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阿瑟為什麼不惜與尼米茲撕破臉堅持先攻呂宋島?

白楊樹下談歷史


二戰進入了1944年,在太平洋戰場上美國已完全掌握了戰略主動權。尤其是馬里亞納海戰“一邊倒”的結局,更是讓日本聯合艦隊的實力消耗殆盡。“夜郎自大”的日本重臣們無一例外的,將失敗的責任指向了東條英機,從而引發了一場國內政壇變革。

作為昔日的“日本英雄”,他敢於和美國叫板,橫掃東南亞,屢戰屢勝,讓島民的自尊心得到了空前的膨脹。但僅過一年多的時間,日軍被美軍一路打翻在地,連戰連敗。這樣的結局也只有把東條英機趕下臺,才能平復民心。

然而,與此同時,美軍內部也發生了“內訌”。讓人不覺得奇怪的是,爭吵的主角依然是麥克阿瑟和尼米茲。這次的爭執很激烈,以至於不惜撕破臉皮,徹底鬧翻,這是為什麼呢?

這還要從一份作戰計劃說起。

美國的陸、海軍和日本一樣,都是素來不合,相互反感。只是美陸、海軍的矛盾還屬於“人民內部矛盾”,大敵當前,還是能夠精誠團結。太平洋戰爭初期,為了更好發揮部隊的作用,還是有意識地將兩軍種的作戰任務分開,省得彼此看著不順眼,影響戰局。

於是,在太平洋戰場上就有了太平洋戰區和西南太平洋戰區。兩個方向的戰鬥,彼此攪和的不多,倒也都打得順風順水,勢如破竹,逐步形成鉗形攻勢,直到雙方逼近菲律賓海域,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這一對老冤家分歧開始了。

原來,針對下一階段的作戰任務,美海軍部金上將和尼米茲等人認為,應該繼續採用“蛙跳戰術”,越過菲律賓呂宋島,直取日軍佔領下的臺灣和廈門,切斷他們與南洋之間的補給線,這樣防守嚴密的呂宋島將“不戰而勝”。

首先,省事,耗時最短。從地圖上可以看出,該島是菲律賓的最大島嶼,面積11萬平方公里,從戰術角度,奪取該地一定會耗時費力,不如切斷它的補給線,讓其“自生自滅”來得快,效果也明顯。

其次,影響大。中國軍民已堅持抗戰多年,一旦攻取臺灣,並在中國大陸登陸,會極大的鼓舞反法西斯軍民的信心。同時,也一定會動搖日軍在中國戰場的攻勢,從而加速日軍在東南亞的頹勢,直至徹底的失敗。

更為重要的是,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美軍士兵的傷亡。被“武士道”精神武裝的日軍,發起的“自殺式”衝鋒,確實給前線官兵帶來了不小的壓力,他們負隅頑抗,誓死不投降,就像野獸一般,美軍吃了不少虧。

就像瓜島戰役、阿留申群島戰役一樣,採用“越島進攻”,讓其斷水斷糧,不用派一兵一卒,就可以完勝日軍,而自己沒有多大的損失,何樂而不為呢?

可是,發明“越島進攻”的麥克阿瑟,卻反對用此戰術。

他主張切斷萊特灣,而後進攻呂宋島。其實,大家心裡都明白,極好面子的他,這麼做的目的就是想兌現自己的諾言。當年,他倉皇逃離菲律賓時,曾在為他送行的眾人面前發誓:“我一定會回來的。”

為了一個人的面子,卻要犧牲無數美軍士兵的生命,尼米茲自然不同意。表面上看,兩人撕破臉皮的爭吵是彼此看著不順眼,但實際上,儼然升級為美國陸、海軍之間的較量,連總參謀長馬歇爾出面也沒用,最後只得再一次交給總統羅斯福。

其實,“麥帥”自己也很清楚對方的戰術是對的,但是他更看重自己的臉面,這位曾在菲律賓獲得“元帥”軍銜的最高指揮官,放著曾經的“恥辱”不去洗刷,放著給自己帶來榮耀的國家不管,說不過去啊。

令人惱怒的是,這些心裡的“小九九”是不能光明正大的拿到檯面上去說。他決定另闢蹊徑,打“感情牌”,講人道主義。他認為:

一是該國一直是美國在遠東的殖民地,西方文明在那裡早已落地生根,擁有1700萬的基督教徒,他們在翹首期盼的盼著美軍來光復。現在繞開不管他們,任由日本人繼續對他們蹂躪,從情感上、道義上,我們都是繞不過去的。

二是在呂宋島上還關押著3700名美軍戰俘,他們可是天天盼著早日獲得解放。如果切斷補給,首當其衝的、倒黴的是這些戰俘,一旦到了那個時候,日軍只會先讓戰俘活活餓死。

這一下子說中了尼米茲的“軟肋”,因為他制定的戰術計劃,最大的意義就是避免美軍傷亡。難道就不顧忌、不考慮戰俘的生命嗎?這簡直就是一語中的,由此看來,“麥帥”早已做足了功課,是有備而來啊。

更為重要的是,我們在菲律賓經營多年,有著很好的群眾基礎。如今在日軍的壓迫下,當地游擊隊的規模不小,並在多次戰鬥中取得了重大的進展,我們的登陸可以得到他們一切可能的幫助。

顯然,“麥帥”的一番說辭,說服了羅斯福。但真正讓羅斯福下定決心的還是美國在遠東的利益,如果繞開菲律賓,從國家關係上、從情感上都將是一種“傷害”。看來,尼米茲還是“嫩”了一些,沒有從國家戰略上去考慮問題,只是單純的軍事角度。

下一步的計劃是進攻萊特灣。

尼米茲回去後,立即調兵遣將,將病癒復出的“蠻牛”哈爾西再次推到最前線。讓一位將軍不能參加戰鬥,是對他最大的“懲罰”,眼看著自己的部下斯普魯恩斯殺得是昏天黑地,大放異彩,這讓心高氣傲的哈爾西難以忍受。

此時的哈爾西可謂是“擼起袖子幹起來”。指揮著包括十幾艘航母在內的700多艘艦艇,開始空襲和炮擊萊特灣、呂宋、沖繩等地的日軍機場和戰艦,為陸軍登陸掃清障礙。迫不及待的“麥帥”率領18萬陸軍,浩浩蕩蕩地在萊特灣登陸。

踏上土地的一剎那,他激動萬分。只見他手持著話筒,冒著暴雨,向迎接他的民眾發表演說:“我是‘麥帥’,菲律賓人民,我回來了……”。民眾們的歡呼聲和掌聲響徹一片,一貫“牛氣沖天”的他也流出了激動的熱淚。

揹負了兩年半的羞辱,今天終於一雪前恥。

麥克阿瑟終於圓了自己的心願。但如果按照尼米茲的計劃,越過呂宋島,進攻臺灣或廈門,戰爭的進程會加快嗎?歡迎留言和討論。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