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站為什麼不直接建在月球?建在實體上不是比一直飄在太空好得多嗎?

吢酸嘀蒗漫


空間站建在月球上還叫空間站嗎?那不就叫月球基地了。

現在人類還不具備在月球建立基地的條件,但是快了。美國宣佈將在2020年前後實現載人重返月球計劃,據說就要在月球軌道建立深空之門空間站,同時在月球開始建設永久性基地,並開展長期空間航行演練,為載人登陸火星做準備。

中國也接二連三發射了無人探測裝置前往月球,並且為載人登月做準備,據說月球基地的建設也有計劃。

但從以上計劃可以看出,空間站與基地並不是一碼事,即使在月球上建立了基地,也不能替代空間站的作用。

從綜合考察來看,空間站與月球基地至少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區別:

第一,投資不一樣。在近地軌道建立空間站相對投資少,見效快;而憑藉人類現在的實力,要在月球建立基地比建設空間站困難的多,投資也要大很多。

第二,空間站研究方式與地面研究方式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有些地面研究做不到的需要在太空中去做。比如要研究無重力條件下的相應實驗,人員的空間生存能力實驗等,在地球上和月球上都無法進行;還有一些需要絕對安靜(月球上還有月震)或更寒冷太空實驗,也比在月球環境更好。
第三,從安全和保障考量,在近地軌道空間站與月球完全不同。人類現在在近地軌道來往穿梭的經驗已經足夠豐富,且技術日趨成熟,而要往返於月球則比往返空間站技術難度大很多,所以在技術沒有完全保證的情況下,在月球駐紮宇航員是一個風險非常大的事情,一旦發生事故,要搶救和撤離都比空間站困難的多。


第四、需要在月球上做的一些實驗在空間站就不一定能做得了。比如登陸地外星球的適應性訓練、開採礦產資源、製造星際遠航的器材、蓋大棚進行種植實驗、地外星球生存實驗等等都是空間站所替代不了的。

所以,空間站與月球基地各有千秋,工作實驗任務互有交叉,但不能相互替代。

就是這樣,歡迎大家一起探討。


時空通訊


在咱們地球上,珠穆朗瑪峰好像是最高,也最清靜,如果我們的辦公室建到上面,一定神清氣爽,視野開闊,可是上班就很苦逼了,因為要費勁就牛二虎之力才能夠來回一趟。

火箭都是錢堆出來的。月球距離地球表面有38萬公里,距離就是惡魔,來往一趟,可比攀登珠峰來得麻煩,花費更多,這樣,實驗費用直線上升,估計20年才能夠來往一趟了。這對於空間實驗來講,好比修仙了。

然而近地軌道(距離地面100-500km),來往就方便許多了,普通的運載火箭就可以擔當發射載具,發射一次費用也只有3-5億美元左右,一年往來幾次,也是可以承受的。儘管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1/6,畢竟還是有,人類未來在進行深空探索的時候,絕大部分時間是失重狀態,這就需要在失重狀態下進行相對應的實驗,比如人體的適應性,動物、植物的生長、繁殖,自給自足的生態系統的建立等等,都需要零重力環境,而月球是有重力的,得不到完整數據。

因此,在今後的日子裡,大規模的太空站依舊是人類進行太空實驗的主要載體,只有在近地軌道建立相當規模的太空工業體系後,人類才能夠考慮在月球大規模建立基地。畢竟建立基地的數萬噸固體材料、液態水、空氣等不可能100%從地球搬上去。月球基地還有一個隱患,那就是不好移動,如果碰上隕石撞擊,只能夠捱打,而太空站有機動變軌能力,可以躲避大塊小行星,並且,由於地月系統的幾十億年合作,近地軌道的小行星已經不那麼多了。

未來中國空間站建立的中後期,開展的就是太空金屬冶煉、彗星捕捉、生態系統建設等等準工業化的項目,到時候,很多建設材料,直接就依靠捕捉小行星並適當冶煉完成,採用磁約束3D打印建造空間結構,而不是從地面將物資發射到太空,這會節省大筆費用。等到太空站建設達到7-12個艙段的時候,可以開闢太空旅遊和療養項目,將人才和資金吸引到太空,從而形成規模效應,這樣子,大規模的建造就會得到持續,50年後,太空站可能就會有30-80個艙段,組成如同上面結構的巨型太空站,裡面常駐2000-5000人也是可能的,所需要的水、空氣都來自彗星,不需要地面供應了。太空站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緊急疏散和救援,畢竟從太空站乘坐救生艙降落到地球,技術上已經十分成熟了,地面發射救援人員和物資到太空站,也只要準備幾天就可以了,若是月球,沒有三個月,還真辦不到。如果危險發生在月球,組織人員逃逸可是個難題。

那個時候,從太空站發射飛船到月球,就如同班車一樣了,一個星期就可以發射一班,載客量可能是數十名,而不是現在的3-5名。月球基地是一定要建造的,但不可操之過急。

…………

謝謝閱讀!


諸葛小村姑愛科學


以目前的人類科技,想在月球建造月球基地根本不可能!

土星五號的發動機,一個重8.4噸一共五個共重42噸。就能支持3000噸重的土星五號好處亂跑了……60多年後,我們目前最強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重880噸就要裝上十個發動機才能帶著長征五號跑...



美國幾十年前能把阿波羅號送到月球去已經是人類科技的極限了,至今無法超越!當時執行任務的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土星五號運載火箭起飛重量3000多噸,實際有效載荷40多噸……

你們知道僅僅40噸的運載能力的效率對於土木工程建設意味著什麼嗎?按照這個成本效率就算把地球當了賣掉都不可能夠錢在月球建造基地,60多年前發射一次土星五號2億美元,用黃金等價換算相當於現在68.6億美元!也就是說用人類運載能力最強的運載火箭隨便送5-10臺挖機剷車上月球的運輸成本就已經可以買下美軍所有現役最強的航空母艦了!



而5-10臺挖機剷車對於一個月球工程項目來說頂屁用啊連個小包工頭都不算!真有這閒錢,美軍都可以把地球推平無數次了……

中國目前的科技能力也不錯,雖然不能像美國似的可以往月球上面運送個幾十噸的挖土機……我們送個遙控電動車去月球玩還是沒問題的


Qiho


題主有些相當然了,在月球上建造空間站哪有那麼容易?如果在月球上建造基地很容易,人類現在早就去殖民月球了。

月球遠在38萬公里之外,現在的人類去一趟月球十分不容易。迄今為止,也只有半個世紀前的阿波羅登月計劃把12名人類送上過月球,此外就再也沒有其他人去過月球,因為登月成本實在太高了。當年美國為了實現載人登月任務,耗費254億美元(按照2016年來算為1070億美元)。年度預算最高時曾佔到GDP的0.4%,NASA年度總預算的65%。

國際空間站的造價達到1500億美元,這已經超過當年的阿波羅載人登月任務。可想而知,如果要在月球上建造基地,所需的成本將要高得多。

另外,從阿波羅載人登月任務可以看出,人類去一趟月球十分不容易。宇航員每次造訪月球基地並返回地球,這就相當於一次載人登月往返,這裡也需要大量的投入。月球上除了目前無法使用的氦-3之外,其他資源對於人類來說利用價值不大,宇航員生活所需的資源都需要從地球上搬運過去,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雖然在近地軌道建造空間站所需成本會低很多,但就這樣人類也都很難承擔,國際空間站的經費一直捉襟見肘。因此,把空間站建到月球上,目前是完全不現實的。

在近地軌道建造太空站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開展失重實驗,這種條件無論是在地球上,還是在月球上都是不具備的。因此,飄在太空中的空間站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當然,未來人類是有可能在月球上建造基地,只是現在還不現實。


火星一號


建立在月球上的就不叫空間站了,那成了各種科幻片中的月球基地了。

目前人類還沒有能力在距離地球38萬公里遠的月球上建立基地,但目前的國際空間站只運行在距離地球400多公里的軌道上,相比起來,發射和維護不是一個量級的難度。

國際空間站經過多年的發展和不斷的組合,現在已經是一個長達100多米,重量在400多噸的龐然大物。而國際空間站在近地軌道上運行成本較低,可供多國航天員長期的生活和工作,主要用於科學研究和開發太空的目的,空間站使得人們可以在近地軌道上對太空進行探索,進行各種微重力的科學實驗。

目前,人類還沒有能力把近地軌道上的空間站搬到數十萬公里外的月球上。在上世紀,阿波羅計劃的登月艙重量也才15噸左右,而且空間站上各種宇航員的生活物資和運行資源都需要地面不斷升空進行補給,對於近地軌道比較容易實現。

但國際空間站耗資巨大,花費在國建空間站上的資金已經達到驚人的上千億美元。這還是在近地400多公里的尺度上,如果建造在38萬公里外的月球上,那麼這個花費你可以大致估算一下。

但空間站畢竟是進行太空科學和技術的最佳研究平臺,國際空間站建立時,當時由於美方的反對,我國並沒有參與其中的建設,但目前我國也即將在2022年發射天宮太空站,屆時國際空間站趨於退役狀態,那麼天宮太空站就有可能是唯一在軌的人類空間站。

歡迎關注量子實驗室,評論裡請留下您的見解。


量子實驗室


假如說在月球上建造空間站容易的話,現在的國際空間站不早就在月球上待著了嗎?

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美蘇爭霸時期,美國為了在航天領域戰勝蘇聯,動用了兩萬多個企業、三十多萬人參與,花費250多億美元才把宇航員送上月球。上了月球之後,也僅僅是在上面走走看看,然後接著回來,象徵意義大於經濟利益,先後進行了6次12人的登月旅程後,美國擱置了載人登月工程,為啥?因為性價比不高,沒有帳算。


2003年以來,中國開啟了載人航天,開始了探月工程,也是採取了先建空間站後登月的順序。經過這麼多年的努力,終於建成了空間站的一部分,完成了自動登錄月球背面的壯舉。空間站的建設需要在2020年,載人登月需要在2030年,建設月球基地呢,還要往後推遲很多年,不容易啊。

在看現在的囯際空間站,從1994年開始到2011年結束,有十多個國家參與,耗資1600多億美元,分三個階段才完成。現如今,已經是一個長110米,寬88米,質量高達423噸的龐然大物。這還是在距離地球400千米的軌道上,假如在月球上建基地,不知道要耗費多少國家的人力、物力、財力,並且最大的苦惱是技術不過關。



在地月之間建設空間站,優勢之一是維護成本相對來說比較低,把補給倉發射400公里處的空間站肯定比發射到38萬公里的月球花費的成本低的多。

二,空間站位於地球和月球之間,處於引力平衡的地方,空間站的飛行成本比較低,加滿一次燃料,可以運行400多天。

三,空間站位於失重狀態,可以開展很多微重力、失重科學研究。這在月球上是無法實現的。


四,空間站在空中飄著可以實現模塊化對接,而在月球便面崎嶇不平,採用模塊化對接肯定不行,需要更高級的技術。


所以說,在月球上建設空間站成本高、維護困難、技術難度大、還是在太空漂著比較好。

中國的航天事業應該是先建設空間站,再建設月球基地,最後再進行載人登月,最終實現人員長時間在月球逗留、居住,進一步開採月球資源。


品讀春秋001


國際空間站是十多個國家用了十幾年,一共花費1600億美元建設起來的,如果在月球建設基地,耗資會成倍地增加,現有火箭的運載能力也難以承擔。

建設空間站是為了提供一個可供宇航員長期駐留進行科學實驗的場所,有美國提議,十數個國家參與,經歷了近十多年,才有了現在的規模,長100多米,寬51米,最大直徑6米,重400噸的大傢伙,由於國際空間站距離地球只有400多公里,運輸成本相對低得多,燃料充填後,可以在無燃料供給的情況下飛400多天,並且和地面以及月球表面不同,空間站由於是微重力環境,可以做一些重力環境中無法做或者不能很好做到的實驗。

由於空間站有人生存,需要時不時地為宇航員補充食物等物資,每年都有多次發射任務,而月球距離地球太遠了,用小型火箭運輸部件建設是行不通的,那樣建設速度太慢了,需要用大型火箭發射,但這樣做的話成本大大增加,加上人員物資輸入,在長期內都會是成本的累贅。所以以目前的航天從成本、航天實驗等方面來說,還是在地球軌道更合適。再者模塊化的空間站,只需要交匯對接就行,而建設月球基地的話,由於重量的影響,月球表面有崎嶇不平,無法簡單地用這種對接的方式,技術難度更大。

未來如果建設月球基地,首要解決的就是宇航員的生存問題,月球太遠,火箭發射和飛船登陸的難度比向空間站投運物資更大,宇航員甚至可能需要在基地內自己種菜,而現在人類還沒有在太空進行過大規模的種菜活動。其實在太空飄著和在月球上除了重力因素區別就不是很大了,宇航員都是在充斥著人造空氣的加壓空間內工作、生活。


來看世界呀


哇,這已經不是空間站了,這是直接去月球上建設基地啊。要知道國際空間站從開始建設直到完全組裝好,一共用了17年,這還是多國合作的結果(沒有中國,因為美國阻攔,不帶咱們玩),足見難度有多高。

建設一個軌道高度400公里的空間站就已經如此,何談要去遠在38萬公里處的月球上建設一個基地?這中間已經牽扯的方方面面太多了,光是預算就是個天文數字,而且它的建設週期恐怕也非常驚人。還需要對運載工具——火箭,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達到頻繁便捷的運輸程度。但就這一條,就足夠科研人員吃上一壺了。

簡而言之就是:光是建設空間站就已經很難了,月球基地等下輩子再說吧。

期待您的點評和關注哦!


賽先生科普


建在月球的叫月球基地而非太空基地,空間站屬於太空站,和月球基地的性質差別很大。



相對於月球基地來說,空間站不受重力影響,基本上處於微重力環境。利用空間站可以進行很多無重力實驗,比如觀察植物在無重力環境下的生長情況、精子和卵子結合情況、細胞發育情況等等。通過這些實驗,人們可以獲得許多在地球上得不到的現象和實驗數據。這些實驗的進行,對於我們瞭解生命奧秘,揭示物種起源具有重要意義。



月球基地即便建立,也是有地球約1/6重力的。所以在月球上面進行實驗,基本上和地球環境下進行實驗是類似的。人們沒有必要跑到月球上面辛辛苦苦建立實驗基地,無重力環境也只有太空中可以得到。



還有月球基地的建立也遠遠比空間站複雜,需要花費的人力物力也多。每次往返地球和月球都需要大量時間,同時整個過程還不是很安全。所以,不論從哪個方面來考慮,人類首先進行太空站的建立才是最佳的研究手段。


科學探秘頻道


你是說國際空間站嗎,應該是的,國際空間站建在月球上,這個難度太大了,派遣探測器軟著陸以及載人登月難度就已經夠大了,這要是再去建造什麼基地,我估計得全世界的航天大國聯合起來才行,而且,國際空間站初步建設於1994年,1998年年末才開始升空國際空間站第一個組件“曙光號”貨艙,直到2006年才最終完成裝配任務,進入到最後的應用階段。

單單在400公里的軌道上就已經如此費勁,更何況在38萬公里之外的月球月表上,難於上青天。

國際空間站的用途很多,更多的則是科學用途,研究宇航員在太空微重力環境下的生理反應與變化,為以後的太空時代到來做準備,以及對於地球的研究,站在太空中,而且還有人,看得遠也看得全面。正是因為空間站的多種用途,美國才藉以“國際空間站有軍事用途”的理由拒絕中國參與進來。

另外,一些實驗還需在國際空間站上進行,必須是在那種微重力的太空環境中才可以進行,搬到月球上就不好了,況且,不能每次實驗都得跑那麼遠吧,航天成本是非常高的呀。

個人淺見,歡迎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