓一樣。希望小朋友們都能平平安安,和和睦睦,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大膽de圖爾斯


如果有哪個老師真要是這樣教育學生,這個老師可真夠渾的,哪能如此教孩子辨別是非啊。再進一步講,站在法律的視角來看正當防衛,以往曾經出現過很多因為正當防衛而吃官司的案例,不恰是如這個老師這般的渾蛋邏輯,才縱容了個別學生違法犯罪的囂張麼?

面對打架或欺凌,老師應該教學生學會是非分辨,讓學生們學會自我保護。

學生之間發生矛盾本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在發生矛盾之後,在對當事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把事實進行還原,搞清楚事情發生的前因後果。在此基礎之上,才能分析清楚,誰是主動肇事(挑事)者,誰是被動還擊防衛者。如果一味認為還手就是錯,那肯定容易讓學生自我保護得不到有效落實,反而縱容了誰硬誰有理,反正你只要還手你就有錯。

被打還不能還手,還手就是錯,這種錯誤的邏輯,恰是校園欺凌滋生的根源所在。

如果教師能明辨是非的話,都應該清楚一個事實,那就是主觀故意欺負他人的學生,必須要嚴肅處理,不管被欺凌的對象是否出手還擊,都應把重點放在欺凌者身上。只有這樣,才能讓欺凌者知道,自己只要先動手,就是對他人合法權益的侵害。如此簡單的道理,現在已經被部分教師因為害怕家長介入,害怕有些不講理的家長到學校裡鬧事,而採取息事寧人的做法,結果讓欺凌的學生一次次被縱容。

教師應該成為懲治欺凌者第一道防線,要敢於下重手懲治違反紀律惡意欺人者。

學校原來是一片淨土,但是現在由於有相當一部分家長素質越來越差,對孩子的溺愛與縱容,導致家庭教育嚴重缺失。這些缺少家教的孩子到了學校,就成了害群之馬。面對這些品德極差,認知分辨不足的學生,教師應該也必須要成為懲治犯錯學生的第一責任人,否則,光靠說教解決不了問題。但是擺在教師眼前的現實是,不敢懲戒學生,因為教育部有規定。家長又不允許懲治,因為護犢子。因此,這才有了教師左右為難之下,個別人把是非不分了。但是總有教師也大膽管理,敢於下重手懲治違反紀律惡意欺人的學生。

結束語:學校不是法庭,老師也不是警察,在很多時候,僅靠道義上的說教根本沒辦法維持正常的管理。說到這裡,大家就都知道學校教師的處境了,沒有執行法權,非要讓老師去當法官或調解員,亦或是扮演警察角色,根本不可能。但是最起碼的認知和分辨教師必須要有。如果學校裡解決不了學生間的矛盾和衝突,交給學生家長自己去協調解決吧,再不行,讓他們去打官司去。


寒石冷月


打人是不對的,但是打回去就是你不對,和你被強姦了是強姦犯不對,但是你還叫喚配合就是你不對了,有什麼區別,要講理好嗎,打你,你可以反擊,但是有機會要第一時間離開打你的那個人的距離,並且在安全距離外,馬上去找老師或家長告訴這件事情,講清楚原因經過,讓老師和家長來處理這件事,身為老師能說還手就是你不對,這樣的人不配做老師,你一直在要求孩子聽話,但是你卻沒有交會孩子怎麼保護自己,校園凌辱不是新聞了,為什麼會發生呢,因為這種不配做老師的人太多了,你管不了欺負人的孩子,就來管被欺負的孩子,你告訴我這是什麼心態,找心裡平衡來了嗎,育人先育己,我不要求孩子學到怎麼樣的一個學習境界,但是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一定要抓住,心理健康遠遠高於其他東西,如果老師你教不會孩子的心理健康,那麼你教給孩子的是什麼,孩子的未來是什麼,是佛是魔只在一念之間,孩子沒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需要一個正確的引導,你們覺得能說出你還手就是你不對的人能引導出什麼


雨後天空259538123


首先肯定的是老師這樣說是不對的,那為什麼會有老師在這樣說呢?因為這樣可以制止事態變變嚴重。

哪個老師要是這樣教我的孩子,我肯定會去找他說理的。記得網上有個笑話說的就是這個問題:一位老師告訴學生別人打你是不對的,但是你還手了就是你的不對了,家長找到學校了,打了老師一巴掌,問老師你還手不?雖說是個笑話,但是也值得我們深思。

為什麼現在的校園暴力事件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我們的教育方式。

1.打人的是壞人,我們不要和壞人玩。

老師和家長都會告訴孩子離壞人遠點,欺負別人的孩子不是好孩子,但是沒有告訴孩子遇到壞人欺負應該怎麼辦?

這樣做只會讓孩子從心裡害怕壞人,遇到壞人欺負就選擇沉默,這也是很多孩子最終被欺負的很嚴重了才被家人發現的原因之一。

2.父母在意成績多餘其他

在這個分、分、學生的命根的時代,每一次成績的變化都會引起家長的重視,但是孩子的心情變化,很少會被父母重視。成績不好,得到的就是一頓批評。

如果和家長說了自己被欺負,父母也有可能會認為是因為孩子貪玩而導致的成績下降,也會認為是孩子間的小打小鬧,不放在心上。

所以說,希望老師和家長是這樣教孩子的:如果對方無意間碰到了你,你可以選擇原諒,如果對方是故意的,那就一定要打回去。


快樂兒童ing


遇到類似情況要學會反問,例如抗美援朝算互毆嗎?對印自衛反擊戰算互毆嗎?為什麼中國不找聯合國呢?

畢竟現在有聯合國,但有哪個國家會不要軍隊,不要武器的?捱了打會不反擊的?一個都沒有對不對?

那麼你就應該明白,一切讓人放棄自衛的權利,把人身安全的決定權交給他人的說辭,目的是什麼?自己要動動腦子。

尤其作父母的,如果你自己放棄了教育子女的權利,那麼你怎麼知道別人會往你孩子腦子裡灌輸些什麼東西?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總是讀書人,古人為什麼會有此經驗總結,大家認真想過其中的道理嗎?


愛之若水


作為一名小學一線老師,我來聊聊自己的看法!

1

班容量大,難免發生摩擦

現如今的小學,每個班少了五十餘人,多了六十甚至七十多人,這都是普遍現象。儘管說,各省都明確規定班級人數不能超過規定數量,但是,落實起來又談何容易呢。

就拿我身邊舉例吧,要求不能超過55人,好吧,每學期加幾個沒有學籍的,只是借讀的。於是剛五年級,就六十多人了!

這不是重點,重點想說的是,班級裡五六十個孩子,必須得承認一點,難免發生點摩擦,就算老師除去上廁所時間,索性連廁所都不去,也做不到一直看著全班所有同學。

若真變成了“看”,只怕教育已經失去了溫度,已經變質了!課堂上有老師,這一點不用擔心,但是課間呢?一下課三四十名孩子去廁所,全校一多半都去廁所,如此多的人,在操場上,在廁所門口,互相推搡下也無法避免。

畢竟課間是讓孩子們娛樂下身心,緩解下狀態,為下節課做準備的!於是問題就來了,當兩名同學,或多名同學發生小爭執時,應該怎麼辦?

2

老師有話說

從老師的角度來說,難道說,要教育孩子別人打你時,你要還手嗎?有這樣教育觀念的老師,你敢把孩子放他手上嗎?哪天你控制不住打他兩下,好嘛,直接跟你幹起來了,當然這可能有點極端了!

3

家長有話說

從家長的角度來說,可能部分家長會認為,這樣教育孩子,豈不是讓孩子一直吃虧嗎?儘管老話講吃虧是福,但是,我們不接受啊?當真不接受啊?

為人父母,有這樣的想法,可以理解!

4

說文寫作有話說

但是,我個人想說的是,如果孩子真的發生了爭執,還動起了手,如果只是一般情況,先不著急批評,先讓彼此冷靜下,過上五六分鐘,再讓雙方說說自己的想法,一般情況,這個時候雙方冷靜下來,都反思了這件事情,都能主動說自己的錯。

畢竟一個巴掌拍不響!

此時老師再點中要害,讓兩人吸取經驗教訓!當然了,各位老鐵可能會說,如果雙方都沒有冷靜下來怎麼辦?

也有辦法!我可能會讓雙方回去拿紙和筆,現場寫清楚彼此對錯,要寫清細節,因為這是依據。

為什麼這麼做呢?此時的雙方都有著強烈的表達願望,寫出來的內容也是很精彩的,比平時作文會強很多。一來呢,寫完後,基本上怒氣也消得差不多了,二來呢,能寫出來具體細節,互相一比對,到底如何就更清楚了。

最重要的是,解決完這件事情後,還能引導孩子明白一點,只要自己想寫,就一定能夠寫好,作文也是如此,學習亦如此!

好吧,可能扯得遠了些!

如果雙方或者一方情況比較嚴重,這個時候第一時間通知家長,送去醫院,先給嚴重同學治療是第一位的,後續事情以家長解決為主。

因為,到了這個時候,無論是哪一方孩子,內心其實已經意識到問題嚴重性,老師不需要再多說什麼,點到為止即可!

列位老鐵們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