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存了多少天的糧?如果發生大事件,你家糧食夠頂多久?

洋捕頭


我家的米麵都是買小包裝,10公斤的,吃完再買,很方便。如果遇到戰爭,災荒,大地震,瘟疫怎麼辦?

一,掄超市?會被關起來!

二,等救助?杯水車薪!

三,向山區逃跑?道路堵,堵,堵!

四,去避難收容所?得老弱病殘!

遇到特殊情況會實行軍管,你的行動會不自由。哪兒你也動不了,還是老老實實呆在家吧!只有聽從國家政府安排,聽天由命了。

在這種大的災難面前一個人,一個家庭是無能為力的。

你就是存點東西,存點錢,有用嗎,安全嗎?

只能靠國家,靠集體。國家,政府都是有準備的,保證一部份人的安全是沒問題的!

機關,學校,醫院,科研院所,交通要道,物資倉庫,水垻,機場……,等等。那不是小民操心的事!

要不現在人少,明天去超市多買點?手中有糧心不慌。


大亨永德


每年六月底七月初,父親總是到大街上發現收麥子的小販叫住,把去年的陳麥賣給他,然後再到街道上看到曬新糧的左鄰右舍,詢問麥子賣不賣?如果賣,就全部收回家,放入糧倉。我很煩,就嘮叨。父親說:“我不管,只要我活著,家裡必須有咱家及你姐家夠吃兩年的糧食。萬一國家或者有個天災人禍,我要叫你們餓不著。”母親在一旁道了一句。小時候餓怕了。現在每個家庭,我估計真的沒有幾家存糧的,一座城市,封閉兩月,我估計會出現人吃人的現象。現在,父親依舊存著他的幾千斤麥子,而我,也這樣教育著我的孩子,家中有糧,啥事不慌。另,父愛如山!一輩子感恩,幾輩子難忘。


石頭剪刀布一物降一物


我家有存糧習慣

一,上世紀六十年代,"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家家有購糧本,我父親是井下礦工,每月好象58斤糧,我二級鉗工45斤糧,我娘沒工作26,還是28斤糧,三個妹妹,二個上小學,一個沒上學,多少斤糧記不得了,有一回我娘忙中出錯,把糧本弄丟了,在當時糧本比錢還貴重,你有錢沒地方買糧。過了幾天,不是找到了,就是補了個糧本。那時每月到號,持糧本把全家的糧都買回來。直到八十年代,都是如此。家裡存夠全家人一個月的口糧。

二,不用糧本購糧,我家存糧也夠一個月吃的,為了準確寫清楚我家存糧,特意看一下糧袋子:大米20斤,白麵有10斤,苞米楂子3斤,小米3斤,掛麵16斤。我這就老倆口,有時兒子晚上到我家"蹭飯"。我家除自己蒸饅頭,蒸包子外。每月至少買5O個饅頭(不大,原味饅頭,好吃,4角一個,在市場上買,給兒家帶出一份)。

我家存糧習慣,正如毛主席他老人家所說"家中有糧,心中不慌",家中存糧現在不擔心國家沒糧,市場無糧可買。主要趕上超市特價,一下子就買夠一個月的,吃完再買嫌麻煩,怕過了"特價"期,又恢復原價,多花錢,這樣家裡放糧食的鐵架子上,就堆滿了各種糧食。


範玉順13644540969


我是田野小燕子:

我是甘肅的,在我們老家,每年大概都種十畝的地,因為我們的地都是以前按人頭分的,所以家裡現在還是有不少的地,而且每年都會種很多的小麥,每年產量在2500斤左右,沒年根本就吃不完,有的麥子都存了,好幾年,而且家裡還有其它的雜糧,每年除了留足吃的,還會剩餘很多的存糧。

我記得我長大後,一直勸說父母,少種點農作物,因為我們孩子都不在,兩個父母收割起來也挺費事的,但是父母老說一句話,少種了,你們以後吃啥,乘著他們還能幹動,多幹點,多麼感人的一句話,我猜想應該是以前鬧過荒災,每年有這麼多的存糧,一方面應該是為了應對以後發生的天災或其它的吧!

在很多農村,基本都有很多的存糧的,而且國家都有存糧基地,隨著自然災害的增多,國家也建立了預防措施。


田野小燕子


看到這個問題我趕緊在心裡盤算了一下:米桶裡大概有5斤大米,一斤掛麵,各種豆若干。冰箱裡有青菜兩把,瓜菜兩個,芹菜一把,肉三五斤,餃子一盤,茶葉若干。還有一箱黃粑在路上快遞著。

就這些,不知道能不能支撐一星期?媽呀,我得趕緊在網上多下幾個單,萬一世界末日了還可以支撐幾天!開個玩笑,玩在一般城市家庭已經很少有人屯糧食了,也沒地方放呀!



嘉皓的童年


如果發生什麼事情。一家人的糧食能吃多久?

我是60後。小時候經歷過飢餓吃不飽飯。

所以我現在很珍惜,很節約。不浪費一粒糧食。


而且我家裡一般都要準備兩個月的糧食。

萬一地震,或者有什麼天災。最起碼不會餓肚子。

而且。我會買很多雞蛋放在冰箱,假如說有地震颱風,我雞蛋也可以吃幾天。


也許是那時候餓怕了!所以現在家裡一般都要準備幾天的蔬菜!

不怕你們笑我,包括土豆,洋蔥,西紅柿,這幾種能放幾天的蔬菜,我都喜歡買來放在家裡,以防萬一。


58244451506


現在哪還有在家存放糧食的呀?大米白麵都是小袋包裝的,我家裡頂多會有十斤大米,十斤餃子粉,一桶油,冰箱裡存放的東西倒是不少,如果發生特殊情況,省著吃點,應該能堅持半個月,不過我女兒買的各種小食品應該會堅持一個星期,因為她買回來以後都是吃點就不吃了,囤積了好大一堆小食品,然後隔段時間我會一一查看生產日期,過期的扔了,快過期的挑出來放在一起,然後等過期了再扔!一開始也會勸她少買或者是把買來的吃完了再買,後來我忽然明白一點,買來不吃要比買多少吃多少更好!因為那些東西吃了只會對身體有害,然後就不管她了,所以說她的小食品就成堆了,這個東西要是在特殊時期,應該更有用!因為它們熱量高,不用加熱,還好吃!


天河水29209501


你家存了多少天的糧?如果發生大事件,你家糧食夠頂多久?

對於這個問題,鍾情三農可以負責任的說,現在很少人家中還會存有糧食了,大多隻夠一個月左右的食用,不管是城鎮居民還是農村居民都是如此。

鍾情三農也是農村出身,在老家陸陸續續學習生活了二十多年,大學畢業後就居住在城市,如今已經熟悉大多數城鎮居民的生活方式,自然也對老家以及城市目前的現狀有比較深入的瞭解。現在不管是農民還是市民,家中儲存的糧食大多足夠一個月左右食用,像我個人,家裡的一袋東北大米去年冬天的生活拆口,現在還沒吃一半。
在此,我想問一下大家,上一次大家遇到全國範圍內的大規模“糧食供應不足”是什麼時候?上一次大家遇到自家糧食短缺,吃不上飯又是什麼時候?

普通百姓不用擔心“屯糧”辛苦!

據我觀察,如今農村地區的大部分人已經不在種地,即便是種地,也不會儲備大量的糧食,一旦收穫完成,大多會在短期內便處理掉,儘早的變現,為後續的生活做準備,甚至連“種糧”都不在留存,因為現在的農村糧食種植,種子都是購買專門的雜交育種。
在城鎮區域,這種情況更是非常的明顯,我敢打包票,現在的城市裡很少有人會一次性購買太大量的糧食供日常消費。首先,現在的糧食供應非常的充足,能夠做到隨時隨地很方便的購買;其次,糧食的保質期一般來說非常有限,大量購買後存放不當,肯定會出現質量問題。
一直以來,國人的傳統觀念中就有“廣積糧”的觀念,而且是根深蒂固的那一種,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都是如此。即便是幾十年前,我國還在大規模的流傳這個說法,那是在當時艱苦的物質匱乏年代以及特殊的國際環境下做出的反映而已,是一種比較合理的社會動員和居安思危的體現。截止到今天,在很多年紀較大的朋友身上還表現的非常的明顯。

我國的糧食儲備絕對以國家為主!

整體來看,以我國目前的每年的糧食產量,特別是主要口糧作物供給來看,不管是每年的新產糧食供應,還是臨儲糧食的庫存,都足以保證我國居民不用再有“大量囤糧”的疾苦。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因為我國目前的糧食供應整體充足,這其中,絕大多數是以國產為主,特別是諸如小麥和稻穀這樣的口糧作物,我國的自給率高達96%左右。
而且我國目前的糧食儲備非常的充足,根本不會存在大規模的缺糧的可能和風險,說句簡單點的話,我國目前的糧食儲備都是以國家臨時庫存的形式存在,根本輪不到農民來大量的囤積糧食以備不時之需。


糧油市場報


您好,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讓科學興農想起來一句話“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自古以來我國人民都有屯糧食的習慣,不過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這種在家屯糧食的習慣已經漸漸被我們遺忘了。

就拿科學興農自己家來說吧,科學興農和妻子在城市生活,家裡的糧食算起來也就是二三十斤的大米和二三十斤的麵粉,因為家中只有我們兩個人,這些糧食也就足夠我們吃上兩三週左右的時間。而老家的父母在家中存放的糧食還算是多一點的,不過算起來也就足夠一家人最多吃上半年左右。想起來小時候家裡打完糧食之後交完公糧,剩下的糧食都會存放在家中,家家戶戶都有專門存放糧食的糧倉,有一個屋子就是專門放糧食用的。科學興農家的老房子有二十幾年了,當時蓋的是兩層的,二樓只有兩間屋子,就是專門用來存放糧食的,剩下沒有蓋屋子的地方就是用來曬糧食的。但是現在想想二樓的糧房已經閒置好久了,在房頂上翻曬糧食的事情也已經好久沒有做過了。

其實現在很多家庭包括農村家庭都很少會有大量存放糧食的習慣了,農村家庭的糧食一般都是收穫之後直接在地頭邊就賣了,很少會有再將糧食拉回家存放起來的,就算是有拉回家存放起來的也是為了後期糧食能夠賣個好價錢。

不屯糧食也是有原因的,現在經濟發達,商場裡天南地北的各種東西都能夠買到,糧食更是應有盡有,家裡面買的糧食只需要足夠吃上一陣子就行,這樣不僅能夠減少糧食在存放的時間過長髮生變質和蟲害,還能夠經常換換口味,購買也不麻煩,糧食的價格也便宜,尤其是城市的家庭更是很少會大量的在家存放糧食。

而農村家庭不存放大量的糧食主要還是因為存放糧食太過麻煩,現在農村的年輕人大多在外打工,家裡的勞動力少,存放糧食不僅麻煩還需要經常翻曬,並且家中的屯糧還會有老鼠和蟲害破壞。並且糧食的價位也不是很高,就算是多屯一陣子也不一定能夠多賣多少錢,綜合算下來還是直接收穫後賣了比較省事,自家只需要留足能夠吃到下一季的糧食就足夠了。

最後就是關於問題當中提到的大事,個人認為有這個憂慮是很好的,我國目前的國家糧食儲備量非常的充足,並且國家應對突發性災難的應急處理能力也非常的強,所以在這方面是不用太過擔心的。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科學興農


一般的農村家庭究竟存了多少天的糧食?如果發生大事件,糧食夠頂多少天?桂農通來說一說自己的看法吧。

在南方農村,多數農民會存至少夠吃一季的糧食。最近很多朋友反映,我國的糧食價格偏低,農民種糧不賺錢,但又不得不種,很多農村家庭糧食只種夠吃。

由於糧食價格不高,農民也沒有想過要去賣糧食,但一般的農村家庭,都會自覺將產下來的糧食存夠下一次打糧季節到來前的吃用。

在我的老家廣西農村,屬於典型的南方農村,糧食以水稻玉米為主,一般每年種兩季。7月份往往收完早稻之後,農民會按照往年的用量將稻穀用家庭小穀倉囤起來。

食用時,就挑稻穀去加工出大米,陸陸續續邊吃邊留,一直吃到10月底晚稻收割的時候。晚稻1收割的時候,同樣將稻穀屯起來,保證能吃到第2年的早稻收割。

廣西的稻穀總體基本可以實現自給,種出來的玉米一般作為飼料糧用來飼養家禽家畜。還有一些紅薯也屬於糧食,但我們老家一般作為雜糧,想吃便吃,沒有刻意的去存它。

按照以上的說法,一般早稻保證夠吃3個月以上就可以了,晚稻則要保證從11月份夠吃到第二年的7月。為了平衡兩季的產量,一些農戶就將多餘的早稻留下來,彌補晚稻的產量不足。

如果有些農戶在土地確權分不到土地,只能通過繼承父輩留下來的少量土地的承包經營權繼續種糧,實在不夠吃,再外出打工賺錢去買糧食彌補。

現在的農村人,只要你勤快,努力外出打工總會賺到點錢,糧價那麼穩定,買糧食吃也並不是難事。一般平均每個人一年有300斤的稻穀就夠吃了。

按照這樣的算法,如果發生什麼大事,種糧的農民家庭,家裡的存糧最多可以撐上9~10個月時間。至於那些買糧食吃的農民,估計家裡不會花錢買回放著那麼多糧食。

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民不再種地種糧,也有一些農戶家庭新增人口比較多,由於土地承包的增人不增地,產糧食不夠自家人食用。農村家庭存糧問題,還真是一個不得不重視的社會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